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3-02-17 02:19黄婷婷沈小英傅晓炜谢淑萍朱云霞
护理与康复 2023年2期
关键词:条目态度问卷

黄婷婷,沈小英,傅晓炜,谢淑萍,朱云霞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 310022;2.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2

临终关怀即安宁疗护,是指通过一系列照护方法来干预并缓解患者的痛苦,以此提高罹患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属于缓和医疗[1]。目前我国临终关怀的主要群体是癌症晚期患者,放疗是晚期癌症患者姑息治疗中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方式,约50%的放疗患者正在接受姑息治疗[2]。临终关怀是肿瘤放疗患者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3]表明,接受过专业的临终教育或培训、具有积极临终关怀态度的护士能够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肿瘤放疗科护士作为患者临终关怀实践的主要实施者,其临终关怀照顾态度和临终关怀专业技能对提升癌症晚期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维护尊严和“善终”较为重要[4-5]。因此,本研究拟了解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的针对性干预、提高晚期放疗患者的临终护理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护士群体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具有半年以上肿瘤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放疗科护士;具有执业资格证书并在岗注册;知情并愿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调查期间不在临床工作岗位的护士和进修护士。样本量为协变量个数的10~15倍[6],本研究中协变量共10个,样本量范围应为100~150例,考虑20%的脱落样本,本研究最终纳入138例。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伦理批件号:IRB-2020-33号。

1.2 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婚姻状况、职称等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接受过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培训、过去1年失去亲人经历等,以选择题形式作答。

1.2.1.2 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B(Frommelt Attitudes Toward Care of the Dying Scale Form B,FATCOD-B)

该量表由王丽萍[7]汉化,量表总体内容效度指数为0.92,可应用于评估医护人员的临终关怀态度。量表分为认知与情感2个分量表,共30个条目。情感分量表反映受试对象对临终关怀正性或负性情感体验(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的临终整体照护意识),共13个条目。认知分量表反映受试对象临终关怀的信念或认知(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共17个条目。运用Likert 5级计分法,正向条目中“非常同意”计为5分,“同意”为4分,“不确定”为3分,“不同意”为2分,“非常不同意”1分;反向条目则采用相反的方法算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计5~1分。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610~0.863,总分30~150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试对象对患者的临终关怀态度越积极,分数越低则表示其临终关怀态度越消极。

1.2.2调查方法

本研究借助问卷星进行发放和回收问卷。填写问卷前,研究者提前联系放疗科各科室护士长,解释此调研的目的、意义及填写规范,强调真实作答的必要性,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采用匿名方式填写问卷。为了保证数据收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问卷设置防重复填写,要求在30 min内完成问卷,并当场回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问卷145份,回收率100%,剔除超时未作答的3份、条目勾选为同一选项的问卷2份和信息不全的问卷2份,最终保留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5%。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教育获取渠道及FATCOD-B得分情况

本研究138名肿瘤放疗科护士接受过专门临终和死亡教育的占36.23%;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育、但在其他培训中有相关涉及的占54.35%;从未接触过的占9.42%。肿瘤放疗科护士对临终关怀的获取渠道大多通过医院培训课程(58.70%)、教育书籍(12.32%)、公众号等多媒体(22.46%)、身边朋友(6.52%)获得。肿瘤放疗科护士FATCOD-B总分及得分前5位和后5位条目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肿瘤放疗科护士FATCOD-B得分情况

2.2 肿瘤放疗科护士FATCOD-B得分对比

以肿瘤放疗科护士的一般资料信息为自变量,FATCOD-B总分为因变量,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肿瘤放疗科护士FATCOD-B得分对比(n=138)

2.3 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肿瘤放疗科护士FATCOD-B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FATCOD-B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表

3 讨论

3.1 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教育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中,90.58%的肿瘤放疗科护士对临终关怀有了解,但接受过专门培训的比例仅占36.23%,且获取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仍依靠医院的相关培训讲座等传统教学方式获取,并且只作理论基本概念的介绍或学习,确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国外从事临终关怀的工作者须经过标准的培训及认证[8]。我国于2014年引进美国的临终关怀教育协会课程(end of life nursing education consortium,ELNEC)临终关怀护理继续教育计划[9],但国内在相关培训项目和研究较少,在理论构建和实践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还需在探索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临终护理培训课程和项目上积极推进。

3.2 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分析

本研究中,肿瘤放疗科护士FATCOD-B总分为(107.08±11.38)分,高于天津市ICU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得分[10],与广州、佛山地区肿瘤专科医院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得分相仿[11]。可能与本研究对象均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士有关,工作性质特点使其在照护临终患者与接受临终关怀教育学习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与Dunn等[12]研究得分(130.0±12.7)分存在一定差距,可能与我国临终关怀仅有30多年发展历史,起步较晚,学科研究有限有关[13]。此外,在临终关怀认知理念和情感意愿两个层面中,肿瘤放疗科护士在认知理念层面较情感意愿层面表现较为积极。本研究中,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中心的临终整体关怀信念即认识得分为(68.02±5.81)分,临终关怀正性或负性情感得分为(39.62±5.83)分,这与问卷调查得出的高低分条目方向较吻合。得分后5位的条目(均为反向条目)中,3个条目属情感分量表,得分前5位的条目(均为正向条目)中,5个条目皆属认知分量表,表明临终患者的消极情绪给临终照顾护士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失落感等,与邓慧芳等[14]、王丽萍[7]研究结果相似。

表4 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3 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影响因素

3.3.1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影响

由于本次研究女性137名(99.3%)、男性仅1名(0.7%),比例失调,故后续没有做性别的单因素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宗教信仰影响肿瘤放疗科护士的临终关怀态度(P<0.05)。不同年龄段的肿瘤放疗科护士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相关临床经验越丰富,总分越高。有宗教信仰的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总得分较高,可能与其能帮助个体改善对生命的认知有关。

3.3.2接受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培训及过去1年失去亲人经历

本研究发现,在以往接受过专门的临终关怀教育及1年内失去过亲人的护士FATCOD-B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医院有关临终关怀相关培训学习,有助于提高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能力。相关研究[15]表明,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培训学习,不仅能增加护士的临终关怀知识,也能使其态度更加积极的去照护临终患者。过去1年有失去亲人经历的肿瘤放疗科护士临终关怀态度更加积极,因其更具有同情及同理心,更能感同身受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痛苦,相对也更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及临终关怀给肿瘤患者和家属带来的意义。

猜你喜欢
条目态度问卷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问卷网
态度决定一切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