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之开头

2023-02-09 08:40杜娟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论点议论文观点

杜娟

技法指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议论文开头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开门见山式开头

即开头直接简明地提出中心论点,这样读者就能更为直观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劝学》开篇荀子就提出自己的论点:“学不可以已。”几个字便明确了学习的态度和重要性。再如《反对党八股》,作者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提出问题:党八股的八大罪状,然后逐段一一剖析,让参会者明确了讲话的主要内容,思路清晰,有的放矢。开门见山式开头,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其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故事寓言式开头

即开头通过一个故事或寓言来慢慢引导读者,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要求以“积累”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开头我们可以这样写:从前,有一个人到店里买饼吃,一连吃了六个饼都没有吃饱,接着又吃了半个,才拍拍肚皮有些生气地说:“我现在吃饱了,原来是吃了这半个的缘故,之前的六个饼是白吃了。”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这人之所以被众人嘲笑,是因为他不明白积累的重要,不明白没有量的积累就實现不了质的飞跃!这里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来引出观点,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让道理的阐释更加亲切,读者更容易接受。

三、提炼总结式开头

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提取出所需要的东西,进而归纳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如文题:“上”“止”“正”这三个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个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交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着待人处世之道。有同学这样开头:“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上”“止”“正”三个字概括了人的成长历程,蕴含着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与待人处世之道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有为青年,我们应坚守三字箴言。这位同学非常聪明,他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提炼,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认识。

四、修辞手法式开头

修辞手法式开头,往往能增强作文的文采,还能丰富作文内涵。我们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或诗句,来增强论点的理性,如作文材料:语文课上,同学们正在展开激烈辩论。一方观点是“历尽千帆,归来不再少年”;另一方观点是“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有同学这样开头:泰戈尔曾言“世界以痛吻我,我当报之以歌”。历经世事沧桑、人海沉浮,当铅华洗尽我们依然纯粹如初。这位同学用泰戈尔的话作为开头,无形中增添了其观点的内涵,使论点更有力量。再如有同学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创新:创新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放射出万丈光芒,引导我们不断前进,并且走向成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开头,使作文变得浅显易懂,既增添了文采,又说明了道理,更容易让人接受。但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一定要贴切,否则会让人产生炫耀文采、卖弄学问之感。

五、论证方法式开头

论证方法有很多种,如类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在议论文的开头运用一定的论证方法,会让读者觉得文章的逻辑性很强。如鲁迅的《拿来主义》,开篇阐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三种错误的认识之后提出: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观点。即采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破得越彻底,立得就越有说服力。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化险为夷”这一成语出自唐朝韩云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化”字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优秀习作

“化”在今天

◎一考生

成语“化险为夷”中的“化”字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古语教导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古者如此,今者亦然。在今天,掌握“化”的智慧,大有裨益。

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压力山大”的今天,“化”的智慧能带来许多便利。

做数学题时,老师常强调要学会“化简”,即化繁为简,化繁为简可让我们更快完成工作。完成项目时,把大工程化为小任务,逐个完成,这是“化整为零”。把繁杂的任务转化成公式一样的处理流程,“一条线”处理,这是问题的“合并简化”。“化”不只是转化任务,更是转化心志。如今,人们常面临来自工作、家庭、自身乃至社会的压力,甚至难以喘息,这时如果能把压力转化为提升自己的动力,才能不被压垮。施一公上大学时父亲去世,但他没有沉湎于悲痛中,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刻苦钻研生命科学,终有所成。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困境,只有学会像施一公那样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才能成为更好的人。走进社会,学会“化”的智慧对于我们很有意义。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化滴水之力为江河力量,以化解一个人的困境;发生冲突时,学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冰墙……

个体和社会都能从“化”字的智慧中得到启发,那国家呢?答案很显然。

世界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化、全球化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学会“化”的智慧至关重要。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中的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提议,广受支持。这其中的思想,便是把孤立的、各自为自己谋利的多个国家,转化为协同合作的一个整体,是“化零为整”的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需要串联起各国的利益,使大家为人类的利益而奋斗,把气候问题等看似无法解决的大挑战转化为每个国家出谋划策的任务。可以看出,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必须通过对问题的转化、易化,把各国的利益从“歧化”变为“同化”,来使世界维持在稳定发展中。

由此观之,熟练运用“化”的智慧,能把困难变简单。但是易化不是逃避,简化问题最终也要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抱着绕开问题的心理,则会弄巧成拙,化“神奇”为“腐朽”了。“化”的使用也需要深思熟虑,往好的方向“化”,才能尝到甜头。

绕开误区,善用“化”的智慧,我们便会发现:“化”至如今,益大矣!

◆点评

作者首段运用提炼总结式开头的方法,提炼材料中重要信息:“‘化字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引用了“化干戈为玉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并进行了古今对比,提出:在今天,掌握“化”的智慧,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论点议论文观点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观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