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公共园林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3-01-24 04:22岳毅平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园林

岳毅平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从公元前11世纪殷周时期的囿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园林,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定义,学界纷纭多说,各种辞书如《美学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也各有解说。中国园林的分类也标准多样,结果不一,如通行的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将中国古典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实际上这里还有被学界认为“非主流”的公共园林等;再如按园林发展时期将中国园林分为古代园林、近代园林、现代园林等,时期界定也根据研究需要各有主张,如胡继光《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初探》:“认为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十九世纪中后期至1911年;第二阶段1912年至1948年;第三阶段1949至1977年;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这种划分并不一定科学,但便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园林发展情况的了解。”[1]显然这里的前两个阶段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现代”。

本文所研究的“中国现代公共园林”,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当下的中国公共园林,以改革开放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改革开放前,中国公共园林经历了艰辛曲折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园林迅猛发展,展开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系列探索,向着经济、社会、自然和谐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迈进。人类向与园林结缘,在追求生态文明的现代社会,人类更与园林尤其是公共园林结下不解之缘,公共园林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环境,对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一、中国现代公共园林的发展历程

中国近代公共园林是随着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而出现的一种文化输入现象,主要形式为租界园林,还有一些政府辟建和地方团体集资兴建的公园。近代经过皇家园林的开放、城市公园的兴起和现代园林理论的积累几个重要阶段,实现了我国公共园林从古代向现代的过渡。新中国建立之后,体现公共性、共享性的公共园林一枝独秀,其他种类的园林基本没有了生存空间。

(一)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公共园林的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大地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战火蹂躏,百废待兴,旧中国公共园林的基础不堪,1949年全国城市公园只有112个,总面积仅为2,961.45公顷。历史悠久、园林辉煌的古都北京,当时城近郊对外开放的只有7处大公园和5处小绿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3.6平方米,“万牲园”只剩下3种17只动物。新中国的园林绿化建设在这种薄弱的基础上起步,励精图治,取得长足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国家各项事业逐步开展,园林绿化事业主要体现在修整旧有公园、开放私园,在此基础上兴建公园,初期城市公园在规划设计方面受苏联的影响,以文化休息园为主。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园林绿化工作也加大了步伐,全国各地兴建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城市公园,经营管理水平也有明显提高。并且还开始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1951年在著名学者梁思成、汪菊渊、吴良镛的努力下,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园林高等教育机构,即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的“造园专业”,1956年并入北京林学院,成立园林系,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相一致,我国园林事业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波折。1958年开始,受“大跃进”三年经济困难的影响,园林绿化工作出现了起伏。1958年8月毛泽东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山河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1959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和短评,指出“大地园林化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大地园林化”遵循的指导方针是“园林绿化为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转向“普遍绿化”和“园林结合生产”的模式,所以在普遍绿化、挖湖堆山、开辟公园的同时,也出现了重数量轻质量、忽视公园内涵和艺术特质的现象,城市园林绿化在探索中摇摆前行。至1961年,国家财政空前危机,公园建设基本停摆。更为甚者,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时期,园林被作为批判的对象,全国的公园建设停顿,公园绿地被任意侵占,园林职工遭大批精简,园林处无人管理状态,国家园林绿化事业遭到重创。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园林的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开启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公园展开新一轮的建设,不仅呈现为公园数量的大量增加,而且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受西化浪潮的影响,西方现代园林理论和景观作品被介绍到国内,被借鉴吸收到公园的设计规划中,视野开阔,让中国园林面貌一新。与此同时,开始重视园林界学术研究与交流,1985年《中国园林》《园林》等杂志创刊。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也带来严重的城市生态问题。与此同时,国际上也在探寻摆脱城市困境、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路径。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并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生态城市”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我国国家建设部将“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提出并实施。1992年国家建设部在全国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并首批命名北京、合肥、珠海为“园林城市”,至2017年全国共有3个直辖市、217个地级市、125个县级市成功申报国家园林城市,7个城区成功申报了国家园林城区。正如1998年国家建设部在《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园林城市〉的通知》中所说:“这些园林城市代表着中国城市园林绿化的最高水平,反映了现代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在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按照国家建设部《关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等,全国各城市纷纷响应,加大投入,提高了全民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提高了城市绿地的比例,优化了城市绿地布局,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适应创建生态文明的需要,国家建设部于2004年9月22日在深圳举行关于决定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活动的新闻发布会,首次号召全国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部还确定了包括青岛、扬州、南京、杭州、威海、苏州、绍兴、桂林、常熟、昆山和张家港在内的11个城市为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2006年,深圳市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城市称号,2016年1月29日,住建部首次命名徐州、苏州、昆山、寿光、珠海、南宁、宝鸡7个城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这是基于园林城市建设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在创建指导思想和指标标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图通过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来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2010年,结合《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的颁布实施,建设部颁布了新的《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原《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建城[2004]98号)同时废止。新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一体化提出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指标体系,新的标准以表格形式分为8个方面74个指标,对每个指标划分基本项和提升项,国家园林城市需全部满足8个方面64个指标的基本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需全部满足8个方面74个基本项和提升项的指标,提升项的内容涵盖了8个方面45个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内容更加丰富、科学合理,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简明性等,表明国家在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追求上的系统性以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高于国家园林城市的阶段性特征。

生态城市源于人们对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反思,以追求经济、社会、自然和谐稳定的复合城市系统为目标,是理想化的城市模式。目前全球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学界对包括生态城市概念在内的理论探讨也还处于过程中,但是强调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共识。带有生态城市理念的实践活动在我国出现较早,但真正对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探索起于20世纪70年代,而全面推进则始于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随后吉林和黑龙江又获批,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上海、长沙、宜春、扬州、威海、深圳等城市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2002年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在深圳召开,通过《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随后越来越多的城市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

据统计,全球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总人口数一半,预计全球城市化水平将在2050年接近70%。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对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探索与实践,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园林城市阶段,以园林绿化美化为目标,引导城市走向自然。生态园林城市阶段,在城市园林基础上融入生态理念,提出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部分要求,引导城市向生态环境方向发展。生态城市阶段,自然、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最终达到环境美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目标。这三个阶段,是从对城市绿化美化的较单一追求,到对“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初步探索与尝试,走向人类理想的城市模式“生态城市”,充分说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探索在逐步深入,取得了极大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快车道,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和机制建构快速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公共园林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在生态文明进程中拥有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中国现代公共园林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我国现代公共园林发展的前一阶段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及文化需求相适应,建设的基本上还是封闭式综合性公园,而且需要购票进入。后一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以及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获得了快速发展,建设了诸如城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以及乡村公园等各类园林,并且向所有大众开放,大大增强了对人们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度广度。

(一)维持人自身的平衡

恩格斯指出:“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于是人不可能脱离自然,更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本能地亲近自然,追求与自然的融通。在与自然相对隔离的城市,人们只能通过特意精心营造的“第二自然”——园林来实现这一目标。人首要的是将身心在自然中安放妥帖。古人在园林中找到了答案:“竹竿籊籊,以钓于渊。物谐其性,人乐其天。临流结网,得鱼忘筌……濯缨沧浪,蓑笠戴偏。野老争席,机忘则闲。踔尔幽赏,烟波浩然”(清代彭启丰《网师小筑吟》),达到了澄怀忘机、人与境谐。如今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们,要改善被瓦解的传统社会关系,修补好因现代城市社会隔离而导致的严重不适的社会关系网络,安放好通常处于躁动的身心,日常也只能寄希望于公共园林。在公共园林中 人们得以舒展筋骨、放松肌体、平和心理、自由交往,回归属于自然人的本能享受。

现代公共园林是人们健康生活的载体。我国著名造园学家陈植认为“文化生活以健康为第一要义”[2]。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的概念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美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2]现代社会,健康生活理念已深入人心,全民健身蔚蔚风尚。现代公共园林为各种人群的各式健身活动提供了一个最佳选择,大批体育公园、运动公园、居住区园林等各种园林中的健身器材,都为人们的健身活动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比如合肥市建立在胡大郢净水厂之上的胡大郢体育公园,园内设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运动场,并且还设有大量的各式健身器材供人们使用,每天都有大批居民入园锻炼,俨然成了一个天然的综合运动场。而且在污水处理厂之上建公园,实现了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让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感受到环境的生态治理,提升了生态环境意识。

优美自然的园林环境带给人们精神享受,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唐代文人园林艺术家白居易在园林中的体验具有代表性: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冷泉亭记》)在这里,身心尘垢得以荡涤,心胸襟怀受到陶冶,心灵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升。现代城市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丰富便捷物质条件的同时,也阻断了人与树木、花草、泥土、大地一体的亲密关联,现代公共园林正以其越来越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空间的景观构建,来缓解现代人们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疲惫,使人们身心得以调节,精神得以提振,幸福指数上升。

园林还为人们提供了接受教育,充实知识的良好空间。中国古典园林中书屋是标配,是读书教育的好去处。现代公共园林也陈续了古典园林书屋的传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幽美惬意的阅读空间。2017年开始的合肥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在园区、景点等人口集中、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地方,规划建设城市阅读空间。如坐落在塘西河公园的城市阅读空间·清溪书屋,就是一处集阅读、展示、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益性的公共文化空间。书屋所藏图书涉及哲学、文化、科学、教育、语言、文学、艺术等,内容丰富,还配备2,000平方米的户外阅读体验区。书屋三面环水,景色优美,读者在阅读之余,可尽享美丽园景。拥有丰富生物资源的现代公共园林还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大教室,尤其是对于过多地依赖电视、网络、书本、实验室、博物馆接触自然的青少年,更是引导他们体验自然、认识自然的活教材,培养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趣,进行科普教育,增强环境生态意识。

(二)推进人与自然的融通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置石迭山、理水泉脉、莳花艺草、建屋筑室及景观组合等精心营构,营建出一个个山峰巍峨、泉水潺湲、花木华滋、建筑相宜的美的境界,我国现代公共园林一定意义上传承了古典园林的造园追求,通过园林绿地系统特有的色彩、质感、体量、材质等要素,建成规模的大块绿色基础设施,稳定的动、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更迭多彩的季相变化和鸟语花香的美景,丰富了城市环境、美化了城市景观、增添了城市活力。但是,我国现代园林受西方园林的影响是与生俱来的,而西方园林是伴随着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而生,而且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解决人与自然冲突,实现新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凸显出在生态改善与恢复、环境保护方面作用的极端重要性。现代公共园林在改善环境污染、净化空气与水体、改善城市湿热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2013年1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设立的合肥大蜀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1,003.01公顷,与周边的紫蓬山、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等共同构筑起合肥市西部的绿色生态屏障,充分发挥城市绿肺功能,大大改善了合肥城市的生态,提升了合肥居住环境的质量。此外,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能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是优质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能吸引大量的人才和资金,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引导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社会、生态有机融合的复合发展模式转变,从而深层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们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建造了城市,而城市又阻断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所以居住条件得以改善以后,人们又心心念念于自然,追求诗意的栖居,于是自古以来人们便执念于营造“第二自然”——园林,来解决这个矛盾。古人早已参透真谛: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白居易《春日闲居三首》之二)在园林中,“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人得以回归本性,与鱼鸟同归,与自然化为一体。人类的意志和愿望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和演变,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中国,极大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但是与此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让我们生存的空间更加封闭狭隘,更加远离诗意的栖居。于是,人们更加地渴望“第二自然”,与园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如住宅小区名曰“合肥信达公园里”,就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体现出人们对远古以来诗意栖居追求的现代向往。 中国园林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进入现代社会,也已由封闭式的园林演化为开放式的公共空间,同时也由局部走向整体,由分散走向系统,由一城一区走向城乡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地园林化”,正是医治现代“城市病”的良方,实现现代的诗意栖居。开放自由、优美宜人的公共园林,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憩息、强身健体、往来社交、放松身心、提振精神的良好园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环境空间。

(三)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现代园林已由封闭式转化为开放式,现代园林场地周边不设围墙、栏杆等,并且设置有多个出入口与周边道路与街坊相通,周围居民进出自由方便。与此相应,园林就由传统的“为少数人或有限的大众服务”,转变为“为大众服务”。现代公共园林是城市资源的一种分配形式,对社会各阶层所有人提供自由空间和公共服务,其中蕴涵的公平性,对平和社会差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着重要作用,且会产生继发效应,大大增加社会正能量。

园林还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我国著名造园学家陈植指出“公园不仅足以补助学生学校教育之不足,且无形中,熏陶市民道德,其功亦伟”[3]。中国园林本就是“园以载道”的,“儒家把园林造景同个人的道德情感相联系,道家把园林造景同个体的生命的自由发展相联系,禅宗则把园林造景同生命之自由的追求相联系”[4]。由此,中国园林以其深厚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世界。现代公共园林在这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引领与默化作用。如合肥市庐江县乐桥镇民法主题法治公园,采用法治长廊、普法雕塑、法治卷轴、法治亭、法治长椅、三治印章以及本地民法学家周新民人物雕塑等多种形式,宣传《民法典》,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了法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法治理念,提高了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现代公共园林在倡导社会良好风尚,树立居民高尚道德情操、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成效显著,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有力协调社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园林还是文化的载体,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风情融入园林创建中,充分体现地域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影响塑造现代人的文化品格。如合肥市包河公园因北宋包公及其后裔的居住地得名,建有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庄严肃穆,景色优美,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区内以“历史包公-文化包公-文物包公”为主线,展示了包公“忠、孝、清、廉”的一生,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安徽省、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拜谒先贤、进行廉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园地。

现代城市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居住水平,但同时高密度居住环境也带来防御灾难及灾后恢复能力的下降,人们需要园林绿地这样开阔的空间用于防灾避险。一旦防御火灾、地震等避难需要,居民可以快速转移到公园绿地中,公园绿地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离和预防二次灾害的作用,并且可以成为紧急情况下的救援场地和物质集散地,公园中的水面还能提供紧急情况下的水源,对稳定人心、安定社会至关重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受重视,成为中外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已制定《城市公园法》《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防灾公园规划·设计指南》等,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健全,并在实践中注重城市公园绿地中避难场所和一些防灾公园的建设。我国建设部于2003年正式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同年10月建成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这是国内第一个防灾公园。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已高度重视城市公园绿地在防灾避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如2020年合肥市应急管理局《关于公布全市应急避难场所有关情况的通知》发布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将杏花公园、菱湖公园、翡翠湖、匡河、植物园、黑池坝公园、琥珀潭公园、和平广场应急避难所等大批公园绿地作为合肥市应急避难场所。

三、结语

中国现代公共园林受到西方公园的影响,同时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丰富营养,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格局上已由传统的封闭式及早前的见缝插绿点缀式模式转变为开放式、整体性及系统化。功能上也由单纯的美化环境趋向注重园林的综合生态效应,追求园林的自然生态效益、社会生态效益和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与协调。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们与“第二自然”的关系越加密切,公共园林正越来越深广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猜你喜欢
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园林
精雕细琢筑品质 生态绿都入画来——郑州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纪实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路径探究
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几点探究
奇台县园林城市建设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