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2023-02-23 16:22张建王健余奎
关键词:徽派徽州建筑

张建 王健 余奎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0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是将设计工作、采购工作以及施工工作融为一体[1]。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由工程的总承包单位对工程的质量负全责,因此项目的总承包单位需要通过建立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照管理工作流程开展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全面利用专业知识、先进技术以及高效工具来确保工程的建造质量。

1 项目概况

南康区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项目(一期)包含多个外立面改造施工子项,主要位于龙华和龙回两个圩镇,圩镇街道处房屋密集,情况复杂。其中龙华分部主要包含:一期安置点背街小巷改造项目、老赣丰线综合改造提升项目、龙兴路特色商业街改造项目;龙回分部主要包含:万龙路两厢及圩镇房屋立面改造项目。改造路段总长预计4.5公里,涉及改造房屋700多栋,改造房屋立面面积约92000平方米,经费总预算为643.5万元,起始日期为2022年1月,完成日期为2022年12月[2]。我项目部按照全面提升示范镇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的要求,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周边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开展示范镇建设、整治,推进镇容镇貌综合治理;保护独特风貌,挖掘文化内涵,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特色示范乡镇。

2 徽派建筑

2.1 徽派建筑的美学特点

2.1.1 村落选址之美

徽州主要指的是古代徽州的六邑周围,那里的景色优美并且四面都由山体围绕。徽州先民考虑了地形、土地形貌、水流、风向等各种因素进行村落的选址。人们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依靠山水,乘势而上,根据地理条件设计建筑布局,优化生活方式,以亭台楼阁、水口塔美化景观,建造各种具有地域文化的建筑,以此来表达精神愿望[3]。由此,徽州建筑就成为一项具有艺术气息的建筑。徽州传统建筑的选址充分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2.1.2 空间布局之美

徽派建筑沿着中轴线交替排列着不同的房屋。在民居的前、后、左、右,分别布置了庭院以及花园,并可以在其中放置各种装饰物,具有明确的层级思想。通过中轴线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全面展现了徽派建筑平衡对称的建筑思想。所有类型的房屋都呈现出复制“中心”一词的趋势,且组团轴线清晰。这种类型的建筑综合体,从中心向四周伸展,十分有序。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徽州人民的凝聚力。这种布局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共同特征,表现出独特的空间美学,也是中国传统空间美学的代表。

2.1.3 建筑形式之美

徽州建筑的典型元素是马头墙。马头墙有强烈的水平感。外墙上几乎没有设置窗户。粉红色的墙壁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更容易地形成点、线和表面的几何形状,从而增加建筑的体积和完整性。与此同时,墙顶上的青瓦也为白色空间中设置了分界线。与墙面相比,框架形成了动态的线条运动,明亮而不轻浮。在屋顶错落的马头墙也为建筑增添了层次感,为人带来一种不一样的感官感受。

2.1.4 建筑装饰美

徽派建筑的装饰都十分精美,并且其中的徽州三雕也成为了徽派建筑中的标志性特征。徽州三雕是中国民间三大雕刻技法的简称,即徽州风格的砖雕技法、石雕技法和木雕技法。主要用于民居、祠堂、亭台楼阁、寺庙、园林等建筑的装饰。它内容丰富并且涉及范围广泛,在建筑中十分重视伦理表现和社会启示。雕刻并没有用色彩来使其更加美观,而是用它自身的高质量的颜色和构造来表现建筑的建造细节,古朴高雅。除此之外,徽州三雕的审美特点也是材质、形状等因素协调运用的结果,运用了对立与统一的审美法则,既强调外在,也强调内涵。同时,也寄托着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2 徽派建筑的结构特点

2.2.1 徽派建筑以木架结构为主

徽派建筑通常以木框架为主,利用砖料、木材以及石料等作为建造的主要原料。梁框架具有较多功能并且十分庞大,同时在装饰上下的功夫也很大。砖雕、木雕和石雕也很普遍,具有极好的装饰艺术水平。历史上,徽商通常在扬州以及苏州等地活动,徽州建筑也对当地建筑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徽派建筑朝南,对建筑内部的采光设计较为重视。

2.2.2 徽派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基准

布局由中心轴对称划分。中心是大厅,两侧是房间。大厅的正面称为“天井”,既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又有“四水归堂”的美意。民居的外观非常完整和美观。高墙是封闭的,马头直立在墙顶上并被称为“武”。墙面线条别有一番风味,黑瓦白墙,色彩彰显优雅大方的特点。在装饰方面,主要采用砖雕、木雕和石雕技法,如砖雕门套、石雕窗、木雕窗柱等,使整个建筑美不胜收。徽州建筑作为一个传统的建筑流派,集典雅、质朴、丰富于一体,至今仍保留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2.3 徽州建筑的色彩特点

徽州建筑的色彩特征是粉红色的墙壁和黑色的瓷砖。外观的主要颜色是黑色和白色。形成阴阳两极相映的情景,全面展现了徽派建筑典雅独特的艺术美学。徽派建筑中使用的材料通常是当地材料,因为其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并能够轻松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主要是当地的砖料、木材、竹材以及石料等。原料的颜色与建筑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实现了完美的美学效果。通过对材料的正确使用和安排以及与环境的完美融合,也可以看出徽州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推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

2.3.1 向大自然学习

徽派建筑的材料,一般采用徽州本土的传统建筑材料。通过充分利用徽州丰富的优良木料、石料、泥土、石灰等自然资源,不但能够降低建筑成本,而且还能够反映本土的生活习俗与人文建设审美意识。建材的来源也十分广阔,材料品种复杂多变。建筑材料的质感、图案和颜色选取均十分精细,让徽州建筑材料呈现了原本的生态与天然之美。建筑材料的简单工艺也凸显了徽州本土气息。为增加建筑材料的使用年限,不做过多装修而是在木材表面涂一层光清漆,这样就可以在不破坏材料纹理和保持原材料原色的情况下强调材料的平滑度。通过对建筑进行精细的手工设计和创新,精心雕刻或保持材料的原始形状,创造大量艺术装饰。

2.3.2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色彩构成上,徽派建筑十分注重不同色彩的对比以及相互通河。这种对比不是黑白之间的单调对比,而是利用其他颜色形成不同层次的搭配以及装饰。在使用颜色时,注意高度以及温暖的合理设计,并强调明显的层次感。徽派建筑在使用色彩单元时,注重层级的设计,有序、和谐、统一。在建筑环境中,粉墙、黑瓦、马头墙等独立统一的元素,并通过结合三维设计,不仅丰富了建筑色彩,而且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3 技术建筑结构优化

3.1 屋面镀锌钢架(钢结构)

根据示范镇建设的要求,项目的整个建筑风格为“徽派”风格。镀锌钢框架结构建筑在道路沿线房屋的屋顶上,相关成本占立面的比例最大。在设计这部分钢结构骨架时,要从工程的实际建造特点出发,以结构安全为基础,根据总成本规划、材料需求、局部环境因素等因素开展设计工作,以此实现提高设计效率的目的。

3.2 建筑马头墙(砖混结构)

青砖白缝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主要标志。在对老城区的旧建筑进行改造时,由于旧建筑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合理设计改造方案,在实际施工的时候采用在其地面上使用钢筋建造马头墙的施工方法。设计方法包括修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原始装饰材料,减少一些具有危险性的装饰构件,合理设计以提升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建筑的防御能力。

3.3 木质店招(木结构)

本项目建设区域地处圩镇核心区,立面一层房屋以商铺为主。通过地域特色的不同进行建筑的设计,融合本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区域特点,采用木质建筑标志,促进城市景观的综合治理,在保护独特风貌的同时,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价值,建设具有历史记忆、文化文脉和地域风格的特色示范镇。

4 工程建筑外墙形式的选择

4.1 色彩应用

对于示范镇而言,建筑色彩是体现乡镇色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体现乡镇地域特色以及自然环境特点的重要方式。让建筑的色彩和本地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与周围的建筑形成风格体系,让旧建筑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感,使旧建筑立面的色彩定位得以优化。在旧城区改造设计中,当建筑采用立面涂料设计时,要准确确定圩区城市色彩的特色外观,并明确指出立面涂料的陈设间隔,以促进建筑立面设计的顺利实施。

4.2 饰面材料的选择

旧城改造时,建筑材料的立面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的整体环境以及整体成本规划、材料需求等因素进行。与此同时还要确保饰面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建造的需求,从而促使项目的建造能够充分体现出当地的风格特色,实现高质量的改造项目施工。

4.3 施工工艺控制

本工程涉及大量房屋,因此需要形成一套完备的技术管理体系,对各项施工工艺以及工序要点进行明确,并掌握施工要点,从而确保立面改造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效果,促使项目建造能够在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

5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5.1 设计质量

设计是工程建造中的“核心”和“内在价值”,是工程采购和施工的基础环节。因此,设计质量是EPC项目管理的决定性因素。设计是将数据转换为设计图纸的过程。首先,要组织重要技术制度的审查,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其次,严格执行图纸审核制度,选择在施工图纸设计方面有丰富经验、高技术水平的专业设计人员。与此同时,需要严格执行图纸会签制度,进而避免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各种由于设计图纸问题而引发的施工错误。对成品图纸进行修改以及优化都是对图纸层次的升级。第一,图纸层次的升级必须得到承包商以及设备制造商的意见,以确保修改后的图纸满足承包商和设备制造商的要求,且不影响其他专业施工。第二,图纸层次升级前应与施工现场进行沟通,确保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避免出现需要返工的情况,为工程的建造节省施工成本。施工组织总体设计是EPC总承包商对施工现场的总体质量进行控制的重点,是现场管理的大纲文件。因此,高质量的施工组织总体设计是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总设计计划的编制需要由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工程师进行设计,专业工程师和安全工程师也需要参与其中,并且总设计计划的编制还要充分融合工程的设计方案。

5.2 设备质量

5.2.1 制造商选择

首先,应建立并实施一个完善、严格的设备采购体系。建筑施工设备应选择知名品牌与此同时还要切实考虑到设备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性,以长期合作厂家为准。制造商的资质、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必须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并且要选择在各方面都能够符合相应要求的制造商。制造商提供的材料和设备必须严格遵守许可证制度,总承包商参与重要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以及招标。

5.2.2 设备监测

监督重要设备的制造,技术人员需要定期对制造商检查设备的生产和加工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监理人员还需要熟悉与设备有关的法律条文、合同规定、技术规范以及工艺标准,了解设备的生产加工技术。准备并实施质量控制点,为关键连接和对过程运行有意义且符合要求的设备定期创建生产监控报告,并及时向项目部报告设备制造进度,并报告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5.2.3 现场检查

出厂前,必须对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其中包括功能、规格、尺寸、零件、包装文件、标识等。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在总承包商、现场经理、施工单位和制造商的参与下对设备的质量进行检验并对质量合格的设备进行验收。现场检查设备和随附文件,检查合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设备和备件的损坏情况。工程施工质量伴随着工厂的整个生命周期,是所有相关单位的重点管理内容。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从施工、设计和设备三部分入手,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措施。

5.3 施工质量

5.3.1 施工方案以及图纸会审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需要在施工方案以及图纸的会审阶段中进行有效管控,从而确保工程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施工工作。

5.3.2 施工过程控制

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由各专业工程师组织的各专业日常质量控制,形成检查说明和纠正要求;总承包商和设计单位在项目总工程师的组织下,每周进行联合质量控制,每月对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面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编制检查报告,其中要附上纠正实施要素;由总体单位组织承包商、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成立季度和年度联合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而编制季度和年度质量控制报告,随时纠正实施情况。同时,EPC项目的日常质量控制需要不时组织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与上述定期例行检查一起构成EPC项目日常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6 结束语

以上,以南康区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项目(一期)为例,对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分析,由于本项工程的建造整体属于徽派风格,所以需要在本项工程的设计方面、设备方面以及施工方面对工程的建造质量进行管理,利用EPC总承包模式的总承包单位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工程建造的高质量、高水平,为今后的工程建造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徽派徽州建筑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徽州人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徽派传统建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建筑的“芯”
多元期新徽派版画的传承与革新
山水画般的徽派建筑
浅谈徽派“马头墙”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