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沉的爱

2023-02-06 19:13杨雯茜
百花 2023年11期
关键词:演唱处理音乐分析

杨雯茜

摘 要:《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之情。作曲家陆在易为它谱曲,陆在易仿佛与艾青的灵魂相融合,深刻体会到国破家亡之痛,感受到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从而创作出这首饱含深沉爱国之情的作品。本文从创作背景、艺术特点、曲式结构、歌词与旋律的结合、演唱处理等方面入手,对《我爱这土地》这首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陆在易;《我爱这土地》;音乐分析;演唱处理

一、赤子之心——《我爱这土地》的时代背景

现代诗《我爱这土地》创作于1938年。在抗战时期,艾青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拥有一双翅膀,能够在祖国大地上自由地翱翔,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以“嘶哑的喉咙”比喻顽强的生命力与坚忍的意志,即使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也要奋力歌唱;即使“土地”被“暴风雨”不停地击打,即使面对着“悲愤的河流”与“激怒的风”,诗人也能看到“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即使面对着苦难的土地,也要无条件地去热爱、去拥护。诗的下篇与开头的“鸟”相呼应,“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即使是死,连羽毛也要葬在这片土地,体现了艾青对祖国深刻、悲壮的爱恋。

艾青所创作的这首诗深深打动了陆在易先生,陆先生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历史的使命感对这首诗进行谱曲。他借鉴了歌剧咏叹调的创作结构,将歌唱性与宣叙性结合,丰富了原诗的情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大爱”,符合他当时的创作理念。[1]

二、深入人心——《我爱这土地》的艺术特点

(一)曲式结构与分析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复二部的艺术歌曲,作品可分为两个唱段,都为结构相同的单二部曲式。该作品速度为中速,调性为降G大调,旋律与歌词相互映衬,将作者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前奏(1-9小节)为9个小节的一个不可分乐句,在主调降G大调上陈述,节拍从四四拍转为四五拍后又回到四四拍。第一小节由力度较强的高声部和弦进入,节奏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主,随后高声部为四拍的和弦持续,左手以十六分音符、六连音节奏不断发展,节奏较为密集,音乐如浪潮般涌来,右手以八度和弦不断下行,力度逐渐变强,在主和弦上达到Sf,以颤音和弦的演奏手法逐渐结束。前奏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伴奏音型以及情感基调,华丽的伴奏为歌曲增加了艺术色彩。

第一唱段由A、B两个乐段与补充乐句组成。

A段(10-19小节)可分为两个乐句(5+5),主调为降G大调。第一乐句以中弱的力度开始,主旋律平稳进行,以级进为主,节奏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左手伴奏材料来源于前奏,以六连音不断上行发展。第二乐句除落音外大致与第一乐句相同。

B段(20-40小节)由两个乐句构成(7+14),仍在主调上陈述。左手伴奏仍保持相同的织体节奏进行,第一乐句为7个小节的乐句,节奏结合附点节奏,使音乐更具诉说性。节拍不停地变化,使得乐句所表达的情感更加浓郁。第二乐句为14个小节,相比第一乐句情绪更为激动高昂。主旋律声部发展到中高声部,力度变强,随后变弱、变慢,情绪逐渐收回。

补充乐句(41-51小节)由11个小节构成,与前面的乐句相比更为缓慢、自由。左手伴奏为柱式和弦织体持续进行,由舒缓到紧凑,深刻地表达出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间奏(52-62小节)由11个小节构成,承上启下。通过九连音与三连音的节奏,使音乐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就如作者对祖国的情感与思念绵绵不断一般。最后4小节左手的跳音渐弱渐慢,推动音乐由高潮转入,为下段的“纵情歌唱”做了铺垫。

第二唱段与第一唱段结构相同。

A1段(63-72小节)一开始转入A大调,調性的转换使音乐更具幻想性。

B1段(73-94小节)到第三乐句回到降G大调,使得音乐表达的爱国之情更加坚定,推动情绪不断发展。

连接(95-96小节)为两小节的分解和弦,具有过渡性。

补充句(97-105小节)与之前结构、节奏、调性等相同。

尾声(106-119小节)可分为11+3两个部分。由f的力度进入,将音乐推向高潮。主旋律在高声部纵情歌唱,伴奏织体以柱式和弦为主,衬托主旋律声部。

(二)旋律特点

1.抒情性

如谱例1,该乐句是乐曲的首句,主旋律在中声部进行。该句旋律线条清晰、优美,以级进进行为主,伴奏声部呈波浪型,该乐句也为后面音乐的情绪发展奠定了基础。旋律与语言巧妙结合,仿佛是在对听众诉说故事,极具抒情性,这也是这首作品旋律上最主要的特点。

2.叙事性

谱例2属于这首作品的补充乐句。在前面纵情歌唱之后,作者运用了朗诵调的旋律——“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仿佛在轻声向他人诉说:即使我死了,我也要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永远留在这片土地上。这里新颖地引用了歌剧中宣叙调的元素,不仅使得作者的作品具有创新性,并且使作品具有层次感,更加戏剧性地表达了对祖国这份真挚的情感。[2]

3.装饰性

谱例3中的两个谱例都运用了装饰音。第一个谱例在“着”和“的”之间运用了下滑音,从si到la的小二度级进下行,使得在演唱方面更具技巧性与艺术性,也巧妙地推动情感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浓厚的爱国之情表达得更加坚定,更具信念感。第二个谱例在“爱”和“得”之间也运用了下滑音。这里下滑音的运用比第一个更加深刻,所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前一个小节的演唱是紧凑而果断的,速度较快,在“爱”这里速度变缓的地方运用下滑音,笔者能感受到作者的感叹之情,也是对前面歌词中提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一个回答,由“爱这片土地”升华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一种刻骨铭心的爱。

(三)钢琴伴奏特点

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中,钢琴伴奏与歌唱部分是相辅相成的。新颖独特的伴奏织体与层次多样的调性变化赋予这首歌曲灵魂的力量,使该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色,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值得后人进一步研究与学习。

1.伴奏音型的独创性

该作品在伴奏织体上别具一格——单音流动的织体与柱式和弦相结合。

在歌曲前奏部分,六连音节奏出现并贯穿全曲,为该作品伴奏织体奠定了基础。六连音节奏如流水一般,作品的情感也如流水般涌来,充实了伴奏声部。钢琴伴奏如同翅膀不停扇动,使主旋律声部作者所假设的“鸟”的形象更饱满生动,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即使饱受磨难,也要用生命歌唱。流动的单音伴奏织体,使音乐更具有连贯性与推动性,也使得音乐表达的情感如浪潮一般涌来,浓厚而深沉。[3]

2.调性变化的层次性

《我爱这土地》有许多不同调性的版本,这里笔者选择的是降G大调的版本。

作曲家以降G大调的主和弦开始,采用许多主调和弦进行,在稳定调性的同时,使得作品的和声更加丰富。在第二唱段,调性由降G大调转至A大调,调性的变化,使得作品具有层次性。第二唱段音乐更具幻想性,这里的“假如我是一只鸟”,与第一唱段不同,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句开始回到主调降G大调,作者的思想由幻想回到现实,国家战乱,即使没办法到一线,也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调式巧妙的转换,不仅在音乐上给予听众独特的感受,对于演唱者来说,情感再次代入与升华,随着调式的变化而不断深入,从而更好地体现作品所传达的另一层情感内涵。

三、声入人心——《我爱这土地》的演唱处理

该作品具有一定演唱难度,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及情感的把握与表达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一)气息的喷吐与练习

气息是演唱的基础,想要在演唱时确保声音通畅和位置正确,气息的运用尤为重要。笔者在练习这首作品时,最常用到的练习法是“震嘴练习”。随着音高的不断变化,“震嘴练习”不但能够练习气息的喷吐与嘴部的力量,促进共鸣腔体的打开,而且在演唱时不会轻易用到喉部的力量,使得演唱音高的概念被弱化,进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声音的位置。在演唱《我爱这土地》这首作品时,气息的喷吐非常重要,每个字都应该变成独立的个体,气息的喷吐要细致到每个字中。比如在演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句时,每个字都要紧扣气息,进而推动情绪的发展。所以在练习这首作品时,应多用“震嘴练习”法,随着旋律,体会小腹气息喷吐的感觉。

(二)咬字与情感的结合

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无论演唱哪首作品,都应该注重咬字的问题。“情”是歌声的灵魂,“字”则用来传情。在这首作品中,需要运用不同的咬字处理来体现情感的变化。

比如在演唱开头的“假如”时,口腔必须打开,将两个字结合气息清楚地演唱出来,不需要咬得太紧,就如说话般娓娓道来,从而带动情绪的发展。演唱时要注意突出每个重音的音头,比如“假如”的“j”。在注意元音的咬字时,也不能忽视辅音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在国家战乱之时,“我”力量有限,只能想象自己变成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虽然力量薄弱,但仍在抗争。在演唱时要注意咬字力度不能太强,要具有朦胧感,仿佛在大雾中摸索道路的感觉。在演唱开头两句时,要如同叙事般进行演唱,为后面情绪的推动与乐曲的发展做铺垫。

紧接着B段的“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更要求演唱者掌握快速节奏的咬字技巧,要结合气息,运用后背的力量,将声音推上去,做到声音的松弛與自然。这几句所讲述的内容是当时中国遭受着外敌的侵略,社会动荡不安,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悲愤”,我们“激怒”,我们能够感受到“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中华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保护家园。在演唱这几句时,应该进一步推动情绪的发展,由朦胧到悲愤,再到坚定不移,在演唱“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时,可以适当减小力度,带着温柔的情感去演唱,置身困难中看到光明与希望的情境。在演唱这段时,不能随意放慢速度与节奏,应严格按照作曲家的要求,由十六分音符到二分音符,再到全音符,顺着作曲家创作的方向,才能更好表达出作品的情感。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在演唱这句时,在咬字方面应当注重语言的倾诉性,要像说话一样进行歌唱。朗诵般的音调,仿佛在向听众讲述自己内心的情感,叙事般的演唱,力度变弱,速度变慢,轻柔中透露着刚强与坚定。这里作曲家采用了两个附点的特殊节奏,前长后短,使得音乐更具感叹性与倾诉性,演唱者在演唱时应将重点放于“死了”两个字中,可以适当延长,从而体现悲伤沉重的心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进一步让听众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在演唱后一句时,紧凑而果断,仿佛迫不及待地对所有人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最后的两个字“深沉”应该重点突出,唱得果断且坚定。[4]

第二唱段创造性的转调(由降G到A大调后又回到降G),使歌曲由沉重、悲愤的情绪变成具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带着幻想性。演唱该段时,虽然歌曲旋律大致相同,但歌者在情绪的处理上要更进一步,演唱时眼神可凝望远方,仿佛在幻想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之后回到现实,情绪上变得比第一段更加坚定,更加悲愤,体现歌曲的层次性。演唱该段时,音乐的处理由较弱到强,情绪爆发前的隐忍与平静,随着旋律的起伏逐渐推动,气息与字紧紧连接,不断推动后背的力量,不可因情绪的饱满而忽略演唱时小腹气息的推动与咬字。

最后尾声部分的“啊”,在演唱时要感觉在释放自己,高声歌唱自己的内心,通过腔体的振动,结合气息,使声音产生共鸣,让情绪达到高潮,最后再一次强调对祖国的爱,层层递进,表达的爱国之情令人动容,引起共鸣。

四、结 语

这首艺术歌曲结构新颖别致,复二部曲式的结构使音乐的对比更加强烈,更具有艺术性。作品的旋律悠扬动人,抒情性、叙事性与装饰性相结合,不同的旋律特色使音乐更加扣人心弦。作品的钢琴伴奏与主旋律水乳交融,独特的伴奏音型相互交织,调性的转换使作品更加具有层次性。《我爱这土地》通过“鸟”“暴风雨”“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等意象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地深沉的爱,也体现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石艺璠.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分析和演唱处理[D].天津:天津音乐学院,2019.

[2] 王滨.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音乐特征及演唱处理[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9.

[3] 胡春荣.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特色与演唱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4] 陈彦宇.陆在易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与演唱处理[D].沈阳:沈阳音乐学院,2014.

猜你喜欢
演唱处理音乐分析
艺术歌曲《乡愁》的演唱处理分析
歌剧咏叹调《来生来世把你爱》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论莫扎特咏叹调音乐特征和演唱方法
浅谈《黄河怨》的音乐处理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dumka》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