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教学的三个核心“场”

2023-02-15 22:47陈祥春
教育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学思维课程

陈祥春

长久以来,高考这个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机制就像悬在高中教育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牵动着无数学子、家长和教师的心。新课程改革一直在努力消解应试主义以及孤立的学科主义对学生学习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办学管理行为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并试图建构新型未来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个消解与建构的历程中,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面对未来育人目标和中高考这样单一的评价模式,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落地实施具体应如何推进;二是面对普通高中千篇一律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个性化的学生,在课程中融入核心素养。

结合南武中学近八年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解开学校育人模式改革、以学生发展指导为引领、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课程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的钥匙,是“思维教学”。具体来说,是以“思维、思考、思想”为教学的价值追求,从知识型课堂、理解型课堂向聚焦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思维方式的思维课堂转型,从传统、单一的“讲练结合”学习向跨学科学习、完整学习、智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转轨,以“思维培养”作为落实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突破口。

这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创建三个教育场域,即激活思维动能的“问题场”、拓展创新思维的“学创场”、塑造全面思维的“课程场”。

激活思维动能的“问题场”

2000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对思维的起点和源泉进行了说明——思维是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动能的重要途径。在学校“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价值追求下,“问题驱动”成为构建思维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

问题驱动的关键在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整合和选择。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内容之“深”,不是指教学内容本身要“难”,而是指师生围绕问题,对知识习得过程的体悟之深、之切。问题驱动的背后,是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优化,这个过程是有章可循的、系统的。每一次思维课堂研讨,我们都要思考四方面内容:一是落实什么核心素养;二是培养学生什么思维;三是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四是思维教学达成度如何。

例如,语文课堂可以通过对语调、节奏、语气、语速的把控,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文本,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数学课堂可以创设情境、构造问题,将问题带入生活,增加学习乐趣;物理课堂可以从一个典型的几何图形引入,让学生在建模中理解物理本质,在头脑风暴中拓展思维……教师作为思维课堂的引导者,要不断领悟问题背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设置好问题、真问题。

以问题为起点,构建高质量的思维课堂还要紧扣另外两个关键词:情境和过程。好的学习方式,一定是重视过程的学习方式,无论是互动、启发,还是探究、体验,都是真实的学习过程;好的思维课堂,一定是以培养学习习惯和优化思维品质为价值追求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有思想力的课堂。思维课堂实施,要把控好五个环节,即“问题提炼、情境设计、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思总结”。在每个环节中,都渗透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师生在精神上相遇、在智慧上碰撞,南武中学组织了动态课堂、跨学科教学、基于信息和人工智能的智慧课堂等多种现代课堂形式,探索了多种学习方式,如课堂接受式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基于技术的智慧式学习甚至远程学习等,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此外,思维课堂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要从评价教师的“教”转向评价学生的“学”,具体来说就是“传授知识有宽度、拓展潜能有厚度、培养思维有力度”。

拓展创新思维的“学创场”

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沃拉斯曾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活动过程,分成准备、孕育、明朗和验证四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发现问题只是起点,找到问题后,通过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做實验等多方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才有可能产生创新思维。同样地,学生们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更好地把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技能,提高对抽象原理的理解能力,并把这种技能迁移到其他思维活动中,更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场景中。

为此,学校开拓了另一个教育场域——学创空间。所谓“学创空间”,就是学习与创造的空间,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的“学”与“做”的平台。2013年9月,南武中学从美国引进了STEM课程,作为学创空间的核心支撑课程,引导师生应用跨学科的项目式和主题式学习方式,分析、探究、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截至目前,学校先后建起了人工智能创新型实验室、斯坦福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学联动实验室、机器人教育创新型实验室、无人机教育与北斗导航创新型实验室、智慧美育创新型实验室等,每一个创新实验室的建设,都立足于课程体系的开发、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培养和学生过程性学习方式的探索,聚焦创新性思维训练,拓展学生潜能,培养关键能力。

此外,新时代的新高考、新高中,要求充分利用大学资源,把研究能力提前到中学来培养。高中和大学的衔接,是未来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16年,学校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康实验室”开展合作,建立“斯坦福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学联动实验室”(以下简称“斯坦福课程”),通过把斯坦福大学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一整套做法设计成若干个子课程,利用远程技术和定期实地指导,开展研究型人才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从资料的收集、课题的提炼,到实验的设计、观察、数据收集、结果报告,再到成果的提炼、交流、发表、参赛评比等,全程都由学生参与完成。每年,学生们还有到斯坦福大学交流学习的机会,听顶级的学术演讲,到重点实验室做实验,接触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优秀学生学者交流等。

塑造全面思维的“课程场”

思维教学的改革,已经从过去的重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转向全面完整、具体有效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故而,当下高中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具有深入、动态、全面、整体等系统思考能力的未来人才。南武中学将其归纳为培养“有灵魂的文雅南武人”,即培养学生善、思、雅、新的品质,而立体课程体系的构建,则是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品质的现实支撑与实现路径。

南武中学系统搭建了“‘古风·蓝韵拓潜”立体课程体系,“古风”寓意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百年南武丰厚的办学文化;“蓝韵”寓意学习现代科学思维,中西合璧、海纳百川;“拓潜”即挖掘与发展学生的潜能,是南武中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具魅力的办学思想。该课程群由国家基础类课程群(学业必修课程)、“思维·思考·思想”拓展潜能类课程群(高考必修、必选课程)、“古风·蓝韵”特色特长类课程群(选修课程)、南武拓潜荣誉类课程群(自选课程)组成。四个课程群全面囊括了核心素养和思维养成的方方面面,分类分层实施,学生可按需选学。

“拓潜教育”不仅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根据现代教育理论,改革、调整系统结构,构建新的教育模式,训练学生系统的思维能力,全面拓展学生潜能。拓潜特色课程分为拓潜人文课程、拓潜核心课程、拓潜实践课程三类。其中拓潜人文课程是通识课程,学生从入学到高二的两年时间里,依次选修“走进百年南武”“世界公民”等课程;拓潜核心课程是面向专修班的特色课程,主要包括蓝韵英语、图书馆语文、创意技术设计课、应用数学等;拓潜实践课程是专修班和普通班兼修课程,主要是文化实践体验活动,以活动课程为主。

以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内知识整合为某个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的STEM课程体系,有效覆盖了学生核心素养和复合能力等训练。课程涵盖绘图、建筑、城市规划、工程设计等在内的8大类、50多个小项的不同课题,每个课题包括1—5个学习阶段。这类通过实验、模型探究性解决问题的课程体系,也是“‘古风·蓝韵拓潜”课程系统的重要支撑,共同构建起塑造学生全面思维的“课程场”。

南武中学早在2011年就树立了“问题驱动思维”的核心理念,开启了由思维课堂走向思维教学厚积薄发的教学改革历程。岁月之阶跃动的背后,也是一段培育有灵魂文雅南武人的“砺得梅花香”的初心锤炼之旅。如今,南武中学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思维课堂为中心,包括思维导学案、思维训练、思维测评和思维作业在内的思维教学生态体系,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反思意识也在师生心中扎根绽放。

责任编辑:曹霁

猜你喜欢
中学思维课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