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针疗法在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02-24 03:41许小霞郑瑶洁吴彩兰
中国医药导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根型血瘀颈椎病

许小霞 郑瑶洁 吴彩兰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江苏常州 213003

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临床综合征,神经根型占颈椎病的60%~80%[1-2]。临床主要表现为颈部及周围部位麻木或剧烈疼痛,伴有颈椎功能障碍。西医多采用牵引、抗感染镇痛等药物,短期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不良反应较多,停药后易复发[3]。祖国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痹症”等范畴,病机为气血虚弱、筋脉失养,日久致气滞血瘀、痹阻筋脉。杵针疗法源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仲愚独创,运用点叩、升降、运转、开阖等手法,兼具针刺及按摩双重功效[4-5]。杵针疗法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其他疗法均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6]。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多伴有睡眠障碍[7-8]。本研究分析杵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1 月至2021 年4 月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5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 例与观察组4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9];②中医诊断符合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气滞血瘀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有颈部外伤史;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合并心血管、肝肾等疾病;④合并抑郁症等影响睡眠质量;⑤近3 个月接受针灸治疗;⑥经其他非手术治疗有效。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LL-13(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针刺联合牵引治疗。①针刺治疗:参照《针灸治疗学》[11]取C4~6颈夹脊为主穴,配以风池、大椎、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等穴。使用0.3 mm×40 mm 华佗牌毫针(苏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刺入0.5~0.8寸,行针刺手法进行平补平泻,每隔10 min 一次,留针30 min。1 次/d,5 次/周,连续治疗2 周。②颈椎牵引:患者取坐位,颈前屈15°~30°,以4~10 kg牵引力行间歇牵引,牵引2 min,间歇3 min,20 min/次,1 次/d,5 次/周,连续治疗2 周。

1.2.2 观察组 采用杵针疗法联合牵引治疗。①杵针疗法:参照《杵针学》[12]取穴,包括大椎八阵、百会八阵、河车印脑段、河车脑椎段、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患者取坐位,头颈稍前倾,手臂自然下垂。取大椎八阵、百会八阵穴位,术者持五星三台杵进行点叩手法(针头反复叩击施术部位)约5 min,进行运转手法约5 min。取河车印脑段、河车脑椎段,术者持七曜混元杵进行升降手法(针头接触皮肤,一上一下,上推下退)约5 min。取大椎八阵、百会八阵穴位,术者持奎星笔进行开阖手法(用力向下行杵,进杵深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则为开;向上提杵但杵针尖不能离施术腧穴皮肤则为阖)约10 min。取手三里、外关、合谷、后溪等穴位,术者持奎星笔进行点叩手法约5 min。1 次/d,5 次/周,连续治疗2 周。②颈椎牵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治疗后2 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主症记0、2、4、6 分,次症记0、1 分,总分0~29 分,总分越低临床症状越轻。主症:肩颈臂疼痛、颈部压痛、颈项活动不利、上肢活动不利;次症:肢体麻木感、腱反射、上肢肌力、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②临床疗效:疗效标准分为4 个等级,痊愈:减分率≥90%,显效:减分率70%~<90%,有效:减分率30%~<70%,无效:减分率<30%。③睡眠质量:治疗前、治疗后2 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7]评估,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 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0~3 分,总分0~21 分,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肩颈臂疼痛、颈部压痛、颈项活动不利、上肢活动不利、肢体麻木感、腱反射、上肢肌力、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积分和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周,两组肩颈臂疼痛、颈部压痛、颈项活动不利、上肢活动不利、肢体麻木感、腱反射、上肢肌力、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积分和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肩颈臂疼痛、肢体麻木感、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积分和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周,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和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睡眠效率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我国颈椎病患病率为7%~10%[13]。神经根型病理基础为颈椎间盘退变、膨出或脱出,导致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与体征[14]。抗炎药物可发挥消炎镇痛效果,推拿与牵引等能解除滑膜嵌顿、松解神经根粘连,缓解神经根压迫性损伤[15-16]。

祖国医学认为,颈椎病属中医“痹证”等范畴,项痹/肩颈痛与风寒湿外袭、气血亏虚、颈部劳损、筋脉失养等有关,治当祛风散寒、活血益气、通络除痹[17]。颈椎为督脉所主,大椎为督脉腧穴,百会属督脉经穴。头颈部与背腰部河车路包括督脉、夹脊穴及脏腑背俞穴,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18]。颈夹脊穴属治疗颈椎病主穴。杵针疗法以八阵、河车为主,联合手三里、外关等穴位,运用点叩、升降等手法,配合颈椎牵引,可行祛风散寒、活血益气、通络除痹之功。本研究中,治疗后2 周,两组肩颈臂疼痛、颈部压痛、颈项活动不利、上肢活动不利、肢体麻木感、腱反射、上肢肌力、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积分和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肩颈臂疼痛、肢体麻木感、压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积分和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述芳等[19]报道相似,提示杵针疗法治疗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值得肯定。

颈椎病可因经脉痹阻、气滞血瘀,导致阴阳失调、心神不安,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即颈源性失眠[20]。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伴失眠系颈椎错位压迫椎-基底动脉影响自主神经所致[21]。药物治疗睡眠障碍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大。失眠是杵针治疗的优势病种,通过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而养心安神[22]。大椎、百会等穴位多位于头面部和颈部,是治疗颈源性失眠应用频次较高的穴位,多归属于督脉,具有治脑宁心之效[23]。因此杵针疗法除了松解颈部周围组织、解除神经压迫,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外[24],还广泛用于治疗失眠。杵针兼具针刺与按摩的功能,但又不刺入皮肤,避免了皮肤感染风险[25]。本研究中,治疗后2 周,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和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睡眠效率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杵针疗法能明显改善气滞血瘀证神经根型患者的睡眠质量。杵针既具有针刺之功效,又无针刺的创伤性,建议将其作为治疗失眠的一种常规非药物疗法,但其改善睡眠的作用仍然有限。建议将杵针疗法与其他非药物疗法联合使用治疗失眠,以提高疗效;此外,能否逐渐使用杵针替代针刺疗法应用于其他临床疾病的治疗,也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根型血瘀颈椎病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