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单晚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分析

2023-03-12 08:24卢杨君
新农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秧盘二化螟粒数

卢杨君

(浙江省缙云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缙云 321400)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包括甬优7872、嘉丰优2号、甬优9号、泰两优1413、浙优21、旱优73,以甬优9号为对照(CK)。

1.2 试验设置

本试验设在缙云县新碧街道宅基村应刘自然村,试验田总面积1000平方米。试验田水利排灌方便,阳光较为充足,土壤肥力中等,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各100平方米,手工插秧,密度26.4厘米×26.4厘米,小区间留操作行,除路边行外,其他不设保护行。

1.3 试验过程

第一,育秧。全部品种为育秧流水线播种,统一消毒、叠盘育秧,播种量60克每秧盘。秧田为冬季空闲,5月5日用拖拉机全田机耕,5月8日做平半旱式秧板,2天后灌水上秧板防杂草,待放秧盘。5月10日机播后秧盘各放置室内自然发芽2天后出田,于5月13日把秧盘排放到做好的秧板上,种子播前用百克威拌种防雀害。

第二,秧田管理。放秧板后,在前3天灌满沟水,以利秧盘潮湿不发白为宜,保持秧盘泥土湿润,以利发芽,保证齐苗壮苗。齐苗后,采用干湿灌溉,以湿为主。2叶1心后每亩施壮苗肥尿素7.5公斤,灌水上秧盘后散施防烧苗。15天后用吡虫啉20克、阿维菌素30毫升喷雾,防治稻蓟马、白背稻虱、二化螟一次。

第三,大田移栽。大田前作为冬闲田,6月2日机耕平整,大田每亩施缓释肥50公斤。6月4日采用手工移栽。6个品种每个品种面积各为100平方米,插种密度26.4厘米×26.4厘米,移栽时保持浅水插秧,插后深水护苗。3天后浅水灌溉,以利早发。

第四,大田病虫害防治。秧苗期用吡蚜酮25克加阿维菌素50毫升农药防治二化螟、稻蓟马、稻虱各一次。大田插后15~20天每亩用吡虫啉50克、阿维菌素50毫升及25%吡蚜酮25克农药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白背稻虱等。7月23日,每亩用甲维盐20克、吡蚜酮30克、阿维菌素5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二化螟、纵卷叶螟、白背稻虱。8月22日,每亩用苯甲酰胺20 毫升加吡蚜酮30克烯唑醇50克防治二化螟、稻虱、卷叶螟纹枯病、稻曲病。大田一共防治3次,各类虫害基本控制。

1.4 气候特点

秧苗期气温比往年偏低,雨水偏多,光照相对不足。8月后天气晴热,各品种结实率均较高。

1.5 数据统计

所有参试品种于5月10日播种,6月4日移栽,苗情记载了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收割后进行手工考种,测定了株高、穗长、实粒数、秕谷数、千粒重,推算出理论产量,对各小区进行手工实割测产。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水稻各参试品种时间对照

1.6 参数比对

各参试品种中,旱优73最早始穗,浙优21最迟始穗,齐穗期最早旱优73,最迟浙优21,成熟期最早旱优73,最迟浙优21,全生育期最长浙优21,167天,最短旱优73,128天。

2 结果与分析

2.1 穗性状参数

第一,有效穗。以泰两优1413最高,每亩为19.3万,旱优73最低,每厘米为12.7万,其他品种均低于对照甬优9号。

第二,穗部结构。穗长旱优73最长,25.7厘米,其次对照甬优9号,为24.1厘米,最短浙优21为20.2厘米。穗总粒甬优7872最多,308.3粒,旱优73最少,171.4粒,其余品种有嘉丰优2号、浙优21在200粒以上高于对照甬优9号。穗实粒甬优7872最多,285.4粒,旱优73最少,153.1粒。

2.2 株高实验比对

以甬优9号最高为125.9厘米,旱优73最矮为112.3厘米。

2.3 生育期实验参数

第一,始穗期。最早旱优73,为8月5日;最迟浙优21,为9月3日,其余品种均比对照早。

第二,成熟期。最早旱优73,为9月15日,最迟浙优21,为10月24日,其余品种均比对照早。

表2 水稻各参试品种经济性状考查

第三,全生育期。最短旱优73,为128天,最长浙优21,为167天,其余品种均比对照短。

3 结论与讨论

第一,甬优7872。株高119.2厘米,低于对照。产量居本试第一位,茎秆粗壮,穗大粒多,抗倒抗病。总粒数308.3粒,实粒285.4粒,结实率92.6%,千粒重24.0克,每亩产663.7公斤,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4.4%,米质较优,生育期153天,比对照短9天,熟期较早。

第二,嘉丰优2号。株高122.9厘米,低于对照。产量居本试第二位,茎秆粗壮,叶片较宽,叶色翠绿,后期转色顺畅,穗粒结构协调,穗大粒多,抗倒抗病。总粒数268.7粒,实粒251.4粒,结实率93.6%,千粒重24.3克,每亩产660.3公斤,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13.8%,米质优,生育期158天,比对照短4天,早于对照。

第三,泰两优1413。株高113.4厘米,低于对照。产量居本试第三位,茎秆粗壮,叶片较长,叶色翠绿,后期转色顺畅,穗粒结构协调,穗大粒多,抗倒抗病。总粒数179.1粒,实粒169.5粒,结实率94.6%,千粒重25.0克,每亩产603.6公斤,比对照甬优9号增产4.0%,米质优,生育期147天,比对照短15天,早熟。

第四,浙优21。株高120.1厘米,低于对照。产量居本试第五位,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叶色浓绿,茎根粗壮弹性好,抗倒性强,耐肥,穗型较大,总粒数303.5粒,实粒数275.0,粒结实率90.6%,千粒重23.4克,每亩产573.6公斤,比对照甬优9号减产1.2%。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穗大粒多,米质优,生育期167天,比对照长5天,熟期较迟。抗稻瘟病。

第五,旱优73。株高112.3厘米,低于对照。产量居本试末位。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叶片宽大,抗倒性强,较耐肥,抗病抗旱。总粒数171.4粒,实粒153.1粒,结实率89.3%,千粒重28.1克,每亩产513.6公斤,比对照减11.5%。米质较优,生育期128天,比对照短34天,田间表现出极早熟。

猜你喜欢
秧盘二化螟粒数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一种插秧机钵育秧盘的低成本3D打印技术研究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秸秆秧盘育苗效果研究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水稻秧盘形变测度方法与等级评价研究
水稻秧盘高速播种配套技术的发展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