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2023-01-31 01:17欧阳菁刘端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期
关键词:标识牌腹压预警

欧阳菁 张 鸣 刘端端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332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由胰酶激活造成胰腺局部出现炎症反应所致,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较为严重等特点[1-2]。若临床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腹内压持续升高,会诱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造成组织缺氧,致使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危及SAP病人生命安全。研究发现,重视SAP病人腹内压的监测对于提高救治效果至关重要[3]。而常规护理下的护理人员多遵医嘱定时监测病人腹内压,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相关护理干预不及时,临床应用有所受限。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通过动态识别腹内压的变化、脏器损害程度,评估病情潜在危险,以迅速展开相关护理。鉴于此,本文以86例SAP病人为观察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对其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SAP病人86例。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4]相关标准,且经CT等检查确诊为SAP;(2)精神良好,认知、语言系统无异常;(3)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4)入住重症监护室(ICU)>7d。排除标准:(1)患有慢性感染性疾病者;(2)内分泌系统严重紊乱者;(3)患有心绞痛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2.78±7.16)岁;病程6~24h,平均病程(16.37±3.15)h;发病原因:胆源性20例,酒精性8例,暴饮暴食12例,其他3例;体质量指数(BMI)18~26,平均BMI 23.14±1.95。观察组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42.91±7.20)岁;病程6~24h,平均病程(16.41±3.17)h;发病原因:胆源性23例,酒精性6例,暴饮暴食10例,其他4例;BMI 18~27,平均BMI 23.19±1.98。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原因、BMI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抗感染、抑酶、解痉止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病情观察:每隔15~30min监测1次病人腹痛、腹胀程度、持续时间,并监测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遵医嘱使用膀胱间接测定法监测腹内压,对于异常结果者告知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展开相关护理。(2)饮食护理:待病人胃肠道症状缓解后给予流质饮食,之后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普食。(3)心理护理:与病人沟通,引导其正确宣泄不良情绪,并与家属沟通,告知其多陪伴病人的重要性。(4)一般护理:叮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定期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卫生,并每隔2h帮助病人翻身1次;叮嘱病人餐后漱口,注重口腔卫生。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1)动态监测腹内压:在病人入住ICU后立即留置导尿管,使用心电压力监测系统及测压装置行膀胱间接测定法,以此动态监测腹内压;测压时病人取仰卧位,腹肌放松,排空尿液后再灌注生理盐水,校正监测系统上的零点,停留30s后测压,依据膀胱内压:腹内压为0.77∶1进行换算,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以减少误差。(2)腹压预警标识:依据交通信号灯管理规则,将腹内压≥25mmHg(1mmHg=0.133kPa)、15~24mmHg、≤14mmHg分别设置为红色、黄色、绿色,并在每次测量完成后依据结果在病人床头悬挂对应的颜色标识牌,需根据病人腹内压变化及时调整标识牌,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见表1。(3)病人管理:借助图文结合的形式向病人详细讲解SAP知识、腹内压持续升高的危害、悬挂标识牌的重要性、定期监测腹内压的意义等,提高病人认知;多与病人沟通,分析其不良情绪的主要来源,以此为据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并耐心解答病人疑虑,消除病人不良情绪;护士定期认真核查标识牌颜色,并及时根据腹内压变化调整标识牌,对于黄色、绿色标识或者由红色变为黄色、绿色者,护士可引导其完成能力范围内的护理;予以营养支持,首先输注0.9%氯化钠溶液+微生态制剂+精氨酸,确保病人肠道适应肠内营养支持,之后依据病人具体情况输注营养液,以清淡、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为主,营养液初期剂量为1 000kcal,之后逐渐增加至2 500kcal,若病人机体耐受力较差,可从0.75kcal/ml的低浓度开始,以便病人机体逐步适应。两组均护理7d。

1.3 观察指标 (1)病情:于护理前(入院后24h以内)、护理7d后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估[5],包括年龄指数(0~6分)、急性生理学(0~60分)、慢性健康指数(0~5分),共71分,分数越高则病情越严重。(2)自我护理能力:于护理前、护理7d后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展开相关评估[6],其中自我概念(8条目,32分)、健康认知(17条目,68分)、自我责任感(6条目,24分)、自我护理技能(12条目,48分)4个领域,采用5级评分法(0~4分)评估,总评分范围0~172分,分数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高。(3)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展开相关评估,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56,重测效度为0.863,主要包含护士服务态度、健康指导、病房环境等,共100分,不满意:≤60分;基本满意:61~89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表1 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措施

2 结果

2.1 病情 护理前,两组APACHEⅡ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情比较分)

2.2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前,两组ESCA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分)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学差异(χ2=5.108,P=0.024<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计SAP起病急骤,病情较为复杂、严重,其发生与暴饮暴食、过度饮酒、患有胆囊疾病等因素相关[7]。研究发现,SAP病情严重程度与腹内压密切相关,而腹内压持续升高会引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促使病情进展[8]。同时,腹内压升高会压迫病人肾静脉,造成肾血流减少,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应高效监测病情,并展开细致的护理,以改善患者预后。常规护理通过遵医嘱监测病人腹内压,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但难以动态识别出病人腹内压的变化情况,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及时性,致使护理效果欠佳[9-10]。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APACHEⅡ评分较低,ESCA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护理满意度较高。提示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在SAP病人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原因在于: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通过动态监测病人腹内压水平变化,准确定位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以此为据展开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本文中将病人腹内压水平分为3个级别,并分别使用红、黄、绿色表示,有助于护士快速、准确判断病人病情,以此为据展开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各项护理工作更具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救治效果。由于SAP病人需长时间禁食水,针对此,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注重给予病人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满足病人病情恢复所需营养,避免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对于改善病人病情意义重大。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开展过程中护士指导标识牌为黄色、绿色病人展开能力范围内的自我护理,能够促使病人正确认知腹压预警标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另外,本研究动态监测病人病情,及时更换标识牌,灵活调整护理措施,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使护理工作从关注疾病本身转变为关注病人生理、心理等各方面,以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用于SAP病人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情改善,进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标识牌腹压预警
南方沿海地区电网标识牌褪色模糊机理分析
腰不好 打喷嚏时 先“直腰”
电杆标识牌安装器研制
腹压升高危害不容小觑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第一产程使用腹压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佛罗伦萨的交通标识牌
不同时机应用腹压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