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探索

2023-02-25 10:23刘化喜
高教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工科育人学科

刘化喜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新工科建设蓬勃开展,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新工科发展路径。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1],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2022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60所,本专科在校生数3659万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239所,在校生1965万人,本科院校中地方高校1125所,地方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成效,对全面新工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能力素养:新工科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新经济迅猛发展迫切需要新工科人才支撑,新工科建设为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是对国际工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做出的本土化回应。因此,新工科建设首先要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把握新工科人才培养在能力素养方面的新要求。

(一)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工科建设具有明显的中国特征,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强调中国背景和中国模式。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工科人才,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立人之本,应置于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根本性位置。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此基础上构建学生的爱国情怀、高尚品德、健全人格、顽强意志等品格体系。

(二)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知识

学科划分促进了知识体系的精细化,有利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和传承,但学科划分带有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烙印,具有天然的主观性和局限性。新工科是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需要,特别强调突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界限,服务新经济、新业态的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打破原有学科专业知识的壁垒,实现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交融。它可能是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原有工科学科的交融,也可能是工科与理科、工科与经济、工科与管理等不同学科门类间的交叉融合。同时,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还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融合、课堂与课外的交叉融合、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等。

(三)社会适应和管理素养

新工科还具有引领性和发展性。前者基于学科属性,后者基于社会属性。新工科是为适应新经济迅猛发展和工程教育深刻变革的迫切需要而诞生的,发展新工科又是为了引领新经济和工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新经济的形态和模式不断变化,新工科的内涵和性质必然也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这始终是个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适应这种需要,新工科人才培养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一方面,新工科人才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适应性,它包括丰富的专业知识的适应性,也包括良好的社会协调、人际关系、终身学习能力等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作为未来新型工业革命的参与者和引跑者,新工科人才还应具有诸多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卓越能力,比如先进的职业素养和工程伦理操守、互联网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等。

(四)跨界整合能力

(五)创新创业能力

新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经济,新工科服务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创新创业能力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首要要求。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明确提出要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新创业教育称为“第三本教育护照”。东南大学郑家茂教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是促进学生产生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模式[6]。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基本原则: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新遵循

新技术催生新经济,新经济呼唤新工科。新工科是对新时期产业革命和工程教育变革的主动回应,同时又要引领新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走向。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还需要紧密围绕地方高校办学使命,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服务引领相交融,积极探索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的发展道路。

(一)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

高等学校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越来越清晰。战略专家唐东方教授在《战略选择》中提出区域战略概念,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就是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及时调整高校学科和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二)满足地方产业行业需求

地方高校主要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工程、设计、管理类应用型人才,与行业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要瞄准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柱产业转换,深入研判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方向,尤其是要把握区域内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生物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培养满足地方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协同共建,集聚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要突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重构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这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区域产业行业需求的特点决定的。

(三)面向未来世界发展

“世界”是空间概念,“未来”是时间概念。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意义表现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是引领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在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则是促进新技术的产生,引领新的产业出现和形成。同时新工科代表着国际工程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它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升级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新工科建设才成为世界工程教育实践的中国模式。

培养面向未来世界发展的新工科人才,首先需要把握行业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把握世界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趋势。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文件提出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新建和改造并重

新建和改造并重是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必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林健教授认为,新工科之“新”,包涵三方面涵义,即新型、新兴和新生。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重点在“新型”,即对传统的、现有的学科进行转型、升级和改造,包括对内涵的拓展、培养目标和标准的转变或提高,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等[7]。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吴爱华处长也认为,新工科建设要设置和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也要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3]。

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与地方经济和产业联系紧密的优势,聚焦区域产业和行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推动本校传统学科和专业的改造升级。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相对比较松散,要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密切关注地方需求,整合学校优质资源,积极打造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优势学科。同时积极申办新工科专业,勇于在新工科建设方面与传统优势高校同台竞争,实现弯道超车。

三、策略方法: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新选择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育人主体职能,同时也要借助科学研究、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促进不同客体间相互支撑,提升育人效果。德国学者哈肯(H.Haken)的系统论认为,通过系统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的结构和特征,可以产生比单个系统更好的效果[8]。

(一)学科专业一体建设

学科是发现、应用、传播知识的基本单元,是人类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的学术工具。新工科的“新”,在时间属性上,是相对于老的、旧的工程学科,在特征属性上,则对应于传统工程学科。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分成的学业门类[9],是一种课程组织形式[10]。新工科首先是个学科概念,指新的工程学科。但新工科建设本质上是工程技术领域人才培养而非学科知识体系发展的迫切需要,新工科建设的根本是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革命,培养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发展的新型工科人才。林健教授认为,人才培养是新工科建设满足行业和产业的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最重要、最核心的任务,与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相辅相成,既需要后者的研究成果用于教育教学,又对后者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7]。因此,新工科建设就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统一。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等方面特征明显,学科与专业的交叉关系更加复杂,更需要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二)教学科研协同育人

地方高校多是教学为主型高校,更加重视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近年来,教学科研工作分离的现象在地方高校经常出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学科研相结合的理念和环境发生变化,二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科和学术的理解出现偏差,三是大学分类和排名强化了科研导向[11]。从大学教育角度,专业是为承担专门人才培养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角度,专业是为了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的人才需求,而必须接受相应的培养训练需要而设置的[12]。学科建设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而专业建设直接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新工科建设需要地方高校学科和专业协同发展,客观上为教学科研协同发展、共同发挥育人职能提供了契机。

四、路径探索: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新实践

立足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区域产业行业发展需求,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建设、教学科研协同育人,是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基本遵循。淮阴工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单位,近年来,学校坚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积极开展新工科实践探索,实现学科与专业的相互融通,强化科研与教学的协同互动,形成鲜明的办学育人特色。

(一)对接产业需求,完善优化学科专业体系

面向区域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行业产业特色,合理设置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推动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淮安市域范围内岩盐资源储量1300亿吨,居世界首位,拥有千亿元级盐化新材料主导产业。响应国家战略,当地积极架设岩盐与新兴产业间的桥梁,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产业。学校紧密围绕地方优势产业需求,逐步形成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生态农业等特色学科和专业集群,同时主动布局和建设新兴学科专业,及时设置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工科专业,整合校内资源,对机械制造、自动化等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服务地方行业产业能力显著增强。

(二)共建科教平台,打造优势互补教师队伍

通过协同共建、开放共享、拓展交流等形式,持续完善校内外协同对接的科教平台建设机制,在此基础上,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政校行企深度合作,强化专兼职结合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学科和专业发展。一是协同共建平台。学校先后与银珠集团、江苏万邦等共建矿盐资源深度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与江苏省交通厅等共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与淮安市政府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与“台湾”高校及在淮台企共建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与中兴通讯共建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基地,实现了省级以上科教平台学科专业全覆盖。二是共享师资队伍。学校坚持以产教融合基地和实习基地为纽带,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挂职锻炼,鼓励支持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打造“双师双能型”队伍,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教学科研能力。

(三)突出产教融合,强化政产学研深度合作

拥抱产教融合2.0时代,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一是强力推进科技服务。学校提出并实施科技服务“1111”工程,明确1名校领导联系1个县(区)政府、服务1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1亿元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推动教师与行业企业开展对接服务,瞄准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联合科研院所开展应用研究。该工程已成为江苏省高校科技服务典型案例。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多元共建、多主体参与,实现主干学科现代产业学院全覆盖,加强产教融合品牌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以此为基础,拓展学生毕业设计、竞赛项目选题的生长点,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课程,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开展课程教学,着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联合育人共同体。三是探索教学科研实验室一体化建设。学校科研基地和教师科研项目向学生全面开放,为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介入科研、融入科研,拓展科研实验室育人功能,推动重大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四)研学赛创联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健全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管理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和学科技能竞赛培育体系,面向未来发展,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完善创新创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制度保障。优化教学科研项目培育与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进课程、进课堂、进教材,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仪器、教学内容和其他育人单元。二是打造优秀师资。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实施学生竞赛指导团队与教学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与培育,支持跨学院、跨专业组建团队,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创教师队伍。三是优化教师考核。将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实践成效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优秀项目指导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中给予政策倾斜,充分激发师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完善一体评议,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

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摒弃传统相对独立、封闭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方式,把学位点评估、专业评估、新专业申报、优势学科专业论证等相互贯通、一体推进,执行过程中坚持评估材料相互支撑、评议结果互相参照,坚持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不断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目前学校已有9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十四五”重点学科6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省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4个。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明显推动了育人效果提升,近年来学生获得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5项,优秀毕业设计团队9个,获得“创青春”国赛金奖、“挑战杯”、机器人大赛、数学建模等国家级赛事奖励200余项,一批学生获得行业全球顶尖奖项或荣誉,受到境内外媒体广泛报道,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工科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