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重在情感和认知

2023-02-25 13:56|陈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23年8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关系教学效果

文 |陈 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重点,不是教师少讲、学生多讲,也不是教师表面上围着学生转。“以学生为中心”的本质,是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取舍以及教学设计实施始终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对学生情感和认知过程的细致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根本。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认知活动。师生关系越好,教学效果就越好。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决定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欣赏和信任,对学生情感的理解和共情,对学生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把握。

说到教育教学,我们往往先想到教学理念、素材选择、教学设计等,但这些外在的东西并非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对孩子的爱和信任。没有爱和信任就没有教育,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求我们关注一个个鲜活的学生,而不只是教学环节或手段。懂学生,不仅需要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基础、个性差异、学习优势与困难、认知风格的深入了解。英语好、学历高、理论强的教师,教学效果未必能胜过同行。再好的教学理念,最终都要经过学生的学才能实现价值,忽视学生的兴趣、动机、情绪和思维,看似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往往不能顺利进入学生大脑。为此,教师需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

因材施教。教学过程是活的,不会完全按预设的流程发展;有效的课堂即时应对策略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情感、学习基础和认知风格等个性差异的全面了解。为什么我们搬用全国特等奖的教学设计也常难收到预期效果?就是因为没有充分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学情。

总之,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在思考怎么教的同时必须思考学生怎么学。除关注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理念等静态要素,更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信心、思维、认知及个性差异,始终关注学生“想不想学、会不会学、学不学得会”等动态要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关系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