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
(宁德市高级中学,福建 宁德 352100)
《琵琶行(并序)》是唐诗里的传统名篇,收录在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明确提出“学写文学短评”的要求。写作文学短评是一种手段,从课程角度看,它可以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从教学实际出发,也是教师了解学情并进行针对性指导的路径:通过学生的写作,了解学生阅读层次,发现阅读中的问题,促进重读与咀嚼,在“再阅读、再梳理、再思考、再体验”中将古诗词阅读与学习引向深入。语文课堂少不了学生发言,其实这些口头表述就是文学短评的雏形,[1]教材“单元学习任务中”对写作也做了明确的指导,但实际教学中,文学短评的写作依然是学生的“痛点”和“难点”,学生的写作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有效指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琵琶行(并序)》为例展开探究。
笔者在执教《琵琶行(并序)》时布置了“文学短评”写作任务,从学生习作来看,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方向不明。文学短评要聚焦,从语言特色、艺术手法、诗人情感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作为切入口。学生的写作通常缺少“焦点”,从诗歌叙事写起,到音乐描写,再到主题思想,面面俱到而又蜻蜓点水。二是感悟不深。这是本课文学短评写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学生的习作中常出现这样的句子:“音乐旋律错综交杂,反映的正是诗人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人运用想象、比喻、通感、留白等艺术手段,生动形象地表现音乐”。正因为对音乐描写艺术和作者情感没有更深刻的阅读体验,学生写起短评便只能是“手法丰富”“内心复杂”之类的空话。三是观点不新。文学短评要有自己的思考,可以是感悟深刻之情,可以是探讨解疑之思,也可以是质疑批判之意,这些都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学生的习作中常出现的是“沦落天涯的同病相怜”“被贬江州的失意苦闷”,抑或是模式化的修辞分析等,落入窠臼,毫无新意。
在文学短评的批改及点评过程中有一个让人无奈的现象:明知存在问题,不知如何修改,所以,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很有必要。
首先,提供资源。文学短评的写作首先得从细读开始,教师尽可能地提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资料,比如诗人的生平经历、历史背景、同期作品等,通过阅读的“扩大”,将思考引向“深入”。其次,搭建支架。《阅读学概论》把阅读分为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六类,[2]指向文学短评写作的古诗文阅读不可能这样细分,可以借鉴该理论把文学短评分为三种类型:理解性评论、鉴赏性评论、探究性评论。学生朝着这三个方向,阅读就会更有针对性,思考也就更加深入,体会自然更加深刻了。再次,启发思路。文学短评的指导少不了针对性地点拨,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写作实际,做好问题设计,进行有效启发。
1.理解性评论
理解性评论指向学生的理解性阅读,是对文本中字词、句意、情节脉络、诗歌主题等方面的整体认识。本课文句的疏通、情节的梳理、主题的归纳对高一学生而言并无难度,而教师应根据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在这些层面找到更精巧的构思点,比如:
(1)白居易和琵琶女的遇见只是巧合吗?(2)序言中提及“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而诗歌中却不见“京都声”踪影,这是为什么?(3)关于琵琶女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序言中是大方顺畅的,诗歌中是迟疑羞涩的,你认为哪种更真实?(4)琵琶女“沦落天涯”只是因为年长色衰吗?(5)白居易在诗中只是一个悲苦的贬官形象吗?(6)在等级森严、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白居易与琵琶女初次见面便坦诚相待,同病相怜。这合理吗?……
我们来看看学生思考后的升格。
在等级森严、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白居易与琵琶女跨越了等级鸿沟,弱化了性别界限,在这个风清月白的秋夜,坦诚相待,同病相怜。这合理吗?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原因有三。
首先,二者身世遭遇相同。琵琶女过去艳压群芳、风光无限,现在委身商人、漂沦憔悴;诗人曾经年少有为、春风得意,现在却因为进谏被贬而谪居卧病。一时间,对方的命运好像变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诗人的沦落和失意,所以白居易对琵琶女并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而是完全平等的相知相怜。
其次,音乐让他们心灵相通。白居易和琵琶女的相逢,让我联想起另外一对知音。将时间回溯千年,俞伯牙遇到了钟子期,也弹奏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知音绝唱,俞伯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而钟子期只是一名山野樵夫,同样地位悬殊的两个人,因音乐而惺惺相惜。所以“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这不仅是一次音乐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
第三,这是思想文化相对开放的唐朝。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唐朝,随着市民文学的涌现,女性在文学作品中也越发活跃。白居易《采莲曲》中“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一句,就刻画了一个可爱又大胆的女性形象。在这样的思想文化潮流冲击下,在这个氛围、情绪都契合的夜晚,他们平等地交流,是完全合理的。(节选于学生作文《相逢不必曾相识》)
升格习作从“情节的合理性”入手,立足文本,对课文的理解有了明显提升。笔者引导他们从梳理“相似点”出发,以“相逢”“何必”为切口,结合诗人生平、历史背景等材料,对该问题进行探讨。该片段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从“遭遇相同”“心灵相通”“开放的唐朝”三个角度展开分析,用类比、引用等论证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
2.鉴赏性评论
鉴赏性评论指向学生的鉴赏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是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写作风格等进行欣赏和评价。《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是流传千古的经典,但多数学生对音乐描写的鉴赏都只停留在修辞手法的分析上。这种思维的模式化,需要教师来打破:(1)琵琶曲的曲调是怎样和演奏者的情感结合起来的?(2)用语言写曲调和旋律很难,白居易是怎么做的?(3)第二段除了音乐描写,有没有叙事和抒情?作者又是如何处理的?(4)用美好的声音来形容音乐,是唐诗共同的追求,你能不能再举一个例子,进行比较?(5)白居易笔下的琵琶曲其实是琵琶女弹奏的再现,你如何理解“再现”?(6)音乐描写中用到的喻体,有美好的事物,比如“珍珠”“玉盘”,也有一些不太美好的事物,比如“冰泉”“刀枪”,请选择两三个你感受较深的,展开分析。……
看看升格后的片段。
[片段一]
“帛”和“布”不同,“帛”是更有价值的丝织品,所以可以想象“裂帛”是它撕扯开的一瞬间那凄厉的声音,从听觉角度,它没有“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样的清脆典雅,甚至算不上乐音;从视觉角度,它也不能给人以舒适感。但是,从鉴赏角度,它却必不可少,因为它最能代表诗人的心境。我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回想“裂帛”声,周围其他的声音逐渐隐去,这时候一声无情地撕扯,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感,有如自己的政治理想,就这样生生被撕碎了。
“四弦一声如裂帛”是这段演奏的高潮,弹奏在情绪达到巅峰时戛然而止,让“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变成一种必须,与其说这是用景物烘托人的心情,倒不如说是人的情绪在轰然释放后必需的空白和安静。前文的旋律,不管是婉转还是高亢,诗人的情绪是始终在积累的,当情感凝聚到此处时,也必然有这样爆炸一般的释放。所以,“裂帛”是美的,它美在抒情,它才是本段最强的情感张力。(节选于学生作文《“冷涩”“裂帛”美不美》)
[片段二]
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真可谓妙笔生花、精彩绝伦。“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两句首先是对比,两个叠词和两个比喻准确地表现琵琶大小弦的不同音色和弹奏特征:弹大弦要快,所以声音粗重繁密;小弦在弹奏时讲究轻而缓,所以“私语”恰是轻柔缠绵的。接着“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两句是对上两句的概括,珍珠和玉盘都是美好之物,特别是玉盘,它比瓷盘更清润,所以珠落玉盘的声音该是多么清脆动听呀;此外,能够这般准确地错杂弹奏,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可见一斑。“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两句,一个婉转流畅,一个纡缓滞塞,两种意境立现,怎一个“美”字了得。细品这两句,“花”和“冰”是可见的,但是“花底的莺”“冰下的泉”只闻其音,这难道不是视听交织的美吗?[3]
……
琵琶女技艺固然是高超的,但在我看来却不及白居易的笔力。我也曾经跟着老师学过几年琵琶,但是诗歌中的琵琶曲比我听过的任何一支琵琶曲都要美!(节选于学生作文《〈琵琶行〉的音乐美》)
学生习作中的进步让人欣喜,经过一番启发,两位学生更仔细地钻研文本,找到了更精确的切入点。片段一围绕“裂帛”展开分析,指出“裂帛之声”并非乐音,却是诗人情感到达顶点时的最强释放;片段二则结合自己学习琵琶弹奏的经验,对音乐描写展开分析。两篇习作观点鲜明,分析透彻。
3.探究性评论
探究性评论指向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以文本为纲,探索研究,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表达个性化的观点和论断。探究性评论相对前两者,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动学生思维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引导学生尝试探究性评论,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1)提供扩展阅读素材,如《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第五卷)、《二十四史全译 新唐书》(第五卷)、《与元微之书》、《与元九书》等。(2)白居易何以“江州司马青衫湿”?这背后是他怎样的价值观念?(3)“文章憎命达”,贬官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请再选择一首让你印象较深的“迁谪诗”,结合《琵琶行》,进行比较分析。[4](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一句名句,还是一句哲思,请试着探究这句诗背后的哲理。……
以下是某学生升格后的片段。
[片段三]
但是,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扇不同的窗。被贬后的白居易和苏东坡在思想境界上有所不同。《琵琶行(并序)》通过叙述琵琶女的故事,述说自己的人生遭际,抒发人生感慨,诗歌以“江州司马青衫湿”来收束。苏轼却没有停留在个人的感伤中,在他看来,周瑜这样的英雄人物,不也消逝在历史的浪潮中了吗?在《赤壁赋》中,苏轼更是超然物外,他将对人生的思考,上升到自然和哲学的层面,进而大彻大悟。这样看来,同为被贬,苏轼的境界应该略高一筹吧。(节选于学生作文《〈琵琶行(并序)〉〈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阅读》)
片段三将相邻两课进行比较,分析白居易和苏轼被贬之后的异同点,从教材中来,回到教材中去,给其他学生提供了一个很精妙的定题示范。该文虽然在评论过程中稍显主观,但其探究和思考值得肯定。
围绕“丰富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的目标,文学短评的写作是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帮助学生走进作品所呈现的情境和精神世界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的有效路径。[5]然而,以文学短评写作促进古诗词深度阅读的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应该是序列性的综合教学,选定文本后,教师搭建支架、指明方向,启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获得更丰富的生成。诚然,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还取决于个体鉴赏水准的高低,但引导每一位学生加深与文本的对话,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并将自己体验到的美感表达出来,这是古诗文教学乃至高中语文学习的宗旨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