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激肽原酶联合微脉冲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对患者视网膜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3-02-17 01:31张永康葛吉林
陕西医学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增殖性激肽原视网膜

张永康,葛吉林

(1.西安普瑞眼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8;2.平利县医院,陕西 平利 7255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属于一种特异性眼底疾病[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增殖性和非增殖性[2]。增殖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该疾病中处于终末阶段,是由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再生形成,使其新生血管出现增殖、破裂,从而引起视网膜出现脱离,对患者的视力造成影响[3]。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为常用手段,但传统的激光治疗,视野相对较小,并且会造成暗视力受损等不良反应。而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激光技术开始出现,微脉冲技术在治疗该疾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减少正常视网膜组织的受损程度,提高治疗效果[4]。胰激肽原酶属于血管扩张药,能够显著改善血管微循环情况,降低血液黏度[5]。为此,本研究采用微脉冲联合胰激肽原酶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探究对眼功能、炎性介质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4例(94眼)。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研究组47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6];②患者均为单眼患病;③经视网膜血管造影、眼底镜检查确诊;④患者均具备相关手术适应证;⑤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者;②存在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者;③合并视网膜脱落、视神经病变、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者;④妊娠、哺乳期女性者;⑤临床资料不齐全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降糖治疗,控制血脂、血压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国药准字H19993611;规格120 U/片)进行治疗。使用剂量:空腹随水进行口服,2片/次,3次/d,连续治疗2个月。研究组:给予微脉冲联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微脉冲激光光凝治疗方法:选用577 nm眼科激光光凝机(美国IRIDEX公司;型号IQ577)进行激光光凝。患者取坐位,对眼球表面行麻醉处理和散瞳处理,在眼部进行连续曝光模式下,对视网膜周围区域行激光能量测试,起始能量设置50 mW,曝光时间设置0.05 s。随后递增能量,直至视网膜光斑呈现出淡灰色为止,记录其功率标准。待功率减半后,设置成微脉冲模式,多点模式,光凝范围:视盘上下血管弓外、颞侧上下血管弓外和黄斑中心凹颞侧2个视盘直径距离外视网膜,周边达赤道部。曝光时间0.03 s,Ⅲ级光斑,光斑直径200 μm,1000~1500点,间隔1个光斑直径。每次治疗500点,1次/周,连续治疗5次。胰激肽原酶使用剂量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1.3.1 视网膜功能、视力水平检测:于治疗前当天、治疗后第5天,对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进行检查。通过采用国际标准的视力量表,并以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为标准参考来对患者的BCVA水平进行检查、统计。通过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深圳华侠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OPTOVUE IVUE 100)对患者的CMT水平进行测量、统计。采用视力综合验光仪(山东盈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型号RK-160)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进行检测,记录患者检测前后的视力情况。

1.3.2 血液流变学水平检测:将所抽取的静脉血5 ml非抗凝试管中,静置30 min,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于-20 ℃冰箱保存、待检。通过使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青岛智汇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型号JC-2003)由检验科专业人员完成对血浆黏度(PV)、血沉(ESR)、主动脉瓣返流(AI)水平进行检测,并记录其数据。

1.3.3 炎症因子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具体实验步骤参考相关说明书进行检测。

1.3.4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黄斑区微血管水平、最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炎症情况得到显著减轻,相关指标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患者黄斑区微血管水平、最佳矫正视力以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水平均得到一定改善,炎症情况得到有效减轻,相关指标水平也逐渐恢复;无效:患者临床指标水平未得到任何改变,整体症状未得到任何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视网膜功能水平对比 见表2。治疗前,两组BCVA、CMT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BCVA水平升高,CMT水平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视网膜功能水平对比

2.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对比 见表3。治疗前,两组PV、ESR、AI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V、ESR、AI水平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表3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对比

2.3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对比 见表4。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表4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对比[例(%)]

2.4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见表5。治疗前,两组TNF-α、sICAM-1、IL-6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NF-α、sICAM-1、IL-6水平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表5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6。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3 讨 论

糖尿病现已成为我国的高发疾病之一,而且在发生糖尿病之后会诱发各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7-8]。临床中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玻璃体手术,但术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9]。而微脉冲激光技术为临床新型激光技术,其577 nm微脉冲激光技术在治疗该疾病中的穿透力更强,减少正常视网膜组织的受损程度,提高治疗效果[10]。胰激肽原酶为血管扩张药,能够对机体血管进行扩张,对血液黏稠度进行降低,从而改善机体微循环,减轻水肿情况[11]。

BCVA、CMT能够展现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情况,是对患者视网膜功能进行体现的常用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微脉冲、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BCVA水平升高,CMT水平降低。临床研究[12-13]表明,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其CMT水平均呈异常升高状态,而该指标水平愈高,则对患者视力影响越严重,并且直接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采用本研究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CMT水平,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水平,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而且患者在进行治疗前,视力均低于0.1,其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视网膜缺血以及视网膜内出血等造成。而采用该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视力,抑制新生血管的增殖性生长,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14]。

PV、ESR、AI为血液流变学中的常用指标,能够评估机体血液循环状态以及流动性的准确情况[15]。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微脉冲、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PV、ESR、AI水平降低。相关学者研究证实[16-17],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是由于眼部的毛细血管渗漏增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使其血液发生聚集、黏稠,造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从而加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而微脉冲是通过热效应对该疾病患者产生作用,起到抗新生血管及维持组织正常功能效应。而胰激肽原酶能够降低血液黏度,对血管产生扩张作用,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情况,从而改善病情进一步发展。

TNF-α为促炎细胞因子之一,参与炎性反应全过程,与其他相关炎性因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与患者病情具有直接相关性。sICAM-1以黏附分子形态存在,在机体中不仅对细胞间黏附程度具有促进作用,还能参与机体内炎性反应过程。IL-6能够诱导畸形反应蛋白生成,造成机体炎性反应[1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微脉冲、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TNF-α、sICAM-1、IL-6水平降低。相关研究证实[19-20],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会造成机体出现炎性反应,而炎症的发生同时进一步加重疾病。而采用相关手段进行治疗后,能够显著降低其机体炎症情况,改善病情。从而说明本联合方案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改善机体微循环,抑制新生血管的异常增殖生长,从而改善患者视力。

综上所述,经微脉冲、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得到显著提升,机体炎症情况显著减轻,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增殖性激肽原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胰激肽原酶在男性不育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胰激肽原酶联合金水宝胶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莫沙必利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50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