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3-02-04 07:44吴思滨张金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2期
关键词:曲度椎板椎管

张 睿 吴思滨 张金虎

江西省乐平市中医医院 333300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属于一种特殊类型颈椎病,是指≥3个连续或不连续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及椎间盘突出等病变,导致多个节段硬膜囊或脊髓受压[1-2]。MCSM所涉及的节段多、症状严重且复杂,患者多以椎体束征表现最为突出。目前MCSM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LAMP)两种,ACDF可以直接去除脊髓及神经根压迫,并进行后凸矫形[3-4]。LAMP术中通过打开椎板扩大椎管有效容积,达到间接减压目的,目前临床上对于ACDF、LAM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MCSM的效果差异尚无诸多研究报道[5]。鉴于此,本文探讨ACDF对MCSM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CCI)及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MCS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9.71±4.67)岁;起病至手术时间6~50个月,平均起病至手术时间(19.82±3.07)个月;病变程度:3节段病变38例,4节段病变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0.23±4.80)岁;起病至手术时间7~48个月,平均起病至手术时间(19.46±3.15)个月;病变程度:3节段病变36例,4节段病变7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MCSM患者均经临床症状及CT、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确诊;③病变节段≥3个;④能够耐受ACDF、LAMP治疗。(2)排除标准:①合并颈椎外伤、骨折或肿瘤;②颈椎先天性畸形或曲度异常;③既往有脊柱手术史;④合并颈椎感染性疾病;⑤精神行为异常,依从性较低。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LAMP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采用全身麻醉,于颈后正中取纵行切口,逐层切开,将皮下组织分离并将椎板及关节突显露,于症状较重的一侧作为“开门侧”,症状较轻的一侧作为“门轴侧”,将“开门侧”椎板全层磨透,“门轴侧”磨制成深达椎板深层皮质的“V形”骨槽,向“门轴侧”掀开椎板,松解分离黄韧带与硬膜囊间的粘连,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椎板于侧块,门轴背侧置入碎骨屑进行骨性融合,证实微型钛板固定理想及椎管形态良好后,冲洗、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观察组采用ACDF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全身麻醉,于C臂机下证实病变节段,将突出椎间盘组织、椎体后缘突出骨刺及后纵韧带切除,沿椎体后缘进行上下潜行减压,修剪碎骨块并填入合适型号的Cage,将椎间隙撑开,并置入Cage,待椎间隙均置入Cage并证实位置良好后,于椎体前缘进行钛板内固定,冲洗、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1.4 评价指标 (1)CCI: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时在侧位X线片中将C2~7椎体后下角连线长度为a,于C3~6椎体后下角取到a的垂线,该垂线距离依次为a1~4,CCI=(a1+a2+a3+a4)/a×100%。(2)颈椎功能: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时采用NDI量表[6]评估,包括颈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相关症状,共10个项目,总分0~50分,评分越高则功能障碍越严重。(3)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CCI及NDI评分 两组术前的C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CCI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6个月两组的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N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CI及NDI评分比较

2.2 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1,P=0.559>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发生率为5%~10%,会导致进展性脊髓功能障碍,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患者会丧失正常的生活及工作能力,特别针对MCSM危害性更大且治疗难度大[7-8]。目前MCSM患者一旦确诊后要及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将脊髓及神经根压迫解除,维持颈椎稳定,改善颈椎功能。目前MCSM的手术治疗入路方式主要包括颈椎前后及颈椎后路两种,但对于MCSM患者采用何种入路更为合理,目前尚无定论[9-10]。

本文中分析了ACDF与LAMP对MCSM患者术后CCI及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CCI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N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两组NDI评分均低于术前。关海山等[11]研究中指出,针对MCSM患者,采用ACDF治疗能够直接去除压迫,恢复神经功能,并有效维持颈椎曲度;采用LAMP治疗术后会出现颈椎曲度变小,与本文结果较为相似。提示采用ACDF或是LAMP治疗MCSM均能够获得良好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但与LAMP相比,ACDF能够恢复患者的颈椎曲度。LAMP术中是将椎管管径扩大、增加管腔容积,使脊髓向后移位,达到解除压迫的效果[12]。但LAMP会破坏椎管结构及椎板连续性,损伤颈后部肌肉韧带复合体等颈椎生物力学结构,导致鹅颈后凸畸形,不利于维持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导致颈椎曲度出现不同程度的变直现象,导致新的轴性症状[13-14]。ACDF术中采用颈椎前方入路,可避免对后方脊柱生物力学结构的破坏,同时可在解除脊髓受压的同时,可以撑开减压节段,并采用Cage融合、钛板固定,能够重建颈椎稳定性,恢复椎间高度[15-16]。有研究指出,与LAMP相比,ACDF手术技术要求更高,颈椎前方毗邻较多重要解剖结构,ACDF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障碍等并发症[17-18]。LAMP虽然可避开颈椎前方重要组织结构,在手术安全性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其对椎管结构及椎板连续性的破坏,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较高[19-20]。本文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相近,提示采用ACDF与LAMP治疗MCSM安全性相当。但本研究中样本量小,还有待临床开展大样本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分析ACDF与LAMP治疗MCSM效果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ACDF与LAMP治疗MCSM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均相当,能够恢复患者的颈椎功能,但与LAMP相比,ACDF在恢复患者的颈椎曲度方面更具优势。

猜你喜欢
曲度椎板椎管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技术微创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