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历史自信的理论构建

2023-01-23 16:19王学斌
贵州社会科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

王学斌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两次提及“坚定历史自信”这个重要论断,值得高度关注。一处是在开篇阶段,报告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1]1,另一处是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部分,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1]18。

众所周知,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历史自信”论断后,该理论命题在众多重要会议、活动和讲话中屡被提及,(1)如2022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2年01月12日,第01版)的指示。在2022年3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中,再次明确强调“着眼坚定历史自信,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中办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人民日报》2022年03月22日,第01版)。可见“历史自信”是党中央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最新论断和理论命题,值得持续深入领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度出现,且给出了较为丰富的表述,结合上下语境及报告整体主旨,可知其意义非同寻常。综合而言,围绕历史自信这一理论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晰地揭示出今后理论界、学术界亟待深研的三个议题:即如何深入把握历史自信的理论构建;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历史自信的内在关联;如何系统挖掘历史自信的文明根基。限于学养,本文试就历史自信的理论构建一题略作探讨。

经验获取弥足珍贵,理论创新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势,即在于善于对自身奋斗历程中所蕴含宝贵经验的总结、提炼且将之升华为最新理论加以贯彻、落实。进入新时代,此优势愈发彰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提出了“十四个坚持”,并将其归纳为“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2]。在2021年7月1日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依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光辉历程之经验得失,着重强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3]10,提出了“九个必须”的重要论断。到了2021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又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单独拿出第六部分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即“十个坚持”,如此的经验集合“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4]79

前赴后继、积薪而上。从“十四个坚持”、“九个必须”到“十个坚持”,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三个务必”、“六个必须坚持”和“五个坚持”,新时代我们党对自身经验总结、基本方略、立场观点、方法原则的概括日趋深入,形成了一条清晰完整的经验脉络。单就与历史自信的关联度而言,“三个务必”毫无疑问更为紧密。倘若细加剖析,其实透过“三个务必”背后,深藏着中国共产党所独具的崇高的历史使命、敏锐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历史主动。悉心梳理近年相关议题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无论是学术界抑或理论界,都尚未就历史自信与历史使命、历史自觉、历史主动等几个命题、概念间之逻辑关系给出明确的阐释,甚或还存在彼此理论内容相互覆盖重合以致意涵指向模糊不清的情形。故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最新内容探究蕴含在具体经验脉络背后的价值内核、思想特质和精神底蕴,厘清历史使命、历史自觉、历史主动与历史自信的内在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自信这一命题的理论构建,则显得正逢其时、尤为必要。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铸就了历史自信的价值内核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源于自身历史最纵深处的对既有文明进程、百年奋斗历程、伟大复兴征程与人类发展前程的深厚高远且持久坚实的信仰、信念与信心。众所周知,“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3]2。这实际上为我们把握180余年来的中国历史给出了绝佳的考察角度。倘从近代中国所要实现的迫切目标来看,国家蒙辱意味着政治须由弱转强,人民蒙难意味着民族须转危为安,文明蒙尘意味着文化须振衰而兴。换言之,积贫积弱的中国面临着国家重建、民族再塑与文明更新的三大重任,一言以蔽之,“老大帝国”须实现脱胎换骨一般的“旧邦新命”。谁能担此新任大业,成为当仁不让的历史主体?从林则徐到孙中山,由太平天国运动到清末新政,联翩而起,旋起旋灭。即使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余年的传统帝制,也“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5]

旧邦已岌岌可危,新命仍迟迟缺席。这充分证明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终于在1921年,中华民族找到了正确坚定的历史主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6]1471,促进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即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故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1]1。

细绎如上权威文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学说有着渐趋深邃的发展过程,实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价值内蕴。首先,历史使命源于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之创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基于现实的人的生存需要的本性及其相互满足需要的具体实践中来规定现实的人之使命任务。就无产者作为雇佣劳动的规定而言,其现实使命任务便是形成整体的无产阶级意识,推翻整个资产阶级制度,从而实现劳动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标志着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的基本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详细指明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内涵。明确指出无产阶级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换言之,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奠定物质基础。当诸上前提条件具备后,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这个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至此,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到了全面阐述。此后,该学说在日益激烈的形势变幻中臻于完善。

其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持续型塑与升华了自身的历史使命。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党的二大明确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1923年国共合作后,为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党的四大提出了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工农联盟的问题。大革命失败后,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成为党的总方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最终通过以农村包围城市来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为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明党的理论和纲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既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又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以及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使得全党对中国现阶段革命的性质、内容、领导权和发展前途有了明确完整的认识,极大地增强了全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对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模式,在土地改革以及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废除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俄为鉴,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而《论十大关系》则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党的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宣布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最终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的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4]28。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4]29。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29。

再次,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自身历史使命的认知愈加深入,定位愈加凸显。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4]35-3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1]6。这一历程无不印证着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7]511

要之,“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4]15-16。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堪称返本开新、愈发丰赡。其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为思想根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价值底蕴、以百年来的伟大奋斗成就与历史性变革为坚实凭依、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因沃土、以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为广阔胸襟,为坚定历史自信注入了不可复制、无可替代的价值内核与恒久灵魂。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之于历史自信,如同人之生命、树之根脉、水之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浸润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淬炼出历史自信的思想特质

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崇高的历史使命,且具有敏锐的历史自觉,从而保证我们一贯得以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时刻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化危为机、占得先手,经受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不迷航、不偏航,始终沿着正确道路永续前行。

历史自觉,顾名思义,是指具备丰富的历史智慧、良好的历史意识、深远的历史思维,从而可以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趋势,担负历史使命,开创历史大业的主动意识和科学态度。中国共产党始终具备敏锐的历史自觉,一方面通过对于历史事件、人物、进程、局势等素材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和研判,考察利弊得失、兴衰胜败之主因,从而认识历史规律、增长历史智慧、提升历史意识、涵育历史思维,为开创党的伟大事业储备相关能力和资鉴参考;另一方面则勇于置身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之中,遵循规律,凭借智慧,增强意识,施展思维,进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推进了不同历史时期革命、建设、改革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更为重要的是,历史自觉还激活并深化了理论自觉。百年历程,既是一种现实斗争,也是一场思想接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4]38。

进而言之,历史自觉的主体内容,大致包括历史思维、历史意识与历史智慧三部分。历史思维,是指中国共产党人深谙隐含于史实、制度、人物、事件背后的脉络与规律,并内化为自身思考问题、研判局势、筹谋决策、政治实践的习惯、能力、自信和担当。首先,这是一种习惯。历史是从昨天延续至今再通往明天,历史的联系是无法割断的。观史,便要在延续中了解其变化,在变化中把握其延续。所以考察历史必须注重两点:一是求其变,二是求其久。唯有明此两点,我们方能鉴古知今、究往穷来,于心中涵育历史思维。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从事实际工作中,既当立足现实需要,同时须自觉回顾,仔细梳理以往前人处理类似情形时的得失利弊,又要学会前瞻,慎重考量不同解决方式对于本地区、本部门的百姓福祉、长远发展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从而避免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出现,于是在知往察来中把握当下,用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来指导各项工作。其次,这是一种能力。史海浩渺无垠,书籍数不胜数,即使学者,都不可能逐一穷尽,何况日常工作繁忙的党员干部们。因此,把握历史是要具备一种能力。其中之关键,在于要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必须坚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识世界、对待历史、瞻望未来,始终用科学正确的理论来思考认知人类发展的内在逻辑。再次,这是一种自信。文化自信以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党在百余年来奋斗征程中熔铸的革命文化为灵魂、以四十多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精神标识。循着此线性梳理脉络,我们可知历史实为文化自信的依据、载体与根基,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人要坚定文化自信,必然要秉持对本国文明历史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才能追求像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所强调的目标,“就当前中国社会来讲,最迫切需要的是要树立起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或本位意识”[8],由之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塑造深沉持久稳固有力的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实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任务,应对国内外各种复杂思潮的挑战与侵袭。复次,这是一种担当。正因为我们的历史遗产极其丰厚,我们的历史积淀甚是广博,作为当代中国的治理者,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责任不可谓不重,使命不可谓不大,须以中国历史延续者与开拓人、伟大复兴接力者与奠基人的身份,把责任使命扛在肩头,担国家民族之大任。对于广大党员而言,习惯养成不易,能力获取颇难,坚定自信不简单,铭记担当甚艰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着意指出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9]

历史意识,特指人类在漫长连绵的历史过程中,自身受到历史委托的一种敏感,并追问人类存在及历史进程本身的意义,从而对本国文明历史心生真挚深沉的“同情之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1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10]255。在如此上下求索、反复追问中,党员干部就会自觉将历史作为沟通过去、当下与未来之中介,从中把握关乎治国理政之通识。具备历史意识,领导干部就应以大历史观来审视古今,考量中外。比如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一百周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要坚持大历史观,把五四运动放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11]。在“大历史观”如此观照下,中国共产党人便能够以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贯通的高度,“讲清楚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讲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11]。

具备历史意识,中国共产党人就应以唯物史观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一种以“重新评价”为名,借助学术或讨论的名义,妄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错误思潮。早在1949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深刻批判了该思潮之谬。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我们是反对历史唯心论的历史唯物论者”[6]1515。2014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话中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12]。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应立足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高度,紧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传播内容碎片化,传播方式多元化,传播主体隐匿化,包装方式学术化,散播地域国际化等新的动态与特点,秉持唯物史观,依托专家资源,采取多种手段,同各式各样的历史虚无主义问题作坚决斗争。

具备历史意识,中国共产党人当汲取全球史观之特质,把握时代趋向、形势动态。毫无疑问,当今之环宇正在发生一场波澜壮阔的全球化百年之变。我们已强烈感受到,于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大流通、贸易大发展、投资大繁荣、技术大变革、人员大交流、信息大爆炸不断走向深入,这必将促使当今人类的发展态势、交往模式、思维形式和治理方式产生“剧变”。中国的发展向来与世界同频共振,也必然要面对和化解伴之而来的诸多风险,其中既有“黑天鹅”,也有“灰犀牛”。况且诸多风险绝非孤立事件,不少挑战亦非自限一隅,大概率是综合因素所致。揆诸学界与国际智库经验,全球史观恰是探讨与应对时局迭变的一种工具。

历史智慧,更易理解,大意指于漫长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积淀的,可供后人借鉴的知识、见识、经验与教训,“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13]。运用历史智慧,要善于汲取历史经验。一部中国史,上下五千年,真不知从何读起?这可能是大多数非专业出身的党员干部们所面临的共性困惑,也是观史破题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14]。这种历史感的形成,首先要勤于梳理历史脉络。如历代中央决策机制的酝酿与演进,地方机构设置的谋划与变迁,这些方面与从事各级治理工作的党员干部关联紧密,值得从源流上详加追溯。其次要参透制度利弊。古今任何制度,绝非有百利而无一弊,同时历时越久,积弊越大,最终定是无法运作,寿终正寝。如开创在隋唐的科举制,为何历经千载后终在清代后期被废除,其中之深因值得挖掘。再次要时常总结政治得失。中西传统王朝,皆逃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我们自当善于观察如许王朝为何而兴,缘何而亡。尤其要了解一个朝代陷入存亡绝续之际的“大关键处”,借助解剖麻雀,好比在执行具体政治操作前的沙盘推演,于历史肌理中悟得智慧、做出预判。

运用历史智慧,要内生出历史见识。历史是一个无穷宝藏,中国共产党人观史,其初衷不是获取仅供谈资的知识,而是要彰明思想,积累见识。因此观史须察变。众所周知,历史变动不居,不舍昼夜,今日与往昔有别,明朝亦不复与今日同,所以能窥知不同阶段前后之别即察变。比如同是科举制,隋唐时创榛辟莽,侧重人才选拔之功用,到了明清两代特意专设翰林院,增加了培植人才的要求,这种制度发明对于我们当前的选人用人制度建设不无参考价值。变有大有小,抓住巨变便是审势。观史须大处着眼,把握大势。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华夏大地并不统一。但彼时各民族间始终团结融合,携手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趋于深入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与变相对,尚存在不变,漫长历史中沉淀下来的“不变”,更须关注,这种孜孜以求的探究,堪称问道。正是未被一次次时代变迁所淹没的精神内核,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当珍视的传统。它是历史演进中内在的一股力量,或许可视作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历史文化基因。譬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一系列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

综上,不难概括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的主要特征,其一,达致了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7]510。其二,实现了过去、当下与未来的贯通。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15],意在主张过去已化于现实之中,历史是依然饱含生命力的过去。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中明确提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13],特意叮嘱党员干部要注重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内在关系,时时以历史为参照系,为加强修养、治国理政提供裨益。其三,学史鉴史,最终是要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将过去的宝贵精神财富化为精神力量,从而指引党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踔厉前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13],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16]。于上可知,这三点特征实际上亦内化为历史自信的鲜明特质。

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凝聚着历史自信的精神底蕴

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着意强调:“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历史主动是指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按照自己愿景来构建美好生活蓝图,并将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努力推进人类自由实现的社会发展状态[17]。我们强调历史主动,更多从精神属性层面来把握。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的,“自从中国人领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6]1516。该概念在近年多次讲话、活动中高频出现,被反复强调,(2)历史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并写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会以及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等重要场合上也都提及这一重要概念。这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做出的重大论断,是坚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全面把握历史自信理论构建的一把“金钥匙”。

历史主动由来已久,渊源有自。该议题可谓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之重点,马克思首先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8],人类实现历史主动的历程中,须依循趋势与规律,在实践中“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9]46,而不断激发生存主动,并在全人类共同解放的意义上终将走进世界历史。与之逻辑相联,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9]154。究其实质,历史主动是人挣脱影响自由实现的相关阻碍,获得实现生命意义的主动权。然而,这种主体实现主动的过程又不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依客观规律而定,恰如马克思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0]。此外,马克思还赋予历史主动以“具体普遍性”的意义,“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9]168。唯有在世界历史的宏大视野与格局中,才能形成“自由人的联合体”,方可推动世界意义上的历史发展之主动。该理论在列宁那里得到非常好的弘扬与发展。揆诸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局势和俄国国情,列宁认为,社会有机系统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历史主体具有对历史过程的自觉,这种自觉表现为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把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连接起来,这是历史主动精神的作用机理[21]。历史具有必然性,又不拒斥个体能动性。那么如何引导普罗大众的行动由自在转为自为?列宁认为,就需要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其组织必须“始终走在群众的革命主动性的前面,成为他们的灯塔”[22]。同时历史主动并非盲动,它一定具有规划与蓝图,无产阶级不断总结经验、审视国情,就可以“大胆地预察未来,并勇敢地用实际活动来实现未来”[23]。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承载历史使命,运用历史自觉,在重大历史关头始终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掌握历史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成功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主要任务,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向全世界证明: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4]39。

尤为可贵的是,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精神属性的历史主动,更早已融入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奋斗的“精神长征”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7]514抚今追昔,正是这些可贵的精神汇聚为理想信念的坚韧链条,源流相续,一脉承继,“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7]514。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所以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其关键因素就在于具有稳如山的理想信念、行若水的鲜明特性和旺似火的实践属性。在百年的构建过程中,历史主动从未缺位,且持续生效。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8并着重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3]8。立足更为宏阔高远深邃的视角去把握作为“精神之源”的伟大建党精神,不难发现,它既是百年精神长征的源起,也是宝贵精神谱系的源头,更是不竭精神动力的源泉。其中倘无历史主动的助力,简直不可想象。

职是之故,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我们党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1]44,这无疑意在强调要通过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基因和思想底蕴,从而于新时代彰显历史主动,形塑“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71。

概而括之,中国共产党“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24]。历史主动首要建基于对现实形势、客观规律的尊重与应用,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7]510。无不是主张在认清方位、顺应潮流中发挥主动。其次,历史主动开展的过程,亦即解决矛盾的过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25]。恰恰是由于能在百余年间敏锐地发现与剖析矛盾并致力于转化与解决矛盾,从而牢牢于化危为机中实现历史主动。再次,人民至上是历史主动得以不竭驱动的根本遵循。“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19。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即清醒认识到自身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也就为历史主动锚定了精准不变的航向。复次,历史主动需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完成。中国共产党尤为注重将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新征程的具体实践的众领域全链条各环节,以丰富实践来发展深邃理论,实现了理论创新与时代问题的两翼齐飞、水乳交融。最后,历史主动还需于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整体推进的历程中得到反复验证。自我革命是我们党通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式的变革行动实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64。社会革命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践遵循。社会革命锻造和铸就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保障和推动事业的永续发展,二者这种同生共长、互促共进的辩证关系,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主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从而进一步提升改造客观世界本领和能力的历史主动。历史主动也在循环往复、无穷递进中得以即时更新、永不过时。如上可见,历史主动为历史自信注入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四、结语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4在大会报告开篇,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并将之与“三个务必”紧密相连,其中必有深意。质言之,“三个务必”具有丰富的新时代意蕴,“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使命的深沉思考,“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展示了百年大党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知其一还需知其二,透过该经验脉络背后,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历史使命,敏锐的历史自觉与强烈的历史主动,这三者铸就了历史自信的价值内核、淬炼出历史自信的思想特质、凝聚着历史自信的精神底蕴。三者共同融入历史自信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论构建当中,此四个概念当合而观之、一体研讨,方能更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道统与理论创新所在。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