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3-03-08 02:12杨光培余雪芹
现代园艺 2023年3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思政

钟 月,杨光培,余雪芹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900)

课程思政元素是党和政府要求我国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思想素质[1]。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深度挖掘各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发挥育人功能的问题[2]。

课程思政的重要导向是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元素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需要和所要达到的效果确定。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在专业课程中提炼学科蕴含的思想价值基因,进行包含精神指引在内的综合素质教育[3]。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守与品行,需要将思政工作全面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讲授内容以及实施方式,打开思政教育新格局,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4]。

1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之一,也是园林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将思政元素融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对于园林专业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的生态设计理念,应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为切入点,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园林审美、美的创造、人文素养等元素,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怀,具有较强的岗位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探索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于一体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意义重大[5]。

2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资源不完善

在教学条件上,由于受到场地、资金、前期教学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尽管不断改革,“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目前仍沿用以课堂知识讲授为主、技能实践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实践技能需求,关联性较弱,教学过程中讲得多、做得少,讨论互动教学环节不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教学组织上不够灵活,与园林规划设计岗位实践存在很大的偏差,无法很好地实现分工与协作,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现阶段,虽然逐步和企业合作,但合作的力度不够大,还未惠及教学中。

本课程还没有完成完善的课程标准论证,现阶段教学案例所挖掘的“思政”元素不多,缺乏深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精品课程在线教学资源中思政元素也需进一步升华。

2.2 尚无完善的可持续性培养的课程机制

课程思政的宗旨是通过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搭建一个全方位的育人平台。园林专业的课程思政应该形成一个逐步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最终将达到立德树人目的。但纵观现有园林相关课程的思政改革还不够深入,大多注重专业技能的阶段性培养,尚无整体、持续的思政培养体系,学生对课程思政领悟不够,积极性也不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手段依然占有较大的比重,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不强。

2.3 教师课程思政实践经验不足

课程思政是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对老师来说还显得很生疏,以往的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倾向于专业技能培养,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植入思政元素,特别是园林的主题设计,过多强调设计的“美”,很少切入社会主题或直接与爱国元素相结合,红色主题设计的教学模块较少,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也偏少。以课程专业为主的多学科思政元素的结合经验欠缺,没有把以专业为核心的多门课程融合起来传授知识和启迪思政内容。

2.4 专业教师对前沿知识的反应敏感度偏弱

当前,教师意识到时代特征的重要性,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加入前沿景观设计等思政元素,与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海绵城市等相衔接,但是受客观诸多因素影响,很难获取第一手资料,涉入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知识能力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很难顺畅地融合。

2.5 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欠缺

学生的意识形态中,认为专业课程学习仅仅是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很少会思考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人生观、价值观渗入到课程学习中,也不能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使命初心、岗位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自然地联系到一起。因此,经过专业学习,不能解决学生职业实践素质欠缺、适应真实工作岗位能力差的问题。

3 “园林规划设计”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教学改革中,从教师、学生角度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将课堂变成传播价值思想的媒介。以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为导向,在传授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树立科学观、生态观,实现人性化、参与式、可持续式的设计。将传统文化、时代特征、爱国情怀、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等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分析中。从课程体制改革、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学习角度进行实践。

3.1 在课程体制改革上

首先,从教学理念上做根本性改变。革新传统的专业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模块化实践性教学、丰富教学组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课程为基础全面推动专业发展。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第三学期开始,每学期安排了2 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通过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单位引进真实的项目进行实践训练。

其次,从教学手段与方法上着手建设。教学过程中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引入历史与现代经典的景观设计案例,通过生动的情节、规划设计实践、互动、讨论等方式,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之间的结合。将园林规划设计与历史背景、社会价值取向、思想政治理念相融合,如主题广场设计、时代主题公园、民宿景观设计、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等等,同时结合行业发展融入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指定的实训项目,本项目需综合运用前期所学习的园林专业课程知识。同时引进的实际项目设计成果要求分别从业主方、设计方和自身条件考虑具体、实际的设计因素,从而更能较快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思政人才。如2019 级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综合实训中,实训时间40 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的第17 周和第18 周完成。具体操作是:实训前对各班学生进行分组,每5~6 人1 组,每班分为7 个小组。实训内容是广州市筑梦乡村文化有限公司承接的罗洞工匠小镇项目的文化广场景观设计,通过现场踏勘、广场地形测量,完成绘制文化广场的设计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鸟瞰图和完整的施工图一套,并在后期将设计方案向老师和专业设计师进行汇报,然后修改。组内分工合作,按时保质完成整个设计顺利进行。通过2 周连续的综合实训,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岗位需求情况、对真实的规划设计项目有了直接的了解,坚定了他们做好本工作的信心。在学习的同时,同学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充分说明在授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发挥了课程育人的正能量,推动了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6]。

再次,在课程评价体系上进行建设。教学评价是教学改革效果的最直接体现。近期评价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教、领导评教和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听课率、到课率、学生技能展现等环节考核;长远效果通过学生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薪资等统计比较,进行教学评价。对以上考核因素进行合理化评估,建立良好、合理的教学考核机制。

整个教学过程打破以往仅仅为了知识传授的目的,让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二者相互协调,合二为一,形成课程思政体系,达到课程思政目的。

3.2 教师自身素质建设上

教师是高职学校的重要资源,师资队伍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思政的有效推进应从思政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提升任课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能培养有竞争力的学生群体。对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师应通过多途径进行参与式教学,如专业和思政能力提升相关的培训、校外调研、假期下企业实践、参与专业前沿知识的研讨会、进行专业课题申报与研究等。引领学生参与实际的景观设计,对实践进行深入的考虑和探索,深刻体会景观营造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培养专业扎实、开拓创新、志向远大、情趣高雅、严谨敬业的人才。

3.3 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

教学与实践过程是课程思政的实施阶段,将思政教育元素充分运用在授课过程中。这个阶段要着力进行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将理论知识的讲解随时与行业发展动态、实际典型案例相结合,同时融入改革创新的意识、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渗透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慕课、学银在线、公众号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让学生共享优质资源和教育平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随时随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教师在课程任务设计时,可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思政素养的培养。

3.3.1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分组操作的任务,由于一个具体的景观设计项目需考虑多个要素,图文绘制多,需要多人合作完成。这是培养学生善于协调团队关系、互帮互助、协商解决问题的良好契机。按照园林岗位能力和课程思政培养的要求,以项目为导向,通过让学生完成基于工作过程而设计的教学任务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比如为小组安排小游园景观设计任务。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内容中,与小游园景观设计有关的要素有:根据设计小庭院的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充分考虑小游园里面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小品、园路等造园要素,让它们协调造景。在教学设计时,小游园的设计项目分解成几个任务,分组完成,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不同的职责,协作方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学生绘制园林规划设计图时,力求图文绘制的规范化,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在每个教学任务中均明确职业能力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思想引导。课程内容要及时吸纳园林规划设计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行业规范标准等,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等良好的职业习惯。

3.3.2 通过剖析中国经典园林,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在课程学习初,回顾中国造园史与经典园林设计案例,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学生会对祖国自然而然产生敬仰之情,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或现场参观等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讲授庭院景观设计前,介绍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是以网师园的“殿春簃”庭园为蓝本移植建造,由苏州园林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方案。“明轩”的建成,吸引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要员数次前往参观。再如颐和园、圆明园、苏州园林等案例引入,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再如假山设计中的置石和掇山,引用留园中的冠云峰,江南三大名石之瑞云峰、玉玲珑、绉云峰等,掇山则用狮子林、环秀山庄、个园等的假山设计。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设计中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兴趣和自豪感。

3.3.3 在课程教学中贯入生态文明思政元素。风景园林领域承载着建设生态家园的重任,在专业教学时,理应设法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全过程中,“园林规划设计”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良好契机。比如将乡村振兴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结合起来做,将行业发展前景和趋势结合专业技能发展来学,将城市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结合课程来学,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园林人才[7]。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设计理念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引导他们正确合理的思维和创造。

3.3.4 在课程考核上,改变传统的唯成果计分方式。以实际设计项目为依托,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后完成方案设计,包括确定设计主题、进行方案构思、初步设计、修改确定方案、效果图绘制和PPT 制作与汇报等。考核由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2 个方面组成。安排任务应难易度适中,杜绝抄袭发生,避免养成弄虚作假的不良习惯。在学习阶段,教师循序渐进式地安排任务,如在完成小游园小品设计时,先引导学生构思,增强创新意识,再从构思的设计样式中肯定1~2 种进一步设计深化与修改定稿,最后将方案设计过程与成果整理成PPT 进行方案汇报,师生共同对方案进行互评,以拓宽大家设计的思路,在此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提升[8]。

4 结语

教师作为引路人,在本课程的思政教学全过程中,侧重对学生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技能培养的同时,也着力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注重从思想意识形态上引领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教导学生学会设计方法,还了解祖国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立志为建设美丽而强大的祖国而努力。

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引下,通过学习和实践,把握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人员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自我思想和能力素质,以开阔的视野、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专业技能,积极投入到祖国美丽山河的规划建设中。如此,定能达到良好的课程思政目的。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规划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城市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探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与对策
细节处理在园林规划与施工中的探讨
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新思路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