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融入中医学课程思政的理论与探索
——以“中医诊断学”为例

2023-02-25 10:23龚志强李卫红陈文辉
高教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阳明心诊断学医德

白 蕊,龚志强,李卫红,陈文辉

(1.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2.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融入各类课程的教育之中,把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作为目标[1],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2]。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远,将课程与思政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并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目前高校的综合教育理念。因此,着力挖掘“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用“大思政”的视野规划布局,用“小思政”精心付诸实践,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家国情怀,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是目前“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阳明心学融入“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同时作为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中医辩证思维、优秀中医综合人才的基础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内容为王的教学根本,注重形式为金的启发引导,融合创新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长时间以来,“中医诊断学”仍存在和其他大学课程一样的建设缺失:课程目标重教书、轻育人[3],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尚未有效结合,难以达到知行合一,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尚未充分挖掘;同时,多部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的体制尚未建立,专业顶层设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另外,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第二课堂等也未能形成合力来支撑专业思政目标的达成[4]。

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团队在知识点讲解过程中,已经适当融入思政元素,主要通过传统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一边学习专业知识,一边体会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价值。但从实际教学来看,由于“中医诊断学”课程一般采取大班教学模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很难与学生就这一元素进行深度互动,很难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思政课堂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功能的发挥,教学效果欠佳。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医诊断学”课程也在不断完善考核方式,在传统的“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三步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线上学习考核成绩,突出了过程化考核的重要性。目前的考核方式虽然可以更全面地检测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未将课程思政效果纳入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课程思政的精准化和科学性难以体现,无法检测课程思政对学生价值塑造的影响度,二者的协同评价不足,不利于专业课程进一步的优化改革。同时,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西方文化的传播及渗透,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青年学生对外国文化如数家珍;而对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传承和探究精神,甚至是知之甚少,对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仁、和、精、诚”未能真正入心入脑,或者只知不做,知行脱节。面对这种现状,尤其是“中医诊断学”教授的是低年级中医学子,必须尽力稳定其专业思想,既要唤醒意识,更要触及心灵,从而坚定专业自信。

因此,改变“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与现状,从坚定中医自信、培养良好医风医德和医术高超的中医师出发,挖掘并系统总结出“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核心要素,是协同推进该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因素。而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很好地契合了“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要素。因此,探讨阳明心学融入“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阳明心学融入“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的育人思路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真理、塑造价值的时代使命,阳明心学融入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首先,要培养专业课教师对于阳明心学的理论素养、知识储备和使命担当意识,提高阳明心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和可信度。通过思政名师讲座、集体备课、座谈交流、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对专业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阳明心学思政的理论学习,可以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对于阳明心学思政资源的深入认知。

其次,把阳明心学的课程思政资源,有机融入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材和考核评价中,并构建“课前引导,课中培养,课后持续托举”的全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或微信群,推送阳明心学思政资源;课中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阳明心学的思政育人资源;课后持续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利用阳明心学的思政资源,解决思想困惑,并通过座谈会、调查问卷、成长新的反馈等,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再次,构建“三融三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三融”指中医诊断学理论和实验相融合、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融合、线上和线下教学手段相融合;“三阶”是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梯式融合思政的案例教学法。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引导,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思辨、创新等高阶能力。

最后,优化考核评价方式,建立线上、线下、实践技能、课程思政全过程的考核机制。强化落实过程化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指标并进行量化,提高线上考核成绩占比,线上的学习通视频学习、同步练习,线下借助雨课堂,课堂出勤、小组讨论、情景创作等均应作为课程考核的考量因素。

实践技能评价融入能够体现价值观或者职业素养的客观题。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通过督导评价与学生评教实现,督导评价主要根据督导组专家反馈,评价教师在思政教学把握的维度和深度是否恰当;学生评价在线上视频学习结束后,在同步测试中设置部分能够体现价值观或者职业素养的试题,线下课堂教学结合思政要点安排小组讨论,并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针对课程思政资源的有效度、教学方法的适合度、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方面开展调查,形成教学反馈。

在期末,通过学生面对面的座谈、访谈形式开展课程思政评价,为教学反思提供材料。在期末考核中增设能够评价学生思政成效的题目。同时,用人单位的评价,也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用人单位对实习生及毕业生中医四诊与辨证能力、职业价值观等满意度方面的观点,综合他们对毕业生能力评价,从用人单位层面认识到中医诊断学教学提升需要关注的方面,完善中医诊断学教学的能力培养框架及能力提升策略。各部分评价赋予一定的权重,将最后的综合成绩作为课程的最终提交成绩。

三、 阳明心学融入“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阳明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心学”哲学思想之上,是在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道德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即理”是阳明道德哲学的本体论,“知行合一”是阳明道德哲学的实践论,“致良知”是阳明道德哲学的价值论[5]。而“中医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精神文化层面的培养,医德医风是其血脉,树立中医自信心是其灵魂,铸就良好医术是其骨肉,阳明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与之相对应,诠释了“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精华。

(一)“心即理”坚定中医自信

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即重视“本心”,认为天道存于心,不必外求。阳明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需外面添一分。”[6]这一观点虽然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其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也与中医学“天人合一”学说不谋而合。阳明先生12岁的时候便立志“做圣贤”,有了远大的目标,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坚定走下去[6]。中医自信心的树立,是低年级学生成为优秀中医师的精神支柱。但是,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医阵营随着西医学的壮大而不断地缩小,甚至几度濒临被取缔的境地,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形成“失语”的中医[7]。使得学生对自身专业和“中医诊断学”课程均缺乏相应的自信,以至于在四诊技能操作和辩证中也畏首畏尾,不相信自己。

在“中医诊断学”思政教学中,利用星学习通或雨课堂平台,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等环节,在四诊、辩证思维建构中注重与临床病例分析相结合,体现“中医诊断学”的先进性、实用性,树立学习的信心,并融入“心即理”学说以达成情感价值目标的培养。比如,在脉诊学习中,对于脉象的判断若迎浮云而窥深渊,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学生会畏难甚至放弃,要让学生学习脉学思想坚定,以王阳明七天七夜的格竹事件鼓励学生,先格后悟,脉理渐明,就能融会贯通。同时,要相信“我能行”,勤学乐思,相信天道酬勤,以阳明自身的故事鼓励学生,如王阳明读书极其勤奋,曾为研究辞章之学,不分昼夜,以至于累到吐血。从认知层面,使学生从内驱力出发,相信自己可以学好“中医诊断学”,勇敢实践,逐渐增加正性情感体验。有了十足的中医自信,即为未来做一名优秀中医师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心潜能,启发他们重视自我的本心,约束自己,战略上保持信心,自我效能感就会渐增,从而使每一个学生“成圣”。

(二)“致良知”培养高尚医德

古代很多医家都非常重视医德,视“医乃仁术”为医德的精髓,是医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有过精当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8]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指出“精究方术”“爱人知人”的精神[9]。医学院校医德建设,如今整体情况还是较乐观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少数医学生价值观受到逐利化冲击,二是医德教育课程设置比例偏低[10]。医学生如无坚定的医德志向,很容易迷失自我。而王阳明的致良知,可以很好地弥补医学生医德建设的不足,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强调致立内在德性、立内在心性。立志则是致心中良知之基石、之本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11]974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样需立志,良知虽人人都有,但常常被生活中各种私欲所遮蔽,“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11]28这与“大医治病必当真诚恻隐,誓愿普救含灵众生之苦”完全契合。

“中医诊断学”思政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教学,都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或雨课堂,翻转课堂、作业设计等形式,把阳明心学的良知思想转化为职业道德建设的理念、把阳明之立志理解为一种深刻而久远的医德医风承诺融入教学中。一是通过内化,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和自我锻炼,深信高尚的医德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二是通过外化,即挖掘致良知的事例或名言警句来引导学生,比如王阳明《传习录》下卷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同时,要培养学生医德实践意识,引导其充分参与到标准化模拟病人、医院见习、义诊、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渠道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在实践中感知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在中医诊断学见习课和义诊实践中,面对鳏寡孤独废疾者,可以举例王阳明致良知的经典故事,当年他遭人污蔑被贬至贵州,在偏远恶劣环境下,坚持授课育人,弟子满天下,可谓立德,从而约束并促进学生医德医风的提高。使其成为自成目的性的价值实现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内蕴仁爱、虔诚、奉献的基础上,体悟到自我效能。医德医风承诺,是深层的道德良知的庄严承诺,既构成中医学教育中专业道德的重要内涵,又为践行医德医风提供了实现路径。专业责任、道德义务、专业自律、专业精神等,实际上都根源于深层的道德良知所起到的承诺定向、伦理凝聚、动力驱动、功能保障等功能,这是建构医学生专业道德的关键环节。立志成为优秀的中医师,必须在医德医风上“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保持慎独,坚忍不拔,方能拂去利欲熏心之难事,使医德医风澄澈清明。

(三)“知行合一”铸就良好医术

王阳明所谓“知”,是道德感知,“行”主要指道德实践。在王阳明晚年所著的《答顾东桥书》中,这样论及“真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行合一体现了道德法则的应用,强调的是道德实践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2]。“知”与“行”是一个相辅相成、交互作用的活动过程,道德认识自道德实践活动中产生,而道德认识又进一步去指导实践活动,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先后,而是统一于实践活动中的互相推进、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尚书·说命中》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因此,“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理论与实践同步。由此引申到“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样需知行合一。可以通过调研的方式,让学生分析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的涵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为何医学生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为何要多临床、早临床。中医历来追求的“大医精诚”,其中的“精”指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中医诊断学”是开始学习专业技能的第一门课,其目标即是培养大医的“精”,但目前存在重理论和轻实践的教育现状,“知行合一”对于课程思政道德实践和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均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融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事上磨炼做工夫”的思想。比如,在中医诊断学问诊、脉诊、辩证理论和实验课上,运用超星学习通或雨课堂,以微课的形式融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成长故事激励学生:从18岁到30岁期间,他无所不学,学诗文、学佛教、学兵法、学道教。王阳明的所有这一切“学”,皆与常人有所不同,他总是把“学”与“习”融合到一起,更强调通过“习”来推进、深化所“学”的内容,又把“学”重新落实到生活的实践之中。王阳明的江西平盗与“知行合一”亲身实践的故事,以此激发和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医诊断学”知理论和行实践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学(理论)”与“习(实践)”,夯实中医基础。同时,利用好校内开放性中医诊断技能实训基地,在传承中不断实践,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并鼓励学生夯实中医四诊和辩证知识,结合中药、方剂、针灸等,开展好“三下乡”送医疗服务、社区义诊、学雷锋、走进敬老院等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活动,不仅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知识,同时也把课程思政中的仁爱救人、精益求精、传承创新、艰苦奋斗、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精神发扬光大,通过所闻所见提高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在实践中做到“格物致知”,培养较高的医学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医术。

四、结语

阳明心学融入中医学课程思政,实质就是通过精神世界的重建深化中医学子现实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阳明心学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对于今日中医学重建文化自信、重续传统而反本开新、实现在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医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重要启迪作用。通过凝练阳明心学中的思政主题,建立思政教学案例库,并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翻转课堂、调研等形式,找准思政教学融入点等方式,把专业知识教学的 “求真”与阳明心学思政教育的 “求善”“求美”有效融合,增强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引导频度与深度,实现教学中课程与思政元素同频共振,让课程充分发挥引导人、塑造人、培养人的价值引导功能。同时拓展学生精神文化视野,在中医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传播下,培养中医自信,从而训练“原汁原味”的中医临床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与伦理精神、家国情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中医学认知的深度、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职业价值观更加坚定。

通过阳明心学融入“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的探索,提高了课程的价值引领力,从而焕发教学内容的生命力。但随着时代发展与课程思政资源深入挖掘,如何使阳明心学在“中医诊断学”课程思政中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还需要在学习评价中不断改进,并寻求越来越完善的思政元素,不断提升“中医诊断学”学习的内驱力。

猜你喜欢
阳明心诊断学医德
“知行合一”的当代价值
《全身 CT 血管成像诊断学》出版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蕴
“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内经》诊法教学内容简析及与中医诊断学的衔接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