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增强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

2023-02-13 20:41荣利颖王文静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产教北京市校企

□ 文/荣利颖 王文静

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

1.适应北京产业转型升级的产教融合模式初步形成

近年来,北京市陆续制定《北京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为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服务的发展定位,面向高精尖产业发展、高品质民生需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引企驻校、引校入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进行产教共建,并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试行“入学即入职”培养模式。同时,各高职院校进行专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至今,共撤销专业31个,面向市场需求新增专业203 个,新增“3+2”中高职衔接项目261个,匹配北京市“三二一”产业结构升级。

此外,各院校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围绕产业发展新需求,联合企业打造高精尖产业服务专业体系的“北京模式”。同时,依托科技服务中心与行业智库等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建行业国家标准,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信息资讯服务、安全生产服务且效益显著。2019 年—2022 年,北京高职院校获得技术服务到款额约为16,216.72 万元,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40,648.01 万元。

2.校企教育链、产业链、科研链衔接程度有效提升

为深化产教融合,北京市加大企业参与力度。各院校积极推动企业高新技术、行业先进设备进校园,强化育人内容的衔接程度。组织行业专家、企业骨干、优秀教师协同开发优质课程,推进“岗证赛课”综合育人模式。同时,加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共同开发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建设数字化实训基地、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在线精品课程,有效提升高精尖、国际化高等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生在多项国内外职业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就业率逐年增高。2019 年—2022 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到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从2,701 人增长至7,055人,增长率为161.2%①。

教师是育人核心,师资水平决定着教育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程度。2019 年—2022 年,北京市制定“双师型”教师准入标准,培育职教名师,打造专业创新教师队伍,推进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吸引企业职工入校授课,进一步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数据显示:2022 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约为82%。高学历专任教师比例稳步提升,硕博学历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超过80%②。

此外,北京市高职院校还积极创新科研体系。例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立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服务中心和平台,聚焦中小企业服务,有效提升教育链、产业链的衔接程度。

3.工程师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形成北京模式

北京市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水平突出。近年来,北京市深入推进国家“双高校”项目建设、开展北京市“特高校”评估。截至2023 年,共建设“双高校”“特高校”19所,特色专业(群)、特色实训基地246 个③。

在高职院校特色化发展的基础上,各院校聚焦北京市产业升级需求,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多边技术协作,与各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探索多元化办学体制,制定人才需求新标准、打造办学新形态、探索合作育人新思路。一是在办学体制上形成以行业头部企业和学校为办学主体,行业协会、政府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育人联盟,共建企业冠名的产业学院、工程师学院和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二是在标准研制上形成高精尖技能人才标准,对标产业转型后的新业态、新职业、新岗位,共制课程新标准、共建高水平专业、共培教研创新团队、共研创新服务平台。三是在合作模式上形成以订单班为载体,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共同受益的“1+1+N”运行机制。通过人才储备班培养定向人才,形成“北京产业学院”发展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不足在产教融合方面的主要表现

1.生源不足、高技能人才稀缺,影响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2019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开启高等职业教育百万扩招计划。北京市各院校招生计划人数逐年递增,但实际录取率却逐年递减,截至2022 年,实际录取率由82%降至80%④。北京市高职院校多个专业面临生源紧张问题,难以满足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需求,造成企业复合型技能人才短缺。同时,受我国高考制度影响,进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优质生源较少。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习素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逻辑思维、学习力、自驱力、自控力、调节力等多方面,难以达到不同行业产教深度融合的生源质量要求。

此外,高职院校学生还存在就业率下滑、留京率低等现象。2019 年—2022 年,北京市高职院校学生留京率逐年下滑,从76.4%降至50.0%,四年共下降26.4%,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由80%降至60%左右。同时,北京市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质量的标准提出更高要求,不少基础岗位要求本科起步。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不论是学历层次还是能力素质均难达到当前相关岗位的用人标准,加剧北京市人才供需矛盾。

2.激励性、保障性政策不完善,制约合作经费的投入规模

经费投入是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当前,校企双方在经费投入上均存在一定限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校企合作经费投入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维持企业的参与热情、制约企业的经费投入力度与人才培养的合作深度。二是校企双方保障机制缺失,企业的合理利益难以保障。由于企业与院校的性质和立场不同,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投入力度大、培养周期长等特点。部分企业存在投入与产出不平衡的顾虑,影响校企合作的规模、经费投入及参与培养的力度。2022 年,工程师学院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增至55 个⑤。

3.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协调性弱,阻碍院校与企业双向融通

院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主体。在产教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院校教育理念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差异显著,专岗衔接不充分,主要表现有:一是教学计划存在矛盾,学校与企业均有独立运行体制。院校旨在培育人才,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当二者发生矛盾时,时间与人力资源难以协调。二是人才培养模式匹配度低。受行业特点限制,“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在某些行业无法匹配相应岗位用人标准及要求,部分学生难以满足部分行业相关岗位的实际用人需求。三是专业建设协调性差。在工程师学院、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中,企业典型项目教学化改造程度不高、工程师学院混合制经营机制不健全,教学工学存在冲突。四是实训条件有限。部分专业的技术与设备迭代更新较快,院校实训室设备不足、教师教学内容滞后,难以及时跟进产业迭代发展的速度。五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探索初期,由于固有学习方法对学习内容应对无效等因素影响,其内生驱动力无法支持可持续自主学习。六是学生职业素养不足。一方面,学生对实习岗位存在认知偏差、缺乏职业认同,尤其对一些体力消耗较大、危险系数较高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及工作量认识不足、理解片面,从学习到工作的身份转变周期长;另一方面,在高危行业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难以达到相应岗位要求。此外,部分专业的订单班由于行业特殊性、工资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造成学生对口就业意愿低,导致校企合作育人技能人才流失、人才培养成本的浪费。

4.校企专业师资队伍匹配度低,限制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师资规模和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近年来,教师规模逐渐紧缩。数据显示:2019 年—2022年,北京市新增专业超过200 个,而北京市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量、在岗教职员工人数和专任教师总数均逐年递减;同时,“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也有所下降,三年降幅约为6.12%,生师比由9.39%提升至15.9%⑥。为匹配北京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高职院校增加大量新兴专业;但是,已有教师规模和质量并未紧跟专业扩增速度,教师队伍规模缩小,师资流失导致生师比提升,不利于开展高质量教学。同时,校内、校外师资在专业性较高的专业中教学水平参差较大,校内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难以满足企业对学生知识储备的要求,学生在参与企业实训教学前对产业、行业、技术的深入认知与技术积累不够。此外,部分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无法满足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需要。

总而言之,当前师资规模和师资结构不仅无法满足专业大幅扩增的需要,更难以满足产教深度融合的教育质量要求,难以适应新发展格局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势必会拖后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师资规模、结构与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除专职教师师资不足问题外,兼职教师也存在一定问题。由于缺乏相应激励措施,当前资费标准难以吸引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短期甚至长期进校兼职授课。

增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产教融合策略

福斯特在《发展规划中职业学校谬误》中提出产教融合理论。该理论强调职业教育贴近本地实际就业情况和企业需求,开展“小规模”职业教育计划并进行灵活调整。

基于该理论,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旨在实现两方面目标:一方面,适应社会发展,即适应北京市“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北京市高精人才需求、适应产业前沿技术发展;另一方面,适应学生个体发展,即坚持教育本质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兴趣特长、适应学生未来发展。为实现以上目标,可从生源保障、资金投入、主体协同、师资匹配四个方面入手:

1.生源保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双量

第一,北京市应加强招生制度改革,吸引优质生源。一是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的格局。扩大津、冀两地招生名额,完善多元招生考试制度,提高补助金额,加大奖学金力度及费用减免[1]。二是在院校自主招生过程中,录取条件和标准可适当向各行业人才标准、企业用工需求倾斜,实现“招生—学习—实习—就业”全过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在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发展需要等方面与意向专业、岗位的匹配度,提升生源质量。

第二,明确技能型人才的广阔发展前景,增强技能工作吸引力。学生的职业意愿多取决于就业机会及就业前景[2]。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升社会地位、落实从业保障,有利于打破职业教育低收入、弱地位的偏见,扭转“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

第三,打破技术与学术的壁垒,提升技术与学术的融合度。当前,北京市急需了解AI、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与合作,共建职业本科。既发挥高等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也发挥本科理论素养提升的优势,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基础,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

2.资金投入:形成多方主体利益平衡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联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应不断扩大企业的资金投入,寻求多方主体的利益共同点,满足各方利益需求,主要分为激励性政策和保障性政策。

激励性政策包括:一是完善院校经费投入体制。《高技能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意见》规定,允许职业学校开展有偿性社会培训、技术服务或创办企业,所取得的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办学经费自主安排使用。落实相关政策,给予院校更多资金投入的权利,便于院校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所得收入投入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同时,推进产业学院混合制经营,激活企业参与教学的动力,刺激经费投入。二是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将中小型民营企业纳入财政政策保障体系,细化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探索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落实相关税费政策,提升中小型企业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加大激励政策的宣传。引导企业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获取税收、土地等方面红利,与院校携手共建共育。

保障性政策包括:一是加大政府对学生(学徒)及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财政补贴政策。提高学生在实习期的社保缴纳比例、加大实习工资补贴力度。二是健全校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根据行业特点,校企双方共同探讨、构建学校与企业合作互利共赢的政策与规则,明确院校、企业等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细化、优化校企合作中资金、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章程、条例,提升企业的参与感与认同感,加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度、力度与强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提高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留存率。三是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相应法条法规,满足产业发展需要,打消企业参与办学过程中关于投入产出不平衡的顾虑,确保企业在依法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享有相应权利,既满足企业的利益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3.主体协同:构建校企双向融通共生制度

第一,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教师技师双导师、学生职工双身份、教室工厂双场景、理论实践双模式的校企协同、融通、共生育人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学生与职工、教师与科研人员、课程与技术前沿“多元驱动”。产业的更新与发展要求岗位标准与日俱进,构建政校企多向融通共生制度,有利于调整对口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育教学方式,缩短院校育人与企业需求的匹配时间,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匹配度。

第二,构建政校企双向融通共生制度须打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顾虑、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强化企业社会服务的责任意识,引导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的各个环节。一是共制育人标准。对标行业需求,加大企业参与专业设置力度,完善校企共建课程体系的设计,推进企业典型项目教学化改造,开发国际化课程,提升技能人才竞争力。同时,加强调查研究。重视客观调查对政策、法律制定的重要性[3]。加强校企互访,互派师资交流学习。聘请第三方组织机构对市场需求、院校专业设置的匹配度进行调查,深入把握北京市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紧跟行业用工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二是共育培养模式。将企业纳入职业培训标准的制定主体[4],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融入行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共同修订学生“工学交替”的制度,满足岗位的新需求。同时,探索多种形式的“工学交替”。三是完善约束机制。规范企业、院校在合作办学中,签署规范合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促进合作。四是更新实训设备。紧跟行业先进设备与前沿技术发展,更新高职院校落后的教学设备,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换代,贴合企业实际需要与产业发展需求。五是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面对并处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六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将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需求相结合,引导企业定期进校开展行业讲座,更新行业发展趋势、未来前景和岗位标准,增进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的职业认同感,增强学生的社会感知力,培育工匠精神。同时,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并加强体能训练。针对特殊工作,开展模拟实训和沉浸式体验,多维度、全方位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七是转变企业用工理念。深化企业与员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开发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改善工作环境,提升岗位体验度,增强员工个人与企业发展的黏性,激发主动性、创造性、价值感、成就感。

4.师资匹配:扩大创新驱动的“双师型”队伍

第一,扩大教师规模。北京市“十四五”规划要求“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2%。因此,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应从两方面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一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教师待遇,落实相关保障,吸引优秀人才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给予教师自主科研、教学空间,为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创新教学提供设备保障。二是扩大兼职教师规模。提高兼职教师工资待遇,吸引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进校教学、指导。

第二,优化师资结构。一方面,对标新增专业合理配备教师团队。依据不同行业特点多元化配置团队成员,包含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高级技术工程师等不同类型。定期组织专任教师进企学习培训,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提高教师专业教学与岗位的匹配度。另一方面,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聚焦国际标准,吸引更多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参与教学,组建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三,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中小企业因其数量多、覆盖领域广,实施扁平化管理。同时,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聚焦细分市场、专注客户导向,非研发产品及其服务的创新速度较快[5]。因此,校企应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的水平,共同打造校企联动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增强院校为中小型新兴企业服务的能力,助力中小型新兴企业打造“拳头产品”,成为行业内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四,提升校企教师匹配度。建立校企教师合作开展教学的沟通机制,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共同商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探索校企教师模块化协作教学方式。将主要内容分步安排在不同学年,定期评估授课质量,保证“双师型”教师教学进度顺利衔接。

第五,健全科研激励制度。一是提高科研专项奖励比例,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探索,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将科研项目评估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激发院校教师的科研动力。三是促进成果转化。整合院校优势资源和企业前沿技术,强化校企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加大共同申报科研项目比例,企业提供科研团队,院校提供优势师资、学生,共建项目组,进行科学研发,将研究成果辐射社会。

注释:

①②③④⑥资料来源:2019 年—2022 年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整理或计算得出.

⑤资料来源:2019 年—2022 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新增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名单的通知.

猜你喜欢
产教北京市校企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