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对“圈子文化”说“不”

2023-03-12 02:20潘苏子
党的生活·青海 2023年1期
关键词:拉帮结派小圈子圈子

●潘苏子

近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亮剑‘小圈子’”的文章,文中指出,某街道原工委书记胡某某就是一个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典型,在任职期间,胡某某喜欢“当大哥”“搞结拜”,利用职权为他人在承揽工程项目、提高拆迁赔偿等方面提供帮助,违规干预项目100余个,收受贿赂200余万元。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个人情社会,拉近感情、促进交流的“圈子”在社会上非常多。官场上的圈子却不是纯粹的感情共同体,而是公权力与利益的结合体。

官场“圈子文化”,是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利益寄生、输送的平台,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拉帮结派、称兄道弟、结党营私、抱团取暖,个别党员、干部整天琢磨如何拉关系、找门路,热衷于认老乡、攀校友,为了能够进入某个圈子,形成某种利益关系。搞“小圈子”的人形形色色,他们的目的和手段虽有所不同,但大都是以利禄相勾结,以升迁相依附。

“圈子文化”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古有“党锢之祸”“牛李党争”“新旧党争”“南北党争”等等,殊不知许多朝代就是亡于朋党。“小圈子”这种陋习社会有,官场上也有,十分顽固。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看,圈子文化、码头文化、“袍哥”文化等庸俗腐朽政治文化依然禁而未绝,在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下,“亲友圈”“同学圈”“老乡圈”等演变成了腐败圈。党内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具有依附性、投机性、帮派性、贪婪性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腐朽文化。

“圈子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情况下滋生的一种极坏的风气。“小圈子”虽小,但危害性、腐蚀性巨大。各种“小圈子”背离党的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圈子”内的贪腐官员政治上互相依靠、经济上互为利用,形成抱团腐败,严重污染政治生态。“圈子文化”,玷污了共产党人应有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和风气,他们是党的健康机体上的毒瘤,危害甚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而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清正的从政环境,就必须清理各种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要对那些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的党员干部当头棒喝:“圈子文化”不是共产党人的文化,必须痛加鞭挞,坚决抵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把打击“圈子文化”、小团体利益、宗派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圈子文化”,坚决刮骨祛毒,坚决铲除党内存在的“小圈子”、利益集团、政治团伙,铲除“圈子文化”滋生的土壤,绝不让一个个或明或暗的圈子横亘于党内,壮小团体利益的胆,挤压正常的政治文明秩序,危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坚决对“圈子文化”说“不”。人情社会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但中国文化更强调君子团结众人而不结党营私。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关系学、“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坚决不搞各种“圈子”,自觉远离各种“圈子”,严自律、慎交友,踏实干事创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猜你喜欢
拉帮结派小圈子圈子
加“拉帮结派”对华施压遭批
党员干部要自觉远离“小圈子”
小圈子:滋生腐败的温床
东盟防长会,美又在“拉帮结派”
如何看待“圈子文化”?
“拉帮结派”有利于企业创新吗?
——来自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证据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你的圈子在哪里
莫入“小圈子”
朋友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