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利肺汤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023-02-04 07:44王坤玲李昕璐宋来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2期
关键词:阻塞性证候肺炎

王坤玲 李昕璐 万 敏 宋来新

1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430040; 2 江汉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

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是呼吸内科疾病,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因排痰障碍、肌肉痉挛所引发。患者发病后可出现发热、咳嗽加重,气短等症状,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肺功能逐渐下降,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最终可因呼吸困难而死亡[1]。目前治疗该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但该病治疗周期较长,西药治疗虽能够加速临床症状缓解速度,但长时间使用存在不良反应等情况,会加重人体脏器负担,破坏机体功能紊乱。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其在临床中与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疾病均取得了重大成果,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减少,疗效得到明显提升,治疗周期也明显缩短。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一般采用汤剂,祛痰利肺汤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方,该汤剂具有祛痰理气、缓解呼吸道不适症状的作用[2]。本文为探讨该汤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对我院83例该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讨该汤剂与常规治疗联合的应用效果,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患者93例,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48.3±6.5)岁,肺功能分级:Ⅰ级20例、Ⅱ级18例、Ⅲ级7例。观察组男33例、女15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48.0±6.6)岁,肺功能分级:Ⅰ级22例、Ⅱ级21例、Ⅲ级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炎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痰浊阻肺证标准[3];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缺损。(2)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结核、纤维化、肿瘤等;②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且其他各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及功能障碍;③患有精神疾病及心理疾病,无法配合治疗开展者;④对采用的治疗药物过敏者;⑤半个月之内接受过其他中医药物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雾化吸入1ml,雾化液中加入沙丁胺醇1ml、异丙托溴铵2ml,1次/d;注射多索茶碱注射液0.2g/次 1次/d,并给予盐酸氨溴索30mg/次 1次/d。患者若存在呼吸障碍可给予吸氧,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痰利肺汤进行治疗。药方组成:莱菔子、紫苏子各30g,白芥子20g,厚朴、枳壳各12g,苦杏仁、桃仁、麻黄各10g,甘草6g。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加减:若存在严重的咳嗽、气短,加入葶苈子10g,并将苦杏仁用量提升至20g;若存在汗多、困乏严重,加入党参10g;若存在气喘则加入蛤蚧10g;若痰多颜色为白则加入胆南星、清半夏各10g;若发热则加入黄芩、知母各10g。药物用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两组患者共治疗1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疗效:采用我院自制疗效标准评价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但存在较轻的肺部哮鸣音或依然存在较轻的咳、痰症状,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70%~100%为显效。治疗后,存在较轻的咳、痰、喘等临床表现,肺部鸣哮音,中医症状积分降低30%~69%为有效。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症状无明显改变及中医症状积分下降<30%为无效。(2)血气指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抽取其动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pH值、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3)肺功能: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检测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情况。(4)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记录。最高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临床表现越严重[4]。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583,P=0.018<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PaCO2、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aCO2、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FEV1、RVC、FEV1/FVC)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肺功能各项指标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炎发生的主要病因为痰瘀壅肺,因此治疗需要以清肺化痰逐瘀为主,达到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的目的[5-6]。祛痰利肺汤主要功效即祛痰利肺、止咳定喘。目前多类研究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炎急性加重期的喘咳治疗中,祛痰利肺汤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增强肺功能,调节动脉血气,改善疾病转归与预后[7-8]。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采用祛痰利肺汤治疗效果更好,患者不仅疗效得到提升,肺功能、血气功能改善成效更佳,印证了其他研究结果。

祛痰利肺汤药物组成均为中药,其中的麻黄功效为宣肺平喘,厚朴、苦杏仁为止咳、平喘调理降气息运转;其他药物均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甘草的使用让各药物功效得到调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本文中所使用的的莱菔子具有改善胃肠蠕动的作用,同时利气、缓咳。厚朴提取物可通过降低血管壁通透性,阻止过敏介质释放,抑制抗体产生,从而减少应激性咳喘的发生[9-10]。麻黄中所含的麻黄碱物质可抑制人体炎性细胞中E2的分泌,起到降低炎性因子活跃性的作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其炎症因子水平表达较高,临床研究早以认定,麻黄的应用抑制了炎症因子的活跃性,有助于疾病预后[11]。紫苏中所含的紫苏籽能够缓解咳嗽症状,咽喉部因刺激导致的应激性咳嗽[12]。同时本文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随症加减用药;葶苈子有助于缓解咳嗽、痰多等症,咳喘严重者,可助肺气泄降,祛痰平喘[13]。疾病期间因人体各细胞均处于活跃状态,各细胞间互相调节对抗疾病,人体代谢、分泌等功能亢进,细胞因子长时间亢奋活跃,机体易出现疲乏感。党参的加入起到补中益气之效的同时,又可和胃生津,祛痰止咳,减少虚汗发出,有助于人体元气补充[14]。蛤蚧的使用有助于气短、呼吸的改善,因此对存在气喘的患者有益[15]。胆南星、半夏的加入提升化痰、消痞散结、祛瘀之效。黄芩、知母降热去燥,对于存在发热的患者有益。诸药配伍,起到止咳平喘,去燥、除湿、化痰,理气宽胸等多种效果[16]。

综上所述,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痰利肺汤,疗效更佳,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肺功能、血气指标恢复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阻塞性证候肺炎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