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2023-02-15 06:20杨丽兰周宛滢程晓娟
中国市场 2023年1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红茶指标

杨丽兰,刘 洁,周宛滢,程晓娟

(湖南工商大学 会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1 引言

随着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而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关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至关重要。然而,多数脱贫地区的特色产业由于地域经济条件限制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偏弱。因此,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究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脱贫地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内外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研究。David R.Kanter 和 Mark Musumba认为,政府、与农业有关的单位部门及科研机构的扶助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1]。Ademola A.Adenle、 Hossein Azadi和Louise Manning认为农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关注对各方面资源的保护,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国内学者从发展模式、地理标志产品、文旅结合、产业结构设置等方面对特色产业可持续问题发展进行了研究。如陈丹认为应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从而使相应的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明显提升[3]。杨永提出了以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切入点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路[4]。沈晨仕认为在寻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之中,推进文化产业与特色旅游产业的融合,通过有效衔接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措施建设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一种可行的新途径[5]。李霞认为因为农村资源本身具有突出优势,三大产业在供给方面有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使当地的特色农业发展存在发达与欠发达并存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6]。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但针对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鲜有涉及。因此,文章以湖南省安化县烟溪镇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烟溪红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利用AHP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烟溪红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促进烟溪镇红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为脱贫地区促进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对策参考。

2 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2.1 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1 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即指标体系必须有科学依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

(2)全面性原则。即构建的指标体系要能够反映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如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等多方面。

(3)层次性原则。由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复杂性,为了简化复杂问题,将其分为若干子系统,从而使其具有层次性。

(4)区域性原则。由于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程度不同,在进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时应考虑到该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针对该地区的指标。

2.1.2 评价体系

为了简化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系统,将其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反映了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准则层反映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层则由一系列具体指标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其中,准则层分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与环境系统。经济系统由4个指标构成:特色产业产出集中度指市场上特色产业的产出量对该特色产业所处行业的支配程度,反映了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发展情况。单位面积产值能力指特色产业所占面积的平均生产量,亦是评价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首要支持。特色产品省市场占有率指特色产品销售量在全省的同类产品销售市场的占比,从市场角度评估产品的预期发展。社会系统包含指标为特色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镇从业人员比率:特色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镇从业人员比率指在特色产业从业的总人数占全镇劳动力的百分比,劳动力是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资源系统由2个指标构成:特色产业平均企业种植面积指特色产业中平均每个企业占有且使用的生产种植面积,是特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特色产业土地面积覆盖率是指特色产业所占有的总土地面积于全镇总面积的覆盖程度,反映了特色产业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与政府对产业的支持度。环境系统包含指标为农药等有害物使用率:农药等有害物使用率指特色产业企业将有害农药用于生产的使用量,对特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图1 基于AHP的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2 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各层次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子系统,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

(2)通过专家打分对各指标进行评分,建立判断矩阵。打分标度见表1:

表1 打分标度

(3)将判断矩阵设为A=(aij)n×n,对A中元素按列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计算得到权重向量Wi,最后计算得出最大特征值λmax。λmax的计算公式为:

(1)

(4)为了确保结果准确,减少误差,需对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以随机一致性比率CR为检验指标。若CR<0.1,则表明判断矩阵一致性良好,反之,需重新调整判断矩阵。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CI为一般一致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2)

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可查表确定,具体见表2;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n为判断矩阵。

表2 阶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2.3 综合评价模型

在确定指标的权重后,采用模糊综合评分法对单一指标进行评估,具体的步骤如下:

(1)确定因素集U,U=(U1,U2, …,Un)。

(2)确定评语等级V,V=(V1,V2, …,Vm)。

(3)进行各因素评价,构造模糊关系矩阵R。首先构造等级模糊子集,再得出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rij(0

(3)

(4)确定评价因素的权向量Wi,Wi=(Wi1,Wi2, …,Wij, …,Wip),即

Bi=Wi×Ri

(4)

(5)

(5)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将Wi、R与被评事物进行合成,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向量B,B即整体相对于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即:

=(b1,b2, …,bm)=B

(6)

3 烟溪镇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3.1 安化县烟溪镇红茶产业概况

烟溪镇红茶产业链上游延伸有茶园4.5万亩,特色产业企业截至2020年有24家,全镇茶叶年加工能力达4000吨,产业生产总值5亿元,占全镇总产值的70%,已发展成该镇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同时以卧龙源、天茶红、九红等品牌为代表,总投资12亿元。向下游拓展则进入长沙市、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等多地茶叶市场,有固定经销商与上百家直营店。

烟溪镇坚持以第一产业红茶为基础,第二产业工业为中介,第三产业服务业为核心,多维度提高产业附加值。据官方数据显示,烟溪镇红茶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占全镇从业人员总数的37%;特色产业土地面积覆盖率为10%。

3.2 具体评价过程

3.2.1 确定指标权重

汇总各个指标的得分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计算,得到单一指标的综合权重值如表3所示。

表3 “烟溪镇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权重

3.2.2 确定模糊综合评级结果

汇总专家对各个指标的评价,按照上述步骤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向量,如表4所示。

表4 “烟溪镇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综合评价

表5 “烟溪镇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向量

3.3 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由表5可知,烟溪镇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一般阶段。由表3数据可得,经济系统所占权重最大,对烟溪镇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影响最大,处于一般等级,社会系统、环境系统次之,处于良好等级,资源系统所占权重最低,处于较弱等级。由此可得,烟溪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盈利能力一般,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较为到位。从项目层来看,“单位面积产值能力”所占权重最大,“特色产业投入集中度”“特色产业产出集中度”次之,且专家评分均位于一般等级。这是因为烟溪镇政府十分重视并大力发展红茶产业,但由于烟溪红茶的采摘暂时无法通过机器代替手工作业,且工人多为本地长期居住的老人、妇女,采摘效率较低。其中,“特色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镇从业人员比率”专家评分最高,处于良好等级,这与其家家户户种茶,祖祖辈辈做茶,世世代代做好茶的传统息息相关。“特色产业平均企业种植面积”专家评分最低,处于较弱等级,这是由于烟溪红茶企业大多“小而散”,整体规模较小,实力弱,且大多为小作坊企业,缺乏大规模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获得竞争优势。

4 对策建议

4.1 实行规模化管理以提高产品产出率

由于特色产业土地面积覆盖率与特色产业平均企业种植面积较低,导致烟溪镇特色产业的人均耕地面积占比较少,土地的单位面积产值能力较弱。一是应当缩减人均差距,对低薪工作人员进行补贴,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设立激励制度,对生产积极性高的个人给予奖励,鼓励员工进行良性竞争,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产品的产出率。二是大中型企业可以并购小型家庭作坊式企业,完善大中型企业规模,助力龙头企业与规模经济形成;促进生产车间的标准化、集中化、规模化,实现简单化的有效作业。

4.2 引进创新型技术人才改良产品研发技术

烟溪镇特色产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且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据此,烟溪镇可以与农科院以及其他高校的相关专业展开产教融合的合作,引进专业人才。在生产方面,探索更高产量的红茶品种进行改良,设立规范化标准指导茶农对茶树的种植培育与应季采摘。同时研发适应当地地形地势与采摘标准的机械设备,在设备升级的基础上进行工艺流程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原料利用率,突出烟溪红茶产品创新性的竞争优势。

4.3 增加宣传投入提高品牌知名度

烟溪镇特色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和市场,此处的交通较为闭塞,企业对宣传的投入少,导致产品知名度低,加大了产品纵向融入更高等级市场的难度。一是茶企管理人须扩大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发挥原有优势,申请地标农产品与特色技术工艺专利,营造良好品牌形象。二是进行外部资源拓展,聘请市场营销专业人员进行宣传策划;在茶叶的销售方面进行电商化改造,利用新媒体运营的方式吸引客户群体,从而横向拓展产品市场,提高特色产品的省市场占有率。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红茶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蜜香红茶
最新引用指标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红茶与绿茶有什么区别?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立顿红茶等50多种产品保健效果未通过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