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与全球电影发展研究

2023-03-02 14:27陈良栋孙宇
电影评介 2023年24期

陈良栋  孙宇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电影以其视听艺术的直观性和极强的文化感召力,成为世界人民彼此交流的最好载体之一。进入21世纪,世界电影版图悄然变局,由欧洲艺术电影与美国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两分态势,转变为世界各国电影多元发展的新向态。区域国别电影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世界电影的多样性贡献力量。中国电影在全球的市场影响力和文化感染力日渐增强,亚洲电影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参与到世界电影格局的重塑进程中。

2023年11月25-26日,“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与全球电影发展研究——第一届全球电影研究年会”在河北石家庄举行。年会由河北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电影艺术》杂志社共同主办,河北传媒学院全球电影文化与产业研究院、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联合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得到《电影评介》《电影新作》《电影文学》《电影理论与研究》《视听理论与实践》等杂志社的学术支持。

开幕式由河北传媒学院副校长、影视艺术学院院长李兴国教授主持,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华语电影研究中心主任、河北传媒学院全球电影艺术文化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周星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李洋教授,《电影艺术》主编、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谭政先后致辞,表达对本次年会的祝贺与期待。年会主题论坛上半场由李洋教授担任主持,下半场由谭政研究员主持。专家分论坛由周星、张燕、何思颖、应雄、檀秋文、任晟姝等学者主持和点评,青年分论坛由张阿利、郭学军、谭慧、潘若简、杨宣华、崔军、郄建业、王洋、张雨蒙、陈亦水、吴青青等學者主持和点评。

本届年会立足于中国与世界电影发展新形势,提出以电影交流促进文明互鉴的新命题,以包容性、时代性与超越性的精神,联合国内外电影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全球电影进行历史回溯、现状研究与未来展望。年会采取主论坛与分论坛相结合的方式,百余名海内外专家与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叙宏见,围绕全球视野下的电影理论研究、全球电影产业观察与创作经验、全球电影的跨文化生产与跨国传播现象、电影节与亚洲电影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一、全球视野下的电影理论研究

基于全球视野下的电影研究,打破了以欧美电影为中心的传统研究模式,因而也召唤着具有时代性、多元性的电影理论与研究方法。

在全球化时代,电影面临着技术与价值观的挑战。周星教授从科技迭代、价值观冲突、文化互鉴三个角度,指出新时代电影的文明使命与精神提升要求。他认为,在高科技年代,更应该回到电影本体,在技术引导下去注重人本主义,再次回到人类共同的精神提升的价值问题上。电影具有超越国界和人类对于视觉趋同性的期望,有跨越文化的情感认同的可能。电影也是个体观察自身之外的世界、体察超越个体精神世界的隐秘情愫的载体。有必要发展多样性和跨文化性的中国电影,实现中国电影与全球电影的对话交流。

经典理论范式需要进行重新探讨与评价,经典好莱坞与法国新浪潮作为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两种基本范式被再次提及。《法国论坛》(French Forum)主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Philippe Met通过对经典好莱坞与法国新浪潮两种模式的比较中,探讨银幕偶像议题。他试图探讨几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构成了“明星身份”?我们如何定义“银幕偶像”的概念,它是如何随时间的推移而演变的?这主要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还是可以产生全球影响?如果可以,是在什么条件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潘若简关注全球化时代电影史研究的本体性与多元性问题。她认为,电影史研究的基础任务包括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挖掘曾经的历史、抽象化创作实践的理论探索等方面。在全球化时代,电影史研究呈现出多元性趋势,如技术与媒介的变化,对好莱坞语言霸权的叩问推动了电影语言的革新,对女性、种族、移民议题的关注丰富了电影史研究的话语资源。电影研究具有丰富的面向,需要秉持艺术标准与时代价值的批判性视角。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谭慧从早期瑞典电影史切入,探讨瑞典电影进入艺术殿堂的历史过程与策略。她指出,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电影审查制度的国家,早期瑞典电影从业者在审查制度下,采取了电影与文学联姻、坚持实景拍摄、转向现实创作、提高电影质量等诸多方式,为瑞典电影博得艺术地位,率先进入“艺术的应许之地”。

电影被誉为“第七艺术”,电影与传统艺术的关系密切、相互影响。李洋教授从希区柯克与当代艺术的互动中,分析电影与艺术史建构的关系。他考察了当代艺术史对电影的书写,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艺术史研究跟电影研究是两条平行的道路?电影是不是反过来参与20世纪艺术史的建构?他认为当代艺术对希区柯克作品有四种模仿模式:重复的模仿——把希区柯克视为偶像,影响的模仿——把希区柯克视为素材,美学的模仿——把希区柯克视为剧本,抵抗的模仿——把希区柯克视为批判对象。由此,他提出电影史与艺术史相互交融互鉴的可能,进而实现从“整体艺术”(门类、技术、媒介)向“全球艺术史”(民族、性别、语言)的转向。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杨宣华关注21世纪以来新主流电影音乐的多元化传播。她认为,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影音乐产业整体向上发展,在产业、观念、形态、文化等四个层面形成了多元化传播模式。她提出,在新时代中国电影逐渐推动中国走向电影强国之际,电影音乐要充分发挥其功能,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还要建构既能满足中国观众精神需求又能为世界观众提供价值共享的电影文化,将中国的主流价值观纳入世界进行弘扬,让电影音乐成为历史的传播者、记录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助理研究员张雨蒙从德勒兹的“姿态”(gest)与阿甘本的“姿势”(gesture)的理论观念出发,探讨了东方表演美学。她认为,在姿态观念的引导下,在中国传统戏曲、戏曲电影,甚至中国香港动作电影中都可以看到不同于西方传统表演方法的美学风格。对姿态观念的研究,正可以为这一独特的东方表演美学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使这一与西方并行的,具有先行实践色彩的东方美学形态焕发出新的魅力。

河北传媒学院影视教授高贺胜从哲学与修辞学角度探讨了电影中的死亡叙事。他认为,电影作为当下影响最为普及深远的一种时空、视听多维综合艺术品类,本质上是一种源于生命本体力量的艺术创作。电影以其强大审美通约性和表达包容性诠释和观照着生命现实,死亡在电影中经常表征为生命、意象、存在、时空、情感、修辞等形式或内容。人们通过他者的生命经验和创作,借助具象化意象、修辞、语言等方式,见人、见事、见世界、见生命、见本质,最终使人在电影独特的叙事性结构中、意象化生命里、共情式传播内实现自我生命观照。

二、全球电影产业观察与创作经验

近年来,韩国电影在國际市场上获得很大的关注度。韩国釜山庆星大学教授姜乃碤分析了2022-2023年韩国电影的发展和新动向。在产业方面,韩国电影市场规模比新冠病毒感染之前恢复了60%左右;电影院之外网络市场如OTT平台(注,OTT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的规模呈增长趋势;在美国电影的竞争下,韩国电影仍保持着稳定发展,本土市场占有率为55%;在创作方面,韩国重量级导演仍持续坚守,新锐导演层出不穷,电影导演转移到OTT平台的倾向越发明显。随着OTT等新媒体环境的出现,韩国电影面临新的挑战。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事关全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制定节能减排的政策与目标,在此背景下,电影产业的绿色改革也势在必行。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刘汉文以德国为例,探讨了气候与能源战略背景下电影产业绿色改革的经验与启示。他指出,德国电影产业进入了绿色低碳转型新时期,这场改革从制片和放映切入,锚定可持续发展核心命题,围绕气候、能源、碳排放等焦点话题展开,在联邦电影局统筹下,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绿色电影产业发展体系。他认为,探究德国电影产业推行绿色改革的内外动因,透析电影产业与气候、能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底层逻辑,可以为中国“双碳”战略与电影强国战略的缔结融合提供可参考的实例经验,促成电影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如期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

类型融合与艺术创作共同推动着世界电影向着多元化态势发展,全球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电影实践丰富了世界电影的内涵,使全球电影的交流互鉴成为可能。中国香港资深影评人、香港电影资料馆特聘研究员何思颖提出艺术武侠片是动作类型的一个演变方向。他认为,在华语武侠片日渐衰退的背景下,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的艺术武侠片逐渐获得创作者与观众的青睐。从早期的《侠女》(中国台湾/中国香港,1970)、《东邪西毒》(中国香港/中国台湾,1994),到《卧虎藏龙》(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美国/中国大陆,2000)、《英雄》(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02)、《十面埋伏》(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04)、《一代宗师》(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13)、《刺客聂隐娘》(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15),艺术武侠片已经发展出较为成熟的类型工业。艺术武侠片丰富了电影类型,通过探讨人性本质议题深化了类型内涵,也拓展了中国电影形式与内容的互动空间。

谭政研究员从印度电影独具特色的类型矩阵出发,认为丰富的类型组合构成印度民族电影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从产业角度介绍印度电影的发展历程,并详细阐述较有印度民族特色的喜剧片、警匪片、史诗片、爱情片、科幻片等。他认为,印度电影界根据不同阶段的市场需求拍摄不同的商业片,由此形成的电影类型矩阵为印度民族电影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在商业片市场的发展上,必须有类型本体的迅速成熟,才能支撑优秀内容不断地呈现,满足观众的消费需求,印度电影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类型矩阵。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燕分析了当代印度惊悚电影的类型叙事与现实观照。她认为,从全球化的语境看,印度惊悚片对流行文化的捕捉极为敏锐,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的“马沙拉”模式,还是与好莱坞悬疑“烧脑片”接轨的尝试,又或是近些年来对性别意识觉醒、流媒体兴起等全球趋势的快速把脉,都显示着印度电影不断扩大海外影响力的雄心和决心。印度惊悚电影在叙事类型融合、空间建构和现实观照等层面都表现出浓厚的本土性。但在当下的大环境中,把握全球范围内的心理共性和普遍焦虑,是印度惊悚片突出重围的关键。把握本土性和全球化之间的微妙平衡点,对于印度电影创作者来说并不陌生,而惊悚片也许是较为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

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应雄以回顾了法国新浪潮导演雅克·罗齐耶(Jacques Rozier)的处女作《再见菲律宾》(法国/意大利,1962)。他认为这部是一部关于喜悦、嫉妒、离别的电影,具有独特的影像和叙事魅力,让人们真切懂得了生之喜悦,懂得了“忘却”而不是“铭记”才是情感的高贵所在。同时,这也是一部关于“电影是什么”的电影,让观者可以一窥电影的另一种品质与可能。

中国台北艺术大学教授孙松荣以《家在兰若寺》(中国台湾,2017)、《日子》(中国台湾,2020)两部电影为例,分析了蔡明亮的数位影像创作。他认为,两部数位影片在蔡明亮作品序列中具备三个关键意义:首先,索引与动画双栖于缓慢电影,《家在兰若寺》的空间蒙太奇与影形力乃超卓构成;其次,纪录与虚构共构共生,生成《日子》兼具后剧情与新极简表征;最后,《家在兰若寺》与《日子》由电影院至美术馆的跨界实践,不啻彰显蔡明亮对于电影作为艺术的扩延行动,更直指艺术与生命之间无所不在亦无时不在的思想理念。

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吴青青从影像空间结构切入,分析中国新世代青年导演的创作。她认为,21世纪以来青年导演对创造有意味的影像空间情有独钟,更多的边陲地区被纳入关注视野,由此开启艺术探索的新阶段。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方感”作为兴趣方向,以“体验式”的人地关系确立全新的感知态度,最后通过日常、涉身与展演,形成“非表征”的呈现方式。从影像空间的角度切入对青年导演的研究,把握其整体性和独特性的特征,进而把对21世纪中国电影的认识引向深化。

山西传媒学院副教授周怡帆的发言聚焦中国新主流影视剧的主题转向与创新发展。她认为,国产影视剧经历了从红色影视剧、主旋律影视剧到新主流影视剧的迭代过程。新主流影视剧的主题表达更为丰富多样,表现为爱国主义与民族自豪、家庭观念与和谐社会、个人成长与自我完善、乡村振兴与家园建设等多个层面。她提倡构建突破类型化叙事,满足青年群体观影需求,完成观众价值认同,实现营销破圈传播的中国影视剧创新路径。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陶赋雯基于影像史学视域,对当代中国台湾文化记忆展开批评。她认为,日本对中国台湾地区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涉及部分中国台湾民众人格形成的共同历史经验,产生世代差異的殖民记忆,这种文化认知形成了今日中国台湾地区社会心理、媒介叙事、文化操控等领域“殖民遗绪”的滥觞。相关电影作品折射出“后殖民怀旧”的叙事主题与文化症候,呈现对这段殖民历史的再想象和记忆加工。如何真正告别对日本的后殖民依赖症,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根记忆”,是中国台湾地区脱离“殖民遗绪”的重生之举。

长春师范大学讲师陈伟从新加坡青年导演陈哲艺的新近创作出发,探讨了新加坡电影的创作图景、多元视野、美学探索和互鉴启示。他指出,新加坡每年有10部以上的电影产出,票房影响力与其他亚洲电影相比并不逊色,青年电影导演在电影艺术探索方面表现出色,以跨地域、跨文化的创作拓展了新加坡电影格局。

三、全球电影的跨文化生产与跨国传播现象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电影之间的互动愈发活跃,电影的跨文化生产与跨国传播成为一种新常态。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蔡颂提出,“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城市电影应是真正关注发展、体现发展中国家文化特质的电影。他认为,当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正在进行,在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国际合作的新框架内,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城市电影将成为这一过程的记录者和参与者,作为先锋和中坚力量参与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重构中来。在对内涵、空间、文化的重构之下,“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城市电影将创建全新的话语与价值体系。

武汉大学教授王文斌探讨了“旅居者电影”的身份范式与对话实践。他提出,作为一个较为明显的国际电影倾向,“旅居者电影”指的是全球化背景下电影人自愿跨越国界来制作电影的现象,“根植本土的世界主义”是“旅居者电影”的核心理念。“旅居者电影”提供了一种全球化过程中的积极面向和研究跨国电影现象的全新范式,其跨国、跨区域的身份范式与对话实践,为“本土”与“全球”之间的电影交流提供了正向镜鉴。在电影产业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其理论框架同样对少数族裔、边缘人群的电影创作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河南大学教授崔军关注的是中国电影中的华人移民叙事。他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革命浪漫主义叙事到90年代焦虑叙事,从世纪之交的“美国梦”叙事到21世纪艺术电影的成长叙事和商业电影的传奇叙事,中国电影里的华人移民影像与特定的中国社会语境和中国电影改革进程进行着复杂对话,书写着中国大众文化心理的历史流变,刻写着中国社会权力话语的重组。这些电影以华人移民话题切入,围绕中国问题展开,在大众文化、国家意志和资本市场中寻求共赢,在对于华人移民文化的规避中从政治走向消费,从现实走入景观。

河北传媒学院教授马明杰探讨了全球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跨媒介电影的发展与走向。她认为,中国跨媒介电影有文化传承传播的内在需求,也面临着来自好莱坞跨媒介电影的外部压力。在全球文明互鉴语境下,中国跨媒介电影的发展策略,可以采取寻找全球高质量的“源”故事、推动故事世界互文共生、注重跨媒介电影叙事统一等叙事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师王赟姝关注21世纪亚洲新移民电影创作。她从电影节对亚洲移民电影的艺术关注的现象出发,探讨了亚洲新移民电影中的离散叙事与个体意义追寻的文化表达,指出亚洲新移民电影中景观化和他者化的类型叙事倾向。

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金虎以中日韩三国对白蛇传故事的电影改编为例,指出这些改编分别带有悲情、畸情与挚情的民族特色。中国的《荒塔沉冤》(中国香港,1937)是一部反封建礼教的苦情写实悲剧,日本的《白夫人之妖恋》是一部人妖恋的悲剧,而韩国的《白蛇夫人》则是一部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温馨故事。这同三国各自所处的时代语境、历史文化和集体心理密切相关,也与影片创作者个人有关。

常州工学院副教授欧阳一菲从跨文化、跨媒介、跨区域的视角出发,考察“万能老倌”薛觉先与中国早期粤语电影的关系。她认为,薛觉先对于粤剧与电影的跨媒介尝试、对于传统道德伦理与在地类型创作的跨文化探索、对于南北资源与海外市场的跨区域拓展,使其成为中国早期粤语电影研究绕不开的重要环节。薛觉先早期的电影实践活动,体现出中国早期粤语电影的跨文化、跨媒介和跨区域特质。

四、亚洲电影与电影节研究

亚洲电影的强势崛起正改变着世界电影的格局。学界关于亚洲电影的研究方兴未艾,电影节研究也成为探索亚洲电影主体性的一个路径。

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理事长李庸观教授从釜山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特展出发,探讨了中国电影的新倾向。他指出,釜山电影节已经推出十余次中国电影特辑展,并发行中国电影特刊。在第2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上,推出了中国新晋导演特别展《中国电影,新声音》(New Voices,Chinese Films)及相应书籍,向世界推介刁亦男、毕赣、李睿珺、顾晓刚等八位中国新晋导演及其作品。他对中国电影青年导演的社会关注与艺术追求致以敬意,并期待更多优质作品的出现。

西北大学教授张阿利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十年反思为主题,细致地梳理了历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发展状况。他认为,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互动,推动了第三产业与电影业的发展。他提出,为促进丝绸之路电影节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做到准确定位与寻求特色,进一步明确目标受众,确保政府管理到位与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强电影节前后期宣传与推广。

浙江大学教授张勇以亚非电影节的中国参与(1958-1964)为主题,通过分析中国参与亚非电影节的历史情境,重新思考文化冷战和当时的中苏关系、中国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等问题。他认为,亚非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特别是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共同斗争中加强团结的重要事件,是联结各类冷战国际史、文化冷战议题的桥梁,它是国家利益考量下多方力量冲突与制衡的一种角色,这一角色为这一电影节运作的复杂性直接导致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考虑到双方围绕电影交流项目以及更大的政治文化合作的理念差异,中国在文化领域的外交活动中也并非“主导/统一”或者“跟随/从属”的单向模式,而是表现出不同的且相当复杂的反应。

北京电影学院助理研究员王垚通过概念史、电影史学史、电影节研究、产业研究等四个方法来探讨“亚洲电影”这一概念在电影学中的历史脉络。他认为“亚洲电影”概念本身具有异质性和建构性,传统意义上的世界电影史写作,往往可能包含“欧洲中心主义”或“美国中心主义”立场,同样,中国内地学界对亚洲电影的探讨也有自身的目的与立场。“亚洲电影”概念有其时代性,在世界电影阶段和全球电影阶段愈发重要,当下仍需对国际电影节体系与电影工业进行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陈亦水以情动理论作为方法,分析亚洲电影的经验书写与身份生成,并进一步探索“亚洲电影”这一概念以及亚洲电影研究路径的可能性。她认为,亚洲经验的书写在于身份生成,而非建构。情动的“物质主义的中立偏好”特点提供了一种不站立場、不局限于文化批判、关乎生成与建构性的研究范式。而20世纪之后充满流动性的亚洲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更有助于我们借助情动研究的范式去寻找亚洲身份与主体性的生成,而非建构,自然亦摆脱国别电影研究局限,免于陷入亚洲中心主义窠臼,敞开与欧洲电影、非洲电影等对话空间。亚洲经验书写的身份生成,也有着与世界电影生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通约性。

结语

在专家论坛之外,本次年会设置了四场青年论坛,来自各大高校的52名青年学者参与其中,围绕“中国电影专题研究”“亚非拉电影深度探讨”“欧美电影多元观照”“理论前沿与产业观察”等议题展开研讨。

本次年会还特别举行《世界电影史》新书发布会暨世界电影史教材研讨,本书主编与作者分享了创编思路与写作亮点,与会嘉宾赞誉这是一本响应时代号召、精心写作的“世界电影史的中国式表达”的教材力作。

年会闭幕式由李兴国教授主持,河北传媒学院校长李锦云宣读本次会议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及特别鼓励奖名单,主办单位领导为获奖者颁奖。周星教授作大会的总结发言,他概括了本届全球电影研究年会的亮点:一是本届年会广纳多元观点,极具开创性;二是创设全球电影文化与产业研究院,持续推进全球电影研究,意义非凡;三是学者齐聚一堂,于互鉴中推动文明发展,于交流中各展其才、美美与共。

文明互鉴,电影先行。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中国电影与全球电影愈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文明互鉴为旨归,就全球电影的产业、理论、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探讨,共同打造出一场具有多元性与前沿性的全球电影研究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