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颈椎病治疗与预防

2023-02-28 01:01罗光荣
家庭医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节段椎间盘

罗光荣

颈椎病又称颈椎肥大性脊椎炎,为颈椎间盘变性后颈椎不稳定,产生代偿性骨质增生、韧带肥厚和骨化,造成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的受压。这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据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颈椎骨质增生约占50%;60岁以上约占70%,70岁以上约占80%。但许多有颈椎骨质增生的人并无症状,也不需治疗,故不能诊断为颈椎病。尚有些颈椎骨质增生的人伴有颈痛,原因多种多样,仅需对症治疗,亦多不列入颈椎病范畴。但如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为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分为四类: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椎动脉型。以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达50%~60%。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两类:保守治疗(或称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当出现疑似颈椎病症状时,应在医生帮助下明确诊断,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进行保守治疗的,不必急于手术;有明确手术指征时,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手法治疗、悬吊运动治疗和运动疗法。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

目前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颈椎牵引,低频、中频电疗(包括干扰电疗法),红外线,短波、超短波等高频电疗,磁热疗法,等等。物理治疗可缓解颈肩部疼痛不适及颈椎病引起的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放松颈部肌肉、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增加椎体间隙、减轻或消除神经根刺激症状、调整颈椎序列。不同病人需选择不同的牵引角度、重量、方式、时间等,也有部分病人禁忌进行颈椎牵引治疗,如脊髓型颈椎病病人。颈椎牵引应由专业医务人员实施,以免出现意外。通常,康复医师会在评估病人病情后,针对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物理治疗方法。

手法治疗,如颈椎关节松动与颈部肌筋膜松解等,必须由专业医师或治疗师操作。手法治疗可以帮助病人恢复正常颈椎序列、放松颈部肌肉、减轻或消除肌肉痉挛及其他颈椎病的症状。

悬吊运动治疗采用特有的悬吊装置,有效激活和强化颈椎局部稳定肌群及感觉运动功能,缓解症状,减少颈椎病反复发作。

运动疗法是通过针对性的颈椎姿势控制训练、颈部稳定肌群的激活和强化,以及牵伸训练,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功能性活动和本体感觉。

由于颈椎病常会导致颈肩部的酸胀和牵制感,有些病人喜欢让家人或“民间推拿师”进行推拿。实际上,颈椎病病人应慎做推拿,尤其不可推扳颈部。因为颈椎病病人的颈椎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出现椎间盘损伤,加重椎体的不稳定,甚至出现颈椎间盘急性突出和椎骨脱位。对于颈椎管已经相对狭小、颈髓缺乏回旋余地的颈椎病病人,这样做往往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有导致瘫痪和致命的危险。颈椎病病人即使要做推拿,也必须去正规医院由专业推拿医师实施治疗。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也叫骨质增生和骨刺)和肥厚的韧带组织,解除神经压迫;二是通过各种植入物的放置,进行颈椎结构的重建。

从颈椎病分型来说,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上述两种类型颈椎病病人,若出现严重颈肩痛,或者躯干有束窄感、行走不稳、上(下)肢进行性肌力下降,经保守治疗8~12周后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少数情况下,如颈椎椎体前缘的骨赘增生向前压迫了食管,影响吞咽功能时,也应考虑手术。

面对医生的手术建议,很多病人都会有顾虑,希望能先接受保守治疗。实际上,对于手术指征明确的病人而言,直接、彻底、有效的减压是最合理的治疗方式。保守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减轻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解除神经压迫。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疗产品正是迎合了颈椎病病人惧怕手术的心理,过分夸大某种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以至于病人延误了手术时机,导致神经受压时间过长,病变发展至不可逆性损害阶段。

首先是减压。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具体致压方向(压迫来自前方还是后方)、累及颈椎节段的多少,以及颈椎的生理弧度等多种因素,来决定是经颈椎前路减压,还是从后方减压(颈椎后路)。

颈椎前路减压,通常是在颈椎前方做横切口,手术入路选在内脏鞘和血管鞘进入,直接到达椎前,进行椎板的减压,较少发生相关组织创伤。颈椎后路手术,是在颈项部的后正中作纵向切口,在仔细剥离保护肌肉的软组织后,进行有效的减压。

完成颈椎的减压后,大多数病人需要通过内植物对颈椎进行结构重建。重建的方法主要有融合(椎间融合器Cage,把颈椎椎节之间固定起来)和非融合重建技术(保留运动节段的活动,如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保留节段活动的颈椎板成形术等)。非融合重建技术有助于维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活动,减少固定融合可能带来的问题(如邻近椎体加速退变等),适用于年轻、颈椎退变不太严重的病人。

很多人认为,颈椎病手术很危险,大多数人不愿意做。其实,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颈椎手术越来越微创,手术时间不长(l~2个小时),出血也不多。术后第2天,病人就能坐起,第3天即可下地。

颈椎病手术可以简单地分为常规手术和微创手术。相对而言,前者在技术成熟度和适应范围上,都要好于后者。目前,一台成熟的颈椎病前路手术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康复等方面都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病人大可放心,不必过于紧张。

一般地说,单节段的颈椎手术可在椎间盘镜下完成;少于3个节段的颈椎病一般取颈前方入路,减压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或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4个或4个以上节段的手术常取颈后路,疗效也相当满意。

睡眠时 人的一生有1/3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如果睡眠时枕头过高,颈椎间隙处于高压力状态的前屈位,天长日久,易发颈椎病。从这一点来说,“高枕无忧”应改为“高枕有忧”。除了枕头要柔软、透气、不可过高外,床铺应选择木板床上加有弹性的床垫,既舒服,又能维持人体脊柱的正常曲线。睡姿以仰卧、双下肢屈曲为好,可使椎间隙内的压力减低、椎旁肌肉松弛,使脊柱充分休息。

工作时 伏案工作20~30分钟后,应抬头,双眼眺望远方,头略向后仰1~2分钟,既可消除双眼疲劳,又可使颈椎放松。此外,上肢运动和头颈部运动也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休闲时 看电视时,双眼应平视(或略仰5~10度),沙发以略向后仰(110~120度)为最佳角度。如果坐在椅子或方凳上,最好在脚下放一个高10~15厘米的垫脚凳。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节段椎间盘
基于T2mapping成像的后纤维环与腰椎间盘突出相关性研究
顶进节段法最终接头底部滑行系统综合研究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
预制节段拼装桥墩研究进展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