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童谣在当地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3-02-24 13:38王婕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实践研究

摘 要: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家国情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做好音乐基础知识及技能教学的同时,将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作者所在学校位于福建莆田,莆仙童谣是莆仙民间流行的一种乡土音乐。教师将莆仙童谣引入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可滋养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及民族自信心,还可丰富传统音乐教学内容,将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文章分析了莆仙童谣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莆仙童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价值,探究了莆仙童谣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莆仙童谣;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5-0085-03

莆仙童谣兴起于福建省莆田地区,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戏剧种类之一,也是独具韵味的莆仙歌谣。莆仙童谣具有莆田地方音乐和语言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地教师把莆仙童谣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可激起本地学生对家乡特色文化的热爱之情,让学生认识到童谣就在身边,同时认识到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莆仙童谣,为传统文化传承及弘扬创造了条件,也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莆仙童谣这一文化瑰宝的价值,是音乐教师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莆仙童谣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讲,莆仙童谣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具体如下:

(1)莆仙童谣教学素材过少。当前,很多学校的音乐教材都是统一的,无论教材还是教学内容,都很少兼顾地方方言及民间音乐,导致莆仙童谣这一方言音乐形式未受到重视。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也未补充、未开发莆仙童谣内容,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接触更多有关莆仙童谣的内容。(2)教师自身知识储备有限,文化素养有待提升。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是知识的传播者。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未意识到莆仙童谣的教学价值,未整理相关知识及教学技巧。部分教师即便在教学中会提及莆仙童谣相关的材料、知识,但是,由于知识储备有限,莆仙童谣在教学中也流于形式。(3)学校对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工作缺乏重视。莆仙童谣是富有特色的本土音乐形式,虽然早就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一些学校对本土课程开发工作不够重视,未创编出系统的、完善的教材体系,教学活动缺乏连续性,且没有依据莆仙童谣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这就导致教学始终处于低效状态。

二、莆仙童谣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实践价值

莆仙童谣是以往当地儿童的语言启蒙素材,通常是通过口口相授、代代相传的方式流传的。为了儿童更好地传唱,莆仙童谣的语句通常比较简短,用词也较为直白、浅显,并且节奏明快、富有童趣。童谣的内容反映的主要是儿童的日常趣事,以及传播民俗、生产及生活知识,可以称得上是儿童学习各种知识的百科工具。教师将莆仙童谣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这一音乐文化的特色。概括来说,莆仙童谣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实践价值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推动学生表演能力快速发展。莆仙童谣作为一种展示民间百态生活的艺术形式,对生活细节、生活场景及人物形态的描述都十分生动、传神。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将莆仙童谣的情节表演出来,就能将学生从日常拘谨、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唱、表演热情[1]。此外,在特色文化和个性化方言的加持下,莆仙童谣中可演绎的哲理性、趣味性故事比比皆是,比如,《老爸撑船囝做戏》,这一首莆仙童谣就十分适合初中生表演及传唱。学生在表演时需揣摩人物心理,探析故事背景,研究表演方法。这可以使一些性格内敛的学生在表演莆仙童谣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活泼、开朗的一面,从而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第二,提高學生的修养和文化品位。莆仙童谣包含丰富的民俗文化。学生在学唱童谣的过程中,可体会到莆仙地区居民的文化传统、风俗民情、生活方式等。此外,莆仙童谣也是社会价值观和人生哲理的载体,会影响、熏陶学生,发挥积极的教育价值和作用。比如,

莆仙童谣《乡音》中的歌词:“乡音是镌刻在一方水土的有声记忆,是心里的一抹愁绪。”字里行间没有提到“思乡”二字,却字字都在表达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三,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莆仙童谣学唱活动本身就是文化与人的互动,这种互助活动为学生认识新朋友,与同伴分享快乐提供了平台和路径[2]。此外,以莆仙童谣为纽带,学生可与家长、教师一起开展各种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构建积极的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还可以加强家校互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比如,莆仙童谣《道一糕》:“道一糕,

道一饼。侬分桃,汝分饼。桃红红,饼生虫。饼甜甜,

桃臭心。桃幼幼,饼上蛀。”这是一首需要两个人面对面举掌对拍的童谣,趣味性十足,有助于融洽关系的建立。在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表演方式,使莆仙童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莆仙童谣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实践策略

(一)借助莆仙童谣激发学生探究本土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也决定了他们普遍较感性。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成效更上一层楼[3]。

以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泥土的歌(一)》单元为例,由教学内容可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各个地区民歌的差异化风格,了解民歌的基本体裁形式,掌握民歌情感真实、形象鲜明、主题明确、紧贴生活的特点,激励学生主动了解和接触民族音乐。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来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民歌地域特点的积极性。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在导入环节引入莆仙童谣这一本土音乐形式,利用童谣这一学生熟悉的音乐形式,结合有地方特色的方言,将学生对童谣的兴趣转移到民歌教学中。具体来讲,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莆仙方言童谣《搭船宁海桥》:“搭船摇呀摇,摇到宁海桥。阿公卜看戏,阿嬷卜烧香。阿猪捉虾蚂,阿狗捉土鲦。土鲦捉无着,摔落脚翘翘。”学生通过观看和聆听,可对莆仙地区民众日常喜乐融融、趣味十足的生活场景产生直观的认识。部分学生还会因为感官刺激而对这样的生活心生向往。此时,教师可趁机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我们看到的莆仙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小片段,非常有地域色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音乐文化,有不同的生活习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其他地区领略一番别样的音乐风情……”教师这样将莆仙童谣引入新课,既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激活了学生的音乐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音乐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借助莆仙童谣营造本土音乐课堂教学氛围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因生活习惯、气候特点差异,有自身的民族音乐和文化传统。乡土音乐、民族音乐犹如一个个宝库,可点亮初中生的音乐之梦,为学生感受音乐美、生活美、观念美、心灵美提供丰富的素材。初中音乐教师可将乡土音乐适时引入日常教学中,借助学生熟悉的本土音乐文化,营造富有生机、富有品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或借助莆仙童谣让学生熟悉民乐的节奏、韵律,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4]。

以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举杯祝福》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举杯祝福》这首民间音乐;(2)掌握乌孜别克族音乐作品的节奏特点;(3)初步了解手鼓、弹布尔等乌孜别克族的特色乐器;(4)初步感知乌孜别克族的风土人情。对学生来讲,他们对乌孜别克族习俗及音乐风格都了解甚少。为了确保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初中音乐教师可将学生熟悉的、喜爱的莆仙童谣

《五月节》(端午节)引入课堂,借助莆仙童谣营造欢

乐、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为《举杯祝福》高质量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教师先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莆仙地区“五月节”的活动视频;然后,播放莆仙童谣《五月节》,利用图像、声音营造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莆仙地区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其他地区的音乐艺术的热情。

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师将莆仙童谣《五月节》引入初中音乐课堂,用民谣烘托浓烈的喜庆气氛,可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对民间音乐《举杯祝福》的欣赏中,提高教学质量。

(三)借助莆仙童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莆仙童谣作为一种典型的本土音乐文化形式,很早就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它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是我们的使命。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需要教师高度重视。教师将莆仙童谣引入初中音乐教学,可以发掘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育人和美育功能,使自身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5]。因此,学校应加强师资建设,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莆仙童谣的机会,推动教师主动学习莆仙童谣知识,了解莆仙童谣表现形式,发挥莆仙童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以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梨园百花》(二)单元教学为例,学校可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为音乐教师了解莆仙童谣的教学价值,学习新的音乐教学方法提供机会,借助集体的力量促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创新。音乐教师要坚持开放的原则,借助各种教学手法传播莆仙童谣,构建智慧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从莆仙童谣中汲取营养。如《梨园百花》(二)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边演唱边表演

《对花》《谁说女子享清闲》这两个戏剧片段。《对花》是黄梅戏,《谁说女子享清闲》是豫剧,均为地方音乐形式,都与同是地方音乐的莆仙童谣有类似的特点。教师可用《咏莆仙戏》作为导入,由此及彼,以恰当的形式将莆仙童谣引入教学过程中,以丰富教学曲目,增加教学的深度。这也需要教师在备课中集思广益,对比莆仙童谣的节奏、表演形式与教材曲目,找出其相似之处和教学的结合点,然后以恰当的形式將莆仙童谣穿插到教学活动中,并就一些教学细节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切磋和讨论,使学生融会贯通,全面掌握所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具感染力,还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欣赏及唱歌课,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大课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应兼容并蓄、与时俱进,这要求教师及时、恰当地将多元化的音乐素材引入其中,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兴趣,增加教学的整体效能。莆仙童谣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一种,能满足初中音乐教学需要,具有普适性。因此,教师可将本土音乐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利用具有趣味性及生活性的莆仙童谣,开展音乐学唱、欣赏和视听活动,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演唱能力,使本土音乐和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林琳.地方戏剧的校园传承:以莆仙戏进校园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3(2):10-12.

郑艳婷.福建莆仙方言童谣:教育的复现与背离[J].文化月刊,2021(10):166-167.

薛陈妍.以劳育美的传统文化教育:以莆仙童谣为

例[J].福建教育,2021(38):12-13.

朱雍真.吸纳优秀地域文化 建构特色园本课程:以仙游县实验幼儿园莆仙文化课程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5):121-122.

林岚.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1(1):15.

作者简介:王婕(1985.1-),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市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实践研究
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鉴赏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