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2023-02-24 12:29
中国市场 2023年1期
关键词:在实践中优惠政策财税

于 泉

(阜阳市太和县高庙镇财政所,安徽 阜阳 236630)

1 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主体,其不仅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诸多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由于存在一些天然的劣势,如融资困难、发展资源少、管理能力弱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小企业的长久发展[1]。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同时也为了发挥出中小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国家就需要从宏观上做出干预。财税政策是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实践中加深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困境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而从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实际看,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比较大。在我国,所有的中小企业发展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本身由于自身的经营规模比较小、市场竞争力弱,很多商业银行觉得给中小企业贷款会有很大风险,给予中小企业的贷款帮助比较少,导致中小企业缺失了最稳定的融资来源[2]。近几年国家虽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融资困难的局面。

(2)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很多中小企业都是从家庭式企业发展来的,其经营理念、经营方式都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不太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3]。加上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薪资待遇比较差,难以充分吸引优秀人才,这也造成了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缺乏创新力,无法拥有自主品牌及核心技术。

(3)税费负担比较高。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缴纳的税收比较多,如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此外,中小企业还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甚至有的中小企业还需要缴纳社会性收费,这无疑会加重中小企业的税负,对其良好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 财政税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则

3.1 财政税收支持需要与市场竞争环境契合

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看,从改革开放至今主要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4]:一是处理构建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的重心主要是处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二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阶段的重心是和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中小企业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政府部门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对市场进行合理干预,如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让中小企业有更多的机会与大企业同场竞技、相互学习。在实践中利用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时,应该严格遵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要尊重中小企业本身的自主决策权。在国际上,不管是哪个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都是以市场规律为根本,进行经济引导和经济干预,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财税政策支持的作用。

3.2 财税政策与区域产业政策相融合

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注重公平的市场环境打造,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应该分区域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保证财税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区域产业政策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各项政策合力[5]。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升级是需要依靠财税政策相扶持的,而中小企业的产业扶持政策导向应该放在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上,引导中小企业能积极创业。同时在财税政策支持上还应该鼓励中小企业朝着绿色可持续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以此满足中小企业长远发展需求。

4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4.1 形成财税政策策略组合

首先,要落实有助于中小企业创业的财税政策。很多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甚至会出现企业破产的情况,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业财税政策优惠力度,对税收体系进行科学的调整,并对正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进行相应的内部格局优化,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当前财税政策的基础上,拓宽中小企业的发展渠道,调整中小企业的税务处理机制,协调好相关工商行政机构的各项事务[6]。同时在实践中还可以参照其他地区可行的执行标准,对中小企业实施选择缴纳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让企业能妥善处理内部税务问题,缓解自身的经营压力。

其次,要优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税收政策。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不仅在经营规模上比较落后,同时本身也缺乏充足的优秀人才,在发展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加上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有限,经济实力也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难以引起优秀人才的重视。对此相关部门需要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税收政策,促使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分配人力资源。一方面可以对中小企业的教育成本进行相应的优惠;另一方面对于进入中小企业就业的人才,要合理地安排其所得税。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培训中心,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

最后,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在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以后,依旧保留了原来企业所得税中关于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相关内容却做出了调整,企业所得税法对部分福利企业的税收减免优惠变成了根据企业给予残疾人员发放的工作标准进行调整,同时残疾人的范围也重新进行了划定[7]。中小企业在处理社会闲散劳动力达到相关指标后,应该积极地按照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其相应的福利补偿,在发挥出中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4.2 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首先,提高中小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的财税优惠幅度。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提升中小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等方面的积极性;同时相应部门也需要对协助中小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其他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实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可以针对中小企业前期的研发费用,允许其在没有形成无形资产前计入当期损益,并按照研究开发实际费用的55%做出税前扣除;而对于已经形成的无形资产,则按照相应比例作出摊销。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对升级改造的固定资产投入通过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税收政策支持。

其次,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财税优惠政策进行完善。在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一方面需要中小企业加强对在职员工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帮助中小企业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并且要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薪资水平[8]。在引导中小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时,相关部门可以推行员工教育资金实行据实全额税前列支的方式,这样可以很好地减少企业职工教育开支。另外,如果是通过参与自主创新而获得收入的中小企业科研人员,要给予其相应的税收优惠,实施税后财政补贴。

最后,优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创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新技术和新设备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满足自身发展需求。通过优化中小企业创新税收政策,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革新。对于中小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时涉及的设备折旧处理问题,可以通过降低对折金额的增值税、税收抵免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承担技术创新时的风险,降低其技术创新成本,促进企业技术革新能力的提升。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上,可以用到的税收优惠方法有很多种,如投资抵免、所得税抵免等,在实践中可以结合具体情况来做出优化调整,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4.3 提升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的融合

首先,要构建相应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的资本积累不足,信用评价相对比较低,自身抵押品相对比较少,导致很多商业银行都不愿意承担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从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实际情况看,在其持续运作、持续改革中,其向外界提供贷款的趋势逐渐降低,而担保业务、抵押业务却逐渐增加,但是商业银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业务则存在比较大的局限。对此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市场情况,构建一套完善健全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以此为出发点,实现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良好衔接[9]。在实践中可以对不同区域的惬意资本进行融通整合,并与政府部门联合,共同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准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这样既可以改变过去分散操作中存在的风险,也能拓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运营渠道,并能在整个经营过程中达到规模效益,对于风险管控有良好的优势。

其次,相关部门还应该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鼓励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如给金融机构实施优惠所得税税率、补偿风险损失等政策;还可以为提供给中小企业资金扶持的金融机构,给予相关资产购入减免税款的政策。此外,对于向中小企业进行投资的组织和个体,也要给予其相应的税收优惠,相关组织及个人从中小企业投资中获得的收益,在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享受相应的减免优惠。

4.4 提升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获得率

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综合素质相对比较低,在实践中中小企业一方面需要特别注重提高财会人员本身的综合水平,强化其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简化和调整,并且要强化政策本身的可操作性。在此过程中可以参照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方式,对税收体系进行完善,并且要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效性和连贯性。对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而言,也需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要帮助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充分理解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合理地开展税务筹划活动,促使中小企业可以在合法的范畴中减少税负。在实践中,相关部门需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收立法的层次,避免税务机关在完成预算任务后,出现“打折扣”执行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总体来说,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简化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税收优惠政策操作性、强化税收优惠制度等手段,指引中小企业可以在发展中节省成本。

5 财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注意事项

近几年,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单是在财税方面就有帮助中小企业增加营收、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财政资金支持等措施,特别是对微小企业,在所得税优惠政策上力度更是很大[10]。国家针对年应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微小企业给予了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减半增收的优惠,使得其真正税率降到2.5%,是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的1/10。在实践中好的政策制度必须在全面落实下来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要明确不同政策、制度在执行中的职责范围,避免出现多个部门相互推诿、互相“踢皮球”的情况。相关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职责,做好考核工作,对成绩优异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而对于行动不积极、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部门要追究其责任,保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能落到实处。另外,在政府采购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份额相对比较小,甚至是没有,所以政府部门可以针对一些大型采购项目,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采购份额比例,政府根据采购项目设置不同梯度,明确中小企业在相应梯度中的份额比,以此扶持中小企业更好的发展。

6 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也是推进市场转型的重要主体,其推进市场经济改革、满足社会就业等方面起着良好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还不太稳定,要想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改善产能落后的局面,就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而财政税收政策在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践中必须按照相应的原则,对当前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财税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借助财税政策来激活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优惠政策财税
在实践中理解和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在实践中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论曹魏时期的财税治理及对当代的启示
在学习中进步 在实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