三维类器官可用于探究早期癌症发展

2023-01-20 22:19
肿瘤防治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脂质器官血小板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培育出一个三维类器官模型,该模型的细胞来自人体组织,旨在促进人们对胃食管交界处(GEJ)早期癌症发展的理解。近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这篇关于类器官模型报告还揭示了一个可能的生物靶点,即用一种药物治疗GEJ癌症,这种药物可以减缓或阻止小鼠体内此类肿瘤的生长。

研究人员从接受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患者身上提取正常的人体活检组织,创建了GEJ疾病类器官模型。类器官包括源自干细胞的三维细胞集合,这些干细胞可复制器官的特征和功能,例如制造特定种类的细胞。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敲除了两个关键肿瘤抑制基因TP53和CDKN2A,其双重敲除导致细胞生长更快,加速癌变,微观特征更接近于恶性肿瘤。这些改变的类器官也在免疫缺陷小鼠身上形成了肿瘤。

研究小组进一步发现了一类分子(脂质)的异常,这些脂质除了储存能量,还发挥着其他的作用,他们确定血小板激活因子是GEJ有机体中上调脂质的关键。他们使用WEB 2086,阻止了植入的GEJ器官类肿瘤的生长。WEB 2086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一种用于治疗血小板疾病的化合物,能够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

研究人员表示,在将WEB 2086用于人类患者之前,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前研究,类器官可能有助于推进此类研究。此外,将类器官与CRISPR-Cas9结合起来,对于研究其他人类肿瘤来说是一个潜在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脂质器官血小板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类器官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ORGANIZED GIVING
手工浓缩与单采血小板在急诊患者中输注的疗效比较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水蜈蚣总黄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