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膝骨性关节炎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的效果

2023-02-04 07:44段宗耀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2期
关键词:力线半月板关节镜

邓 健 段宗耀

湖北省英山县人民医院 438700

膝骨性关节炎(KOA)产生的原因为关节软骨退化和增殖性改变及轻度滑膜炎,其中内侧型KOA发病率最高[1]。其主要表现为过度劳累时患侧膝关节内侧疼痛,休息后疼痛可缓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关节肿胀、积液、畸形等症状[2],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导致残疾。而KOA由于膝关节功能退化,容易并发半月板损伤,进一步影响膝关节功能。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可改变下肢负重力线,矫正畸形,在治疗骨性关节炎中应用较广且取得良好效果,同时膝关节镜下清理术也能有效治疗KOA[3],但对于KOA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尚无明确结论,基于此,本文旨在观察HTO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内侧KOA合并半月板损伤治疗效果及对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2例内侧KOA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内侧KOA诊断标准[4];(2)合并有半月板损伤;(3)年龄≤70岁。排除标准:(1)膝关节伴有严重感染;(2)基础疾病较重不能耐受手术者;(3)双侧膝关节病变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5.28±7.35)岁,BMI 19~27,平均BMI 22.68±2.11;左膝关节21例、右膝关节15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5~66岁,平均年龄(55.06±7.24)岁,BMI 19~27,平均BMI 22.41±2.16;左膝关节19例、右膝关节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完成指标检测。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HTO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用钢板固定患肢,膝关节内侧做一长约8cm的直切口,随后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对关节面进行检查,摘除游离体,行半月板成形术,对关节内不稳定软骨进行清除,随后分离软组织显露鹅足,于鹅足边缘向腓骨小头打入克氏针,测量其深度后,平行第1枚克氏针打入第2枚克氏针,在克氏针下方定位标记胫骨截骨和胫骨结节斜行截骨,于胫骨截骨端用骨刀逐步撑开,C臂透视下调整撑开角度直至下肢力线杆位于胫骨髁间嵴外侧斜坡处,确定好力线后置入钢板,钢板无孔区对应截骨区域,最后C臂透视下检查矫形结果与内固定位置,放置引流,冲洗缝合包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硬膜下麻醉后,于髌骨下内外侧取切口并置入关节镜,随后检查髌上囊、内侧沟、内侧关节室,观察并记录胫骨侧软骨病变程度,清理关节内不稳定软组织,随后对损伤半月板行半月板成形术或使用射频修正半月板。探查结束后,再行HTO治疗,步骤参照对照组。术后垫高患侧下肢以便于消肿,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d并接受抗凝止痛治疗,24h后根据引流量情况拔除引流管。术后第2天可开始膝关节屈伸活动,术后1周可负重下地活动。

1.3 观察指标 (1)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膝关节评分量表(HSS)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5],该量表总分为100分,从功能、疼痛、稳定性、屈曲畸形、肌力和活动性6个方面进行评估,<59分:膝关节功能较差,60~69分:膝关节功能尚可,70~84分:膝关节功能良好,85~100分:膝关节功能为优。(2)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6],准备一10cm直线,一端记为0,表示无痛,一端标为10,代表剧痛,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在直线上标记,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3)术前与术后1个月时拍摄膝关节站立位X线,比较两组患者MPTA和FTA差异。(4)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SS和VAS评分比较 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而两组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SS和VA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MPTA和FTA比较 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MPTA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MPTA高于对照组;而两组FTA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FTA低于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MPTA和FTA比较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发病时会影响膝关节组织和结构,早期KOA在关节软骨病变之前常常出现半月板损伤,半月板可维持膝关节稳定,膝关节的反复损伤进而造成半月板损伤,影响半月板对膝关节的保护作用,关节软骨损伤风险更大[7]。KOA病情进展加重后会出现膝关节屈曲畸形,多伴有不可逆性软骨损伤。由于该疾病与长期负重、炎症等因素有关,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8]。HTO通过矫正患者下肢力线,减低膝关节内侧间室压力,减少关节面软骨磨损[9]。本文结果表明,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HSS评分和MPTA较对照组显著更高,而VAS评分和FTA较对照组显著更低,表明HTO联合关节镜清除术可有效促进KOA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能减轻其疼痛感。考虑为关节镜下清理术可清除病变膝关节内部炎性因子、病变滑膜等,减轻关节内部机械摩擦,术中充分冲洗可降低局部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有效阻断炎症致痛机制[10],联合HTO可矫正下肢力线,内侧关节软骨磨损程度也会随之减小,同时,截骨还具有减轻骨压的作用,也可缓解患者疼痛感[11]。除此之外,本文结果还发现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表明HTO联合关节镜清除术可明显降低KOA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笔者认为,可能与单一HTO无法减少关节内部的炎症因子、不稳定软组织、病变滑膜的水平相关,因此术后恢复进程会延长且无法有效缓解疼痛症状。而HTO联合关节镜下清除术不仅可以矫正下肢力线,还能降低炎症因子、病变滑膜的水平,进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2-13]。

综上所述,HTO联合关节镜清除术治疗KOA合并半月板损伤,患者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膝关节恢复,并且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力线半月板关节镜
不同力线位置高位截骨术治疗KOA的临床疗效研究*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内侧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后的冠状面下肢力线是翻修的影响因素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尼采的哲学实践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足过度旋前对人体力线的影响及治疗方法①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