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主旋律短视频制作方案研究

2023-03-05 06:25刘萌萌
新闻传播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局观冲击力本土化

刘萌萌

(新疆广播电视台 乌鲁木齐 830044)

融媒时代下短视频产业快速崛起,不断推动视频生态的重构,深刻改变着视频行业的传播逻辑与规则,主旋律短视频恰逢时机地描绘着宏伟蓝图[1]。基于此,文章将深入探究融媒体视域下主旋律短视频制作方案,以期为相关节目制作提供参考。

一、主旋律短视频文化特征

(一)宏大主题

主流媒体纷纷布局短视频产业,从内容题材选择倾向来看,宏大主题是主流趋势之一。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生于1978》累积阅读量超过2000万次,人民日报《四十年,见字如面》和《我们的40年》等原创短视频累积阅读量超过8000万次,新华社在“改革开放40周年”原创音乐单篇短视频点赞量均超过10万次,三家媒体均积极打造相关短视频内容,凭借主旋律短视频扩大传播声量,体现出了宏大主题在主旋律短视频内容选材方面的文化特征。

(二)立场鲜明

主旋律短视频从主题定位上看,具有积极的鲜明立场。具有基于时代背景和融媒体传播理念的现象级文化特征[2]。如人民日报《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累积点击量超过2700万次,新华社《我梦想、我奋斗、我奔向》短视频微电影累积点击量超过500万次。主旋律短视频表明了自身的鲜明立场,带给无数读者强大的感召力和信服力,相当于界定了主流媒体解锁舆论传播新模式,体现出话题激励性和舆论导向性,代表社会发声坚定了人民信仰。

(三)传播正能量

融媒体迅猛发展,大、中、小屏之间的互动愈发频繁,跨屏、多屏已经成为受众观看短视频的重要形式。主旋律短视频不仅在内容题材上立场鲜明,而且更加注重话题传播性。年轻受众热衷于移动媒体并积极参与评论,网络热议度越高,其话题的传播力越强[3]。主旋律短视频播放之后,跨平台传播的趋势越发明显,当然这也是得益于融媒体协作资源优势。而且正能量越为突出的主旋律短视频,其传播量越高,这也验证了社会价值观对于主旋律短视频未来发展的公众期待。

二、融媒时代主旋律短视频创作基点

(一)大局观与冲击力

宏大主题要有鲜明立场,这是基于传播正能量的创作准则。宏大主题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因为这种大局观符合人民利益。但是如果视频制作层面上技术匮乏,缺少视觉冲击力,那么这样的主旋律视频也很难快速传播并引发公众热议。所以,主旋律短视频制作层面上,大局观与冲击力属于二元并立关系,主题符合大局观,视频呈现效果具有冲击力,才能创作出广为流传的优秀主旋律短视频典范佳作。

(二)本土化与针对性

主旋律短视频创作,最终要讲好中国故事,也唯有土生土长的本土化素材,说服力和接受度才会更强[4]。本土化思维是讲好故事的出发点和逻辑线,让百姓看得懂、听得清、拉近距离感。在此基础上深耕内容创作的针对性,是依据中国百姓的本土化逻辑,去为百姓发声,用百姓视角去探索视频呈现方式的针对性。本土化与针对性较强的主旋律短视频,将会更具传播力,实为融媒时代下主旋律短视频创作的必由之路。

(三)原创性与传播力

创作必须具有原创性,才能打破生搬硬套的老模式、老方法、老素材,让充满生命力的原创视频承载主旋律故事与时俱进。因为原创性决定了短视频呈现内容的与众不同,同时也吸引着更多受众前来围观。讲述一段中国故事,即便是再老的故事,也能讲出故事中的新意、新解、新思想,所以才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这种原创性同时激发了传播力,当原创作品以跨媒介资源形成广泛传播,受众覆盖面将会持续扩张,并最终以高点击、高转载、高评论聚合群众发声,使之得到持续推广。

三、融媒体视域下主旋律短视频制作方案

(一)挖掘重大主题,服务文化建设大局观

融媒体制作主旋律短视频,首先要考虑主题适应性问题,这是基于媒体服务文化建设的大局观。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打牢爱国主义的思想信仰根基,是主旋律短视频创作的核心思维。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主旋律短视频制作方案的主体框架。所以,融媒体视域下主旋律短视频制作方案,首先应挖掘重大主题,服务文化建设大局观。诸如,《荣耀时刻!“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颁发团体奖,中国队包揽赛事所有第一名》短视频中,呈现了“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闭幕式上,颁发了“国际军事比赛-2021”中国库尔勒赛区团体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赛队获得了“苏沃洛夫突击”、“晴空”、“安全环境”三项赛事的3个第一名。在此前的各项目较量中,观看直播的网友纷纷称赞“中国红”闪耀国际赛场,已经为主旋律短视频铺垫了强大的传播基础。赛场“中国红”是网友对国家实力的由衷点赞,短视频内容服务了国家荣誉感这一重大主题。在赛场为国争光的不仅仅是参赛队员,还有带着“中国基因”的大国重器,更离不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力支撑。所以,这样的短视频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更加形成了文化传播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必然是主旋律短视频制作的重点方向。

(二)甄选画面素材,增强视觉体验冲击力

主旋律短视频之所以能够感染到广大群众,是因为视频中的画面素材本身具有强烈的视觉体验冲击力。当然,这种冲击力可以是宏伟壮观的碧海蓝天,也可以是一个感人的微笑或是简单动作。诸如,东京奥运会诞生的第一枚金牌,意义重大,为中国开了个好头,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夺冠的杨倩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短视频素材焦点。中国青年报短视频《祝贺!杨倩射落东京奥运会首金,颁奖仪式上俏皮比心》,中国“00”后小将领奖台上比心动作成为了焦点素材,并不是因为比赛的视觉冲击力不强,而是因为杨倩所代表的“00”群体正在登上历史舞台。这样的视觉冲击力用属于这一群体行为符号之一的比心动作去诠释,对于观众而言自然更具视觉冲击力。

(三)创新创作理念,注重故事思维本土化

短视频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是近年来中国风短视频却出人意料地走在了时代前列。这是一种本土化的设计思维在倡导媒体文化走向,当然也是本土化思维在短视频创作上的进步。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这样的本土化思维,更需要大胆尝试多种主旋律视频制作的可能性。诸如,《永不消逝的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用插叙方式讲述了杨忠英抗战时在滇缅公路运送物资的经历。《望向地球深部的新疆“地勘人”》用多组镜头切换和虚拟实景互换的方式呈现了物探勘查新技术。《“蜘蛛侠”冷却塔上“作画”》用先进的航拍技术呈现了一个个手持粉刷滚筒的“蜘蛛侠”,在高70余米的冷却塔上涂刷颜料“作画”扮靓城市。这些都是呈现主旋律短视频的拍摄技术,当然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本土化思维,合理运用必然能够创新创作理念,突出主旋律短视频的正能量。

(四)探索百姓话题,增强传播内容针对性

除了要具备本土化的故事思维,主旋律短视频创作还要回归百姓话题,讲述那些百姓身边真实发生的中国故事。而且探索百姓话题对增强传播内容的针对性具有积极作用,实为融媒时代下主旋律短视频制作的必选方案。诸如,天山网原创系列短视频“我为胡杨精神代言”《丁永刚:用心护航玛依塔斯风区》讲述了塔城地区额敏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玛依塔斯风区中队中队长丁永刚的故事。19年来,他扎根玛依塔斯,带领民警们在“魔鬼风区”开展救援万余次,避免了风雪灾害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用无畏与担当践行着入警初心。《刘毅:做新疆“蓝天守护者”》讲述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热电生产部硫铵车间工艺副主任刘毅的故事。多年来,他奋战在乌石化环境保护事业一线,组织开展环保改造、技术攻关等工作,为保护生态环境不懈努力。《陈茜:用青春和忠诚守护国门》讲述了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卡拉苏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自治区三八红旗手陈茜的故事。她于2018年入警以来,克服恶劣环境,扎根雪域高原,用青春和忠诚守护着国门。他们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普通一员,却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胡杨精神,这样的主旋律短视频内容上更具传播针对性,可以在探索百姓话题的基础上拓宽传播路径,助力主旋律短视频开辟传播空间。

(五)中国故事新解,与时俱进体现原创性

小事件里有大时代,小故事里有大情怀。中国故事里有携手抗疫的温暖插曲、有摆脱贫困幸福小康的乡村佳话、有抗战老兵唱起义勇军进行曲瞬间破防的感人瞬间,这些短视频题材都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新思维、新视角、新解构,这些作品用质朴、平实和真情,产生了扣人心弦、直击人心的力量,唤起了更多人的美好回忆和共同感受。这些作品对中国故事的新解,是媒体人打破尘封思想、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体现出主旋律短视频原创性的重要突破口。

韩方向中方移交新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时,央视网制作了主旋律短视频志愿军版《错位时空》,“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穿过百年时空再相逢,你转过身之前的那个笑容,我都懂;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作为流行歌曲旋律是极为鲜明的记忆点,而原曲歌词所阐释的“时空错位”正是对情感上不能共同进退的遗憾。对歌词新编,阐释英雄遗骸回归故里时人民缅怀先烈的情感,在为恰当不过。同时在短视频中运用了大量“新时空”与“旧时空”的对比画面,通过人物讲述、历史回顾、现场录制等多种拍摄手法,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致敬最可爱的人。作品一经推出,引发全网关注和热烈讨论,播放超千万次,互动讨论数万次。这种原创视角,继承了光荣传统,延续了新时代元素,实为创作主旋律短视频值得借鉴的创新方向。

(六)融合国际视野,延续第三视角传播力

汇聚全球短视频创作者力量,把海外受众最关注、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色、最能体现中国与世界共同、共通之处的故事传播出去,对于主旋律短视频打开第三方传播视角具有重要作用,更是推动短视频人文交流和增进民心相通的主旋律文化传播力的体现。由国新办指导、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我与中国”(@China)全球短视频大赛中,《Whatdo you think ofChina?(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值得关注的是,该篇短视频由在国外留学生拍摄,他在向母亲介绍中国时,采取了打破刻板印象的讲述方式。在很多国外友人的眼中,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现代化、技术驱动、多样化的国家。拍摄者先与母亲对话,“我有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中国?”当然这也是通过与母亲对话的方式,去向世界提出的问题,如今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形态。

视频中融入了大量中国代表性元素,如:京剧、茶道、太极拳、大熊猫等等,还有很多中国著名建筑,如西湖美景、万里长城、天坛等等。而这些正是国外友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因为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让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作为东方古老国度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幻想。然而古老的传统文化只是中国文明的底色,更为先进的技术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在视频中国外留学生向自己的母亲介绍了中国的巨大变化,生活在中国只需要一部手机便可以畅通无阻,因为这里有最先进的网络支付体系、定位系统、出行方式、网上购物、外卖配送等等,一部智能手机联通了国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同样也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中国有广阔的山河美景,从宁静的河流到荒芜的沙漠,从广阔的草原到茂盛的森林,从幽静的深谷到高耸的山脉,有很多风景可以去看,也有很多有趣的事可以去做。这是短视频中对于中国的客观描述,当然也是打破国外友人刻板印象的重要视频素材。主旋律短视频制作并不一定非要先进的拍摄技术,但是一定要有国际化视野,并不一定要有主流媒体的先进制作团队,即便是普通人、国外友人也可以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第三方视角,以此为中国主旋律短视频带来强大的传播力,打破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让中国的新形象呈现在全世界。

结语

综上所述,融媒时代主旋律短视创作基点当注重大局观与冲击力、本土化与针对性、以及原创性与传播力。建议主流媒体在创作主旋律短视频时,挖掘重大主题,从而服务文化建设大局观。同时甄选画面素材,以此来增强视觉体验冲击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创新创作理念,注重故事思维本土化,积极探索百姓话题,进而增强传播内容针对性。在制作短视频时也可以适当对中国故事题材新解,与时俱进体现自身的原创性。还可以融合国际视野,通过第三方视角呈现中国故事的精彩,以强大文化传播力展现中国风采。■

猜你喜欢
大局观冲击力本土化
胜者姿态CHECKMATE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新世纪中国报刊体育新闻语言质感冲击力解读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美的静悟——视觉冲击力与经典工笔画辨析
李昌镐的大局观
李昌镐的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