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问题分析

2023-01-21 04:33杜欣潼湖北经济学院
支点 2022年12期
关键词:金融业务背景商业银行

杜欣潼(湖北经济学院)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应用,金融行业发展模式逐步更新完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用户数量快速增长。互联网的发展可对商业银行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中介地位弱化,也会影响到资产及负债,使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增加。同时,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模式也可促进商业银行内部结构调整,带动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加速利率市场化步伐。为有效应对互联网对金融行业发展的冲击,商业银行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金融行业的特点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模式的主要特点利用互联网平台及互联网技术完成资金中介、支付、融资等常见金融业务。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行业需要互联网企业深度参与各项金融业务,促进传统金融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可以说,开展基于网络技术的金融业务是金融领域的全新发展趋势[1]。

二、互联网背景下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背景下金融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2013年,天弘基金与支付宝联合推出我国首个互联网直销基金产品余额宝。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余额宝整体规模超5400亿元,单季度盈利超50亿元。余额宝的成功带动了互联网背景下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活期宝、天天富、添金计划等货币基金产品陆续上市销售,且销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

(二)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第三方支付主要服务对象为各类网络交易活动,可为消费者及商家提供资金支付的渠道。伴随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支付的需求量显著增加,第三方支付的功能逐步扩展至生活服务、保险、基金等领域。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包括独立平台与担保平台,其中独立平台无担保功能,不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单纯为用户提供支付系统及支付途径[3]。担保平台与商业银行为合作关系,属于用户与银行支付系统的信用中介。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速度较快,资金交易量逐年增加,社会各界参与度显著提高。目前,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发展重点为支付与金融结合、支付与营销结合、支付与财务管理软件结合等[4-5]。

(三)众筹融资发展现状

2011年,我国首家众筹融资网站成立,此后同类型网站不断涌现。目前,我国众筹融资网站多采用捐赠众筹及项目众筹等模式,无资金或股权回报。国家相关部门对众筹融资监管较为严格,要求相关机构不得非法集资或吸收存款,不得非法从业金融活动。

三、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综合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与不利影响,具体影响如下。

(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促进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认识到移动金融的重要性,可促进其发展移动支付及手机银行等业务,并可带动商业银行调整服务定位,进而改善客户体验。第二,创新金融产品。互联网促使商业银行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商业银行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需求,创新金融产品,进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6]。第三,创新财富管理模式。互联网基金的热销为商业银行创新财富管理模式提供了原动力,商业银行推出类似余额宝的金融产品,以避免活期存款大量流失,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移动理财产品,以抢占市场先机。第四,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其更主动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并积极完善个人贷款业务。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影响商业银行中介地位。互联网金融显著降低了客户资源开发难度,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可准确计算资金需求者的违约概率,资金供求双方信息完全对称,无需通过银行便可完成相关交易。同时,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技术模式下,用户无需开通网银,扫描二维码便可完成资金支付,商业银行在支付中的中介地位显著弱化。第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受到影响。互联网金融可对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融资服务,导致商业银行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显著缩小[7]。同时,也可能导致商业银行用户及存款大量流失,使其惯用的低息揽储模式无法延续。另外,还可能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影响。第三方支付机构导致商业银行结算类业务竞争力下降,可能影响银行柜面业务,虚拟信用卡等业务的推出也会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第三,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增加。近年来广泛兴起的快捷支付业务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客户资料难度降低,但未经客户许可便使用客户信息可导致商业银行的法律风险显著增加。

四、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不断改进客户体验

面对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商业银行需分析研究客户需求,合理设计金融产品,优化调整金融服务模式,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简化业务流程,以改进客户体验。同时,商业银行需切实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不断调整经营模式,利用移动网络客户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及服务,满足用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进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另外,还需调整内部组织结构,打破部门间存在的限制性因素,综合分析研究客户支付结算、转账汇款、存款及贷款信息,结合用于投资及消费习惯,制定个性化金融产品,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营销,积极主动与客户沟通交流,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8]。

(二)转变经营模式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用户数量显著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掌握大量支付结算及交易信息,加之快捷支付业务的广泛应用,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深度参与资金交易的核心业务领域,仅能够在消费者付款的过程中与其接触。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使得商业银行处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末端,使其中介角色逐步弱化。为解决此类问题,商业银行需转变自身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将网络虚拟营销与实体营销结合,以获取足够的信息流,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8]。目前。我国多家商业银行均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并逐步形成银行电子商务系统。同时,商业银行需转变经营模式的过程中,深入分析研究企业及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及需求,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努力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体系,建立企业融资、客户消费及银行业务相结合的服务系统,构建网络软环境、综合平台系统、电子商务营销系统相结合的业务体系,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及手段,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

(三)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目前,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无法涉足全部金融业务领域。为此,商业银行需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学习研究互联网企业的运营及发展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客户的黏性,不断改进创新业务模式。同时,商业银行需在互联网平台中创建集中金融服务及各类金融产品于一体的金融业务超市,客户可结合自身需求在超市中选择所需的金融产品。在发展金融业务超市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需有效整合移动支付、业务流线、网络、信贷、电子商务等金融业务及服务,最终实现一站式服务的目标[9]。另外,商业银行应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组成业务联盟,积极整合支付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业等企业资源,并整合金融业务上下游资源,疏通金融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及资金流支持,构建全场景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以建立商业银行与合作伙伴间互惠互利关系。

(四)积极践行互联网精神

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间存在合作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为此商业银行需积极践行互联网精神,直面竞争,与互联网企业建立互利互惠关系,利用自身在资源、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打造符合客户需求的支付工具与金融产品。同时,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需进行资源共享,通过企业客户资源及消费者资源的互补,形成交叉销售,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另外,商业银行需积极主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建立在线融资服务平台,并通过互联网企业获取中小微企业数据,为其提供针对性融资服务,以促进自身经营收益的全面提升。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属于金融业务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体,对从业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为此,商业银行需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熟悉互联网及金融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并定期组织内部人员参与培训,为其讲解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等知识,并定期组织内部人员考核,使其熟练掌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网络程序等知识,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增添动力。同时,商业银行需积极应用数据信息处理等先进技术,构建客户管理系统,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提升金融应急事件的预警及处理能力,降低业务风险,以促进金融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金融行业呈高速发展状态,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商业银行需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转变经营理念,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构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并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业务背景商业银行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拓展策略探讨
商业银行发展住房租赁金融业务的路径探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商业银行发展县域网络金融业务的策略探讨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黑龙江省物流企业创新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与风险控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