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长春市城郊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2023-03-12 08:24
新农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长春市农业发展

刘 阳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吉林 长春 130000)

农业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此时,城郊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利用城市郊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农副食品生产的方针,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都市农业和城郊农业已经为全世界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提供粮食;城郊农业也成了我国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乡村振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农业环境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发展城郊农业对于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长春市的各项优势条件,更好地发展城郊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长春市城郊农业发展现状

1.1 基本概况

长春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地处松辽平原东部,是吉林省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十分有利于城郊农业的发展。一是位于交通枢纽,具有地理区位优势。二是地处政治中心,长春市周边的城郊农业能够很快地享受到相关的政策扶植。三是地处松辽平原东部,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如大豆、玉米、稻谷、向日葵、烟草等农作物,人参和其他中草药,猪牛羊肉等肉类产品。

1.2 耕地规模

长春市的耕地规模较大,作物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较少。截至2020年末,长春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633329公顷,主要集中在长春市的城郊地区。其中,玉米、稻谷的播种面积较大,约占总面积的81.72%和11.26%;蔬菜和食用菌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2.7%;大豆播种面积占总面积的1.65%;瓜果类播种面积仅占总面积的0.58%。

1.3 作物生产结构

长春市的作物生产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产量较低,粮食作物占据了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份额,详见表1。

表1 2020年长春市部分农作物产量 单位:吨

1.4 发展趋势

长春市的城郊农业还处于建设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长春市的城郊农业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经济政治中心,有政策扶持的优势,这些都为其城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基础条件;人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市场的广泛需求,也为城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消费市场。

2 长春市城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长春市城郊连接市区和乡村,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但其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城郊农业的区位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一是惠农政策不够完善,如对于农作物的补贴政策多侧重于对粮食作物的补贴,而对于经济作物的补贴较少,使得农户更多地种植粮食作物。二是农业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如休闲农业、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近几年不断开发,但不够规范,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2.2 尚未形成特色发展模式

长春市的城郊农业主要以农户自己的种植业为主,沿袭了家庭承包制而导致其形成孤立、分散的生产模式,组织化发展方式不足。目前,长春市城郊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家庭经营和合作社发展模式,并朝着专业和区域发展模式发展,但并未形成特色发展模式。

2.3 有效劳动力不足

长春市在城郊农业的发展中存在着有效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数量方面,其二是质量方面。数量方面来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居民向城市的搬迁,吉林省从事农业人口数呈下降趋势,其中大部分减少的人口来自长春市城郊农业,导致长春城郊有效劳动力不足。质量方面来说,城郊人口文化程度较低,主要劳动力受教育平均时间仅为5年左右,同时,老龄化现象严重,据长春市城郊的合心镇调查数据显示,60岁左右的劳动力成为该镇主要劳动力,充分说明了有效劳动力不足是长春市城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2.4 农业生产者无力承担高额风险

长春市城郊农业的生产者多为家庭经营,风险容易集中,如遇到自然灾害、季节性风险、市场信息反应不及时、经营管理不完善、假冒生产资料等高额风险事件,都会给农业生产者造成极大的损失。长春市城郊农业的生产者收入不高,又面临着无法承担高额风险,这非常不利于长春市城郊农业未来的发展。

3 促进长春市城郊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创新城郊农业发展方式

发展城郊农业,要创新其发展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将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用工业带动农业发展,即通过建立农业基地来带动城郊农业的发展,实现工业与城郊农业“双赢”的局面。

3.2 创造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方式

发展城郊农业,要把农村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城郊农业发展的源动力。长春地区目前农业生产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年轻化的知识型、技术型农民,既培养农业职业化能力,又传授农业专业化知识;另一方面,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农学研”紧密结合,即“农业+学校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提供的科学技术研究”,培养和造就一批农业技术人才。此外,要充分运用现有的人才资源,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本土大学生毕业回乡发展创业,创建并发展新型农业企业,进而带动城郊农业的发展。

3.3 出台城郊农业的地方支持政策

以政府为导向、社会积极参与、市场发挥作用、稳步向前推进为发展思路,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在原有的政策体系之下,出台新的地方性的城郊农业支持政策,如地方给予农户一定的生产补贴,引进技术型人才,培育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鼓励农业实用人才自主创业,发展城郊农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技术支持和经营管理上的指导;对于发展良好的城郊农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适当的奖励。

3.4 生成多元化风险规避平台

应生成多元化的风险规避平台,一是建立专门的农业保险行业,包括比较完善的农业投保方案和体系,保障城郊农业投资者能够比较放心地向农业产业投资,吸引更多的外来者投资。二是政府出台政策支持,财政、金融给予资金支持,对于城郊农业企业要给予充分的支持,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可以上线专门的信贷产品,针对中小型城郊农业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低利率甚至无息贷款。三是成立农村风险基金管理协会,可以由农民自行组织成立,将自己的一小部分资金交给该组织保管,一旦城郊农业产业出现危机,可以用作应急资金以降低风险。

城郊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市的城郊农业在农业的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总数约为906万,对于城郊农业的需求旺盛,发展城郊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对长春市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乡村振兴等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长春市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登泰山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