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1-23 03:38杜海峰李文敏陈凌云张武平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白龙江面源流域

杜海峰,李文敏,王 洋,牛 远,陈凌云,张武平

1.甘肃省陇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甘肃陇南 746000;2.陇南市生态环境局,甘肃陇南 746000;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4.西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白龙江是长江支流嘉陵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与四川若尔盖县交界的郎木寺,流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四川省若尔盖县,甘肃省甘南州的迭部县、舟曲县、陇南市的宕昌县、武都区、文县,在四川广元市境内汇入嘉陵江,白龙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流域内地形切割强烈、山势陡峻、相对高差大,沟谷发育、沟坡坡度大,再加上近年来日益加剧的极端降雨天气,地质灾害频繁发生[1]。白龙江甘肃段2020年人口约为117.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71.8万元,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流域介于32°36′N~34°24′N,103°00′E~105°30′E,总面积约为1.84万 km2;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568~4 866 m,地貌景观多样,植被群体种类繁多,自然灾害多发。近年来,随着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森林资源丰富[2]。

白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也是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四大高发区之一,其生态环境研究备受关注。赵万奎等[3]主要从森林资源消耗、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方面分析了白龙江流域生态系统功能下降问题,并提出了治理的措施。钱彩云等[4]研究了白龙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徐彩仙等[5]从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地形位指数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白龙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的地形梯度特征。

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体富营养化、饮用水源地污染、地下水与近海海域污染、生态用水短缺等水生态环境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仍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6]。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较大的成效,多举措积极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和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但流域内由于生态环境失衡而出现一系列生态问题,制约了流域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当前“三水”统筹的大环境下,研究白龙江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达到强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优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的目的,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1 白龙江流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白龙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受经济水平、自然地理状况、监管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流域生态安全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1.1 水生态环境健康问题突出

白龙江流域水体连通性整体较差,生态环境完整性功能不足。流域内闸坝水电站密集,白龙江有电站128座,连通性不足导致水体自净能力、区域生态环境完整性受到冲击。白龙江流域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核心区域,其水源涵养能力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境内地形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属于国家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不可控因素较多,客观上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1.2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凸显

白龙江流域内耕地大多为坡地,土层较薄,山体稳定性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氮磷极易随雨水径流进入河流,农田种植污染物流失严重。虽然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但受局部水土流失的影响,加上降雨资源及森林分布的不平衡,导致林地生产力低下,林地径流污染逐渐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此外,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短板较为明显。受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的制约,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加剧,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薄弱,运行成本较高,全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相对较低。分散式畜禽养殖业是白龙江流域农村的主导产业之一,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其会带来的环境问题,加上农村污染处理基础设施薄弱,分散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1.3 点源污染治理水平相对较低

从来源组成分析,生活源污染物排放是陇南市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通过近年来大力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和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提标改造,城市城区污水处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减排效果明显。另外,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治理、重点行业清洁化技术改造、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在线监控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目前来看,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对水质的影响明显,降雨时污水不能及时处理导致的溢流现象也对河流水质产生较大影响。

城镇生活污水管网收集能力不足。受经济条件制约,部分县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低,管网收集能力与服务片区人口、经济发展、水生态质量改善要求不符。尾矿库重金属风险隐患加剧。流域内铅锌、铜、锑尾矿库众多,受多等因素制约,存在较大的历史遗留隐患,尾矿库重金属风险隐患加大,威胁生态环境健康。

1.4 水生态环境监管能力不高

水生态监测监管能力薄弱,我国的流域水环境管理要从单纯的水质目标管理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三水统筹”转变,而白龙江流域目前的水生态监测监管能力相对薄弱,无法进一步支撑流域的水生态环境管理的高要求。科研基础受限,基础数据积累少。受科研基础薄弱因素的影响,对基础水生态调查和长期监测数据研究较少,已有数据对流域生态安全管理的直接支撑作用薄弱。

2 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2.1 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长效缓释肥和有机肥施用量,结合流域种植业特点,推广科学、合理施肥方法,同时进一步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鉴于水土流失、种植业面源污染对于流域水环境的威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在流域的耕地、林地与河流之间建设氮磷拦截工程,形成生态隔离带,修复区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构建河岸生态屏障,减缓水土流失,减少农业种植污染物排放。全面推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还田、制肥、饲料化、能源化,促进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鼓励分散式畜禽养殖户配套畜禽养殖废水预处理设备或实行畜禽粪污分户收集、集中处理,以达到污染减排效用。

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弥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短板,针对需要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广流域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利用技术方法,加大水资源回用。同时加强后续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推动长效运行管护机制,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深化流域污染源治理,研究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科学确定水环境保护治理目标,制订合理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案;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镇面源系统治理和畜禽养殖规划制定等综合措施,削减氮磷入河负荷,实现流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2 推进点源污染治理

推进城镇污水治理与管网全覆盖,强化溯源整治,杜绝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积极实施管网混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修复改造等重大工程。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消除污水处理厂进水明显异常情况,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并采用先进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强化去除污染物,减小尾矿库重金属潜在风险。加大对流域内铅锌矿、锑矿、金矿等重金属选矿尾矿库的风险调查、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估,以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降低生态环境风险为目的,持续加强对尾矿库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开展对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的升级改造和攻关,同时完善尾矿库重金属泄漏事故的预警及应急处置体系建设,提高对重金属污染的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尾矿库重金属泄露等生态环境风险。

2.3 优化实施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优化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补充设置生态流量、水生态监测断面(点位)。科学划分水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单元,将控制单元作为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流域空间载体。以“保好水”为重点,重点实施风险防控和生态涵养,加强长江上游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复等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优化实施地表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管理,明确各级控制断面水质保护目标。

2.4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针对流域面源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等突出问题,构建科学的监测预警和快速的应急处置体系,全面提高环境监管能力。推广饮用水安全保障、山体经济林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控制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防治等技术,并制定相应技术规范。组织生态学、环境科学、土壤学、地质学、水土保持学等多领域科技创新联合体开展白龙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突破技术瓶颈,强化科学技术对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的直接支撑作用。

2.5 持续推进流域水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制度,开展美丽流域建设

持续推进全流域水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注重组织实施,推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狠抓城镇污水、工业、农业面源、尾矿库等污染治理工程,在流域内开展河流水生植被恢复、氮磷通量监测等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制度。通过实施水环境治理、生态缓冲带建设、湿地恢复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纵横措施,扩大水生态容量,提高水环境承载力。积极推进美丽流域保护与试点建设,建立美丽河的长效管理机制,发挥美丽流域示范引领作用。

2.6 科学开展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强化“三水”统筹,统筹建立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监测、评价和预警体系强化工业、城镇、农业等重点领域节水,优先保障生活用水,适度压减生产用水,增加生态用水,拆除河段小型水电站,强化闸坝水量调度,加强水系连通,保障生态环境完整性。大力开展重要水生态空间的恢复与建设,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流域内水域、湿地、水源涵养区、河湖生态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科学推进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生态保护治理等工作,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植被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定期开展流域水生态监测和综合评估,同时科学计算水环境承载能力,确保流域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因地制宜恢复水生植被及鱼类,加强重要鱼类栖息地保护,提高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基于现有水环境和水生态监测体系,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水生态监测,逐步完善水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逐渐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提高流域水生态健康水平,以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依据流域生态系统受损状况,针对流域水土流失、水源涵养、物种多样性等突出问题,针对性地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2.7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流域水生态监测能力;重点提高对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监测水平,构建监控预警平台,系统评估水质水生态风险。提高水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能力,不断完善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涵盖重点污染源、支流、干流和水源地的全流域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网络,实现水质精准预警和管控,加强对国家自然保护区、重点河段的水生生物监测预警能力,保障水生生物多样性。

提高现场环境执法能力。开展执法人员整合,组织专业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能力和污染事故纠纷处置能力,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以满足环境监管新形势新要求。针对流域面源污染和水生态保护等突出问题,建立科学的监测预警和快速的应急处置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推广饮用水安全保障、山体经济林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控制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防治等技术,强化科学技术对白龙江流域生态环境管理的直接支撑作用。

2.8 提升科学化、信息化、智慧化管控水平

科学管控,加强水生态修复,持续巩固地表水环境治理成效,坚持系统施策、靶向治疗,制订全市河流综合管控方案,建设流域大数据智慧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和应急处置能力水平。推进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管住工业废水排放。加快河流生态治理与修复,加强流域上下游用水管理,推进中下游林草湿地植被恢复。推进生态缓冲带规划建设工作,通过河床整治修复、岸滨带绿化、人工湿地建设和自然湿地构建等手段,建立多层次的水生生态系统,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平衡性,扩大水生态容量,提高水环境承载力。构建涵盖重点污染源、支流、干流和水源地的全流域水质自动监测预警网络,实现水质精准预警和管控。牢固构筑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系统推进白龙江流域水生态综合保护与治理,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白龙江流域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白龙江面源流域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压油沟小流域
An Annotated List of Lizards (Sauria:Squamata) Recorded fro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沙颍河流域管理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白龙江边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