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的运用

2023-01-23 23:53
今天 2022年23期
关键词:探究性高中历史知识点

张 颖

(昭通市第一中学 云南 昭通 657000)

引言

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学会促发自我专业素养的有效“进取”,更新、升级历史学科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思路,适时的反思、健全历史科目教学体系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对学科知识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巧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带动,通过他们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利用他们思想板块的重合性和同频性,促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程中的数学知识。同时,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知识吸收与探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架构与学习逻辑,促发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扩展”,推动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逐步摸索出更加高效、适合自身思维发展的历史学习技巧,启发学生在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促动学生对历史文化、历史事迹等知识类型、板块的认知与吸收,帮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完善自身的历史知识结构。

1.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性

1.1 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在于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更提倡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进行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运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摒弃以往“古老”的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改变传统课堂中“过度强调被动听讲与接受,过度依赖机械做题与训练,过度看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现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占据主导地位,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

1.2 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

结合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能够使课堂变成了学生们团结友爱、充分利用历史知识的发展平台。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利用、巩固和加强,也能够在讨论过程中产生思想上的摩擦,促进学生寻找到更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每个学生的思维逻辑构成不同,知识点的运用也不同,通过学生之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能够促使学生的逻辑能力不断被“锻炼”,不断被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单词的记忆和印象。

1.3 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

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课堂过程中,不断产生思想上的摩擦,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讨论分析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库,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也能够在学生的互相交流中,学习到其他人的历史记忆方式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范围,不断分析、改善和创新自己的学习思路,改进自己学习方式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2.1 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

在具体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性学习内容,从而为学生构建具有生动性、形象化的课程教学课堂[1]。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表达内容的不同,会迸发出学生许多不同的想法和思路,偶尔可能会出现正确的思路被带偏的情况。例如,在学生对高中历史《文明的产生及早期发展》相关知识进行讨论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教学资源,对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等多种文明的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认知“异同性”,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认知但没能掌握他们每种文明的形成由来和发展过程,甚至会将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事迹混在一起。在这种时候教师要适当的予以提醒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提起专注力,对学生在历史故事线的记忆、思路进行重新、细心的梳理和解答。通过正确的引导,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防止再次发生同样的情况。同时,教师也要促发学生自主的“搭建”起良好的历史知识“架构”,以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与形式为主,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良好的知识探索精神,促发学生在故事线的梳理与时间线的整理中逐步摸索出高中历史学习的技巧与方式。

2.2 结合课堂知识进行探究学习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要先对课程相关知识进行授课,根据知识点引发学生思考,紧扣课程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堂知识进行学习和学习,才能够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哪里,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范围和内容指明方向。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对高中历史《辛亥革命》课程进行探讨时,要紧扣知识点,在教学课程中,教师要注重“辛亥革命对推动我国发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进行重点的教学和教学,以及对“辛亥革命的起源”、“辛亥革命代表人物”等课程知识点进行重点的阐述,并可以由此列出几个故事让学生进行猜测,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感受辛亥革命对于人类思想解放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展开历史思维,与小组成员对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疑问,推动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探究和解答。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及时纠正学习上的错误思路,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敏感度。同时,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找到更加合适自己的历史“架构”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帮助的氛围下对历史知识、内容和历史文化、国家发展历程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的加深。

2.3 强化小组探究监督

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增加师生互动交流和课堂趣味性,加强对学生物理思想教育,提升探究性学习的力度,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物理思想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推动学生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探究性学习模式不仅是学生一个人的探究,更要凸显小组的探究学习与监督学习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后进行互相之间的知识探究、学习监督和互相帮助,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让学生互相学习对于历史故事所涉及的故事线的记忆方式,加强学生对历史故事的了解与掌握,推动学生在小组探究监督的学习模式下,逐渐理清历史故事线,增加学生对历史故事的领悟能力。例如,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轮流在组内对建国、建党时间以及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所推动祖国成立以及社会主义“起源”的故事线进行完整、全面的叙述,在学生透过自己对课程内容的探究、理解进行表述之后,由其他学生对该学生在表述中出现的事件理解、时间记忆等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探讨,加深学生对历史故事发生过程所涉及的重要时间、地点以及相关背景的记忆,完善学生的历史记忆思路与储备。由此可见,通过小组探究式学习,促发学生进行知识板块的“思路”监督,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探究历史发展过程的语言组织、文字表达以及记忆思维,也能够让学生在探究协作中共同进步,推动学生团队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的高速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浓烈、温暖的学习氛围。除此之外,也能够通过强化小组探究监督,促发学生在小组探究中产生思想上的摩擦,推动学生历史知识思维、“系统”等多方面的有效“搭建”和完善。

2.4 分层探究知识运用方式

在高中历史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式的探究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对学生知识体系与知识结构掌握情况的观察和了解,全面、清晰的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水平,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分类分组,使课程知识点的难度和学习的类型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例如,教师可以在同一个课题之下,根据学生“分层式”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互动探究教学方式,如教师在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的课程教学时,可以让能力较差的同学分为一组,让他们将改革开放的起源、成果进行学习,再进行相关事迹的学习,并将改革开放的相关时间线进行学习“导图”的建立与梳理,保证学生的历史“地基”足够扎实和稳固,促发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扩展”。而相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课前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课程中,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基础理解与知识“架构”,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等等的话题,探究历史课程内容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层互动与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探索,能够助推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与进一步的强化,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多角度、多方面的进行拓展,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量,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建”起良好的历史学习自信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互动讨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与独特,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事迹等多方面的学习憧憬度,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系统的健全与优化,推动学生历史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要升级、改造历史知识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形式,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促发学生良好历史思维“架构”的有效“发育”,启发学生在知识吸收、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推动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不断“扩充”与发展。

猜你喜欢
探究性高中历史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