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

2023-03-12 08:24薛梅朵
新农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林区林木

薛梅朵

(福建省漳浦县林业局湖西林业站,福建 漳浦 363200)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林业建设,随着现代化林业技术的推进,人类生存环境也在持续优化,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过程,主要通过化学药物。但长期使用农药,不仅会导致病虫体内产生抗体,还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弊端问题,我国必须重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通过分析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结合相应的防治原则,采取合理的生物防治技术并做好配套的跟踪管理,达到有病不成灾,有虫不成灾,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共生。

1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原则

1.1 发生特点

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以漳浦县为例,暴发性食叶害虫有马尾松毛虫、木毒蛾、桉树尺蠖、橙带蓝尺蛾等。蛀干害虫有松褐天牛,星天牛、木麻黄蠹蛾等,还曾发生严重松材线虫病、松突圆蚧等检疫对象有害生物。有些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跟气候等关系重大,有些暴食性害虫一暴发,面积在数十天之内可达数千亩,甚至上万亩,尤其是人工纯林的林区。在最近几年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冬季病虫害的危害面积也在持续扩大,严重影响着林业发展进度,比如桉树尺蠖,漳浦县最早在2010的长桥镇首次发生,面积只100亩左右。由于最近几年天气干旱少雨,防治不当(林农多以化学农药进行地面喷粉防治),形成了以长桥为中心扩散到南浦、石榴、绥安、赤土、湖西等乡镇,面积逐年增加。

1.2 防治原则

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时,首先应加强林木区间与病虫之间的关联,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量虫害的类别,以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相关虫害问题(比如病虫天敌或无公害的化学方式等),达到有虫不成灾。在选择病虫害防治方案时,应遵循环保性原则,可采取无毒且污染程度较低的方式,比如林业工作人员可以选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避免危害人、畜健康的品种(如白僵菌、绿僵菌等)。林业技术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病虫危害的范围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内容,若病虫害涉及面较小且影响程度超过规定范围,可以及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有效预防,在保障防治成效的同时,应确保所选用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节约成本。

2 生物防治技术要点及实际应用

2.1 苗木检疫

林业防治过程中所面临的病虫害主要包括林区固有的病虫害及外来有害生物。对于外来生物类来说,由于没有天敌,一旦条件成熟,它们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暴发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及生态安全。因此,在进行林木运输时,必须做好相关的检疫检验工作,以此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力求做到事前防范。

2.2 营林措施

在开展林业管理工作时,可以通过提前优选抗病品种,做好造林前期规划工作,确保林木品种多样化,避免形成大面积纯种林区。在定植林木之后,应做好后期护理工作,提升林木的抗虫害能力,以此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率,确保造林效果。

2.3 推广生物制剂进行预防

近几年,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发研制的绿僵菌防治,针对桉树主要害虫的成功示范应用,使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其平均防效高达84.2%以上,现已累计推广2万多亩次,经济效益显著,若按施菌后亩产挽回50元的经济损失来计算,可增加产值人民币1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还能取得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同时,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在积极探索桉树尺蠖蛹期的生物防治方法,采用绿僵菌在蛹期就进行防治,这样就可以把桉树尺蠖的危害扼杀在萌芽状态,既安全又高效。

2.4 生物酶制剂

林业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某些微生物产生的某些植物毒素,抑制或杀灭相关的病虫,达到一定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随着生物技术的持续发展,蛋白酶技术也有了突破性进展。蛋白酶能在保证生物体正常代谢的同时,有效抑制外来水解蛋白酶的侵害。将植物体注入一定量的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破坏昆虫的消化系统,使其因为缺少身体机能正常运行所需的氨基酸而死,从而达到抑制虫害的效果。

3 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管理对策

3.1 注重林区规划、大力宣传生物防治技术,减少人工纯林大面积种植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由造林不当引起的病虫害传播问题颇为显著。因此,林业人员应加强林区的规划设计,在造林规划环节充分融入病虫害相关的防治技术,使林区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在造林设计时应确保林木品种多样,避免林业生态系统太过简单,使整个林区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在进行造林工作时,应根据当前情况,以适地适树原则优选相应的植被品种,确保所选林木品种之间互不干扰,使其形成优势互补的成长态势来丰富林区物种。通过合理的林区规划,采取提升植被多样性的造林措施,增强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在进行林区管理时,应采取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苗木,同时造林人员应精细化整顿林地土壤,辅以有机肥料,确保林木种植后能够吸收充足的养分,提高成活率。同时采用合理的选种、耕种、灌溉措施,在确保林木能够健康成长的同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2 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管理体系

为了降低病虫害给林业生态系统带来各种不利影响,并确保各类先进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林业部门必须通过完善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逐步提升整个林区的优化水平。因此,林业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体系建设,大力支持各种生物防治技术的推行。同时,可以通过相关的培训学习,提升林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使林业工作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革新传统的林业管理理念,掌握新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力求能够通过持续加强技术团队建设,培养更多既熟悉林业经营又会防治的多功能型高端人才队伍,确保林业防治技术能够有效落实,以此提高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率与质量。

林业绿化所需的苗木种源除了由当地苗圃供应之外,还有可能是由其他国家或地区调入,为了确保苗木自身不携带有害生物必须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的相关检疫工作。苗木调入地的相关职能部门(机构),应针对外来的所有苗木进行严格的抽样检验,向苗木供应方发放相关检疫申请文件,使其申请检疫并确保检疫合格之后再调运相关苗木。严格管控苗木检疫环节,能有效遏制有害生物的传播并精准把握植株的健康状况,使栽种成活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3.3 合理选用生物技术、加强协同管理

林业人员首先应认识到生物防治措施的重要性。从客观角度,认识生物技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当地林业的发展情况及相关经验,综合分析新技术实施的可行性,然后选择符合地区发展需求且危害性最低的生物技术。同时应加强各方管理机构的协同管理,力求生物防治技术极致发挥其应有的成效。不同林区的发展效果并不相同,因此在选择生物技术时,应根据相关的差异性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及时调整林区管理策略,使整体病虫害防治水准达到最佳。

林区病虫害通常与当地气候变化、自然因素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林业管理部门应首先分析当地林区的病虫害发生频率,并做好相应的规律总结与记录,运用精细化生物防治手段,通过相关的数据对比思考适合本地林业生物防治的相关技术可能会带来哪些危险因素,然后制定相关的应对策略。由于部分生物技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相应的防治效果,所以林业部门应针对林区的前期病虫害,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以此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为生物技术提供更有利的发展条件。在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常会同时选用几种不同的生物防治技术。因此,林业管理人员应避免不同技术之间产生对抗效果,根据生物技术的最佳应用时间,有效协调对其他生物技术的应用,确保所选的生物技术能够形成互补态势,有效提升防治效果。

4 结束语

总之,为了解除林业病虫害给林业生态治理带来的各种困扰,林业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的相关优势,持续提升当前的林业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创新林业管理模式,力求更多生物防治技术能有效推动林业生态产业的永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林区林木
记游哈林区(节选)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