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作用·进路: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三维解读

2023-01-25 02:55□尹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讲道理道理思政课

□尹 喆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这一论断是对当前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关乎着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青年学生成长需求的满足。真正理解并践行这一要求,需围绕其内容范畴、作用机理、实践进路逐一展开。

一、内容范畴: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一)思政课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思政课讲授和传递的内容不是假大空的政治口号和晦涩难懂的政治宣言,而是事物运行发展内在规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欲盖高楼,必固其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学理逻辑严密、思想理论严谨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学懂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学好思政课的第一步。但由于普遍存在的泛泛而谈、讲不深、讲不透的因素,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给人们留下空洞虚无的刻板印象。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等政治话语表达,人们耳熟能详却普遍无思,简单却不理解,熟知却不真知,致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坐而论道、不接地气的假象。

人们对于不理解、看似无用的事物往往不重视。因此,思政课要深耕理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与学生的思维兴奋点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热点中理解哲理、在时事中辩证思考。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新困顿、新挑战,思政课教师要在讲清楚事情发生的本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过程中向学生开展理论答疑和思想解惑,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说服力和解释力。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到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上,将道理落在实处,有效回应学生的关切,破除理论“无用”的看法,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顺势而为、乘势而起、聚势而强。

(二)思政课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2]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文化精神的正能量深深地融铸在中华民族的活力、创造性和向心力里面,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刻的历史文化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人类文化精神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来源,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精神的特质禀赋和精神根源。疫情大考下,刚健有为、顽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品格,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爱,从不同角度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思政课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3]。将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人生观统一起来,提高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心、认可度的荣誉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文化信心,增强历史定力,努力提升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通过圣贤教诲,打开学生的温良恭俭让、勤劳工苦做、仁义礼智信,打开学生内在的善良智慧,让善更善,善更优。让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行的强国一代,建立起自我,超越小我,追求大我,融入祖国和时代,从而使青年学生的思想更真、心态更善、行为更美,使一个人成长为一个人。

(三)思政课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最新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中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概括和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从党的指导思想向国家指导思想的转化,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含义丰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4]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5]。旗帜鲜明地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让学生真切理解“两个确立”的伟大意义,感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通过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最新道理,加深学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观念的认识[6]。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让学生了解时代发展,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珍惜这个时代,做时代的奋斗者,将中国大梦想和个人小梦想结合起来,将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时代发展,逐渐做到学思用贯通,知行信统一。在动态发展中学习领会和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作用机理:思政课为什么要讲道理?

(一)思政课只有讲道理,才能用科学的思想理论铸魂育人。钢筋铁骨是人才的骨骼,是人才最内在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总开关。如果总开关出了问题,即使技术再好,专业特长再优秀,也不符合党和国家的需要。钢筋铁骨的人才是政治上合格,专业上优秀,同时又能够顶得起重任的时代新人。要满足这样的人才培养要求,思政课责无旁贷。

从我国的培养要求来看,不管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目标,还是“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新时代要求,都表达了对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深切期待。区别于其它课程,思政课堂是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课堂,它不但着眼于解决学生的知识需求,而且承担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彻底的理论,是真正能说服人、引领人的理论。思政课并非为讲道理而讲道理,其内在目的是为了进行价值导向。思政课只有将马克思主义讲深讲透,才能以理服人,切实发挥价值观引领的作用。

应从党史、新中国的历史当中去梳理不同角度的思政课的内容和素材,通过历史和国际的视角,更好地去彰显思政课的魅力,让学生更好地去听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道路为什么行得通的道理。在学生困惑迷茫时,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并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学生缺乏动力时用理想信念点亮奋斗之路,让思政课用科学的思想理论铸魂育人,为培养钢筋铁骨的人才提供重要的支撑。

(二)思政课只有讲道理,才能启发学生明辨是非,勇立潮头。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有正确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们才能保持政治思想和信念的坚定。当前,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全局正在相互交织、剧烈波动,敌对势力不愿看到和接受一个强大的中国,更不会为我们输送管用的真理,还会试图利用各种不明显的手段迷惑青少年双眼,逐渐渗透和侵蚀。意识形态领域常看似水平如镜,实则惊涛骇浪,互联网时代,这一领域的斗争已成为敌我双方博弈的重要一环。

如今,青年学子的政治认同度较高,但其认知体系未完善、思想易被左右、意志力略显薄弱。思政课要坚持宣传正面案例和驳斥错误观点相统一,才能引导学生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在思政课上,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武装头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睿智之理沁润灵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最新道理推动发展,才能提高青年学生应对不良社会思潮和错误观点的“免疫力”,避免病毒“感染”。使他们不为花言巧语所蒙骗,认识到错误言论、偏激观点无论如何包装美化,背后隐藏的图谋都不会改变,看到“民主”“人权”等看似华丽的论调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荒唐本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变成行动的自觉。

(三)思政课只有讲道理,才能引导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思政课要处理好情和理的关系。思政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技能培养的课,而是要以情感人,包括情感的沟通、情感的熏陶、情感的教育。但单纯的通过情感熏陶,以情感寻找情感人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要以理服人。思政课不是就政治谈政治,也不是靠政治权威、政治力量来让人信服,而是要通过学理来讲政治,通过讲道理来引导学生爱国爱党、情感升华。

“思政课本质是讲道理”这句话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只有把道理讲清楚,才能真正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心以及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人的理论自信,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思政课本质是讲道理”这句话包含着对思政课教师和青年学生的信任。之所以强调讲道理,一方面,相信思政课教师虽然在人品、人格、学识、见识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是有资格有能力把思政课讲好的;另一方面,相信当今的青年学生是懂道理、听道理,是能够辨别是非的,只要他们明白了深刻的真理,就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实践进路:新时代思政课如何讲好道理?

思政课是观察一所高校思想底色的窗口,是永葆一所大学精神底色的一个重要的阵地,边缘、忽视甚至否定思政课重要意义,实际上就是不重视马克思主义,不重视党的领导,甚至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必须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思政课。一堂思政课育人大舞台,如何把新时代思政课的道理讲的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把道理讲到学生心里去。需要从科学的知识、深厚的学术、生动的故事、典型的案例等方面着手。

(一)在道理的透彻研究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不是单纯的道德说教和政治灌输,它有着自身存在的理论依据,要坚持政治性与理论性的统一。其前提就要求教师要系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把道理研究透。

今天,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应该聚焦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来铸魂育人、立德树人。首先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以国家统编教材作为基本的遵循,要深耕教材,切实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尤其是要重视加强对相关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把握。不仅要把道理的学理研究透,还要把道理的教学研究透,才能筑牢思政课理论魅力彰显的基础。如果教师本身对于道理没有研究透,那便很难在课堂上把道理讲明白,让学生理解清楚。同时,注重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潜心治学,做真学问,在各个学科领域做出优秀的学术成果,构建起自主的创新性的知识体系。思政课教师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一分子,应该有研究道理的能力,有把道理的学理性研究深刻的能力,有把道理的教学研究透彻的能力,把道理的学术研究和课堂讲授结合起来。关键是要把学生关注的问题、困惑讲清楚讲透彻,经得起学生追问,能够给学生解疑释惑。让学生们听得进去、听得有滋味,从而把道理转化为信念信仰,滋润初心和理想。这也是对思政课教师在理论上讲深讲透的一种检验。

(二)在道理的生动实践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写在教材、课本里,蕴藏在历史纪念馆中,也实践在乡村土地里、产业科技园里。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领悟道理、践行道理,从而把道理的鲜活实践和道理的理论阐释结合起来提升认知。教师边做边讲,学生边听边悟,才能真正看懂“以人民为中心”的道理、听懂建党百年的道理、读懂“四个自信”的道理。高校思政课要防止形式化、表面化,要实现思政课内容的理论性和深刻性,必须紧紧抓牢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性,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和理论的渴求来去加强价值观教育,所以如果只有空洞的价值,没有事实的支撑,客观价值的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

当前,青少年存在一些心理矛盾和行为冲突,诸如对主流思想的接收与理想信念的淡薄之间的矛盾;对祖国深情热爱和对西方盲目崇尚的矛盾;对未来充满期望,和偶尔对现实深感困惑的矛盾。道理如果讲的刻板、枯燥、令人昏昏欲睡,即使是正确的,也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反感。讲活不是要求教师像说脱口秀一样追求热闹,而是通过鲜活的素材、通俗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把深刻透彻的学理和现实结合起来,如盐入水,把道理融入学生的三观。因此,思政课教师既要有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专业的厚度,又要有问题意识,讲究讲课方式,注重内容的锐度热度,有针对性,有温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思想,把深刻的道理用生动的故事展示出来,用大量的丰富的案例,先进事物、人物事迹,生动事例展现社会发展当中的伟大成就,搜集整理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等典型人物事迹,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学生实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引导学生坚定信仰,做热爱祖国的人;真情涌动,做求真向善的人;德法兼修,做遵德守法的人。图文并茂,抑扬顿挫,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增加思政课的吸引力。通过师生间的共情共鸣、共识共振,达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沟通心灵旗帜,润心将斗志,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三)在道理的网络表达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新冠疫情出现以来,线上教学发展势如破竹,新教学模式不断适应发展。利用互联网讲好思政课是思政课教师的一项重要能力。疫情期间,一些学校实施封闭管理,网络成为学生疫情期间学习娱乐的主要方式,一些同学在网络平台上现身亮相也成为常态。

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和同学们在网上打交道,不仅仅只是在线上教学平台打交道,而且要在一些开放的网上平台上和学生互动交流,利用这些平台获取信息资料,设置议题来开展思政课教学,更好地讲好道理,把道理的网络表达和含义讲授结合起来,让道理在线上线下都得到传播,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消化吸收。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是平等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的关系,是相互体谅的关系,是相互陪伴的朋友关系。如此,思政课程的开设,教育活动的展开,才显得不仅有高度、有深度,而且有广度、有宽度、有温度,用温度这条线串起高度、深度、广度,拉进相互之间的距离,在道理的网络表达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猜你喜欢
讲道理道理思政课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讲道理”的面包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讲理的八大戒律
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