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耳后局部注射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和安全性的影响

2023-02-24 03:41马永驰朱文燕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听阈尼龙突发性

马永驰 朱文燕 金 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江苏淮安 223300

突发性聋是指原因不明、突然发生的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上表现为单侧听力损失,还会伴有耳中堵塞感、耳鸣、眩晕的症状[1],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是其中的一种,患者表现出对低频段声音(1 kHz 以下频率)听力丧失,多发于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2]。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的作用[3]。由于耳中存在大量的类固醇皮质激素受体,因此糖皮质激素进入耳内后,可以与受体结合,消除水肿、抑制血管扩张、缓解耳内毛细血管痉挛、恢复耳内血运,是治疗突发性聋的首选药物[4]。目前临床上较多采取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进行全身治疗,但全身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5]。因此近年来局部注射激素逐渐兴起,可以较好地降低全身不良反应[6]。甲泼尼龙是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水、钠潴留作用较弱,在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但目前关于甲泼尼龙耳后局部注射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效果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该病患者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1 月至2021 年11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93 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 例)与观察组(46 例)。其中对照组男23 例,女24 例;年龄24~68 岁,平均(47.62±4.81)岁;病程2~15 d,平均(7.17±2.06)d;右侧耳聋21 例,左侧耳聋26 例;轻度耳聋13 例,中度耳聋21 例,重度耳聋13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25 例;年龄22~67 岁,平均(45.41±5.21)岁;病程3~15 d,平均(6.95±2.33)d;右侧耳聋23 例,左侧耳聋23 例;轻度耳聋12 例,中度耳聋23 例,重度耳聋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眼、耳鼻喉科疾病诊疗指南与护理》[8]中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依从性良好;③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中耳病变;②合并蜗后病变;③患有先天性耳部生理结构异常;④合并精神疾病;⑤合并其他主要器官恶性肿瘤;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⑦有既往听力退变病史;⑧治疗药物过敏;⑨合并高血压;⑩合并糖尿病;11入院前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者;12外伤或药物等原因造成的耳聋;13有脑部外伤。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YX-2016-100-03)。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80 mg 甲泼尼龙(0.5 g/支,比利时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 公司,生产批号:1603 B05)静脉滴注,1 次/d,连续使用3 d,后续降低剂量为40 mg,1 次/d,连续使用4 d。

观察组:于患者患侧耳后中上方1/3 处,斜向外耳道部位进针,感到针头刚接触到骨面时停止进针,局部注射40 mg 甲泼尼龙,1 次/2 d,共注射7 次。

两组其他营养神经与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方案及用药途径一致,共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①听阈水平:治疗前后,采用纯音听力计(型号:LK-225,济南来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患者的听阈。②临床疗效[9]:患耳的听阈恢复到正常水平或患病前水平为痊愈;听阈>30 dB 为显效;15~30 dB 为有效;听阈<15 dB 为无效。③血液流变学:治疗前后,采用SF-80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北京赛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浆Hcy,试剂盒购于上海研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YZ170711)。⑤安全性:统计治疗期间炎症感染、面红、血压波动及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听阈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听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听阈均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听阈比较(dB,)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听阈比较(dB,)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Hcy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cy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Hcy 水平比较(μmol/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Hcy 水平比较(μmol/L,)

注Hcy:同型半胱氨酸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增加,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发病率约为10%[9-10]。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发病突然,且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11],因此探寻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甲泼尼龙作为一种糖皮质激素,在低突发性聋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2-13],其不仅可以缓解内耳炎症反应,还可以增加耳蜗区域的血流量,有效缓解耳聋症状[14]。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糖皮质激素全身治疗,但极易导致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15-16]。因此近年来耳后局部注射的治疗逐渐兴起,在治疗突发性聋中取得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两组听阈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耳后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纯音听阈范围。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与血浆黏度是评价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指标[19-20]。Hcy 是血小板黏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Hcy 的水平增加会导致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造成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变化[2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Hcy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耳后局部注射甲泼尼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小板黏度。由于甲泼尼龙具有抗感染作用,因此可以在到达内耳时抑制感染,缓解血管充血,降低内耳毛细血管通透性。此外,由于内耳中广泛分布有糖皮质激素受体,因此甲泼尼龙到达内耳时不仅可以缓解炎症,还可以改善耳蜗区域的血流量、缓解组织缺氧、改善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22]。同时,耳后局部注射甲泼尼龙可以直达病灶,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林颖等[23]研究显示,耳后注射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聋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听阈值,降低血清Hcy 水平。唐慧玲等[24]研究显示,甲泼尼龙联合耳聋胶囊治疗突发性聋可以有效改善炎症,效果确切。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耳后局部注射甲泼尼龙可以有效降低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耳后局部注射的药物剂量较低,且耳后注射的甲泼尼龙无须通过血液-迷走神经通路的屏障即可发挥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较少,作用较显著[25]。

综上,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给予耳后局部注射甲泼尼龙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调节血浆Hcy 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听阈尼龙突发性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尼龙6的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
ABR、40Hz-AERP和ASSR与主观纯音听阈测定的相关性研究
短声听性脑干反应结合单频刺激听性稳态反应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评估中的应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电子及汽车用的高热稳定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