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阶梯式导师团队培训在急诊科年轻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23-02-19 04:51王丽敏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阶梯式评判急诊科

王丽敏

急诊科是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中急危重症患者数量最多、病种繁多且日常工作压力极大的科室之一,也是患者被收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的必经之路[1-2]。近年来,受急慢性疾病发病率快速增加、交通事故频发等因素影响,急危重症患者数量呈现出激增态势,在进一步加重急诊科工作压力的同时也酿成了护士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局面[3]。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个体处于复杂的情境之中根据面临的问题以及选择做出正确取舍的能力,引入护理领域后则是延伸为护士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主动地、有目地地进行自我判断与反思,根据已知条件合理推理并得出科学决策的过程[4]。以往急诊科使用的传统培训模式以带教教师为主,急诊科年轻护士处于从属位置,难以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由此使得培训效果并非十分理想[5]。复合阶梯式导师团队培训模式是对以往本科护生导师制的完善与革新,由各个临床科室不同层级的带教老师组成专业性的导师团队,采取阶梯式培养的方式为临床培训出更多复合型人才。目前尚无该模式应用于培训中的临床研究,故本研究对此展开分析,探讨复合阶梯式导师团队培训对急诊科年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理论考核评分、实践考核评分的影响,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26名年轻护士(工作年限5年以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急诊科工作年限5年内且护士分级为N0、N1者;此前均未参与过类似培训者;如实了解研究方案内容且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轮岗或者是实习的急诊科护士;预期无法顺利完成培训者。所有年轻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平均(22.38±1.02)岁;学历水平:本科及以上10名、专科16名。

1.2 方法

所有急诊科年轻护士均分批完成复合阶梯式导师团队培训,培训时长1个月。培训方案与实施如下:

1.2.1 打造资深的急诊科导师团队 导师团队由10名护士组成,均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急诊工作7年以上,其中5名为急诊、专科护士。由经验扎实的主管护师作为一级导师、技艺精湛的急诊专科护士作为二级导师,形成一个阶梯式、层级分明的导师团队。

1.2.2 第一阶段培训 第一阶段培训由一级导师负责,主要包括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时长1周。在该培训过程中由导师围绕急诊科临床护理所需的知识、技能展开讲解,夯实急诊科年轻护士理论知识储备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情境模拟演练的方式对病区管理、消毒隔离、输液、静脉配置、治疗室管理、日常急救等进行反复演练,确保传授的知识点和操作技巧能够被所有护士掌握。在该培训结束后由一级导师对所有急诊科年轻护士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后进入更高层级的培训。对于未通过考核的护士,则是与下一批接受培训的护士一同继续培训,直至顺利通过考核。

1.2.3 第二阶段培训 对于通过一级导师考核的护士,由二级导师采取集中培训、座谈会等形式讲解国内外急诊护理方面的前沿知识和技能,在会上鼓励所有护士踊跃发言,就自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共同探讨,采取集思广益的方式解决相应问题。此阶段为拔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为期1周,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同样是采取情景模拟演练的方式由护士逐一扮演患者、急诊科护士的角色,按照进入急诊-急诊护理-转出急诊科的流程进行现场操作和实践。二级导师在现场实操过程中随时纠正错误的行为以及观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传授正确的处理、配合技巧,以便于急诊科年轻护士牢牢掌握。

1.2.4 第三阶段培训 通过二级导师考核之后进入第三阶段的培训,为期2周。此阶段培训重点集中于疑难病症、急危重症患者的照护。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急诊科近年来诊治的具有代表性的疑难病症以及危重症患者,还原当时场景并采取自行分组的方式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轮流完成典型病例的急救护理与照护工作。每个小组间采取相互点评的方式就护理流程中的问题环节进行总结。一级导师与二级导师分别从总体处置原则、临场处理等方面进行讲解。组织所有急诊科年轻护士对既往病例信息中采取的急诊科护理措施进行点评,根据所学知识以及掌握的技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来评价每项护理措施的有效性、重要性、完成情况,举一反三之下形成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1.3 观察指标

1.3.1 评判性思维能力 于培训前、培训结束后采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6]予以评定,包括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自信性、好询问性、认知成熟度等维度,每个维度均由1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1~6分评价,分值越高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好。

1.3.2 理论考核评分 于培训前、培训结束后按照以往培训考核方案进行考核,包括病区管理、消毒隔离、输液、静脉配置、治疗室管理等维度,每个维度的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理论考核成绩越好。

1.3.3 实践考核评分 于培训前、培训结束后按照以往培训考核方案进行考核,包括日常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症护理维度,每个维度的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实践考核成绩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急诊科年轻护士理论考核评分比较

培训后急诊科年轻护士的理论考核评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输液、静脉配置、治疗室管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急诊科年轻护士理论考核评分比较(分)

2.2 培训前后急诊科年轻护士实践考核评分比较

培训后急诊科年轻护士的实践考核评分(日常急救、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症护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急诊科年轻护士实践考核评分比较(分)

2.3 培训前后急诊科年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

培训后急诊科年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自信性、好询问性、认知成熟度)均显著高于培训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培训前后急诊科年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急诊科是一个被誉为“与死神赛跑”的科室,争分夺秒的救治与护理往往能够决定急危重症患者的生死[7-8]。近年来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重、急、险”成为其最真实的写照[9]。在长期高强度工作、强应激状态下急诊科护士普遍背负了沉重的身心压力,由此造成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高年资护士不断流失[10]。虽然年轻护士的加入为整个急诊科医护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于年轻护士占比提高之下整体服务质量不同程度下滑[11]。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与急诊科实际工作需求之间有明显差距,虽然年轻护士在校学习期间获取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急诊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却往往难以有效应对,使得她们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进行岗位摸索,护理质量自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12-13]。针对该问题,通过积极的培训成为缩短年轻护士角色转变时间、提高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14]。但是,传统的培训模式并非是以年轻护士为主体,带教教师/导师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年轻护士就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此种“填鸭式”的培训难以获得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浪费[15-16]。

复合阶梯式导师团队培训属于典型的言传身教培训模式,教学与培训期间能够根据护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培训方案,使得培训更具针对性和指向性[17]。同时培训人员直面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导师,随时提出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尚未掌握的知识点,后者则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耐心、细致地讲解,促使相关知识与内容在培训人员身上实现有效“正迁移”。阶梯式的导师团队又可以保障培训的连贯性以及有效性,只有通过初级阶段的考核后方可进入中高阶段的培训,既检验了前一阶段的培训效果,又可以夯实培训人员的知识储备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步入高等级阶段的培训后则是围绕国内外前沿知识和技能、基于代表性的疑难病症、急危重症进行模拟演练,并结合自身已经掌握的内容对既往病例中相关护理措施进行点评,既充分调动了培训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又可以促使其确立评判性思维,能够真正地、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去发现[18-19]。

本研究发现,26名急诊科年轻护士经过复合阶梯式导师团队培训,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寻求真理性、思想开放性、分析性、系统性、自信性、好询问性、认知成熟度)及理论考核评分(病区管理、消毒隔离、输液、静脉配置、治疗室管理)和实践考核评分(日常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症护理)均较培训前得到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实践考核评分上提升更为明显。结果表明,将复合阶梯式导师团队培训应用于急诊科年轻护士的培训工作中能够促使其获益最大化。分析原因:首先,该培训模式确立的一级导师与二级导师能够形成良好的协作效果,整个培训中二者分工明确,即:一级导师负责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而二级导师则负责更高水平的培训,整个培训方案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模式,确保所有急诊科年轻护士不会因学历水平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掉队。其次,由简入繁且将主场交由急诊科年轻护士的思路又可以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对既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有效锤炼了后者的评判性思维能力[20-22]。

综上所述,复合阶梯式导师团队培训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年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理论及实践考核成绩,促使年轻护士更好地胜任急诊科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广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阶梯式评判急诊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探讨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谈阶梯式朗读教学——以《天上的街市》为例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