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中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

2023-03-12 08:24刘志吕
新农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艺机械化农机

刘志吕

(云南省宣威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云南 宣威 655400)

农业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根本重要标志,就是能让国内农业单位劳动综合生产率能够有长期较大范围的合理增长。高效优质的国内农业生产率才是当前农业全面现代化更主要体现的经济特征。农业的劳动复合生产率实际上是指农业机械技术、科学与管理方法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三方面力量综合协同作用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一种反映国家农业生产现代化先进程度强弱的动态综合指标。全面增加全国农业劳动技术生产率,是我们落实国家农业两个现代化规划的根本改革任务。

1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矛盾

1.1 现状

近年来,宣威市注重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利用,对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力地提升了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农民收入,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1.2 矛盾

一是有限的可靠性与农艺较强的农时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满足适用于农机特性需要的农用机械单一性和具有适于耕作农艺特点需要的农机多样性之间的结构矛盾;三是适用耕作农机类型需要与适于耕作方式类型选择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同时随着当今中国社会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步伐的持续和加快,大量富余中国内地农业劳动力已逐步地向大中城市周边以及二三五等产业区域中心和中西部新型工业化城镇区快速转移,农业劳动力结构性与相对数量短缺状况中出现的各类社会矛盾也随之日益突出。机械化作业服务传统农业规模化生产将成为我们当前农业的重大发展和必然选择。

2 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虽然近年来宣威市进行农业机械化试验发展已取得明显了科技进步,积累到了相当一定工作经验,但总体仍然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是,集成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不足,技术研发推广的力量依然薄弱,政策驱动作用不强,市场占有相对较少等。为进一步应对农村实际农机工作运行中普遍存在着的种种不足,提高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结合宣威市当地生产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2.1 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根据当地情况制定蔬菜种植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与任务,合理安排资金支出,明确工作人员责任,加强技术推广和蔬菜市场的监管,打造当地品牌,有效指导蔬菜种植农业机械化发展。

2.2 重视技术推广工作

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体系,合理调整配备各类技术研发推广工作人员,完善相关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农民技术开发推广工作人员参与的有效积极性。并依法加强质量管理执法和社会监督,促进现代新型农业技术装备在农业部宣威市上得到持续有效示范推广转化和应用。

2.3 发挥政策驱动作用

完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农业补贴和惠农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力度,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得到有效利用,引导蔬菜移栽机械化发展。

3 如何做到农机与农艺二者的有机融合

3.1 充分认识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重要意义

我国新型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的全面推进和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特点和中国农民生产劳动行为观念已发生了根本性深刻的变化,农民原来的纯体力劳动正在渐渐开始被传统农机的作业内容所全面代替,农业集约化生产体系对现代化农机作业应用能力的严重依赖正愈发明显。由于现代化农业及优质抗病高产农业良种资源的深入推广以及应用,对现代农机生产作业环节的品质要求会愈发严格精细,非常需要通过农机产品与先进农艺科技结合的打造以及研发转化机制,解决目前部分地区耕作方法制度与栽培管理方式、作物品种及培育等不适应当前的先进农机技术作业方式要求,打破区域农民生产种植耕作习惯差异,推动产业标准化方向的纵深发展。

3.2 因地制宜推广新型农机

机械化必须是遵循于当地特定的土地耕作及栽培的制度,相对长期稳定合理的有利于各种主要作物安全生产发展的发展趋势,农机化是有效实施当代农业科技政策的有机载体和提高农业现代化生产质量的最重要有效方法,其直接作用也就是为了在充分按照适合本地农业耕作制度实施的基础条件上,运用新型农业机械来在机械化生产活动中有效提高作物生长速度、降低人力劳动强度、确保当地农业安全生产质量。同样建立农艺机械化栽培指导制度中也应要综合考虑到目前农机人工作业栽培的各种局限性情况和潜在可能性以及社会现实性。

3.3 高度重视二者结合的持续发展问题

农机农艺应当相互交叉结合发展,也就是双方各自能够严格根据本国相关农业技术标准,去组织实施属于对方各自领域独特的农机技术,必须同时能够共同坚持并推进对方水平提升和国内相关技术发展,不是要二者相对独立进行,而是双方应当彼此相互交叉促进发展,发展与进步结合的核心关键,不在于农机农艺技术体系在各自领域的本身技术进步的协调发展,而主要在于这二者之间的农业科技体系发展能始终做到相互的协调与适应,并最终真正地符合当前发展新型农业及规模化的生产和农业信息化的战略需要。

3.4 加强部门合作

打造与完善全省农机类科研高校院所联盟和与有关先进农艺技术等科研及生产单位联盟间交叉协作共享的科技攻关和研究创新机制,整合相关技术力量,组织或指导省内外农机院校研究所和国内外其他先进农业机械化等科研技术生产应用推广研究指导机构单位、生产基地企业联盟之间交叉联合共同开展攻关。通过样机对比试验,把被发现尚不适应市场的农艺机种的某些新特点设计原则与性能结构,马上或准确及时反馈并传达信息给国家各相关生产及制造等企业或主管制造部门领导,及相应技术和科研机构或委托设计及服务相关单位。

3.5 开展对农机农艺知识和培训,造就一批新型农民

区、乡以下的其他各级以上政府的农机化、种植业、科教行政及市场管理及相关服务部门单位也应给予及时和全力予以支持或配合,结合农村教学培训重点,关键农时,组织人员免费进行农业各类技术专项或技术知识培训辅导等学习活动,将农村田间教育课堂重心全部放在示范指导的田间,开展优质标准化示范田间培训教学。向指导全体农民机手技术员免费集中传授国内外最优适用,最先进的各类先进理论成果和新农艺技术。应做到真正系统地将一些新技术、经验、知识全面传授与推广给广大农民,让全国农业真正增产,农民自己也可获得持续增收。

3.6 打造长效的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着力加强机械化与农田栽培、植保、育种生产等生产单位相互协调的沟通,打造高效完善科学的全国农机农艺一体化融合生产工作机制,设立技术专门机构,研究探索制定新型机械化综合种植相关标准制度和管理规范,应着力通过深入试验及对比,持续地研究探索融合先进技术,制定有关农机农艺技术融合方面的具体作业管理规程细则或专业技术意见,对推进农机农艺全面融合以及机械化的生产经营过程的耕作管理制度、栽培设施技术管理制度等均提出具体了具体的技术工作要求知识和生产技术,用于教学指导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和帮助农民组织开展机械化生产及作业。

4 总结

综上,只有进一步协调处理、把握好当前农机生产与发展农艺科技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妥善处理解决好目前农机科技与先进农艺在推进现代集约化农业大生产建设中产生的各种突出矛盾,才能始终把掌握农机技术和推广农艺技术高度统一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学的内在潜力,实现农业全面增产、农民普遍增收,促进整个农业的现代化快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农艺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不一样的农机展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