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
——以铜陵市新城办事处为例

2023-02-24 12:29汪婧欣
中国市场 2023年1期
关键词:新城园区社区

汪 洋,汪婧欣

(1.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安徽 铜陵 244031;2.安徽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铜陵 244100)

1 引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决议》提出,要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实践证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人民向往的奋斗目标,关键是落实到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为此,必须加快推动思想观念转变,推动体制机制变革,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新时代新阶段,为依托主城区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城市化进程,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快园区各项事业发展,让基层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主要承接园区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的新城办事处(以下简称“新城办”)因此成立运行。

2 基本情况

新城办为区政府派出机构,履行所辖范围内的管理服务职责,是新时代全面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产物。辖区面积约46.5平方千米,服务人口10万余人(不含企业员工)。自成立以来,新城办深化社区改革,撤销15个村(居),成立5个社区。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将2个党委8个党总支61个党支部,调整为8个党委(含1个小区党委)70个党支部。办事处按照“4+X”大部制改革要求,统筹下设5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设置了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部、城市管理部、平安建设部、农技站和财政经济管理所共6个部门,归口管理服务。

3 经济社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2020年,新城办引进项目总投资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依托北师大铜陵实验学校和南山康养等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2021年,招商引资完成投资7.9亿元,已到位资金7.9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目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4亿元,谋划5亿元以上项目6个。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不断提升新城办自我造血能力,为办事处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2 民生事业扎实推进

疫情防控常态长效,持续开展重点地区摸排登记,强化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全面巩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坚持属地管理,积极对接园区管委会、铜陵有色、铜陵学院,保障居民接种,努力构建居民健康屏障。棚改征收加快推进。2020年,共实施26个重点项目,交地总面积近1900亩,2021年新增征地面积360多亩,有力保障了园区精达股份、美联新材、泰富项目、有色蒸汽管道改造、马冲环境整治和二冶铁路桥下穿等多个重点项目落地。

3.3 环保治理持续推进

围绕改善环境质量,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扎实做好长江禁捕、禁烧禁燃、固废巡查、“散乱污”企业等工作。承接原园区网格化管理办法,衔接园区已征未用土地监管,压实属地责任,夯实工作基础,细化网格任务,与园区相关部门联防联控、联勤联动。深入开展辖区入河入江排污口溯源工作,进行河道清淤、漂浮绿藻清除及河道底泥清理,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做到环保工作举一反三、常态长效,为辖区生态文明建设交出“新城”答卷。

3.4 文明创建常态长效

以参评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举全办之力,构建辖区和谐人居环境。创新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回迁安置小区物业重新招标工作,强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整治改造,让基层群众乐有所居。

3.5 堡垒作用全面加强

为把园区加快建设成为践行“四创两高”的主战场、新高地,新城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两个坚持”“两个更大”使命任务,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认真履行基层党建主体责任,以全区“建组织、强覆盖”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依托新建小区配套用房资源,推进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根据区社区改革统一部署,改变村(居)空壳化粗放式管理现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正是新城办担负起了繁杂的社会事务,园区才能心无旁骛地抓项目、抓发展。目前,园区产业生态优良、人文生态优越、自然生态优胜,已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裂变扩张、跨越发展之路,探索出了一条企业先行、产业集聚、城区集成的发展路径,已形成了以铜基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电子信息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产业为支撑的四大特色产业集群。

新城办是在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自成立以来,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征收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项目推进建设的入库产出还需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潜力因税收入库渠道受到掣肘,直管社区运行模式调整不到位,尤其是人、财、物的合理化配置渠道还需进一步改进和畅通等。

4 服务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十四五”时期是新城办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新城办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党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按照“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对照“辖区内社会服务水平得到全面规范提升,管理体制更加完善,资源配置更加均衡,社会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产城融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主要目标,突出“倾心服务、助力园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社会事务发展目标,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为中心,提升民生保障效益和社会服务水平,切实在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中担纲承梁。

4.1 狠抓重点,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项目新建设

围绕服务园区和西湖新区的发展,做好园区西部园区棚改“清零”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征收工作、西湖新区集体土地的征收工作,为项目用地实施提供保障。围绕服务民生和社会稳定,积极配合园区相关部门做好群众安置和保障房审核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通过优化考核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制度约束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

4.2 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打造社区治理新优势

继续全面深化社区改革,承接好应由新城办及下属社区承担的各项社会事务。结合微治理项目,逐步构建社区多元治理体系。全力共筑平安建设,围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以社区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各社区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综治中心,建设社区调解和群防群治两支队伍,构建“综治领导+社区警务+巡逻防控+N名志愿者”(3+N)模式,打造基层治安管理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局面,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重点做好建党100周年的社会面稳控工作,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通过加强综治考核和合理运用考核结果来推动社区的平安建设。

4.3 综合施策,建管结合,激发城市管理新活力

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垃圾分类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培育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引导志愿者深入社区,与群众面对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和服务等志愿活动,让垃圾分类成为办事处新风尚。提标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深化办事处文明创建内涵,将“创建模式”转变为“建设模式”,把“精准对标”升格为“全面提标”,把创建“文明城市”升华为创造“城市文明”,不断推动城市文明再上新台阶。强力推进小区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回迁安置小区物业重新招标工作,加大对物业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真正建立起部门、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五位一体”齐抓共管的物业管理模式。结合新城办实际,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对辖区内老旧小区陆续实施整治改造工程,提升安置房小区生活品质和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4.4 健全机制,联防联动,走出生态文明新路径

加强大气污染整治力度,加大宣传和巡查监管,减少油烟扰民问题,确保辖区所有餐饮企业油烟达标排放。强化重点区域管控,强化宣传教育,坚决禁止焚烧垃圾秸秆。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持续开展环境问题排查工作,特别是“散乱污”企业和固废偷倒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加强长江岸线监管力度,以“水清岸绿”为目标,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扎实开展禁捕退捕工作,进一步加强禁捕退捕队伍的建设和部门协作,配合城管执法部门,实现常态化监管,强化沿江巡查,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按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做到量化、细化,完善考核内容,强化环保责任,提高考核效率,落实目标责任制。

4.5 以人为本,真诚服务,实现民生福祉新提升

以常态长效毫不松懈抓疫情防控为关键点,时刻绷紧安全之弦,高强度大面积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和外防输入工作。以全面提升规范养老服务水平为着眼点,加强养老服务中心公建民营后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养老机构平稳有序转换和集中供养老人生活水平不降低。以营造关心支持就业创业良好氛围为突破点,全面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完善办事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结合社区标准化建设,共建共享社区(村居)就业社会保障综合服务窗口。以构建“民生工程”服务体系为落脚点,充分发挥服务作用。高标准实施2022年各项民生工程,继续在2022年办事处民生工程考核中争先进位。大力宣传国家三孩政策。健全“五有”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切实把广大退役军人合法权益保障好,把广大退役军人工作和生活保障好。

4.6 紧抓重点,补齐短板,展现农业农村新风貌

扎实做好防汛工作,落实河长制,完善办、村居、民间三级河长制,开展常态化巡河,确保水系畅通。做好滨江岸线大堤防汛工作,保障基层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落实林长制,配备专职护林员,开展日常巡山,杜绝森林火灾发生。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实施土地整治项目。

4.7 组织引领,齐抓共管,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牢固树立“抓好组织工作是本职、不抓组织工作是失职、抓不好组织工作是不称职”的工作意识。落实落细主体责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中心工作同时计划、同时研究、同时部署、同时考评、同时总结,形成一种工作自觉,推动组织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真正把组织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完善基层组织设置,推进各新建小区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组织队伍,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全面落实党工委主体责任、纪工委监督责任、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和各社区党委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有效推进作风政风建设。要树立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无事不饶、有呼必应”的原则,积极主动地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保姆式”全天候服务。要积极协助和提供“一企一策”服务,本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大招强、招优引好的原则,特别是对外地高层次人才,要在临时住宿、户口落户、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贴心服务和帮助,切实解决外来创新创业人才落地的后顾之忧,以优良的作风助力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新城园区社区
3D打印社区
珠江新城夜璀璨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新城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