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价值及其社会担当

2023-02-24 19:4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西藏民族

韩 灿

(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从2019 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出台,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战略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也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机遇。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国家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为推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本文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下,更好地推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创新与传承发展,肩负起“治边稳藏”,促进民族团结的社会担当,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价值

“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西藏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是在西藏高原自然地域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民族文化,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沉淀。诸如传统体育中的赛马、摔跤、抱石、射箭、杂技、养生术、藏密气功等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中华文化共生共荣。有着悠久历史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中凸显应有的传承发展价值,弘扬民族文化。

(一)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继承现象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诞生于新石器时代乃至更久远的年代。原始社会时期,采集与狩猎是藏族先民的主要生产方式。昌都卡若遗址考古证明,狩猎是先民最主要的生产方式,需要猎获更多的动物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那么在蛮荒的自然环境中就需要强健的身体从事攀爬、奔跑、跳跃、游泳、射箭、投掷等狩猎活动,久之提高了人的肢体活动能力,改善了在蛮荒环境中适应高原环境的生理耐受力,为西藏古代体育的孕育储备了必要的条件和身体素质。[1]藏北那曲、藏西阿里等地发现的岩画虽然年代久远,有的内容描绘简单,岩画中惟妙惟肖的狩猎生活场景,记载着藏族先民的游戏娱乐和体育活动信息。如当雄纳木措洞穴岩画中形象生动刻画了猎人、武士在使用箭、刀、矛、弩、剑、盾、棍棒、绳缚等竞技或战斗的情景,在竞技娱乐中既提高了身体活动能力,又满足了身心愉悦的需要,[2](P11)健身的内涵得到升华和张扬。7世纪前后的吐蕃时期,随着藏文的创制与祖国内地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为适应军事扩张的需要,民间习武、养生保健成为风尚。吐蕃时期在对外军事扩张中实行“全民皆兵制”,[2](P19)在以军事为目的体育活动中骑马射箭、武艺、游泳、摔跤是士兵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崇尚习武成为风尚。[3](P277)《通典·吐蕃传》记载:吐蕃军队战斗力很强,其兵种有骑兵、步兵、水兵等类型,兵器“有弓箭、刀、剑、楯、矛、铠甲、投石鞭(抛石兜)、叉矛、棍棒等”“弓剑不离身”“人皆用剑,不战亦负剑而行。”[4]吐蕃时期的军事体育获得快速发展,甚至出现了手举大象和大牦牛,用月牙箭射断鹰腰,善于赛马奔驰、剑术、射箭、同野牛角斗、徒步快走等军事体育强人。[3](P278)由此可知,吐蕃时期军事斗争是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为将体育的技能传承给后人,出现了有一定功能的体育教育活动形式,赤德松赞以“讲武”形式对士兵教以射御术、骑术(赛马)、驾驭术、举重术(抱石),并进行“武艺谋略和武德”教育,使西藏古代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呈现出普遍性和日常性,[5]民间“学习武艺成为社会风尚。”[6]元明清时期,受儒家思想和华夏文化的影响,西藏在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与祖国内地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市民阶层消遣娱乐活动的增加,男女老少无拘无束的参加娱乐、市井舞会,形成了带有社会化性质的赛马、摔跤、抱石、射箭、赛跑、爬杆、藏式围棋、牦牛舞等体育娱乐活动,体育呈现出社会化、民俗化的特点。古代艺术家通过对民间、军事活动开展的体育娱乐的观察,在山南桑耶寺,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的体育壁画形象描绘了那个时代人们开展武艺、赛马、赛跑、抱石、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的情景,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古代藏族人民对体育活动的喜爱和从事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透视出从史前时期产生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代代相传,至今仍然在西藏各族群众健身娱乐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内化为集体性的、普遍性的地域、族群、民族、文化认同,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推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体现了西藏人民尊重自然的生态观,自古以来藏民族就形成了与高原自然环境相适应、有效利用生存条件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主张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庆文化、礼仪文化、体育文化等。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与人类环境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融的生态文化特性,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文明和谐。[7]西藏古代的养生体育就突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养生要按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处于相对应的最佳状态理念,是“人天和谐”的健身模式。[8](P102)对那曲“羌塘恰青赛马会”考察分析,可以探求民族传统体育与生态文明的联系,生活在一望无垠的羌塘草原的藏民族,自古以来从事畜牧业经济活动,形成了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赛马文化”。“羌塘草原”的游牧民以养马驯马,善骑射著称,“赛马文化”是“羌唐草原”与游牧民的生产生活、信仰习俗、伦理道德紧密相联系,能够触及人的精神信念、行为规范、情感意志以及崇尚自然、关爱生命、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广袤的羌塘草原为羌塘儿女提供了赛马的动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赛马成为羌塘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民俗事项,满足了人们的价值诉求。西藏农区“望果节”也是藏民族对“生态文明观”的诠释,在青稞黄熟的季节为了免受各种灾害的袭击保佑人们一年的劳动成果,转田地后开展赛马、抱石头、赛牦牛、拔河、射箭、唱藏戏等文体娱乐活动,以祈求天神、土地神保佑丰收。具有“生态文明观”的传统体育其本质是人们为追求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一种方式,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生态观等”思想具有内在统一性,是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的绿色体育发展的范式,也凸显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发展价值。

(三)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促进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在西藏的考古发现,史前时期藏族先民就开始了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黄河流域乃至更远区域的社交互动,通过结交不同区域的不同群体扩大了关系网,随着各民族间的广泛联系,既拓展了部落场所运用原始“体育器具”的活动空间,又给予整个群体更强大的力量,更好地适应高原自然环境,促进了史前体育的形成。藏东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石球、石镞、石矛、石刀等石器,[9](P98)有着明显的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文化广泛联系的因素。石球、石镞、石矛、原本为狩猎生产工具,认识了这些石器的使用价值,制作出了用于“飞石索”的弹丸、用于弓箭的箭头、可安装木棍用作“投矛器”的石矛,先民在抛掷石球、弓箭习练、投矛等活动中提高了使用这些工具的技能。由于受黄河流域及周边文化的影响,卡若文化遗址中的“石矛”(投矛器)与良渚古城遗址的“投矛器”有着相同的功能,石球与马家窑文化相似,为后来形成多元、多层次的西藏古代民族体育奠定了基础。吐蕃时期,汉藏之间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在对年代为7 至9 世纪的当雄墓地考古挖掘中,石质黑白围棋子的出土表明吐蕃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实证。[10]《旧唐书·吐蕃传》说:吐蕃人善“围棋陆博”,唐朝盛行下围棋,在汉藏文化的交流中,围棋深受吐蕃人的喜爱,对“藏式围棋”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11]史书记载,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远嫁吐蕃,开启了经济、文化、体育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如金城公主出嫁吐蕃时有“杂技诸工悉从”把中原地地区的杂技百戏带入吐蕃。[3](P165)吐蕃马球队与唐宫廷马球队竞技较量,吐蕃马球队胜出,其后马球在唐朝兴起。[3](P160)清朝时期,清政府以国家统一、巩固边防为出发点,加强了对西藏的治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共同心理观念、文化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注重体育在国家安定边防和社会中的作用,“驻藏军队将跑马射箭、云梯、角技(摔跤)、鞭刀等列为习武操练内容,定期以比赛形式进行检阅。”[12](P159)俗官学校教育中注重“习射”“马术”、骑马射击,并作为必考内容,小学体育课以“兵士体操”为习练内容。[13](P29)由于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世俗文化的形成,使传统体育娱乐活动逐渐由宫廷转向民间,射箭、抱石(举重)、跑步、跑马射箭、绳技、落风鸢(风筝)、拔河、藏棋等在民间迅猛发展,“习武成为社会风尚。”[6]总之,在汉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西藏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逐渐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曾间断。西藏各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14]在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形成了既有西藏民族文化符号的传统体育项目,又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中融入了“早期中国体育文化圈”。

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下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社会担当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要着力加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中的社会担当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发挥传统体育在维护国家边疆地区安全与“治边稳藏”,促进民族团结,以及提升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水平中的作用,满足西藏各族群众多样化体育文化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一)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向上的文化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5]为新时期挖掘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的根本遵循。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和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藏文化与健康西藏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以文化自信、精神追求、民族认同、健身娱乐为基础,以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为表现形式,起着传承民族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体现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一,促进文化认同的作用,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西藏高原居住着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共同推进了民族的进步与西藏文化的繁荣,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与中华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与发展的内生动力。各民族在文化交融中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既有藏族传统体育,又有门巴族、珞巴族传统体育,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共同构成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文化形态,达到了文化上的高度认同。如赛马、射箭、拔河等是藏门珞共有的传统体育项目。人们以节庆为载体从不同的乡村走到一起,进行传统体育的交流和传播,既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又凝聚了人心与民族团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第二,能够形成人们崇尚规则至上,克服困难,团结合作、和谐共荣等理念,为西藏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提供精神动力。第三,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体育的组成部分,应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向上的健身价值可以满足西藏高原地区城镇社区、农牧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群众健身娱乐的需要,还能为西藏节庆民俗文化增添新的时尚元素。如每年8 月那曲举行的“羌塘恰青赛马会”已成为羌塘草原游牧民族的标志符号和文化记忆。赛马会除赛马外,还有射击、拔河、跳远、抱石头、马术表演等。赛马会开赛的头一天,各乡村群众在赛马场周围的草原上搭起五颜六色的帐幕为赛马者助威。赛马会是集传统体育竞技、文艺表演、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节日,使农牧民群众、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羌塘草原感受传统体育的魅力。其四,阐发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借鉴、吸收不同民族,乃至于世界体育文明成果,获得更深远、更持久的驱动力,不断开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中的新局面。第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担当中,要根据西藏特殊地域和民族文化特点,从理论指引、物质基础、社会条件、制度保证等多维度推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创新,朝着传播先进文化方向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西藏和谐稳定。

(二)发挥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治边稳藏与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长期面临着西方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的干扰破坏,反分裂斗争、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16]习近平关于治藏方略的新论述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治边稳藏与民族团结担当的作用注入了力量源泉。民族传统体育有着聚集、吸引、团结和组织各民族成员的向心力的作用,在西藏高原无论是前藏后藏,藏东藏北都有着相同的信仰、传统文化和民族礼俗,在民俗节庆、农闲时人们从不同村落聚集在一起,以一种社会群体性的集会方式开展传统体育、歌舞娱乐活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活动形式,为村与村、人与人,不同民族间提供了人际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互动场所,消除了因地理环境封闭和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有效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与民族团结。如工布地区响箭比赛参赛者和观众均按当地习俗穿上传统的工布服装,当射手竞技时,观众则在场边手持弓箭跳箭舞唱歌箭助兴,为射中箭靶的优胜者献哈达、青稞酒,对高超箭手敬仰和褒奖,体现了同胞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更体现了“参与、交流、欢聚、和谐”体育精神的永恒主题,对维护国家边疆地区安全稳定,增强了兴边富民、康体强国、睦邻友好,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三)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赋能乡村振兴中的担当

西藏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族传统体育因不同的地域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源于乡村文化土壤,是活跃在乡村具有原生态性的文化,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丰富农牧民群众文化娱乐与健身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广大农牧民群众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因此在赋能乡村振兴中,要保护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特色,打造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实践中,使西藏广大农牧民群众更好分享体育发展成果,起到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彰显乡村文化风貌。

(四)利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讲好西藏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在内的西藏民族文化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讲好西藏故事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引导西藏各族群众共创、共享、共传中华体育文化,满足西藏各族人民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要充分认识利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讲好西藏故事的重要意义。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有重竞技的射箭、赛马、摔跤、押加、响箭等;有表现智力型的“藏式围棋”、藏牌、掷骰子;有展示西藏各族群众能歌善舞的锅庄、热巴、弦子舞、踢踏舞、工布箭舞、古格宣舞、博嘎舞、牛皮船舞、刀舞等;有反映农牧生活的赛牦牛、斗牛、数羊头、古朵、掷石打牛角;有展示技巧技艺的杂技艺术;有宗教祭祀特征的跑马射箭、转山、祭山插箭、羌姆(跳神)乐舞,以及藏医养生、“藏密气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贯穿在西藏的农牧农事、人物纪念、宗教祭祀、节庆、社交游乐等方面,用身体叙事讲述了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展示了民众的精神面貌,人们在参与或观赏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增进了身心健康,又以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吸引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如林芝市巴宜区的国际旅游小镇——鲁朗镇,农牧民在开设的家庭旅馆中均设有“响箭”体验场地,农牧民在为游客提供“响箭”体验的同时,还向游客讲述“响箭”的历史文化、制作技艺,以及在党和政府关怀过上的幸福生活。总之,利用丰富多彩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向国内外讲述好中国西藏故事、民族团结的故事,展示西藏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历史底蕴,推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传承发展。笔者认为,在利用好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讲述好中国西藏故事方面,还要发挥“互联网+”的传播媒介作用,借助数字化力量助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性发展,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互联网、广播、电视、短视频、直播、抖音、在线平台互动、微信公众号等现代传媒,有效提升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通过“互联网+”的快捷传播还能达到视觉传播的效果,是讲述好中国西藏故事最有效方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最有效的抓手。

(五)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健康西藏的有效抓手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关于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2020)中提出“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体育强国建设与全民健身活动体系的有效抓手。”现代体育的冲击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结构、形式发生了显著变迁,创新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因此,发挥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强国、健康西藏建设中的作用,是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目标。对此,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为指引,以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为现实需要,增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性自觉。首先,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在强势文化极度扩张,现代竞技体育渗透的情况下,新时代要着力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价值,引导西藏各族群众积极关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成为人们健身的有效方式,在参与传统体育活动中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增强自觉继承和形式创新的主动性;其次,科学的自觉,包括自觉运用自然科学原理、方法审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建设体育强国、健康西藏中的作用,做好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服务今人、传承后人。其次,和谐精神的自觉,体悟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和谐精神,感悟体育的力量与守护生命健康的价值,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发展。最后,追求美好体育生活向往的自觉,建设好适应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的城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助力体育强国、健康西藏建设,要根据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经济发展弱,又地处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在乡村振兴计划,扶贫搬迁,新农牧区建设中,重点加强村级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体育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配套完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活动场所,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对美好体育生活的向往。

结 语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是西藏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出来的独特民族文化形态,是在与其他民族交流融合中逐渐成熟发展起来的,其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与技能体系、健身养生的哲理是西藏各族群众在征服高原自然环境过程中对健康的追求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理念契合如一。为使优秀的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创新发展,第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深刻认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治边稳藏”,促进民族团结和西藏文化繁荣发展,实现体育强国梦和健康西藏的作用。第二,创新发展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表达形式,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中国式现代体育强国要求,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体育强国、健康西藏建设,成为西藏各族群众健身娱乐的主要方式。第三,为实现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传承发展,要统筹整合研究资源,加强体育文化部门、高校的研究力量,通过对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挖掘、整理和扬弃转化,吸纳各民族体育发展成果,提炼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传统体育文化,赋予其当代表达新的时代内涵。第四,发挥节庆文化活动的载体作用,注重传统体育文化品牌的打造。西藏节庆习俗有年节、农事节日、牧业节日和宗教节日等,节庆习俗涉及西藏各族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展示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载体,在发挥节庆的载体作用中要将中华文化元素、中华美学精神与现代传播手段、不同民族间的传统体育项目相融合,促进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语境下的创新与传承发展,满足西藏各族群众对美好体育生活的需求,增强文化自信,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中国式西藏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我们的民族
中国式民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多元民族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