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

2023-03-09 10:57温长路
养生月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鹞子断线放风筝

温长路

鹞,是系于风筝上的灯,后代泛指风筝。杭州一带风俗是从农历正月开始放风筝,一直到三月的清明节之后才结束。“断线”,一种解释是人为把风筝的引线弄断,有送灾祈福之意;一种解释是清明之后,随着大气气流活动规律的改变,已不适宜再放风筝了,也预示着繁忙季节的开端。也有说“正月灯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的。

记载示例

清·顾禄《清嘉录》:“杭俗,春初竞放灯鹞,清明后乃止。谚云:‘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风去无声《放鹞子》:“《吴郡岁华纪丽》载:春之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夏日则风横行空中,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看似因为风向的变化,不适合放,才止于清明日的。那则谚语是这样的:‘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可见,古人在清明日放最后一只鹞子时,是将线断掉的。所以,民间流行在鹞子上写上病灾之类的,让鹞子带走。断线的鹞子应该会飞的很高,离尘世也会很远。这是祈福。”马经义《“红楼”民俗文化的特点》:“江南放晦气并非用风筝,而是用“鹞”。据《新年杂咏小序》云:杭俗,春初竞放灯鹞,清明后乃止。谚云:‘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俞杨《海岛风筝能否实施产业化经营》:“‘正月灯二月鹞,三月放个断线鹞。’时下正是放飞风筝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候,年长的人都会回忆起童年时代放飞手工制作的鹞子的欢乐情景。”

医学意义

放风筝是一种有益的户外活动,是体力锻炼、艺术欣赏、自然享受的结合。对臂力和腿力的锻炼是最直接的,常放风筝能使人四肢肌肉发达、有力,且活动自如。使心、肺的功能得到锻炼,人的血液循环加快,肺活量增大,从而加强全身的代谢。大脑的适应能力也得到调整,使人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能迅速作出反应,并能采取果断的应激措施。对于性格急躁、情绪不稳定者,放风筝更是有效的防治措施,使人在风筝的放飞中放松紧张的情绪,恢复平静的心态,逐步养成遇事不慌、泰然自若的性格。放风筝还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当眼睛远视物体的时候,睫状肌是松弛的,晶状体就可以保持扁平的状态,所视物象正好可以落在视网膜上,使眼调节活动处于休息状态。关于这一点,古人就有清晰的认识,《燕京岁时记》中说的风筝“儿童放之高空,最能清目”的话,就是对这一好处的总结。此外,春季天气晴朗,和风拂面,野外清新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开阔的视野,对人的身心机能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放风筝可以使体力、心力得到全方位的受益。放风筝在现代更是时兴的文体活动,1984 年,我国在山东潍坊举办第一届国际风筝节,各色风筝争奇斗艳,各国来宾出奇制胜,使古老的风筝再次显现出无限的生命力。之后,每年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把潍坊推向了“世界风筝之都”的宝座。潍坊还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风筝学校,使过去被认为是儿童“耍具”之物登上了大雅之堂。

相关链接

在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的飞行器分馆里,立有这样的字牌:“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中国风筝出现的时间大约在公元4 世纪,最初是用于军事的,担负着宣传、通讯、侦察等特殊任务。据说,楚汉相争时,正是韩信放飞在楚军兵营上空的风筝,使楚军陷于风声鹤唳、四面楚歌之中,项羽无奈自杀。陈豨反汉时,也正是运用风筝测量出兵营与汉皇宫间的距离。梁武帝兵困台城时,太子肖纲用风筝召来了外援救兵。唐德宗平息田悦叛乱时,大将张伍用风筝唤来了马燧的队伍。

风筝还是友谊的信使,外传世界各地后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影响。法国人称风筝为“飞唐”,德国人称风筝为“飞龙”,而“唐”和“龙”在外国人心目中都是中国的象征,正如国外把华人居住之地称为“唐人街”、把中国人称为“龙的传人”一样。在美国,出售风筝的商店有90 多家,年销售约1.5亿只。在英国,年销售达2000万只。在日本,九州、骏河、三河号称“风筝街”,每年的风筝销售量都在600 万只以上。在马来西亚,风筝的装饰要像人穿衣服一样漂亮,每年4 月都要在东海岸边的兰丹州和丁加奴州进行全国性的比赛。在泰国,每年都有风筝的赛事,于三四月份在大王宫旁的王家田广场举行。在朝鲜,风筝的类型已有100 多种,还出现多种形式的花样比赛。

五彩风筝当空翱翔,它带着人的智慧、人的创造、人的想象、人的向往点缀在广阔的蓝天,编织着无数美好的梦。

猜你喜欢
鹞子断线放风筝
断线的珍珠
鹞子和天鹅
放鹞子
鹞子和天鹅
放鹞子
一起10kV开关控制回路断线故障分析及回路完善
断线的风筝
放风筝
10 kV开关手车控制回路断线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