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阻力性能的高速双体船结构优化

2023-02-21 02:16冷江南孙安欣陈海斌谢方伟田祖织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双体船船尾船体

冷江南 孙安欣 陈海斌 谢方伟 谢 飞 田祖织

(1.泰州市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泰州 225300;2.中国矿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徐州 221000)

高速双体船具有优良的耐波性和快速性,已成为船舶行业关注的重点[1-2],且近年来开始运用于海上搜救[3]。如何优化高速双体船性能,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目标。其中,双体船的快速性是船舶性能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发现,可以通过降低高速双体船的航行阻力来提高航速[4]。

国内外很多研究学者做了大量工作,部分学者通过优化船舶主体尺寸实现减阻的目的。杜友威[5]、熊志鑫[6]利用STAR-CCM+优化船舶长宽比,得到了双体船航行阻力与片体长宽比的关系。袁文鑫将数值模拟与Lackenby相结合优化船体线型,可通过调整片体间距优化阻力性能[7]。CEPOWSKI使用神经网络优化了船舶长度、宽度等参数。DOGRUL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了不同尺度下全尺寸传船舶阻力和水波动力性[8]。

部分学者更倾向于增加船尾附体,通过改善船尾流场来降低航行阻力。李乐宇在船首尾安装减摇鳍和压浪板,利用遗传算法对船体阻力进行优化求解[9]。张维英等人利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优化带球艏油船的阻力[10]。张奕提出多岛遗传算法优化球鼻艏设计[11]。张贝研究了不同船尾附体对船舶阻力的影响,并基于组合算法进行优化[12]。在工程应用中,还可以对船体表面进行光滑处理,以降低船体表面粗糙度,降低摩擦阻力[13]。

综上所述,降低双体船航行阻力主要有优化船舶船型、增加船尾附体和船体光滑处理3种途径。本文采用船体光滑处理方法,在船尾增加压浪板,通过改变船尾端的流场减小航行阻力。

1 物理模型建立

以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公司的高速双体船为研究对象,通过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船长8.00 m,单侧船宽1.20 m,吃水0.36 m,船体间距2.20 m。为降低船体阻力,在船尾增加压浪板,以改变船尾端的流场,从而减少船体阻力。压浪板沿双体船尾部安装,L为压浪板长度,α为下反角,且α=8°,结构及安装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双体船三维图

2 Fluent参数设置

在双体船的仿真计算中,船首的计算边界为压力入口,船尾为压力出口,船体表面及其他边界设为壁面。为防止回流,速度入口距船首为2倍船长,压力出口距船尾为3倍船长,侧壁面距船舷为1.5倍船长。因为船舶自由液面由水和空气两种流体组成,所以采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模型明渠流动捕捉自由液面,并采用k-omega湍流模型。利用平滑及网格重构的方法定义动网格区域,设置船体6个自由度信息。

3 仿真结果及分析

为研究压浪板长度对减阻率的影响,利用ANSYS Fluent仿真计算双体船在不同航速、不同长度下的航行阻力。航速选取v1=2.572 m·s-1、v2=5.144 m·s-1、v3=7.166 m·s-1,分别代表双体船在低、中、高速航行时的速度。船尾附体压浪板长度分别选取L1=150 mm、L2=175 mm、L3=200 mm、L4=225 mm、L5=250 mm。

图2为低、中、高3种速度下不同压浪板长度阻力随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可以看出,3种速度下船体航行阻力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零时刻,阻力值急剧升高并迅速下降,然后围绕一定值波动并趋于稳定。这是因为船体在静水中突然行驶时,自身具有的惯性阻力会导致航行阻力急剧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船体稳定,阻力趋于稳定值。

图2 不同速度下不同长度压浪板阻力值

减阻率n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old为未优化的航行阻力,N;Rnew为优化后的航行阻力,N。

由图3可知,3种速度下压浪板长度与减阻率不呈线性关系。在长度为150~250 mm时,减阻率先增后减。双体船在低、中、高速航行时,减阻率最大分别可达32.72%、23.11%和14.10%。此外,在本次仿真计算中,速度越小,减阻率越高,建议压浪板的长度控制在175~200 mm。

图3 减阻率与速度、压浪板长度关系曲线

4 结构优化

为获得双体船减阻率与航行速度和压浪板长度之间的关系,运用Matlab中Curve Fitting Tool工具箱,选用Polynomial函数拟合减阻率关于速度和压浪板长度的关系,拟合结果为

式中:f(x)为减阻率;x1为航行速度,m·s-1;x2为压浪板长度,mm。

为获得3种速度下压浪板的最优结构参数,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以min=-f(x)为适应度函数,约束条件为式(3)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双体船在低、中、高速前进,压浪板长度分别选取192.76 mm、202.33 mm、191.09 mm时减阻率最大,分别为31.63%、20.31%、14.23%。为了加工和安装简便,取3种压浪板长度均值即195.40 mm时各速度下减阻率都达到最小。

表1 优化结果

5 结语

以金海运船用设备有限公司的高速双体船为研究对象,通过ANSYS Fluent得到双体船减阻率与速度、压浪板长度的关系,再利用Matlab计算得出减阻率、速度以及压浪板长度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压浪板长度。结果表明:当双体船低速航行时,长度为192.76 mm的压浪板减阻率最好;当双体船中速航行时,长度为202.33 mm的压浪板减阻率最好;当双体船高速航行时,长度为191.09 mm的压浪板减阻率最好。综合考虑加工和安装情况,压浪板长度最终取195.40 mm。

猜你喜欢
双体船船尾船体
船体行驶过程中的压力监测方法
午睡
基于STAR-CCM+的双体船阻力预报
船尾外形对超声速弹丸减阻特性的影响研究
生命之船
中国船尾舵开创航行新时代
628客位珠江双体游船的设计
焊接残余应力对船体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分析
赴美军“仁慈”号医院船驻船体会
水下爆炸气泡作用下船体总纵强度估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