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措施

2023-01-23 03:38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王 丽

高台县友联水管所,甘肃高台 734300

0 引言

在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之下,绿色环保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理念,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中,有效地推动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措施的应用,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当前,人们水资源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将该理念应用到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中,可以更好地降低能源损失。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施工中,更应该重视节水措施的应用,让农田水利灌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在具体的应用中,根据自然降水以及人工方式联合应用,达到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对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积极的作用。节水灌溉措施的应用,能够解决目前的水资源枯竭的问题,所以优化水资源的利用,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

1 我国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

1.1 生产设备老旧

很多机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使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便利,在水利工程中广泛应用机械设备,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1]。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加大力度开展农业工程的建设,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可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的发展。但是从当前农田灌溉的具体情况分析,在水利设施建设中,还有较多的制约性因素,这些不完善的问题存在,使得农田水利灌溉无法有效地运行,尤其是一些长久运营的渠道,漏水的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水泵没有技术的更换,抽水能力快速降低,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也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1.2 灌溉方式传统老旧

在现代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很多先进技术、理念、工艺等被广泛应用,传统工作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作效率、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来说,传统方式依然是主流,灌溉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目前的农田水利灌溉中,依旧是利用抽水、挖水渠等方式存储利用水资源,并把各种水源结合应用到灌溉环节的蓄水处理中。这种方式极易造成水分流失比较严重,且水流不均匀的问题也使得上下游河道发生溢流情况[2]。如果水源非常的充足,很多人就不会开展合理的规划,让大量的水资源直接流入到河道内,这就使得配水问题变得更加的严重,也会造成灌溉效果变差。这一方式应用历史比较长,存在着很多的灌溉问题,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极大地影响农田水利灌溉的效果,威胁农业发展。

1.3 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低

农田水利灌溉是根据农田开展的基础设施,其作用是保证农田的顺利生产。在具体的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农民是主要参与的主体,也是主要使用者。虽然我国从国家层面就已经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先进措施并未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很多工作地开展都存在较大的阻力,没有真正地提高农业灌溉的水平。尤其是一些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农民的积极性较低,限制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且以往建设的设施无法达到现代正常运营的要求,造成灌溉效果比较差。

首先,有些农民由于身体状况不行或者家庭因素,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给其他人,而租户的归属感较低,无法积极地参与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其次,我国的城镇化加速致使很多农村的居民进入到城市工作、上学,因此农村劳动力减少,使得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最后,在具体的农田灌溉设施推广应用中,很多先进工作模式无法有效应用,制度也不符合当地的发展需要,很多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的实际应用的需要,造成投入大额资金却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的现象。

1.4 渠道堵塞严重

在农田水利灌溉的设施中,渠道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保障性措施,渠道的质量对农田灌溉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很多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都是采取土质渠道的形式,布置时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导致拓展后无法继续进行,给人们的灌溉使用带来负面的影响。此外,这种灌溉的方式容易受到雨水和灌溉用水的冲刷性作用,在内部会掺杂有比较多的泥土或者杂草,极易出现渠道堵塞的问题,因此,不能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甚至会产生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3]。

2 农田灌溉的节水问题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下,人们对于绿色环保方面要求不断地提高,而节水措施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能源节约方式,已经全面应用到实际发展中。在实际农田灌溉中,为了从根本性上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应该加强节水措施的应用,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效率。从国家层面出发,落实农田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应用,发布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方针,保证水利工程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我国开始全面地推广农业灌溉社会,大力发展农业领域,在财力、政策方面都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从目前农田水利建设实际情况分析,节水措施复杂性比较高,且在具体建设中,还会给其他的农业设施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功能性展开。在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中,必须要保证设备采收、维修、建设等环节有效的落实,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满足其使用的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全面地提高水利工程灌溉的质量水平,并且确保各项基础设施加强监督与管理,促进建设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满足其功能性的要求,并且预防发生浪费的问题,防止在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出现损坏或者功能性损失的问题[4]。

农田水利灌溉的施工环节,供水工程依赖于各种硬件设施,但是硬件设施不能达到供水完整性标准。如何提高供水的质量水平,并保证灌溉效果满足要求,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3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的节水措施

3.1 加强工程建设

国家水利部门是推广水利设施的主体,应全面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提高工程实施的有效性。首先,政府部门要认识到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加强防渗渠道的选择,积极的改造与清理河道设施,并落实堤防加固处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应用后,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才能促进农田水利灌溉产业的全面发展。其次,要不断地研发先进技术并应用到灌溉实际中,落实抗旱保苗的灌溉性措施建设,促进灌溉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最后,政府部门要重视蓄水工程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水库、水窨等设施,提高蓄水效果,给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增强农田灌溉效果。

3.2 加强在施工农艺方面的节水

农艺节水是我国的节水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农艺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开展农艺节水措施的应用要。在农业种植中,不同地区的环境、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差异,考虑到种植的特点,可以从节水措施的角度出发,应用节水措施以合理的改变种植结构。例如,夏季可以适当地调整小麦、水稻方面的种植量,尽量种植一些花生、红薯等农作物,这样可以避免小麦、水稻消耗过多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5]。

水资源蒸发是自然界的重要生态现象,在农作物种植以及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应尽量减少水资源蒸发,可以组织人员采取合理的应用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农田管理中可以应用秸秆、塑料薄膜等方式保护土壤环境,从而可以充分地保护土壤内的水分,减少蒸发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水筛选技术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节水技术之一,可以通过使用保水剂、生根粉等化学方式控制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能降低水分蒸发过大的影响。在农业生产的实际中,通过合理地应用节水技术,提高种植的效果和质量,促进高效生产的进行,大幅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节水质量的提高,避免发生水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

3.3 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管理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实施中,加强管理尤为重要,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灌溉技术管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政府的水利部门应重视法律法规的发布和实施,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力度,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能够保持较高节水意识。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重视农作物生产、灌溉技术方面的指导,并且投入的资金和专业力量,补贴给农业生产者一些资金,从而确保现代化技术可以有效应用,提高农民灌溉的积极性。例如,政府可以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进入到农业灌溉的实践中,深入到基层农业生产中,对于农业灌溉做出详细的指导,使农业生产者都会具备一定的灌溉意识和技术,并运用到实际农田灌溉工作中;管理单位可以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知识培训,使农业生产者能够掌握先进灌溉知识。

3.4 合理使用各种类型的节水灌溉相关技术

在农村区域全面地推广节水项目,重视节水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发挥出节水灌溉的应用效果,才能达到水资源节约和灌溉水平提高的效果。当前我国的很多输水工程中,农田灌溉技术与渠道防渗技术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因为我国的节水工程中,防渗原材料、施工作业的技术熟练度较低,还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导致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因此,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领域要积极地引入先进灌溉技术,加强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应用。此外,还可以进行田间蓄水池的建设,尽量地收集雨水,将其应用到农田灌溉领域内,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6]。

步行式灌溉技术这是目前应用效果非常好的灌溉技术之一,把电力机械设备和农业机械合理的应用灌溉的实际中,形成整体的灌溉技术体系。同时,这些设备是可移动的,能够把水资源直接输送到农作物根茎的部位上,使得农作物获取足够的水资源。在该技术应用的环节,应科学、合理地布置灌溉设施、电力机械、农业机械的相对位置,并且选择使用柔性的灌溉渠道形式,防止在设备移动时导致损坏,同时提高其灵活性。从步行式灌溉技术应用效果来看,移动性提高25%~35%,水资源的应用效果提升比较明显。除此之外,该技术还能更好地满足适应性的要求,达到农田灌溉的要求。

3.5 合理选择灌溉方式

目前,在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可以选择灌溉的方式较多,重点在于如何选择合理的节水灌溉措施,形成完善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并且要符合我国的农田水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田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灌溉效率和质量。同时,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到全国范围内,而不是小范围的使用,否则将会导致其利用率降低。这就需要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领域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整体性规划,全局统筹,才能实现综合效益的提高。此外,对于灌溉设施的建设和技术的选择,必须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灌溉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灌溉成本,提升节水效益。

4 结语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农业领域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支持。因此,必须加强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发挥出灌溉新技术的优势。同时要不断地研发新设备与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为现代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