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问题审思*

2023-02-24 05:45赵业成
高校辅导员 2023年6期
关键词:泛娱乐化娱乐话语

赵业成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路桥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泛娱乐化”是当前肆虐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现象级思潮。美国知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首次描绘出“泛娱乐化”现象:“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1]现如今,在资本利益、网络媒介和受众需求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并在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的裹挟下最终演变成为一个隐蔽的、充满诱惑力的“手段”与“工具”。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正不可避免地遭遇“泛娱乐化”思潮的侵蚀渗透。由“泛娱乐化”滋生出的大量的“流量”话语、“娱乐”话语借助网络媒介在高校校园里迅速“走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遭遇很大的消解危机,甚至一度陷入“失声”“失语”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2]基于此,厘清“泛娱乐化”的成因,并廓清“泛娱乐化”的迷雾,是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地位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泛娱乐化”的成因

“泛娱乐化”是指娱乐走出自身的功能场域,不断地扩张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最终在资本加持、技术赋能以及个体心理异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展而成的一种泛化现象。从表面来看,“泛娱乐化”能够冲破主流话语,营造出一种集体狂欢的美好意境,使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但就其本质而言,“泛娱乐化”会致使人们以娱乐的态度消解一切严肃的东西,使整个社会在知识上和审美上都趋于浅薄与平庸,同时也带来社会价值共识被解构的危机。为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泛娱乐化”给人们思想上和生活上带来的巨大影响,要从本质上对其成因进行深度分析。

(一) 内在驱动:社会个体心理需求的外显与异化

娱者,乐也。自古以来,娱乐都是人们愉悦身心、舒缓压力的“调剂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每个人都面临着精神上的压力,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纾解精神压力的“窗口”。如果人的这种压力没有得到合理的纾解,就会滋生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终究造成人精神上的烦恼。而娱乐凭借其简单便捷、幽默轻松的方式,恰恰能够满足人的某种心理需求。相应地,人们也更倾向于在轻松的娱乐幻想中寻求精神刺激和压力宣泄。

在物质与精神日益丰富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发生显著变化,不再只追求简单的娱乐和放松,而是开始寻求娱乐化的最大“供给”。娱乐也从单纯能给人们带来感官愉悦的“调剂品”变成使人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过度依赖的“慰藉品”。如今,更是在资本利益与感官刺激的双重驱使下,娱乐被过度强调和加速泛化,并与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潮紧密媾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极端享乐主义,使人们沉浸于对物欲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之中。但就其实质而言,它不仅诱导人们把人生目标建立在享乐、欲望和功利之上,造成人们心理需求发生异化,而且使人们深陷“泛娱乐化”建构的世俗泥沼之中,有可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沦为“垮掉的一代”。

(二) 资本加持:娱乐功能泛化蔓延的主导与操控

“泛娱乐化”之所以在当今社会盛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商业资本在娱乐领域的无序扩张。从本质而言,“泛娱乐化”不单纯是娱乐元素的总集成,而是商业资本与娱乐元素相联结的复合物。伴随商业资本的强势注入,娱乐不断“越界”并扩展到政治、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逐渐异化成为资本增值与追逐利益的“手段”。

一方面,在资本利益的强势主导下,娱乐不仅仅是“主义”,更是“生意”。在市场经济规则的作用下,部分商业资本为更大程度地迎合大众需要、获取市场份额以及攫取更多经济效益,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将文娱产品及文娱活动进行“娱乐化”式的商业包装,有的甚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和感官刺激的“摇头丸”。[3]文娱产品及文娱活动的理性价值属性与娱乐功能逐渐走向隐却与“退场”,“泛娱乐化”由此产生。

另一方面,资本拜物教导致娱乐功能发生异化。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是资产阶级社会“颠倒的世界”引发“颠倒的观念”,马克思对其进行深刻的批判,而资本拜物教就是“泛娱乐化”产生的根源所在。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和科技的紧密交织发展,资本拜物教全面渗透进文化娱乐产业,文化娱乐产品的内容、形式、活动等亦都呈现出“泛娱乐化”景观。“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4]强大的资本力量为公众建构了一个全民狂欢的娱乐盛宴,致使公众产生“娱乐惯性”并且沉迷于“愚乐”而无法自拔,导致人们的价值认同与道德判断出现对立,最终陷入主流价值迷失困境。

(三) 技术赋能:网络“镜像世界”的助推与形塑

回望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技术变革在改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悄然形塑着社会形态。在当今网络信息技术时代,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媒介逐渐取代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核心地位,成为形塑社会形态的强大力量,并日益嵌入“泛娱乐化”的生长版图。[5]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介以及衍生出来的短视频、流行语、直播等视觉影像,“泛娱乐化”被加以赋能从而构造出一个持续带来感官刺激、全民狂欢的娱乐“镜像世界”。

颇为讽刺的是,一些娱乐内容制作者为迎合受众、刺激消费,竟将议题设置为明星崇拜、戏说历史、暴力色情等,通过制造各种“新奇”“轰动”事件来诱导受众。受众则流连于各网络平台的虚拟与现实之中,沉迷于“泛娱乐化”的刺激与昏睡之中,将猎奇式、沉浸式的感官刺激作为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方式,在资本构建的泛娱乐虚幻空间中无法自拔。更为关键的是,技术赋能下的“泛娱乐化”既是遵循娱乐生产逻辑的镜像表达,又是对于现实秩序偏离的欲望狂欢。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推荐、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平台可以轻易获取娱乐受众的喜好偏向,并根据其偏好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有针对性地推送具有感官刺激性和冲击性的娱乐内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娱乐“信息茧房”。娱乐受众沉溺在这些被专门设定好的“信息茧房”里,不知不觉被卷入了“娱乐至死”的大众狂欢浪潮之中难以抽离,进而导致理性失范,引发娱乐“饭圈”乱象。

(四) 思潮耦合: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扩张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等趋势日益加深,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6]意识形态工作日益成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7]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当代国际社会中的经济与技术优势,通过市场化与信息化的方式肆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而“泛娱乐化”的隐蔽性使其极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渗透与扩张的“工具”。尤其是在资本与技术的操控下,“泛娱乐化”迅速与各类思潮联合而衍生出新的变体,会给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隐忧。

其一,“泛娱乐化”与消费主义思潮勾连,以畸形消费来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从而谋取资本的最大程度增值。消费主义思潮主张功利至上和鼓吹享乐主义,其背后是基于资本逻辑的扭曲价值观。它往往通过渲染趋乐避苦、趋利避害和金钱万能来刺激人们的非理性消费。人们看似自由的消费实则是被资本制造出的“符号化”消费所诱导。在“泛娱乐化”和“消费幻象”蛊惑与笼罩下,人们很容易在“自觉自愿”中陷入诸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编织的巨网中而难以脱钩。

其二,“泛娱乐化”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合流,以娱乐恶搞历史来图谋现实之利,从而助推娱乐滑向“泛娱乐化”深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对历史进行选择性虚无,从而达到否定历史的目的。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悄无声息地披上了大众娱乐的外衣,通过歪曲历史、篡改事实以及丑化英雄来制造“笑点”,企图通过强烈“反差”大搞虚无历史、扰乱视听之事。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网络空间的沉渣泛起,加速娱乐价值功能的弥散与裂变而最终滑向“泛娱乐化”的泥潭。

其三,“泛娱乐化”与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交织,企图通过建构“以民为粹”的网络话语政治来实现“全民狂欢”景象。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推崇“以民为粹”,通常利用制造话题、传播发酵、诱惑大众,以达到煽动民众极端情绪、谋取经济利益以及污名制度体系的目的。为进行话语渲染,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会借助轻松的娱乐式修辞和语调去“破权威”“顶平民”“去主流”,引发民众在话语和行为上的失范,而此也为“泛娱乐化”得以泛滥提供了最合适的“温床”,“全民狂欢”景象亦随之产生。

二、“泛娱乐化”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具体表现

如前所述,“泛娱乐化”存在挑战国家权威、曲解民族精神、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随着“泛娱乐化”在网络空间的肆意蔓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变得尤为复杂。“泛娱乐化”参与的大众化与去中心化、内容的碎片化与媚俗化以及取向的虚无化与功利化,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造成了明显的消解危机,具体表现为话语主导力发生弱化、话语聚合力遭受钝化、话语引领力遭遇虚化。

(一) “大众化”对位“去中心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力弱化

目前高校主要采取的是以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举办思政类专题讲座或论坛以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模式下,高校作为施教者扮演着话语主体角色,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而如今在“泛娱乐化”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话语主导性和向心力遭遇严重削弱。

其一,主客体界限逐渐消融,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授-受”关系。技术赋能下的“泛娱乐化”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极大拓展,导致人人都有“麦克风”,“不平则鸣”的现象随处可见。信息源日渐由集中单一化走向分散多元化,原有的信息传播主客体界限逐渐走向消融,话语权力随即向社会大众转移。特别是网络话语平权化赋予大众更加广阔的自我表达空间和舞台,进而将现实中一切议题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于是各种夸张搞怪、调侃戏谑得以在网络空间甚嚣尘上,公众话语日渐演变为“娱乐至死”模式。受此影响,原本单向的思想政治教育“授-受”关系发生偏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削弱,存在着被抵触和被边缘化的风险。

其二,话语传播“去中心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日渐式微。媒介赋权下的“泛娱乐化”传播已逐渐由“人找信息”变成了“信息找人”,并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也即是说,在新媒介技术助推下,主流媒体、意见领袖甚至草根民众都能成为“泛娱乐化”信息内容的制造者与传播者。这种状况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心化生产和单向一维化传输模式,使传播权力呈现“去中心化”趋势。由于缺乏“中心”的指引,“泛娱乐化”所滋生出的“流量”话语、“娱乐”话语,极易引发“吃瓜群众”的强势围观和跟风。这不仅容易造成主流价值的失序,而且容易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的偏离甚至式微,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入“无人可诉”的尴尬境地。

(二) “碎片化”夹杂“媚俗化”,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聚合力钝化

现代新型网络媒介技术的迭代升级不但深刻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集中单向的传播格局,而且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从宏大叙事开始转向微观叙事,并呈现出普遍分散、个别极化的网络话语样态,而这也恰恰给“泛娱乐化”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资本利益的操控下,“泛娱乐化”通常将信息制作成短小、精微的话语文本,并巧妙地以碎片化形式传播给受众。由于蜂拥而至的碎片化信息缺乏“把关人”过滤,导致各种鱼龙混杂、充满媚俗的“泛娱乐化”话语借机充斥于高校话语场域。久而久之,“泛娱乐化”不但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而且还明显地钝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聚合力。

从传播形态上来看,“泛娱乐化”碎片化叙事肢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整体逻辑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是一个完整的宏大叙事逻辑和连贯的思维线性运动,具有较强的意志整合、价值引导和精神感召功能。而“泛娱乐化”话语内容不仅零散,而且异质、分裂,缺乏连续性和逻辑自洽性,呈现出碎片化、无序化的传播特征。“只言片语式传播也容易导致内容过于简单与片面,使对问题的思考变得单一化,缺乏理性思考和判断,其真实性也难以考证。”[8]虽然,“泛娱乐化”与现代快节奏、浮躁心态相契合,但其碎片化的内容叙事方式能够微妙地肢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整体性的逻辑结构和叙事风格,继而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崇高价值,易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导的失序危机。

从话语表征上看,“泛娱乐化”媚俗化倾向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整合功能。为了博取更多的受众关注和获取较多的经济利益,不少娱乐从业者开始走进“泛娱乐化”死胡同,不惜逾越价值底线与道德操守,以博人眼球的猎奇元素制造出一大批充满庸俗、低俗、媚俗化倾向的“愚乐”产品。而生活在娱乐文化中的大学生如若长期接触这样的产品,就可能会被“愚乐”所麻痹从而迷失在庸俗、物欲横流的精神鸦片之中,造成自身的价值取向模糊与混乱,导致“精神缺钙”。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严肃地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9]“泛娱乐化”以娱乐至上的态度消解历史、讽刺经典、调侃政治,一些较为肤浅、庸俗的文化“快消品”、文化“奶头乐”等也借势冒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价值受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与道德判断出现偏差,进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整合功能弱化。

(三) “虚无化”裹挟“功利化”,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领力虚化

“泛娱乐化”极大地吸收了虚无主义的否定性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微观上对个体的价值评价标准的虚化以及宏观上对社会价值共识的否定,使得人们在精神和信仰上陷入无所寄托的空虚状态。在“泛娱乐化”催化下,“主流价值、道德共识以及政治认同在资本和娱乐中逐渐虚无化”。[10]尤其是在“泛娱乐化”商业化特性的加持下,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追求,而是开始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把崇拜金钱权力地位、追逐网红明星偶像当作人生价值目标,人们的精神世界趋于萎缩和虚化,从而陷入价值认同危机以及虚无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现实困境。

“泛娱乐化”极力推崇“娱乐至上”的背后是对虚无价值的张扬,远离信仰、拒绝崇高、消解意义、否定先进,个体的理性思维和精神世界在这种虚无价值的腐蚀下变得扭曲不堪。正如有学者所言:“人在泛娱乐中不是感到满足,而是感到匮乏;不是感到确证,而是感到虚无;不是主宰自我,而是放逐自我。”[11]就此而言,“泛娱乐化”不仅造成娱乐的价值属性被曲解和虚无化,而且也通过炒作低俗话题、戏说篡改历史以及抹黑英雄人物、恶搞历史人物等来排斥与挤压严肃性的文化内容,特别是人们的理性追求与价值信仰在真假难辨的娱乐景观中被虚无化,造成人们产生心理和精神上的“自我矮化”。受此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取向、价值观念也发生潜移默化的嬗变,人生的意义和道德信仰坍塌,从而陷入虚无主义的“黑洞”之中,迷失人生坐标。此外,在“泛娱乐化”虚无主义的浸染下,部分大学生极易产生精神畸变,变得意志消沉,并且安于现状、不求上进,以“佛系”青年自居,以功名金钱、趋乐避苦为人生追求,把个人的理想信念物欲化,由此沦为精致利己主义者。“泛娱乐化”的虚无化与功利化倾向,在一定意义上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性权威和价值准则,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领力的损耗与弱化。

三、“泛娱乐化”消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塑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当前“泛娱乐化”在高校场域的甚嚣尘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造成的消解问题不容忽视。就此而言,为有效遏制“泛娱乐化”在高校场域的扩散蔓延,防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失声”“失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对“泛娱乐化”进行深刻的批判,揭开“泛娱乐化”的神秘面纱,着力从把握话语领导权、抓牢话语管控权以及掌握话语主动权等方面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地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一) 把握话语领导权: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力

“泛娱乐化”的大众化与去中心化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的弱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性和向心力受到削弱,继而造成话语的认同乏力。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把握话语领导权,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泛娱乐化”浸染的话语场域中占据主导,以增强其引领力。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正确导向,夯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占据话语空间舆论引导、思想引领的制高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同“泛娱乐化”话语的争锋日趋激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导向,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牢牢把握话语领导权,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同“泛娱乐化”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话语斗争,让主流价值话语顺利穿透“泛娱乐化”迷雾,继而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辨析“泛娱乐化”的实质,提升大学生对“泛娱乐化”的警惕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泛娱乐化”。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价值根基,是新时代大学生日常行为的价值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及话语实践创新。高校要坚持内容为王,使主旋律鲜明、富有正能量的话语充盈整个高校场域,清理高校话语空间的污泥浊水。高校通过线上线下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校园文化熏陶等多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并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大学生构筑抵御“泛娱乐化”话语不良侵蚀的坚强思想防线。

(二) 抓牢话语管控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聚合力

“泛娱乐化”话语传播的碎片化以及话语表征的媚俗化,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整体逻辑性和价值整合功能,并给大学生的理想观念、行为选择、价值取向等带来侵蚀,进而导致大学生最终陷入“泛娱乐化”建构的世俗泥沼之中。有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牢话语管控权,不断压缩“泛娱乐化”的话语空间,切实降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被弱化稀释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聚合力。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泛娱乐化”话语的引领作用。从本质而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涵,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关键就在于话语权的争夺和掌握。面对“泛娱乐化”话语在高校校园的肆意发展和野蛮生长,高校必须强化校园话语阵地意识,积极抢占话语传播制高点,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在话语权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对碎片化、媚俗化的“泛娱乐化”信息进行批判,坚决反击网络话语场域中的“泛娱乐化”声音,在关键时刻、重要问题上做到不失语、不缺位。此外,高校还应培育大学生的理性批判意识与媒介素养,确保大学生在面对繁杂琐碎的话语时,能辨识话语背后的潜藏意图和价值倾向,从而摆脱“泛娱乐化”话语的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掌握话语议程设置主导权。议程设置本质上是对话语主题的一种预先引导。“泛娱乐化”碎片化、媚俗化的背后是“众声喧哗”,高校传统“把关人”作用弱化,导致公共议程设置掌控权可能旁落他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入边缘化危机。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掌握网络空间话语传播主动权,不断加大对网络空间低俗庸俗、谣言诽谤等信息乱象的整治力度,及时清扫各种“泛娱乐化”信息垃圾,切实规范网络空间话语传播秩序,营造干净、清朗、积极向上的话语氛围。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在“众生喧嚣”的话语场域中充当好主流话语传播的“把关人”与“组织者”角色,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整合与批判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整体性理论精髓深度嵌入网络空间舆论引导话语碎片化形式之中,[12]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聚合力、认可度和实效性。

(三) 掌握话语主动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领力

在“泛娱乐化”虚无化与功利化取向的驱使下,大学生往往把“娱乐价值”置于自身价值的顶端,以至于他们在任何话题上都会表现出娱乐心态、娱乐思维,猎奇、恶搞等都已成为他们“喜闻乐见”之事。久而久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领力在“泛娱乐化”的悄然销蚀下也发生弱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斗争整合”中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权,积极应对多元话语空间的博弈格局,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切实防范和拒斥“泛娱乐化”话语的渗透,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领力。

一是要优化顶层设计,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机制。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主动探索网络话语发展规律,着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局和整体,从优化顶层设计入手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协同机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建立协调统一的“大思政”格局,全力构建全员重视、全方位推动、全过程监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机制,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效力。

二是要聚焦平台建设,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矩阵。高校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与新兴媒介技术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算法技术等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准化引导和创新化呈现。高校要不断强化校园媒体宣传平台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生成、发布和转发机制,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理论水平和网络素养。高校要扎实推动校园媒体平台的融合发展,依托微博、快手、抖音等传播平台建设打造话语传播矩阵,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占主导的传播态势,最大限度激发主流价值话语共鸣与效能。

三是要转变话语传播模式,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生态。技术与平台重构了传统传播生态,导致话语传播呈现大众化、平权化的趋势。这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话语主动权,关注受众需求,调整原有的传播方式和话语风格。在“众声喧哗”之中,高校既要“在场发声”,又要“现场转换”,从“灌输式”“独白式”传播转变为“渗透式”“对话式”传播,巧妙运用图像符号增加话语吸引力。在实现情景交流交融的有效互动之中,高校要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从虚幻浮华的精神世界中走出来,防止大学生变为“愚乐”自我的奴役。

“泛娱乐化”作为一股极具破坏力、极强渗透性和极大隐蔽性的现象级思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了严峻的消解危机。究其实质,“泛娱乐化”的兴盛弥散与社会个体心理异化、商业资本操控、网络技术赋能以及社会思潮耦合密切相关。“泛娱乐化”借助网络媒介迅速在高校场域肆意蔓延渗透,并呈现出参与的大众化与去中心化、内容的碎片化与媚俗化以及取向的虚无化与功利化特征。受“泛娱乐化”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力、聚合力和引领力遭遇严重的消解危机,并面临着被抵触和边缘化的风险。高校必须警惕和正视“泛娱乐化”,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严正批判,坚决构筑抵御“泛娱乐化”话语侵蚀的坚强思想屏障,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导向,要从把握话语领导权、抓牢话语管控权以及掌握话语主动权方面着手,消除“泛娱乐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的危机,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导地位,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帮助大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泛娱乐化娱乐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网络直播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娱乐眼
泛娱乐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