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探究

2023-03-05 06:25
新闻传播 2023年1期
关键词:摄影信息

吴 越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北京 100859)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走向大众化,人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电子设备,主要为手机,对于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拍摄照片和录制视频,促进摄影来源多样化。新媒体中新闻摄影素材多,但存在质量不够高的问题,所以当下与未来发展一定会走向高质量化,同时还要强化摄影深度,确保摄影具有看点与亮点,以确保能够吸引公众。新闻摄影平民化和大众化下,对于摄影工作带来一定冲击,但也有助于新闻摄影理念创新与拍摄优化,使其更具特色,契合现代人了解新闻的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信息传播的特征

(一)传播信息体量大

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应运而生,在互联网环境下,各大具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新媒平台为新闻摄影信息提供了更多传播渠道,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所容纳的摄影信息量更大。不仅如此,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自媒体不仅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更是有着传播角色的变革,使人人都能够成为传播的主体,使得传播领域得到空前提升。但在扩大传播量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负面之处,最为显著的则是负面传播信息被大量产生,涉及多种具有广告性质、影响性质及负面观点等内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新闻传播市场,更是对新闻摄影信息的筛选与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传播形式多样化

与传统传播形式相比,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摄影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包括文字之外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模态,以及不同微博、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各种信息传播载体,都可以作为新闻摄影信息传播形式。现阶段,大多数新闻摄影信息的传播主要是由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如建立个体账号,将相关信息进行发布。此外,与之相对应的还有许多编辑制作、剪辑、排版等软件支持新闻摄影信息的传播,不仅能够美化信息内容,增强信息的吸引力,还能够推动新闻摄影信息在新媒体时代的多样化发展。

(三)传播实效性强,且范围广泛

结合当前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摄影信息传播情况来看,所发布的信息能够实现第一时间传播,并被受众群体第一时间了解。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现阶段已有诸多平台支持智能推送、提醒等功能,进一步推动了新闻摄影信息的传播实效性。此外,在传播界限上,随着智能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信息接收的方式逐渐由过去纸质媒介转变为移动浏览软件及网站,使信息的传播有效突破了时空及地域的限制,从而提高了传播范围,能够满足更多群体的信息获取需求。

二、新媒体下新闻摄影发展趋势

(一)平民化与大众化

新媒体出现之前,新闻摄影是新闻机构的特权,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专业人员运用专业设备与器材进行摄影,以满足新闻传播需求。新媒体对新闻摄影冲击大,使这项工作面临非常大挑战,但也是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契机。传统媒体环境下,虽然也有少数摄影爱好者,在平时拍摄,记录新闻事件,毕竟是少数。新媒体时代下这种状况发生转变,人们手中智能手机具有拍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利用其记录生活点滴和拍摄身边发生的事情,人人成为新闻摄影师,将拍摄内容传输到新媒体平台中,相互分享与传播[1]。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平民化特点明显,公众不需要额外采购设备,同时也不需要掌握专业摄影知识,只需要掌握基本操作要求,按下拍摄键,所获取摄影内容就能保证清晰度。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新闻事件,在每个地点和每个时间段都可能发生,专业新闻摄影无法提前预知,公众却在新闻第一现场,运用手中手机拍照片与摄影,然后将其在第一时间传到微博、微信、数字化平台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了新闻摄影将消失的观点,主要依据为摄影工作人员还未赶到现场,新闻视频已经在新媒体中传播开来。其实并非这样,新闻摄影专业性强,在图像处理方面效果更好,也能确保真实性,所以在人人摄影环境下,有助于新闻摄影蜕变与发展。

(二)深度化发展

新媒体下新闻摄影大众化,使得专业新闻摄影不得不朝着深度化发展。摄影中所拍摄下影像和保留的图片,包含众多新闻要素,比如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平民拍摄技术水平不够高,图片与视频往往存在不足,比如晃动、画面不清晰、表现力不够好等。当然也具有优势,就是时效性强,更具有现场感。新媒体下新闻摄影发展趋势下,新闻摄影要应转变观念,不再一味寻求现场感,而是要深度化发展,拍摄一些思想性强,具有摄影价值的内容,突显专业性,并能强化专业新闻摄影的公信力[2]。

新媒体时代信息更新换代速度快,新闻受众群在各种图片与摄影的狂轰乱炸下,开始出现审美疲劳,不愿意点开缺乏营养价值和深度的新闻摄影。当前传统媒体对这个方面有所觉察,洞悉人们对新闻摄影兴趣转变,加大对深度摄影与新闻关注给予大力支持。新闻报纸与电视新闻等,有很多开设深度报道专栏或者是节目。这类新闻对摄影要求高,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必须要专业人员进行摄影,以更好突显新闻内容,彰显深度。以搜狐新闻为例,有图片专题,也有图片故事等。新媒体下新闻摄影深度化发展是主要趋势,也是未来一个方向,只有拍摄具有故事性和思想性,并且内涵丰富的图片和视频,才能契合观众需求,为新闻摄影谋求出路。

三、新媒体下新闻摄影发展趋势应对策略

(一)提高摄影质量

新媒体下摄影平民化,但是质量难以保障,平台中所传播图片和视频中,存在劣质化,像素不够高,编辑能力低下等问题。新闻摄影要应对挑战,首先要提高摄影水平,保证图片与录像清晰,分辨率高,并要增强图片与视频剪辑与编辑能力,带给人们良好的观众体验,以摄影带动新闻品牌效应[3]。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来源多,有一些虚假的图片和内容。专业新闻摄影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用手中的摄影仪器和设备,真实呈现新闻事实,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公众,使其深入和全面了解,以负责任的态度,更好承担起新闻传播的职责。

新闻摄影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扎实摄影基本功同时,持续性学习新摄影理论和技术,将所学运用到新闻摄影工作之中,以保证摄影质量的提高。新闻摄影还要明确公众的要求,根据不同新闻内容,合理确定摄影角度,以及通过镜头的变化,和恰当处理特写与全景呈现等,增强摄影观看性,利用镜头变化与切入角度变化等,更好呈现新闻内容,强化表现力和感染力。新闻摄影要提高图片编辑能力,能够真实和具有代表性呈现相关要素与内容。新闻摄影要具有内涵,达到利用图片传递新闻信息,使公众更好地了解新闻内涵的作用。

(二)摄影要增强看点

新媒体下面对新闻摄影发展趋势,应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图片和摄影内容看点。不过需要将其与特立独行和哗众取宠区分开来,既要让摄影具有吸引力,又要契合对新闻摄影各种要求,具有真实性,而且拥有内涵和表现力。接到新闻线索,或者是在新闻采访之中,摄影要结合新闻事件类型和特征,快速确定拍摄视角。拍摄出来图片中选择价值高和有看点的,做好编辑工作,与文字或者解说配合,更好传播,强化新闻影响力。

新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能摄影,平台与网络中摄影素材与图片多,不过高质量少,且存在泛化的问题,公众对图片毫无感觉,甚至产生疲劳感,不愿意点开看新闻。基于此种状况,新闻摄影要应对挑战,最为主要是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与新闻素养,在新闻事件发生后临危不乱,依据自身的专业性和洞悉力,确定具有拍摄价值和亮点的地方,紧接着做好切入[4]。新闻摄影特点鲜明,能够吸引眼球,自然也就能将观众带入到新闻事件中,使其主动了解。

(三)摄影要特色化与深度化

新闻摄影不仅仅是摄影,更为关键是凸显新闻事件,故而在摄影中要确保真正契合新闻内容,同时使画面有渲染氛围与传递情感等效果。摄影还要特色化,尤其是一些地方性新闻摄影,应当在拍摄中体现本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亦或者是历史文化等。新闻摄影改变以往争分夺秒,必须要在时间上抢占优势,第一时间获取图片做法。当然这个非常重要,但不是新媒体时代所主要追求的,因为平民化摄影环境下想要实现难度非常大。故而新闻摄影可记录一些民生相关的,非时间性图片与摄影内容,既契合公众观看新闻需求,又提高了摄影价值。

新闻摄影做好历史文化宣传,利用专业拍摄手法,呈现地方特色与众不同之处,达到良好的传播与宣传效果,促进地方发展。新闻摄影可制作一些专题,针对特色文化、旅游景点、民生相关内容等,进行系列拍摄与报道。结合公众对新闻摄影的审美要求,以及从中捕获新闻信息的要求,最终要在摄影的协助下带给观众良好的新闻观看体验。新闻摄影更具有深度,深入进行挖掘,有个人特点和风格,不随大流,以独特的拍摄手法与记录方式,吸引与调动观众,引人深思,确保能够被权威性新闻机构所选用[5]。

(四)拓展传播渠道

新闻摄影是为了传播,新媒体下要顺应发展形势,进一步拓宽所拍摄的图片与视频的传播渠道。当前新闻摄影要运用到传统媒体之中,比如报纸中选用图片,电视新闻节目中运用拍摄的视频等,做好加工和处理,保证清晰和像素高。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确保摄影质量合格,另外要根据报纸、电视新闻节目的实际内容,选择能够突出重点,协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新闻真相的图片与视频。这就需要在摄影之外,提高剪辑与图片选择能力。

新闻摄影传播要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对于所拍摄的图片与视频,可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比如共享到新闻节目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中,或者是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上面运用,以提高公众点击和观看率。新闻摄影传播也可通过主动推动的方式,根据观众的喜好,或者是对新闻摄影的需求,拍摄与地方文化、历史等相关的图片,主动在各个平台上进行上传与共享,以此最大限度促进传播。

(五)新闻摄影要凸显个性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要做好创新,应提高摄影技术水平,加强与数字化技术结合,既要提高摄影质量,又要在摄影中凸显个性。新闻摄影要避免千篇一律,需确保具有自身的特点,这就需做好题材选择,保证具有新颖性。新闻摄影应具备极强的洞悉力,在平时要加强学习,对新媒体时代新闻做到全面了解,这样就能在摄影中发现新闻线索进行拍摄,强化新闻时效性,通过摄影更好呈现事件。针对一些突发事故具备敏锐嗅觉,善于从中捕捉新闻摄影灵感,这样所拍摄出来图片与视频就会具有个性与新颖性,也能使观众产生视觉震撼与共鸣,协助其更好理解与掌握新闻内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形式变得多样,比如图片结合文字,或者是视频结合新闻播报等,不仅要求新闻内容真实与播报客观,对于图片与画面要求也十分高。基于此新闻摄影要增强创新意识,明确现代人对新闻摄影要求,涉及到画质要求、审美要求等。

实际摄影中要突出重点,集中反映相关情况,又要选择最佳拍摄角度,掌握拍摄对象的独有特性与要素,通过摄影凸显,增强摄影鲜活性与个性化。摄影会带给观众视觉上冲击与美感,高超的摄影技术与个性化摄影,往往会抓住人们眼球,进而使其对新闻产生浓厚兴趣,最终利用摄影促进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新闻摄影要有新闻敏感性与极强预测能力,在平时可捕捉瞬间影像,将别人没有发现或者捕捉到的美好展示给观众,或者是拍摄独家新闻,增强新闻的观看价值,最终形成品牌效应,扩大新闻受众群。新媒体深受现代人喜爱,是获取信息主要渠道,新闻拍摄要向新媒体取经,在平时关注新媒体平台上热度比较高的新闻,分析与总结拍摄技巧与方法,学习和吸纳,将传统新闻摄影与新媒体摄影进行融合,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摄影能力与创新能力。

(六)加强对新闻摄影队伍的专业化培训

在科技快速发展趋势下,媒体迎来了新的变革,自媒体作为当前媒体传播的主流方式,其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记者,而是由过去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转播者。但这样的转变虽提高了信息收集、记录与传播的便捷性,但信息的真实性及其质量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新闻摄影信息的整体质量,有效保障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还需加强对队伍建设的重视,为广大群众提供专业化培训。比如,国家可出台相关政策,对信息传播内容及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以保障新闻摄影信息的整体传播质量,促进新媒体时代的良好发展。

结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要抓住发展机遇和应对挑战,必须要明确发展趋势。当前和未来新闻摄影有明显的平民化与深度化趋势,针对这个情况要采取措施,通过提高新闻摄影质量、增强摄影看点、摄影特色化、拓展传播渠道、摄影凸显个性等,促进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摄影信息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
摄影42℃展版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