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2023-01-20 01:17李守辉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青年教师多元化

李守辉

近几年,光谷二十五小为适应教学需求,引进了大量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的加入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青年教师也存在缺乏成长积淀、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为助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引导青年教师做好个人规划,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学校从课程化、专题化、多元化三个维度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一、课程的顶层设计

青年教师的入职时间、所任教学科和学段,以及教学能力不尽相同,但他们也有很多共性特点。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为青年教师设置了专业成长课程。课程有两大类:一类是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现状、学科发展前沿与发展动态、邻近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内容;另一类是通识性教育课程,包括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研究等内容。

在学科专业课程方面,学校设置了“教学技能”课程。该课程分别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技能进行了具体描述,并以教学案例佐证,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操作性很强。这样的课程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在通识性教育课程方面,学校结合青年教师的实际,设置了“教学研究”课程。该课程分别从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整理、教学模式的借鉴、前沿教学思想的解读和教学研究论文的撰写等维度进行阐述,为青年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很受青年教师欢迎。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还设置了多门课程。如“和雅教育观”课程让青年教师熟悉、认同、接纳学校的管理理念;“有效的沟通”课程让青年教师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提升交流水平;“心理健康案例分析”课程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学生心理,掌握典型案例的处置流程及方法,增强他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训练和辅导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引导青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在课程整合中得到提升;“和雅德育”课程让青年教师明晰德育工作理念与目标、内容与要求、方法与技巧等。

这些课程共同构成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了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的具体实施

课程的有效落实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让课程落到实处,学校采取了如下策略。

1.组建团队,制订学习计划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组建了由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组成、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分管的“百花团”。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将成员分成若干组,各小组分设小组长。组长负责本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按照课程内容制订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主讲人等,并制表公示。

2.确定学习形式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期教学日历,学校将课程内容分为集中学习部分和网上研修部分。每周三上午的第3~4节课为集中学习时间,学校课程管理中心在安排学期课表时,不给青年教师安排周三上午第3~4节的课,使集中学习时间得到保证。集中学习设主讲人,主讲人为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特邀专家或嘉宾。学校根据集中学习的课程内容,在学期初确定集中学习的人员、内容及时间。网上研修部分的学习时长相对固定,但不特定在哪一节课,只限于一周内完成,学习形式不限。

此外,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观摩、研讨实践活动。该活动不再单独设定时间,与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同步进行,并确保每名青年教师都能参与。

3.课程内容专题化

青年教师的年龄层次、入职时间、任教学科及学段不一,专业发展既有相同的需求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据此,学校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形成前后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学习专题。

比如,为提升青年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学校确定了“如何管理好班级”的专题,由本校优秀班主任、外聘班级管理专家担任授课教师,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时间授课。管理好班级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取决于班主任的教学水平和班级常规管理能力,又涉及家校联系、科任教师间的协调、评价奖励机制、师德修养等。授课教师在授课时围绕专题将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囊括进来,将班级管理知识系统化,供青年教师学习探讨。

学习专题具有针对性强、内容集中的特点。学校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专题化,既紧扣了青年教师班级管理的实际,又为青年教师提供了班级管理的借鉴,促进了青年教师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课程评价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和人的个性要求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教育的多元化决定了青年教师素养的多样化和对青年教师培养措施的多元化。

1.素养多元化

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要求教师必须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学校在制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据此确定多元化的青年教师素养,如专业知识技能、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人文艺术素养等。此外,学校还成立了陶艺、美工、书法、瑜伽、舞蹈、球类等青年教师社团,提升青年教师艺术素养。

2.措施多元化

为跟踪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步,学校采取了多元化的跟踪、促进和评价措施。

建立成长档案。成长档案是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成长过程的追踪式记录,学校定期补充、更新档案内容,内容包括背景资料、个人发展规划、执教情况、班级日常管理等。这份档案能帮助他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组建互学型小组。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牵线搭桥,组建了年级组内互学型小组。互学型小组为青年教师之间、青年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搭建了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桥梁,促进了青年教师之间、青年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密切交流和沟通。互学型小组通过组织教学研讨会、读书沙龙、听评课等活动进行业务探讨、交流,分享经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评价方式多元化。学校以现代教师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对青年教师的发展过程进行评价,具体包括自我评价与学校评价。青年教师依据规划表,对照相应时间段内所应达到的指标进行自我评价,形成书面文字后,上交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存档;学校每学期对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工作绩效等专业成长考察点进行阶段性评价,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依据。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五小学)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青年教师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