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政治生态的内涵、评价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3-01-21 06:05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张晓敏
办公室业务 2022年2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权力主体

文/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张晓敏

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净化高校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良好的政治生态,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政治生态的内涵及构成

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政治生态”。此后,学术界对政治生态的概念从不同维度进行解读。孔川认为,“政治生态是政治主体之间及其与从政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平衡的有机关系和综合系统。”根据前人研究,笔者认为良好的政治生态,离不开“人、制度、权力运行、价值理念”等核心要素。

“人”的要素是指政治生态的参与主体。参与主体包含所有的参与者、领导者和实施者。参与主体有担当,要求在政治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因素积极健康。从高校政治生态层面看,高校政治生态主体包括领导班子和师生群体两个方面。他们是政治生态运行中最具主动性和生命力的群体,是高校政治生态运行好坏的关键因素。形成积极健康的政治生态必须建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形成良性的干群关系。

制度因素要做到制度完备,要求参与主体开展活动过程中的空间和边界清晰,有可供执行的制度依据和路径。任何主体都必须依据规章制度开展活动,受规章制度的框架约束。因此,良好的高校政治生态不仅有完备的规章制度可供执行,而且有相应的纪律约束制度的执行。

价值理念是思想内核和行动先导,是政治生态的灵魂和根基。是指人们经过长期理性思考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职责,高校的政治生态建设离不开科学价值理念的引领,也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浸润和滋养。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高等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

权力运行贯穿在政治生态建设的全过程,是涵养政治生态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任务。高校政治生态亟须良性健康发展,必须要切实管住权力,确保权力运行规范和公开透明。高校应贯彻落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遏制并预防权力腐败,明确权力的具体内容、行使条件、运行程序、责任监督等,及时进行权力风险防控,加强内部控制监督,确保在行使权力时权责分明、科学合理、运转高效。

“参与主体”“制度执行”“价值理念”“权力运行”四个基本要素形成双向作用关系,共同决定着政治生态的健康状态。

二、高校政治生态的评价及指标

为了客观反映政治生态运行状况,贯彻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持续强化政治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遵纪守法、干事创业的高校政治生态环境,依据新时代高校工作实际,构建高校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一)构建高校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坚持发现问题与推进整改相结合。通过高校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准确查找政治生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相关党组织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积极主动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努力实现主体担当、制度完备、价值理念正确、权力运行规范的高校政治生态环境。2.坚持客观情况与主观评价相结合。指标体系充分挖掘评价考核资源,综合运用巡视巡察结果、纪检监察情况、专项领域评价和群众民意调研,构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把客观情况与主观评价有机整合,从而客观反映政治生态状况。3.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相结合。在政治生态评价考核过程中,既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形成体系,又要立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实际,便于操作。各指标之间既要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又要有易于获取数据的指标。通过先行试点,完善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再进行动态调整、实践检验,逐步拓宽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二)高校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经研究设计,高校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设置一级指标4项,包括“参与主体担当、制度执行完备、价值理念正确和权力运行规范”;设置二级指标12项,重点是对一级指标的内容进一步细化;三级指标30项,着力使政治生态状况可透视、可检查、可量化。“主体担当”包含“一把手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情况”“选人用人、人才引进情况”等内容。“制度完备”包括“党的政治制度、组织制度、生活制度、纪律制度等执行情况”。“价值理念正确”包含“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情况”“加强意识形态管理情况”“落实立德树人情况”等内容。“权力运行规范”包括“日常监督管理情况”“存在问题整改和问责情况”等内容。构建高校政治生态指标体系,总分值100分,考核评价分为自主评分和考核组评分两个方面,数据来源主要包含上级党委、纪委考核和群众满意度民主测评,尽可能做到全面。通过调研、访谈等形式,集中专家学者、党委、纪委等意见,为高校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和权重的确定提供依据。通过量化打分考核,考评分数越高则表明政治生态程度越好,评定“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在高校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过程中,以时间为轴线,进行纵向比较,监测政治生态变化过程。还可以进行同一时间高校不同二级单位政治生态状况的横向比较,考察评价高校政治生态的变化情况以及各二级单位之间的具体差距。通过综合分析研判,实时把握政治生态发展进程,供上级党委进行决策参考。另外,要注重政治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化建设,用互联网思维搭建政治生态评价考核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政治生态。指标体系绝非一次成型、一成不变,需要不断通过实践运行进行检验,及时修正,不断完善,以期实现对高校政治生态状况的直观反映。

三、高校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

高校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要运用系统化的思维,从“价值理念、权力运行、主体担当、制度完备”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

(一)理念先行,营造健康氛围。良好的政治生态需要健康的土壤。加强高校政治生态建设必须首先从内部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的价值导向。高校的文化和价值观应该是现代内部治理体系的集中体现,在高校中积极营造民主化、法制化的治理理念,积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丰富校园文化的传播方式,重视高校政治生态的宣传,将风清气正教育融入课堂、融入环境。在高校内部形成良性的生态环境基础上,注重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对学校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产教融合、对外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加强纪律、规矩观念宣传,同步提升内部治理体系和校园文化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日常,使服务、责任、法治意识根植在每个人的心田。

(二)制度约束,规范权力运行。规范、科学、有序的制度体系是保障政治生态发展的根基。一方面,高校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和检查。首先,要积极构建高校制度规范体系,通过顶层设计梳理制度,制定适应新时代高校特点的行为规范。其次,扎紧制度的笼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坚持制度的尺子量长短,不能因人而异、因人而废。加强对“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管,特别是监督干部人事、基础建设、科研经费、招生录取等关键环节,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扩大社会监督,让群众监督权力,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严格贯彻执行党的纪律,保持高压态势,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控制、早化解,实现“一案一提醒,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在师生干部群众中,形成按制度办事,依规矩履责,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三)行动参与,净化政治生态。政治生态的开放性与系统性,决定了高校政治生态建设需要各政治主体的共同参与。高校党委、领导干部必须以上率下,强化自我监督,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加强政治洗礼、思想修养、理论熏陶。广大教师要做到行为世范,把模范遵守师德师风放在首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组织纪律,发挥“四种形态”防微杜渐作用,对不正之风实行责任追究的倒查机制。对政治标准把关不严、拉帮结派、破坏民主集中制等行为追究责任,坚决与不正之风作斗争。加强监督检查,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只要触犯了规定,都必须依纪依法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形成人人遵守制度,人人践行规范的氛围,从而带动师生弘扬正能量,净化校园政治生态。

综上所述,高校政治生态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系统工程,要不断积累、定期评价、动态调整、补充校正。要从参与主体、制度、价值理念和权力运行等多个维度不断修正。充分发挥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政治生态建设的“指挥棒”作用,把政治生态评价结果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干部考核任用紧密结合,形成师生干部自觉维护良好政治生态,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为高校事业发展和教育强国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权力主体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权力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