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青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党的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是党在农牧区贯彻落实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战斗堡垒,同时又是保持党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紧密联系的重要桥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建设省委提出的“六个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新时期农牧区党的建设的重大命题。党的任务、目标要开花结果,就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一体推进。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农牧区基层党建工作,刚察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刚察)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州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推动基层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举和长远之计,创新实施农牧区“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法,坚持以服务群众、方便群众、造福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解决基层党组织能力弱、服务水平差、人才储备不足、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持续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效衔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更加走深走实。
强化政治引领,锻造强健有力的基层队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我们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擎”作用,从建组织、抓班子、强基础等方面统筹发力,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动力。在全县31个行政村组建“生态文明、产业促进、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文化宣传”工作队132支、成员350名,各工作队由村“两委”成员、党员、致富带头人、后备干部、返村大学生等3至4人组成,通过设岗定责、承诺践诺、领办服务等多种模式,在生态建设、经济发展、服务百姓、化解矛盾、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管理服务作用,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担子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建立“县级领导帮带制”,成立县级指导组5个,完善县直单位下乡集训、乡镇定期培训、村党组织经常性教育的学习机制,着力在思想建设和能力提升上下功夫,打造了一支甘于奉献、敢于担当、勇于攻坚的农牧民乡村振兴工作队伍。
强化政治感召,彰显服务群众的价值取向。农牧区党组织和党员扎根于群众之中,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我们把党员干部推向一线,充分发挥“一核五队促振兴”作用,逐村挨户走访,面对面征求意见,深入查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问题,将主动问询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后,分门别类地分解到主管部门进行动态管理、开门落实,并采取“一问题一表”“一事一销号”的方式,解决涉及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社会矛盾、教育卫生等方面问题180余件,开展为民服务450余次。同时,对事项落实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对已落实的及时登记销号,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实践证明,内强堡垒、外强服务的党建工作模式,既强化了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也提升了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强化政治保障,构建多维联动的工作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保障到位是关键。我们积极探索“1+5+N”区域化工作格局,明确县委统筹协调、5个乡镇组织实施、N个县直部门提供指导的工作体系,落实县乡村(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工作专项资金387万元,制定印发《“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队管理办法》《县直各机关单位“一核五队促振兴”责任分工》等,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引导制度、督导检查制度,在农牧区开展工作共抓、资源共享、难题共解、环境共建、文明共创的“五共联动”活动,以制度保障服务常态化,切实提升服务能力,为“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让党建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力量向基层充实、资源向基层聚集,党组织作用更加突出,形成党建引领、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党的基层组织强起来,党员队伍强起来,党的群众工作强起来,才能凝聚逐梦前行的强大力量。“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法,不断彰显农牧区党员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乡村治理、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持续强化农牧区党组织的战斗力、组织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最大限度地把农牧区群众动员起来,更广泛、更有效地凝聚起改革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农牧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