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视角下高校垃圾分类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1-24 21:29吴倩倩张海敏尚函羽
公关世界 2022年23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学校

文/吴倩倩 张海敏 尚函羽

引言

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高校师生数量庞大且在不断增加,每天产生的垃圾也在不断剧增,而我们作为大学生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尽我们所能让这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1]。高校所产生的垃圾有很多都可以回收利用,但几乎都被传统废品回收行业所回收处理,其余则会造成很大的浪费。高校宿舍区教学区人员密集,生产的垃圾也很庞大,垃圾的分类以及回收非常需要,但目前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2]。高校是培养高品质人员的地方,大学生的素质对以后的国家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培养高校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以及处理垃圾分类的能力,无论是对每个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以后整个社会垃圾分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说,高校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社会,但目前高校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3]。本文就如何解决高校垃圾分类提出解决方法,分析后续可持续施行以及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

一、高校垃圾分类概述

1.高校垃圾分类特点

首先高校人口特征明显,其次高校垃圾产生量巨大,每个学生活动区域所产生的垃圾不同并且产生垃圾的种类集中,而且高校存在一个问题是垃圾桶类型单一、功能性不强,最后跟城市垃圾相比,其呈现出回收时间固定、生产点分散、回收和运送难度低和可再利用性强等特点。

2.垃圾来源

总体来讲,高校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可以归纳为餐饮类垃圾和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餐饮类垃圾主要为厨余垃圾、包装塑料盒等;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主要为塑料袋、废纸或纸类、破旧的衣服、快递和外卖包装盒等。

3.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初步成果。与此同时,也显现出了一些惹人注目的问题,比如与现实的偏离、形式主义、简单搬运等。高校作为人员密集区,垃圾输出量庞大且种类杂乱。尽管大部分高校已经在学校各处设置了各种颜色各种类型的垃圾桶,但垃圾分类的成果并不显著,乱扔乱放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高校宿舍在开展垃圾分类行动过程中,要设置好长效机制,做好打长久战的准备,提高垃圾分类行动的效率,努力减少生活垃圾污染,有效控制这一现象的增长,让垃圾分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二、南京高校大学生垃圾分类解决策略

1.学校方面

(1)提高高校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强化垃圾的管理能力

学校应安排监督垃圾分类的专业人员或组织,对于垃圾分类情况的管理循序渐进,施行周期性管理。学校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方面要有时效性,约束力要有长效作用以及及时性。学校有关分类和丢弃垃圾的规定要真正传授到每个学生身上,让每个学生有意识有责任感的去进行垃圾分类。

(2)建立校园垃圾分类管理部门,制定战略

学校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层层递进,做好任务分配,拒绝推卸责任,逃避任务的做法。建立相应的校园垃圾分类管理部门,专门开展垃圾分类、定点、针对性处理和解决的管理工作[4]。同时应该制定垃圾回收的发展战略,对以学校规定形式分类垃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相反对于其他不按垃圾种类投放的学生要给予相应惩罚。

2.学生方面

(1)丰富自己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加强分类意识

学生要做好垃圾分类,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增加自身垃圾分类意识,从而对垃圾分类重视起来,并主动观看有关当今社会因垃圾乱投乱放所造成危害的纪录片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有关措施的视频介绍,了解并掌握如何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做到意识、概念都非常的清晰,在今后的分类中做到迅速辨别垃圾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正确的举措[5]。

(2)改变原本错误的习惯,拒绝懒惰心理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使用垃圾袋来处理垃圾,而很少有人将垃圾袋中的垃圾逐个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在垃圾袋装化的习惯下,大多数人因为这样处理的方便快捷而一直使用这样错误的处理方式。但如果想要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必须人人都要行动起来,避免垃圾处理人员的二次分类处理,减少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步骤,以此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效率。

(3)提高自己分类主动性,改变从众心理

简单地看一下垃圾分类的整个过程,往往会忽略分类者的心理因素。许多老师和学生喜欢随意扔垃圾而不是经过思考以后将垃圾投入正确的垃圾桶,这实际上是出于对麻烦的潜意识恐惧。所以,现在我们需要自己监督自己,提高对垃圾分类的敏感性,改变自己的“怕麻烦”思想,尽自己所能去响应垃圾分类。

3.政府方面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上对该行为进行规范

完善有关政策,充分发挥考核杠杆作用。在校园垃圾分类重点区域,增强有关信息收集,对不达标区域进行改进,争取解决垃圾分类难的问题。其次,全面落实强制性垃圾分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分拣设施建设,培训志愿者有序分拣垃圾。最后,政府必须要提高最后一步废物分类和处理的效率,避免各种各样的垃圾废物混合,保证形成整个废物分类全程的完整性[6]。

(2)重视环保教育,提高社会整体素养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新媒体式宣传已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电视新闻及短视频等各种渠道了解到环保政策,学习环保知识。因此不仅要加强新媒体的宣传报道,还要增加宣传报道的次数,使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环保行为,以此推动公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最终影响到高校的大学生,通过这些耳濡目染的形式,践行垃圾分类。

(3)政府通过协助第三方公司进行垃圾分类

政府协助的第三方回收公司建立网上交易平台,并对第三方公司进行资金帮助,使公司加大资金去完善线下垃圾回收流程和设施,按明细分类得到真正实现。合理安排相关保洁车辆的时间和数量,做好保洁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避免保洁人员在回收时将二者混合,通过交换正确分类的垃圾点,鼓励居民进行垃圾处理分类,将垃圾分类活动落实到每家每户,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高效进行。

结语

学校垃圾回收率是衡量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实施学校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也大大降低了对垃圾进行无害环境管理的成本,保证了资源的再利用。此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环保意识。学校还应采取措施提高学校的垃圾分类意识,多为学校投资回收垃圾分类设施,完善学校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加强对学生垃圾分类的监督,以建设和谐的校园。

总而言之,人类不但是垃圾的制造者,且是垃圾的受害者,但同时我们还应当成为垃圾的统治者。对于高校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理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周期性敦促,促进高校师生之间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每个垃圾去到该去的地方。人人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让我们一起落实垃圾分类,使垃圾分类变成共识,成为一种习惯。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学校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