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寻年味

2023-03-13 01:00陈全忠
莫愁·时代人物 2023年1期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贺岁生肖

陈全忠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中国人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去博物馆里过个“文化年”正成为一种新年俗,成为一种独特且越来越时尚的过年新方式。

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总馆每年以生肖文化为主题举办开年贺岁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庭走进博物馆,欣赏珍贵的文物,感受别样的年味。

传承生肖文化,领略传统之美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的这3年,云溪一家在南京基本没有出去旅行过。但她发现,逛博物馆也是一个过大年的好方式。

2009年春节,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中国牛——牛年牛展”,之后,每年春节就延续生肖文化主题,使之成为颇具特色的专题展览,在博物馆界产生了良好声誉。2021年新春期间,云溪在微信上刷到南京博物院举办“十二生肖闹新春”的展览消息,就立即预约报名了。

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展览部谢博介绍,2021年农历辛丑吉年,正是“新春生肖专题展”的一个轮回,所以南京博物院特地将十二生肖文物汇聚起来,组成一個“大团圆”,策划“十二生肖闹新春”特展,让观众走进展厅,赏文物,听故事,见证十二生肖文化传承。

正月初五那天,云溪是带着全家人去的。虽然是疫情期间,但入馆程序并不复杂,入馆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有效证件,出示参观预约码进行现场核验就可以了。此外,各馆也保留了老年人、未成年人现场人工核验通道。云溪一家人佩戴好口罩,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主动出示健康码和接受行程卡查验,相互间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有序入馆……云溪说:“在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预约页面可以看到每一天已经预约的人数,这样可以错峰出行,非常方便。”

“十二生肖闹新春”共分为生肖文化、十二生肖精品展示以及牛年特别展区三个部分。刚进展厅,十二只小巧精致的生肖动物摆件就映入眼帘,它们均是被精挑细选出来的“门面担当”。

从“打卡”到沉浸,让年味值得回味

自此之后,春节逛博物馆成了云溪一家的固定仪式。2022年春节的博物馆之旅,他们的第一站是位于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

2022年1月18日,“虎跃春来——壬寅虎年贺岁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策展人、南京市博物馆综合业务部郭蓓介绍,这次贺岁展精选了来自南京市博物馆、市民俗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和江宁织造博物馆等博物馆珍藏的与虎有关的120余件(套)文物、非遗工艺品、现代工艺品,其中有数十件文物都是首次展出。“虎跃春来——壬寅虎年贺岁展”是南京市博物总馆以生肖文化为主题举办开年贺岁展的延续。展览以厚重的文物“虎”、生动的文化“虎”、喜庆的民俗“虎”,为大家解读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涵义。

“虎”字碑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素有“百年古碑,天下第一”美誉。在这次展览上,云溪看到了“虎”字碑的拓片,就给儿子启蒙书法文化。“虎”字一笔挥就、一气呵成,字是虎,形似虎,一虎端立,雄视生威,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仿佛正仰天长啸,又如猛虎下山。仔细端详,字里还暗藏“富甲天下”四个字,以表达美好祝愿。

虎文物并不都是造型凶猛的,江宁建中宋墓出土的母子虎形玉饰件,让云溪想到“母慈子孝”四个字。这件距今800余年的文物,用上等和田玉雕刻而成,展现了母虎与幼崽的母子情深。

云溪一家去的第二站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又名甘熙故居,是南京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重要展示地,也是南京老城文化的见证和缩影。该馆在新春期间推出“福虎迎春,艺献金陵——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虎年新春展”,众多与“虎”相关的馆藏文物、艺术创意作品纷纷亮相,让云溪一家体验了一场独特的文化之旅。

这场沉浸式的观展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最后,甘熙故居的园子里,蜡梅盛开,芳香四溢。漫步园内,小桥流水,白墙黛瓦,微黄的光影点缀其间,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辉。

2023年元旦期间,南京博物院推出“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云溪在该馆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后,带着家人前去观展。本次展览精心挑选的约250组(件)精品文物,以及象征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化高峰时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物证,令云溪一家大开眼界……兔年春节即将到来,云溪期待着届时再带家人前去观看更多大展。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猜你喜欢
南京博物院贺岁生肖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展
生肖转转转
虎年贺岁
你的生肖是什么?
新春贺岁,迎接挑战
南京博物院
春天来了
——新年贺岁歌
生肖鸡的故事
南京博物院藏近代铸币钢模