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电影共建: 历史回眸、交流重启与合作构想

2023-03-02 16:15李芝芳
电影评介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中俄苏联俄罗斯

李芝芳

2023年3月20日至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了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在双方签署并发表的《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出,“双方将努力恢复和扩大两国线下人文交流合作,不斷巩固两国人民友谊和双边关系的社会基础”“加强两国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文学、艺术机构交流交往”“加强媒体、智库、出版、社科、档案、文艺等领域交流合作”[1],为进一步推进中俄在人文领域的合作、增强民间的相互了解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化和发展,双边的电影合作如互办电影节、引进影片、联合制作影视作品等越来越紧密。电影已经成为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重要窗口。

中俄两国同为政治、经济、文化大国,两国相互为邻,交流合作,民心所向,源远流长。21世纪以来,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互访合作更加紧密。随着中俄关系的深化和发展,双边在电影领域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新冠病毒感染形势好转之后,随着各国大门的开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再次热络。两国元首的会见以及对人文领域合作的声明,更为两国文化、电影的交流合作开启了新的征程。

一、两国电影合作历史回顾

(一)苏联蒙太奇电影理论进入中国

众所周知,20世纪20年代是世界电影飞跃发展的一个时期。包括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1925)、普多夫金的《母亲》(1926)、杜辅仁科的《土地》(1930)、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1924)在内的多部苏联电影创新作品和蒙太奇理论一跃成为世界电影流派中的一枝独秀,受到各国电影人士的广泛关注。中国电影界在了解蒙太奇电影,吸收借鉴新理论的过程中,既放映了电影,也译介了理论文章和著作,如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人的《关于有声电影的未来》的宣言;20世纪30年代编辑出版了《苏俄电影专辑》及理论译著《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电影表演论》等。郑伯奇先生在《苏联电影给予中国电影的影响》一文中写道:电影的“转变中,中国电影所接受的好的影响,完全得之于苏联电影。”[2]

尽管当时对苏联电影理论的译介没有在电影创作中产生多大影响,但却为后来的电影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苏联电影对新中国电影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苏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相同,政治上相互信任,意识形态上相互支持,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各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电影领域的合作进展较快。

电影领域的合作基本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教育,为中国培训电影人才,二是提供技术设备,苏联专家参与中国电影基础建设。例如,当时刚刚成立的北京电影学院聘请苏联专家来任教,同时又派出电影各专业的学生到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学习深造。北京电影制片厂曾派遣以厂长为团长,由各专业优秀人员组成的代表团到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访问学习,实践取经。因此,20世纪50年代,电影领域的教育合作为两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互动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

两国在创作实践方面进行合作互动。例如,20世纪50年代,中苏合拍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瓦尔拉莫夫,1951)和《解放了的中国》(谢尔盖·格拉西莫夫,1950)向世界宣布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合拍了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风从东方来》(干学伟/E·吉甘,1959),表现了中苏青年之间的友谊。这一时期,两国的电影交流也很活跃:中国引进发行的苏联影片有《真正的人》(亚历山大·斯托尔佩尔,1948)、《伟大的转折》(Fridrikh Ermler,1946)、《卓娅的故事》(勒.阿兰什达姆,1944)等。后来中国生产的《李双双》(鲁韧,1962)、《董存瑞》(郭维,1955)、《小兵张嘎》(崔嵬/欧阳红樱,1963)等优秀影片都有苏联电影的影子。这一时期中苏电影合作的最大特点,是苏联电影对中国电影观众和中国电影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世界局势发生变化,苏联的电影作品在我国极小范围内放映,广大观众很难看到,当时对苏联电影的评介以批判为主。

二、中苏/俄电影交流的重启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80年代中期苏联实行改革和公开化,两国关系在中断20年后重启。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先行者在重启双边关系方面再次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国家未正式宣布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情况下,民间的交流已经开始。1984年中国影协举办“苏联电影研讨会”,(会上放映了几十部苏联20世纪60至80年代初拍摄的优秀影片),邀请苏联电影代表团访华,稍后电影资料馆又举办了大规模的“苏联电影回顾展”。这几次活动,尤其是电影回顾展,使中国观众得以看到许多苏联时期的优秀影片。如《贵族之家》(安德烈·康查洛夫期基,1970)、《白俄罗斯车站》(安德烈·斯米尔诺夫,1971)、《愿望树》(钦吉兹·阿布拉泽,1977)、《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80)等。曾作为修正主义思潮在我国被批判的解冻电影代表作《雁南飞》(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1957)、《一个人的遭遇》(谢尔盖·邦达尔丘克,1959)、《士兵之歌》(格里高利·丘赫莱依,1959)、《伊万的童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爱德华·阿巴洛夫,1962)等也都与观众见面,并受到观众的赞许。北京电影学院还出版了《苏联战争题材影片评论汇编》以用作教学参考,电影出版社也翻译出版了《一个人的遭遇》《雁南飞》等电影剧本单行本。

1987年,中国电影在中断20多年后重新被邀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理论家郑雪来先生被聘请担任电影节大评委,中苏两国电影交流开始了新的里程。

重启后的中俄电影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中国和俄罗斯签署文化领域合作的第一个政府间协议,双方合作得到国家层面积极推动。这一协议也成为恢复中俄文化联系和人文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人文合作协议的签订,电影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得以恢复。中国电影银幕和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两国关系冻结时期苏联拍摄的爱国主义题材和表现伟大卫国战争的电影。例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联,1972)、《办公室的故事》(苏联,1977)、《战地浪漫曲》(苏联,1983)等。根据当时的规定,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出了苏联当代著名电视连续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苏联,1973)、《卡尔·马克思的青年时代》(苏联/东德,1979)等。

电影机构和人员之间的互动则表现在相关机构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先是中国影协和苏联影协之间建立联系,接着北京电影学院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开始交流,除领导定期互访,曾留学苏联的老师也被邀回访莫斯科电影学院。双方电影档案馆也进行互访,相互学习借鉴。中国艺术研究院与苏联艺术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与苏联电影研究所互访交流,进行专题研究。这时期,双方互动积极,人员交流频繁。从1986年开始,两国互派留学生。至今,俄罗斯国立电影学院一直都在接收中国留学生,而中国留学生在那里不仅是学习知识,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介绍中国电影。

这一时期,除了电影,中国观众还接触到俄罗斯美术、舞蹈、音乐和歌曲,如《莫斯科郊外的傍晚》《山楂树》《红梅花儿开》等。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对苏联的艺术怀有一定情结,这从姜文导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和《太阳照常升起》(2007)就能看出。

中国新时期的电影创作与苏联的解冻电影有着相似的语境和期待。创作手法上,如《归心似箭》(李俊,1979)的散文诗结构;突出抒情色彩,黑白与彩色镜头交替使用的《小花》(张铮/黄健中,1979);人物设置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1972)相近似的《今夜星光灿烂》(谢铁骊,1980)等都能看到苏联电影的影子;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决战》(李俊,1991-1992)三部曲明显感觉到其对苏联史诗电影《解放》(尤里·奥泽洛夫,1970-1971)的借鉴。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向西方看齐的大政方针影响下,中俄两国关系虽然保持正常,人文、电影领域学者互访,电影展映等活动依然继续,甚至活跃,但在促进合作方面效果甚微。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家陷入政治经济危机,社会秩序混乱,文化思想迷茫。由于资金匮乏、设备落后,电影创作举步维艰,生产衰退、人员流失、电影院倒闭,俄罗斯电影基本处于衰落状态。由于美国电影对俄罗斯电影市场的冲击和占有,俄罗斯电影先是在国内市场慢慢退出,后在世界舞台逐渐消失。尽管也有个别影片参与世界级评奖,例如,米哈尔科夫的《烈日灼人》(1994)获奥斯卡奖;《乌尔加:爱的领土》(1991)又译《蒙古精神》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但俄罗斯电影的总体状况呈现衰落之势。

反过来,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更多地与好莱坞电影发生各种复杂联系。例如,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学习好莱坞的创作机制、引进好莱坞的电影产品等。尽管进口电影有配额限制,但引进的美国电影大大改变了观众的胃口和兴趣。俄罗斯也一样,年轻人对美国电影的沉迷甚至改变了他们观看电影的观念。

在经济全球化、媒体同步化的背景下,美国电影迅速占领着世界电影市场的形势下,各国电影向好莱坞学习,都在探索寻求与世界电影接轨的路径。这时期中俄电影的交流合作相对滞缓,更多表现为民间交流,合作方式则是在对方境内拍摄影片,而且大多是中国在俄罗斯境内拍摄影片。

199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中國在俄罗斯拍摄影片《红樱桃》(叶大鹰,1995)和电视连续剧《血色童心》(杨亚洲/叶大鹰,1995),表现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保育院的中国儿童在二战中的命运和同法西斯的斗争。

这期间也拍摄了几部与俄罗斯相关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如表现中国人在俄罗斯做生意的《别了,莫斯科》(周里京,1995)以及描写中俄边境贸易的电视连续剧《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孙沙,1994)等。这些影片的制作模式大体为中国人资助,俄罗斯演员和中国演员出演,中国摄制组拍摄,拍摄地为中国、俄罗斯两地。

比较成功的是纪录片。出于对俄罗斯文学的热爱,对俄罗斯艺术大师的崇敬,也出于对曾经生活过的俄罗斯土地的深深眷恋,中国更多摄制组在俄罗斯拍摄纪录片和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播映。例如,早期留学苏联的中国文学家高莽以“灵魂的归宿”为题与摄制组到俄罗斯拍摄普希金、托尔斯泰、列宾、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等俄罗斯著名作家、文艺家的故居、博物馆、墓地等,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缅怀。曾在伊万诺沃国际保育院生活过的几位先辈也带领摄制组重返俄罗斯故地重游,寻找昔日的生活印迹。黑龙江省电视台更是利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毗邻的优势,借助中俄边境贸易风生水起的火热场面,怀着向国人介绍俄罗斯国情民风和自然美景的意愿,组织摄制组到俄罗斯拍摄了《东方大河——黑龙江》《航行北冰洋》《今日俄罗斯》等电视纪录片在黑龙江电视台或中央电视台播出。

俄罗斯也有导演到中国内地拍摄影片,如导演米哈尔科夫的影片《乌尔加:爱的领土》就是在中国内蒙古拍摄的。剧情通过一个俄罗斯商人在中国做生意的经历,展示了两个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为人处事以及对当时生活的看法和理解。按米哈尔科夫话说,这次拍摄,使他有了与中国人合作的经验,也对中国人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给予肯定。此后,米哈尔科夫和中国电影界建立了友好关系,成为中国的贵客和常客。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火中的芭蕾》(董亚春/米哈尔科夫,2015)就有他的积极参与;俄罗斯导演博德罗夫的影片《成吉思汗的青年时代》又译《蒙古人》(2007)也以同样的方式在内蒙古拍摄。

这些影片的拍摄过程都有中俄双方演员和工作人员参与,这种形式虽然还算不上是双方真正的合作,但是,这样的方式已经为以后的合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可以说,这时期双方的合作中方比较主动。

三、21世纪中俄电影的交流合作

21世纪以来,各国政治、经济、社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俄罗斯经济复苏,国情稳定,文化建设再次提到议事日程。国家支持电影事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电影创作紧跟国际潮流。

为推动电影发展,俄罗斯推出多种措施:政策上出台各种文件,加强管理引导;在政府内成立了俄罗斯电影委员会,以每年一次的年底会议形式现场办公,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016年设为电影年,各地举办不同专题的电影节。建筑物、地铁车厢上到处张贴电影广告,营造电影气氛,目的只有一个:发展民族电影、扩大电影生产、鼓舞大众电影活动、推进电影制片厂的现代化建设、扩展边远地区电影发行放映活动,推进电影产业发展,使俄罗斯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深化改革,特别是电影全面推行产业化后,迅速呈现出多种创作群体及发行体制并存且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在经济全球化、媒体同步化的语境影响下,中国电影市场结构和资本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影生产增长快速,融资方式呈现多样,电影拍摄不再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和民营资金,而是采用联合拍摄的方式,把融资的渠道扩展到境外,亚洲乃至欧美的一些国家。电影生产力不断提升,2007年,国产影片突破400部大关,全国票房突破30亿元大关,连续5年超过进口影片的票房收入。2010年中国本土市场票房突破100亿元,随后一路高歌猛进,直到2019年的642.66亿元,国产电影总票房411.75亿元,国产故事片850部,产量稳居世界第二。[3]

电影在生产增长的同时,中国电影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开始走向世界。这一时期,国家在电影领域提出“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参加国际电影节、国际影展,推动国产影片外销。尤其是中国大片、功夫电影在世界各地包括俄罗斯发行上映,不仅赢得其他国家观众的青睐,也让俄罗斯人看到中国电影的文化优势。在这大好的态势下,中俄的电影交流合作也展现出新的动向。

(一)国家层面的推进,以文件或合同形式促进交流合作

21世纪以来,世界电影的特点是大片云集、合作生产。几个国家共同投资合作拍片抢占全球电影市场成为一种模式,也成为一种趋势:如美欧国家合作,亚洲国家合作。中俄电影又迎来了新的合作机遇。

2000年11月,为推进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全面发展,统筹规范有关领域的合作并使其机制化,中俄两国决定在总理会晤机制框架内成立教科文体合作委员会,下设各领域分会。2001年,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条约》。2002年7月,中俄媒体合作工作小组成立,确立合作机制,同年12月,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时任副局长赵实与俄罗斯政府文化部时任副部长戈卢特瓦共同主持中俄电影合作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2007年7月,双方政府签署协议,将原有的中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合作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委员会下设中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7个领域的合作分委会和中俄档案合作工作小组。[4]2008年,中俄电影合作分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并决定以后每年召开一次,议程为总结当年合作状况,安排下一年的合作计划。2012年,双方根据协议分别在对方国家建成自己的文化中心,为中俄文化进一步合作扩展了实际操作空间。[5]2016年12月,俄政府通过俄罗斯和中国在电影生产领域进行合作的协议草案。2017年7月中俄政府间批准签署了该协议。[6]

这些文件和决定对两国进一步开展电影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也将两国人文领域乃至电影领域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对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两国的互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学术交流与互相引进影片

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下,中俄双方在人文及电影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双边举办电影周。2002年,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了俄罗斯电影周。期间,双方举办了俄罗斯电影研讨会。2005年,中国影协举办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5周年战争题材电影研讨会,俄罗斯派电影代表团参加,并带来影片放映。2011年,中国世界电影学会、八一电影制片厂与俄方共同举办中俄军事题材电影研讨会。两国电影工作者及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战争题材电影在21世纪的发展,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理论研究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俄罗斯代表团还放映了俄罗斯新片《布列斯特要塞》(2010)、《同一场战争》(2009)。另有江苏省举办中外电影联展,俄罗斯电影代表团参加。苏州大学举办与俄罗斯电影人的对话活动。中国世界电影学会同俄罗斯合作举办“一带一路”纪录片展映活动等。

2017年,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中俄在业务合作的框架内就两国电影的合作生产召开了“丝绸之路”电影圆桌会议,讨论了中俄在影视领域的合作问题。2018年,在中国海南举办的电影节期间,双方代表就发展电影市场进行对话,提出合作已从单纯的版权转让向联合拍摄影片转变,并就具体合作形式做了讨论。该时期我国引进发行了俄罗斯电影《雪皇后3》《冰上芭蕾》《礼炮7》《教练》和《莫斯科沦陷》,而且获得不错的票房。这使俄罗斯电影人颇看好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很重视中国的电影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合作的信心和决心,也促进了双方理论界的合作交流。之后又陆续引进了俄罗斯的《她在保卫塞瓦斯托波尔》(1911)(又名《狙击手》)、《图-34》《地铁》《机组人员2》《绝杀慕尼黑》(2017)等大片,受到中国观众的好评。

此时,中国电影无论在艺术层面,还是票房收益,较之俄罗斯电影都发展得更快,收益更好。我国的功夫大片《藏龙卧虎》(李安,2000)、《英雄》(张艺谋,2002)、《十面埋伏》(张艺谋,2004)不僅在俄罗斯放映,还引起俄罗斯观众的极大兴趣,有的年轻人甚至因此喜欢上了中国的武术。这期间,俄罗斯和中国电影大体上克服了民族电影的停滞,有了新的起色。两国的电影市场开始恢复活力,发行院线也变得更加活跃。

在谈到两国电影的生产时,俄罗斯的一位电影人说到:“将俄罗斯电影人对中国题材的探索与中国同行对俄罗斯题材的探索相比,中国人走得更远。这并非因为俄罗斯电影人不想探索,而是俄罗斯人要先克服苏联电影生产和发行体系的崩溃所带来的严重危机和后果。”[7]可以说,中国电影走在了前边。

互办电影节,以此提高知名度,开拓电影市场。中俄互办的电影节以举办电影周开始,2013年,进一步改为电影节。开始只在两个城市举办,后来扩大了范围和规模。而两国相互在对方设立的文化中心也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电影放映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会。

(三)建构合作创作机制

除了学术交流、展映活动,中俄合作创作电影已经开始。如果说此前的合拍作品,只是个别导演或摄制组的团队合作,国家政策出台后,则是从体制上建构合作机制,而且表现出积极态势。除了国家层面的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也一展身手。

2011年俄罗斯“大众传媒公司”与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将合作设立电影电视制作基金,目的是帮助两国合拍影片进入中俄市场,提高电影公司之间的相互协作。俄罗斯电影集团2015年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签订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2017年在莫斯科举办的中俄传媒论坛上,中国华策集团公司与俄罗斯独立广播公司CTC传媒及俄罗斯最大私人传媒集团之一“国家传媒集团”(NMG)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华策集团创始人、总裁赵依芳作为国内领先的影视内容提供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华策选择与俄罗斯同行合作,首先是“因为中俄两国观众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俄罗斯和中国的文化交流合作源远流长”。华策一直在积极探索“参与推进中俄影视领域合作的进程”,因为“影视是一种很好的承载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形态,中俄两国的影视深度合作,可以创作生产更多两国人民喜爱的电影,这不仅是文化的交融和创作,更有利于双方电影市场的发展和空间拓展。”[8]

地方與俄罗斯在电影领域的交流合作也展现出积极的态度。有的已经在某一领域达成协议,有的正在筹划意向,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要数黑龙江省。鉴于地理上的优势,黑龙江是国内与俄罗斯影视合作最多的省份。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批准,在哈尔滨设立中俄电影文化交流中心①,其主要职能是:翻译和推广双方的优秀影片,推动两国电影在创作、拍摄及制作方面的合作,提供中俄两国或中国与俄语国家电影作品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如人才培训、标准制定、信息服务等。活动方面有俄罗斯艺术节,电影节等。除黑龙江省以外,俄罗斯“电视一台,全世界网络”公司和上海传媒公司也签署合同,开始交换动画影片。

西部的新疆、四川、陕西正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强劲东风和俄罗斯在电影领域积极开展合作。而“金砖国家电影节”,也为中国和其他国家提供了电影交流和展映的机会。例如,2005年,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投资,俄罗斯演员参演的电视连续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06年,俄、中、哈、德四国共同出资拍摄《蒙古人》等;2007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引进并发行了俄罗斯影片《密码疑云》(瓦季姆·舒梅列夫,2007);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购买了《安娜·卡列尼娜》(亚历山大·扎尔赫依,1967)和《西伯利亚理发师》(尼基塔·米哈尔科夫,1999)等16部俄罗斯影片版权,在中国上映和电视台播出。

随着中俄合作的进展,出现了不少中俄合拍的电视剧和电影,比如中国女婿搭配俄罗斯岳父的《战斗民族养成记》(康斯坦丁·斯达茨基,2015)、海南小伙和俄罗斯姑娘的《陵水谣》(江流/安德烈·米什金,2019)、改编自“中俄列车大劫案”的《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邱礼涛,2023),《龙牌之谜》(伊哥·斯坦普陈科,2019)等,尽管有些影片口碑不一。不过,2019年上映的中俄合拍的大型系列纪录片《这里是中国》则取得了巨大成功。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格罗莫夫说:“‘俄中媒体交流年框架下一个非常成功的项目。”[9]

针对这一时期的合作,俄罗斯电影集团资深制片人和编剧彼得鲁欣认为:“这几年,我们与中方的合作渐入佳境。现在我们更了解中国市场,双方能更好地满足对方的需求并照顾各自的利益。”[10]“未来,我们打算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在线游戏。俄罗斯的在线游戏《坦克世界》在中国青年中很受欢迎。这一领域潜力巨大。”[11]俄罗斯制片人说。

四、中俄电影合作前景

当今世界,在全球化背景下,合作生产电影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各国互相利用有利资源,发挥优势,合作拍片,扩大市场,争取更大收益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方面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较多,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的合作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中俄在合作生产方面起步较晚,但两国都是电影大国,都有自己的优良传统,又都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只要通力合作,发挥所长,紧跟世界潮流,借用国家助力,肯定会有好的前景。

中俄电影合作是必然趋势。中俄电影要想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需要相互支持,利用优势,合作生产,如此方能在世界电影舞台站稳脚跟。这是两国主张在生产领域合作的主要动因。尽管此前俄罗斯同欧洲的电影合作较多,但从2014年以来,俄罗斯方面受欧美制裁,电影难免受到影响。而俄罗斯国家政策的向东转向,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友好合作和牢固关系更有利于两国在文化,电影领域的紧密合作。

中俄两国要发展电影产业,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如国家助力,双方合作。中国与俄罗斯国家的友好关系无疑给电影创作和合作开辟新的路径,拓展新的空间。电影合作还可促进和推动双方文化、旅游、展览、演出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增进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中国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广阔的电影市场和充足的投资;俄罗斯有可靠的影视技术和大量的专业人才,双方的密切合作将会产生无限潜力,取得良好效果,并体现出国家的软实力。

电影合作除了资金和团队精神,要想获得成功,关键是内容和题材。合作就必须寻求合乎两国观众接受心理、适合观众审美口味的题材和类型。中俄两国人民友谊深厚,相对而言,在选题上,也会有共同的关注。笔者认为,双方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一步创新:

一是战争题材。二战、抗美援朝战争都是两国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1世纪以来,俄罗斯表现二战的电影每年都有新作问世;中国的抗战题材电影、电视剧几乎成了主打作品。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题材。这是当前全世界关注的议题。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三是爱情题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中俄两国青年交流频繁,跨国之恋成为观众喜爱的主题。可关注不同时代背景下两国人民亲密关系的不同表现与结局,呈现出别出心裁的,具有时代意义的爱情片。

四是科幻、奇幻题材。例如,中国的《流浪地球》系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类影片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观众为之震憾,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五是动画片,尤其是经典童话的改编,具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各国儿童都喜欢看。

结语

尽管中俄两国各自的电影发展经历过波折,但两国在发展道路上的交集和互通还是产生了较大影响。直到今天,中国人民依旧不忘苏联/俄罗斯的优秀电影,而中国的功夫电影也在俄罗斯深得人心。这一切是两国电影人进行交流合作的主要前提。虽然中俄合作生产电影起步较晚,但只要双方彼此信任,共同努力,利用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和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深挖潜力,拓寬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当前,中俄关系已经发展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对人文,包括电影等领域的合作极为关注和重视,中俄两国的电影同仁应抓住机遇,集中优势资源,发展合力,在影视制作、市场开拓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共绘“中俄电影”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EB/OL].(2023-03-22)[2023-12-01].https://www.gov.cn/xinwen/2023-03/22/content_5747726.htm.

[2]郦苏元.关于中国电影史写作走向的思考[ J ].当代电影,2005(05):19-23.

[3]2019中国电影亮出“成绩单”:642.66亿元票房创新高[EB/OL].(2020-01-02)[2023-12-01].http://m.xinhuanet.com/ent/2020-01/02/c_1125413285.htm.

[4]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EB/OL].(2007-11-06)[2023-12-01].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830534.htm.

[5]中俄文化交流让“世代友好”理念深入人心——专访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EB/OL].(2016-03-07)[2023-12-01].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3/07/c_1118253960.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EB/OL].(2017-07-04)[2023-12-01].http://treaty.mfa.gov.cn/tykfiles/20210712/1626079009959.pdf.

[7][10][11]Продюсер из РФ рассказал 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е с Китаем в сфере кинематографии[EB/OL].(2020-12-03)[2023-12-01].https://ria.ru/20201203/kinematografiya-1587538511.html.

[8]汪嘉波.俄民意调查显示:中俄关系最友好[N].光明日报,2017-07-29(09).

[9]中俄合拍纪录片《这里是中国》第二季开播仪式举行[EB/OL].(2019-06-05)[2023-12-01].http://www.news.cn/zgjx/2019-06/05/c_138117680.htm.

猜你喜欢
中俄苏联俄罗斯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